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洋CO_(2)管道输送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子明
李清平
+2 位作者
李姜辉
范振宁
张建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91,共18页
管道输送是经济高效的CO_(2)运输方式,海洋CO_(2)运输是离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规模化开展离岸CCUS工程建设所需的核心技术。本文明晰了我国实施离岸CCUS的优势、典型海洋碳运输情境和海洋CO_(2)运输方式,剖析...
管道输送是经济高效的CO_(2)运输方式,海洋CO_(2)运输是离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规模化开展离岸CCUS工程建设所需的核心技术。本文明晰了我国实施离岸CCUS的优势、典型海洋碳运输情境和海洋CO_(2)运输方式,剖析了国内外海洋CO_(2)管道输送的技术与工程概况;从CO_(2)流体相态及流动安全,沿程腐蚀风险评估、监测及预警,CO_(2)泄漏实时监测技术,高压CO_(2)泄放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梳理了海洋CO_(2)管道输送工艺技术现状;从CO_(2)管道材料断裂行为及止裂措施、高耐蚀及密封材料、碳钢管道长寿命运行的关键腐蚀控制技术、注采井筒的腐蚀风险评估等方面梳理了海洋CO_(2)管道材料技术现状。研究认为,加快发展适应海洋CO_(2)管道输送复杂工况的材料体系、全流程CO_(2)管道的智慧管理与数字孪生技术、海底CO_(2)管道全生命周期运行关键技术、在役海底管道改输评估与保障技术,采取加快推动我国近海碳封存CO_(2)管网规划、拓展和深化跨行业/跨机构合作模式创新、系统建设海陆统筹的标准体系、引导专业化技术服务企业深度参与海底CO_(2)管网建设等举措,促进我国海洋CO_(2)管道输送体系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管道
离岸CCUS
海底管道
管道腐蚀
管道断裂
泄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iO/TiO_(2)异质结构纳米管阵列膜对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及其储能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飘
官自超
+4 位作者
梁燕
谭凯
王霞
宋光铃
杜荣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2,共7页
本工作通过修饰TiO_(2)制备半导体复合膜,提高其光吸收和光电化学性能,以期应用于光生阴极保护。先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表面制备TiO_(2)纳米管阵列膜,再应用水热处理法在膜表面沉积NiO纳米颗粒,形成具有异质结构纳米管复合膜。利用扫描...
本工作通过修饰TiO_(2)制备半导体复合膜,提高其光吸收和光电化学性能,以期应用于光生阴极保护。先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表面制备TiO_(2)纳米管阵列膜,再应用水热处理法在膜表面沉积NiO纳米颗粒,形成具有异质结构纳米管复合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谱和光电化学技术对制备的纳米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纯TiO_(2)纳米管膜比较,NiO/TiO_(2)纳米管复合膜的光吸收扩展到可见光区。白光照射下,其在0.5 mol·L^(−1) KOH和1 mol·L^(−1) CH3OH混合液中的光电流密度达到176μA·cm^(−2),是纯TiO_(2)纳米管膜的2倍。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光生阴极保护作用,与0.5 mol·L^(−1) NaCl溶液中的403不锈钢耦连后,可使其电极电位下降440 mV,在光照2.5 h再转为暗态后,因具有电荷储存能力还可继续提供约15.5 h的阴极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水热处理
TiO_(2)纳米管
NIO
光电化学
光生阴极保护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CO_(2)管道输送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子明
李清平
李姜辉
范振宁
张建
机构
厦门大学
材料
学院
厦门大学海洋材料腐蚀防护研究中心
中海油
研究
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海洋
天然气水合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怀柔实验室
厦门大学
海洋
与地球学院
近海
海洋
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91,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1075)。
文摘
管道输送是经济高效的CO_(2)运输方式,海洋CO_(2)运输是离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规模化开展离岸CCUS工程建设所需的核心技术。本文明晰了我国实施离岸CCUS的优势、典型海洋碳运输情境和海洋CO_(2)运输方式,剖析了国内外海洋CO_(2)管道输送的技术与工程概况;从CO_(2)流体相态及流动安全,沿程腐蚀风险评估、监测及预警,CO_(2)泄漏实时监测技术,高压CO_(2)泄放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梳理了海洋CO_(2)管道输送工艺技术现状;从CO_(2)管道材料断裂行为及止裂措施、高耐蚀及密封材料、碳钢管道长寿命运行的关键腐蚀控制技术、注采井筒的腐蚀风险评估等方面梳理了海洋CO_(2)管道材料技术现状。研究认为,加快发展适应海洋CO_(2)管道输送复杂工况的材料体系、全流程CO_(2)管道的智慧管理与数字孪生技术、海底CO_(2)管道全生命周期运行关键技术、在役海底管道改输评估与保障技术,采取加快推动我国近海碳封存CO_(2)管网规划、拓展和深化跨行业/跨机构合作模式创新、系统建设海陆统筹的标准体系、引导专业化技术服务企业深度参与海底CO_(2)管网建设等举措,促进我国海洋CO_(2)管道输送体系高质量建设。
关键词
CO_(2)管道
离岸CCUS
海底管道
管道腐蚀
管道断裂
泄漏监测
Keywords
CO_(2) pipeline
offshore CCUS
subsea pipeline
pipeline corrosion
pipeline fracture
leakage monitoring
分类号
TE8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iO/TiO_(2)异质结构纳米管阵列膜对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及其储能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飘
官自超
梁燕
谭凯
王霞
宋光铃
杜荣归
机构
厦门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厦门大学海洋材料腐蚀防护研究中心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3182,51731008,51671163,21621091)资助项目。
文摘
本工作通过修饰TiO_(2)制备半导体复合膜,提高其光吸收和光电化学性能,以期应用于光生阴极保护。先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表面制备TiO_(2)纳米管阵列膜,再应用水热处理法在膜表面沉积NiO纳米颗粒,形成具有异质结构纳米管复合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谱和光电化学技术对制备的纳米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纯TiO_(2)纳米管膜比较,NiO/TiO_(2)纳米管复合膜的光吸收扩展到可见光区。白光照射下,其在0.5 mol·L^(−1) KOH和1 mol·L^(−1) CH3OH混合液中的光电流密度达到176μA·cm^(−2),是纯TiO_(2)纳米管膜的2倍。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光生阴极保护作用,与0.5 mol·L^(−1) NaCl溶液中的403不锈钢耦连后,可使其电极电位下降440 mV,在光照2.5 h再转为暗态后,因具有电荷储存能力还可继续提供约15.5 h的阴极保护效应。
关键词
阳极氧化
水热处理
TiO_(2)纳米管
NIO
光电化学
光生阴极保护
不锈钢
Keywords
Anodic oxidation
Hydrothermal treatment
TiO_(2)nanotube
NiO
Photoelectrochemistry
Photocathodic protection
Stainless steel
分类号
O64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洋CO_(2)管道输送技术现状与展望
王子明
李清平
李姜辉
范振宁
张建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NiO/TiO_(2)异质结构纳米管阵列膜对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及其储能性能
金飘
官自超
梁燕
谭凯
王霞
宋光铃
杜荣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