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海峡生态系统对海洋环境年际变动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洪华生 商少凌 +4 位作者 张彩云 黄邦钦 胡建宇 黄加祺 卢振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3-69,共7页
通过比较1985~2001年的海表温度与其间收集的现场营养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及群落结构变动信号,以及1971~1998年的中上层鱼类渔获量变动信息,发现了台湾海峡生态系统对物理环境年际变动产生的响应迹象.1997年夏季台湾海峡处... 通过比较1985~2001年的海表温度与其间收集的现场营养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及群落结构变动信号,以及1971~1998年的中上层鱼类渔获量变动信息,发现了台湾海峡生态系统对物理环境年际变动产生的响应迹象.1997年夏季台湾海峡处于偏冷状态,南部近岸上升流强度减弱;1997年冬季正值一个较强的暖事件发展到顶峰,北上入侵暖水强度增强、浙闽沿岸冷水强度减弱.导致这两个时期营养盐分布特征改变,发生了一系列从浮游植物到浮游动物,从生物量到群落结构的异常响应,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渔获量则似乎呈现出El Nino年偏高的趋势.根据有限的辅助证据推测,El Nino很可能不是控制台湾海峡海洋环境年际变动的强信号,而台湾海峡的气候一海洋一生态长期低频变动可能更多地受到东亚季风一中国边缘海系统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海洋环境 生态系统 响应分析 年际 1985~2001年 中上层鱼类 1997年 群落结构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Nino 1998年 海表温度 物理环境 分布特征 异常响应 东亚季风 营养盐 强度 上升流 暖事件 生物量 渔获量 强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厦门养殖群体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晓峰 王世锋 +1 位作者 王军 王德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200-202,共3页
采用尾静脉抽血法对斜带髭鲷厦门网箱养殖群体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核型公式为2n=46=4m+8sm+6st+28t,染色体总臂数NF=58,与喻子牛等对青岛近海斜带髭鲷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通过对比发现厦门斜带髭鲷染色体2倍体数2n=46比... 采用尾静脉抽血法对斜带髭鲷厦门网箱养殖群体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核型公式为2n=46=4m+8sm+6st+28t,染色体总臂数NF=58,与喻子牛等对青岛近海斜带髭鲷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通过对比发现厦门斜带髭鲷染色体2倍体数2n=46比青岛的少1对,但大型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数目又比青岛海域群体多出一对.从而推断斜带髭鲷厦门网箱养殖群体的染色体核型2n=46=4m+8sm+6st+28t可能是从核型2n=48=2m+8sm+2st+36t通过一对非同源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经罗伯逊易位,着丝点融合形成了一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而形成的,进而造成斜带髭鲷不同地理种群间染色体的多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髭鲷 养殖群体 染色体核型分析 厦门 罗伯逊易位 染色体数目 着丝点 青岛海域 研究结果 青岛近海 核型公式 多态现象 地理种群 尾静脉 网箱 中部 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海沧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徐茂泉 李超 +1 位作者 裴红娜 方志山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58-763,共6页
研究了海沧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中 7种重金属 ( Fe、Mn、Cu、Pb、Zn、Co、Ni)的含量 ,讨论了它们的分布趋势、相互关系和主要来源 .结果表明 ,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比较均匀 ,Pb、Zn、Co含量较高 ,Cu、Ni含量偏低 ,微量金属含... 研究了海沧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中 7种重金属 ( Fe、Mn、Cu、Pb、Zn、Co、Ni)的含量 ,讨论了它们的分布趋势、相互关系和主要来源 .结果表明 ,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比较均匀 ,Pb、Zn、Co含量较高 ,Cu、Ni含量偏低 ,微量金属含量不受 Fe- Mn氧化物控制 ,重金属主要来源于陆源风化产物和沿海散布的小型金属矿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海沧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地球化学特征 海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养殖石斑鱼两种贝尼登单殖吸虫记述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文川 李立伟 +2 位作者 石磊 王军 苏永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33-1137,共5页
报道厦门海域网箱养殖的石斑鱼广泛流行感染的 2种贝尼登单殖吸虫病原 ,它们是 :康吉新贝尼登虫 N eobenedeniella congeri(Yamaguti,195 8) Yamaguti,1963和片卷涡异贝尼登虫Allobenedenia convoluta(Yamaguti,1937) Yamaguti,1963,均... 报道厦门海域网箱养殖的石斑鱼广泛流行感染的 2种贝尼登单殖吸虫病原 ,它们是 :康吉新贝尼登虫 N eobenedeniella congeri(Yamaguti,195 8) Yamaguti,1963和片卷涡异贝尼登虫Allobenedenia convoluta(Yamaguti,1937) Yamaguti,1963,均寄生于青石斑鱼 (Ep inephelusawoara) .这两种贝尼登虫均隶属于单殖吸虫目分室科 (Capsalidae)的贝尼登亚科 (Benedeniinae) .对这 2种贝尼登虫病原进行了形态记述和感染报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吉新贝尼登虫 片卷涡贝尼登虫 石斑鱼 厦门 贝尼登单殖吸虫 寄生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筼筜湖龙须菜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7
5
作者 郑新庆 姚雪芬 +4 位作者 黄凌风 郭丰 林玉美 徐向伟 傅迅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7-51,共5页
通过在高度富营养化的海水泻湖——厦门筼筜湖开展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的延绳夹苗挂养与网笼挂养实验和室内端足类啃食海藻实验,探讨了影响筼筜湖龙须菜生长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筼筜湖龙须菜的表观生长率为0.42%/d,实际... 通过在高度富营养化的海水泻湖——厦门筼筜湖开展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的延绳夹苗挂养与网笼挂养实验和室内端足类啃食海藻实验,探讨了影响筼筜湖龙须菜生长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筼筜湖龙须菜的表观生长率为0.42%/d,实际生长率为4.80%/d,强壮藻钩虾(Ampithoe valida)的摄食量占龙须菜总生长量的91.4%。而且,筼筜湖的水流缓慢,使藻体附着最高可达2.32g/g FW的颗粒物,明显抑制了龙须菜的生长。以上研究表明,端足类的啃食作用和不良的水动力条件是导致筼筜湖龙须菜表观生长率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生长率 端足类摄食 水动力条件 赁笤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厦门海域沉积物放射性核素分布与沉积速率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冬梅 刘广山 +1 位作者 李超 周鹏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6-342,共7页
用HPGe探测器γ谱仪测定了厦门海域两个沉积物岩心的放射性核素,研究了^40K、^137Cs、^210Pb.^226Ra、^228Ra、^228Th和^238U7种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特征.综合文献数据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给出沉积物中7种核素的比活度分别为510~1096... 用HPGe探测器γ谱仪测定了厦门海域两个沉积物岩心的放射性核素,研究了^40K、^137Cs、^210Pb.^226Ra、^228Ra、^228Th和^238U7种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特征.综合文献数据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给出沉积物中7种核素的比活度分别为510~1096、2.64—4.01、48.4~129、9.6~40.0、49.9~94.3、56.3—89.2、11.5~82.3Bq/kg.用^210Pbex方法计算得到的厦门西南和东北海域的沉积速率为2.62、2.43cm/a.文献给出的环厦门海域沉积速率范围值为0.07~13.2cm/a,算术平均值为3.2cm/a,主要集中在0.07—2.5、3.5~6.0cm/a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环厦门海域 放射性核素 沉积物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湾海上溢油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君 潘伟然 +1 位作者 张国荣 马腾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4-539,共6页
本文使用数理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并且根据厦门湾近几年进出船舶的统计资料,估算了未来几年中厦门湾海域船舶突发性溢油事故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厦门湾未来几年的溢油发生概率为0.27次/a.然后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假设的突发溢油事故... 本文使用数理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并且根据厦门湾近几年进出船舶的统计资料,估算了未来几年中厦门湾海域船舶突发性溢油事故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厦门湾未来几年的溢油发生概率为0.27次/a.然后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假设的突发溢油事故中溢油的扩展进行预测分析并结合建立的欧拉潮流场对油膜的漂移路径进行研究,分别从高潮、低潮、涨急、落急四个时刻开始计算溢油路径,结果显示油膜影响范围可从海沧南部延伸至浯村屿东部,根据模拟结果可对突发溢油的风险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突发性溢油 概率估算 扩散 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海域真刺唇角水蚤mtCOI序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位迪 林元烧 +1 位作者 曹文清 方旅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30,共5页
采用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等技术对厦门海域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Giesbrecht)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基因(mitochondrial COI,mtCOI)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3个雌性个体的mtCOI基因片段序列,序列的长度为709 bp,其A,T,C,... 采用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等技术对厦门海域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Giesbrecht)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基因(mitochondrial COI,mtCOI)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3个雌性个体的mtCOI基因片段序列,序列的长度为709 bp,其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23%、37%、15%和25%.三条核苷酸序列经比较后,得到其遗传相似性(i-dentity)为99.29%,共有15个差异位点,核苷酸差异均为颠换(transversion)类型.比较了厦门海域真刺唇角水蚤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角水蚤科(Pontellidae)6个种的mtDNA COI基因片段序列(索引号AY145428、AY145429、AB206443、AB206444、AB206445、AB206446),其同源性为87.34%.文中讨论了上述7种桡足类的系统发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刺唇角水蚤 线粒体 COI 核苷酸序列 厦门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湾富营养化程度趋势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林辉 张元标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7-355,共9页
本文根据2003~2006年厦门湾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水体中化学耗氧量(COD)、溶解态无机氮(DIN)和磷酸盐(PO4^3--P)的含量分布及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a来,厦门湾COD平均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水体的DIN和PO4... 本文根据2003~2006年厦门湾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水体中化学耗氧量(COD)、溶解态无机氮(DIN)和磷酸盐(PO4^3--P)的含量分布及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a来,厦门湾COD平均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水体的DIN和PO4^3-P平均含量呈增加趋势、厦门湾水体中平均N/P大于16,主要表现为磷限制特征,而马銮湾海区则表现为“丰磷”状态.厦门湾水体富营养化指数由1.1增加至5.4,增加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趋势变化 厦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与厦门湾海水中^(210)Po和^(210)Pb的粒级分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伟锋 黄奕普 陈敏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对南海和厦门湾表层水中210Po和210Pb的粒级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海海水中210Po和210Pb在不同粒级颗粒物中的体积比活度高低顺序为:(<0.4μm)>(0.4~2.0μm)>(2.0~10μm)>(>10μm).210Po2、10Pb主要存在于<... 对南海和厦门湾表层水中210Po和210Pb的粒级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海海水中210Po和210Pb在不同粒级颗粒物中的体积比活度高低顺序为:(<0.4μm)>(0.4~2.0μm)>(2.0~10μm)>(>10μm).210Po2、10Pb主要存在于<2.0μm粒级颗粒物中.厦门湾210Po体积比活度高低顺序为:(2.0~10μm)>(<1.2μm)>(>10μm)>(1.2~2.0μm),210Po主要存在于>2.0μm粒级颗粒物中.南海不同粒级颗粒物中210Pb的质量比活度差异不大,0.4~2.0μm和2.0~10μm粒级210Po质量比活度约为10μm粒级210Po比活度的3倍.厦门湾210Po的质量比活度比南海相应粒级210Po低约1个数量级,且各粒级间差异不大,表明不同粒径颗粒物在210Po和210Pb清除过程中的作用不同.210Po和210Pb的固-液分配系数(Kd)及分馏因子(α)进一步证实南海0.4~2.0μm粒级颗粒物对210Po的清除能力比其它粒级颗粒物更强,而>10μm粒级颗粒物对210Pb的清除能力比其它粒级颗粒物更强.不同粒级颗粒物中210Po与210Pb之间的不平衡状况揭示了不同粒级颗粒物不同的来源,为210Po/210Pb不平衡示踪颗粒物来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O ^210Pb粒级分布 南海 厦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九龙江河口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分布的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伟然 骆智斌 +2 位作者 张国荣 王君 马腾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1-335,共5页
本文利用三维水动力和盐扩散方程,计算厦门湾九龙江河口区的盐度时空分布,并利用监测调查所得到的盐度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经验关系,对厦门九龙江河口区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三维时空分布进行计算,对监测站位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 本文利用三维水动力和盐扩散方程,计算厦门湾九龙江河口区的盐度时空分布,并利用监测调查所得到的盐度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经验关系,对厦门九龙江河口区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三维时空分布进行计算,对监测站位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说明在潮周变化尺度,物理混合及扩散对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分布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九龙江河口区 盐度 无机氮 活性磷酸盐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海洋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秋麟 杨圣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1-9,共9页
生物海洋学是海洋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本文综述了生物海洋学的定义、学科发展的历史、生物海洋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等研究内容,阐述了该学科研究热点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生物海洋学的未来重大进展将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在... 生物海洋学是海洋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本文综述了生物海洋学的定义、学科发展的历史、生物海洋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等研究内容,阐述了该学科研究热点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生物海洋学的未来重大进展将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在生物地球化学动力学中的重要作用、功能生态学、生物聚集体的结构动力学以及人类影响和生境关系等4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海洋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期间厦门湾潮流边界层特征研究
13
作者 潘伟然 骆智斌 +1 位作者 张国荣 马腾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0-545,共6页
本文基于2007年8月圣帕台风影响台湾海峡期间的厦门湾垂向海流流速剖面观测资料,运用Karman-Prandtl模型统计和分析了流速对数剖面的出现频率和边界层参数(摩阻流速与粗糙长度).结果表明流速剖面满足对数分布出现频率都超过50%,但进行... 本文基于2007年8月圣帕台风影响台湾海峡期间的厦门湾垂向海流流速剖面观测资料,运用Karman-Prandtl模型统计和分析了流速对数剖面的出现频率和边界层参数(摩阻流速与粗糙长度).结果表明流速剖面满足对数分布出现频率都超过50%,但进行内部一致性原则分析后,流速剖面满足对数分布情况均不足30%.造成流速剖面偏离对数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台风、径流、流速加减速、水体分层、底床结构、海底悬沙浓度等等.台风期间的摩阻流速和粗糙长度都大于非台风期间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潮流边界层 摩阻流速 粗糙长度 台风 厦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湾海水中不同粒级铀同位素的深度分布
14
作者 彭安国 黄奕普 +2 位作者 陈敏 杨伟锋 邱雨生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11,共9页
于2003年3月在厦门湾一个时间系列研究站(24°25.88'N,118°04.72'E)采集了高潮时不同深度的海水,用聚碳酸酯膜分离不同粒级悬浮颗粒物(SPM),用α能谱法测定各粒级悬浮颗粒物的铀同位素,研究了海水中238U和234U的体积... 于2003年3月在厦门湾一个时间系列研究站(24°25.88'N,118°04.72'E)采集了高潮时不同深度的海水,用聚碳酸酯膜分离不同粒级悬浮颗粒物(SPM),用α能谱法测定各粒级悬浮颗粒物的铀同位素,研究了海水中238U和234U的体积比活度(AV)、质量比活度(Am)、活度比值[AR(234U/238U)]及238U、234U条件分配系数的粒级与深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了以下海洋学信息:(1)各粒级悬浮颗粒物中238U、234U的体积比活度和质量比活度的深度分布均表明,这两核素的深度分布趋势一致,反映出它们地球化学行为的一致性.(2)在所研究的不同水深处,在0.2~0.4、0.4~2.0、2.0~10.0、>10.0μm等4个粒级的SPM中,238U体积比活度AV(238U)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4±0.00~0.15±0.01、0.04±0.00~0.13±0.01、0.29±0.02~0.43±0.02、1.06±0.06~4.11±0.24 Bq/m3;AV(234U)的相应值分别为0.08±0.00~0.08±0.00、0.05±0.00~0.13±0.01、0.27±0.01~0.37±0.02、0.84±0.05~3.95±0.24 Bq/m3.(3)在所研究的4个水深处的0.2~0.4、0.4~2.0、2.0~10.0、>10.0μm等4个粒级的SPM中,238U质量比活度Am(238U)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00±0.000~0.319±0.021、0.022±0.000~0.167±0.013、0.049±0.003~0.113±0.005、0.024±0.002~0.081±0.005 Bq/g,而Am(234U)的相应值分别为0.114±0.014~0.364±0.045、0.027±0.005~0.168±0.013、0.052±0.003~0.098±0.008、0.029±0.002~0.064±0.005 Bq/g.(4)与238U、234U体积比活度的粒级变化顺序[也就是AV(>10.0μm)AV(2.0~10.0μm)>AV(0.4~2.0μm)=AV(0.2~0.4μm)]相反,这两核素质量比活度的粒级变化顺序为Am(0.2~0.4μm)≥Am(0.4~2.0μm)>Am(2.0~10.0μm)>Am(>10.0μm)≈Am(>0.2μm).(5)溶解态铀控制着总铀的地球化学行为,而颗粒态铀的地球化学行为则受控于大粒级颗粒物.(6)表层各粒级颗粒态AR(234U/238U)值均<1.0,而溶解态铀和总铀的AR(234U/238U)值均介于1.10~1.17之间.(7)不同粒级238U的条件分配系数(Kd)介于802~11 406 dm3/kg之间,Kd值随粒径减小而增大,意味着铀更有效地与小颗粒物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238U 234U 粒级分布 深度分布 海水 厦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内湾沉积物中新沉积硅藻来源生物硅分离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芳 赵立波 +1 位作者 黄凌风 郭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4-299,共6页
生物硅是指生源无定形硅,它作为表层初级生产力及水体环境历史的良好指标,被广泛地应用于古海洋学过程和古气候历史的追溯研究.硅藻是生物硅的主要来源,分离测定沉积物中硅藻来源的生物硅,能更直接地将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与表层初级生... 生物硅是指生源无定形硅,它作为表层初级生产力及水体环境历史的良好指标,被广泛地应用于古海洋学过程和古气候历史的追溯研究.硅藻是生物硅的主要来源,分离测定沉积物中硅藻来源的生物硅,能更直接地将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与表层初级生产力联系起来.本研究通过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碱性提取液对硅藻、纯SiO2、硅藻土、海绵骨针进行Si的连续提取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一套将沉积物中新沉积硅藻来源的生物硅从总生物硅中分离提取的方法:向经过预处理的15 mg沉积物样品中加入10 mL 0.5 mol/L Na2CO3溶液,振荡混匀后,放入90℃恒温水浴中提取1 h,提取的生物硅基本为沉积物中新沉积硅藻来源的生物硅,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精确度进行了检验.应用该方法对厦门内湾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测定和方法验证,并推算出该海域沉积物中新沉积硅藻来源生物硅的年溶出比例约为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硅 新沉积硅藻 内湾沉积物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破的声压测量及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许鹭芬 王清池 +1 位作者 王军 杨海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61,共4页
简述水下爆破的物理现象.根据水下爆破所产生的声波的特点,介绍一种可行的声压测量方法.同时,通过对爆破点附近的一些养殖海洋生物的检测,讨论水下爆破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为兼顾海洋开发与海洋渔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下爆破 声压测量 海洋生物 海洋工程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沿岸水体与沉积物中油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宪 张元标 +1 位作者 李凌云 李文权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9-374,共6页
以福建省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所得近岸各水域水体沉积物中油含量数据为依据 ,对福建省沿岸水体与沉积物中油类的分布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调查期间 ,福建省沿岸水体油的含量范围为 5.77~ 37.2 8μg/ L平均值为 14.75μg/ L.丰水期油含量... 以福建省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所得近岸各水域水体沉积物中油含量数据为依据 ,对福建省沿岸水体与沉积物中油类的分布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调查期间 ,福建省沿岸水体油的含量范围为 5.77~ 37.2 8μg/ L平均值为 14.75μg/ L.丰水期油含量基本上小于枯水期 :而不论枯水或丰水期 ,以闽江口及九龙江口油含量最高 ,而近岸沉积物中油的含量变化范围为 14.4 8~ 784 .36μg/ L ,平均值为183.70 μg/ L沉积物中油含量与沉积物类型 (粒度 )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特征 沿岸水体 沉积物 福建 海洋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近海姥鲨肝油中角鲨烯的分离测定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军 翁幼竹 +2 位作者 苏永全 郑微云 余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6-508,共3页
采用薄层层析和气相层析法分离、检测了福建近海姥鲨 (Cetorhinusmaximus)幼鱼肝脏中角鲨烯含量 ,结果表明 :1)采用正已烷为展开剂的薄层层析法 ,碳氢化合物中角鲨烯的回收率可达 95 % ;2 )姥鲨肝脏中肝油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存在明显的性... 采用薄层层析和气相层析法分离、检测了福建近海姥鲨 (Cetorhinusmaximus)幼鱼肝脏中角鲨烯含量 ,结果表明 :1)采用正已烷为展开剂的薄层层析法 ,碳氢化合物中角鲨烯的回收率可达 95 % ;2 )姥鲨肝脏中肝油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但肝脏和肝油中角鲨烯含量无明显性别差异 ,分别为 0 .31% (♀ )、0 .32 % (♂ )和 0 .4 0 %(♀ )、0 .4 6 % (♂ )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鲨烯 姥鲨 肝油 含量测定 薄层层析法 气相层析法 药用价值 福建近海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岩心放射性核素的γ谱测定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广山 陈敏 +2 位作者 黄奕普 夏小明 李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69-674,共6页
用 HPGeγ谱仪测定了海洋沉积物岩心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4 0 K、2 10 Pb、2 2 6Ra、2 2 8Ra、2 2 8Th、2 38U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13 7Cs.进行了不同体积样品的效率刻度 .对所用直径 75mm、高度 5~ 4 5mm柱形样品几何条件 ,14种能量的 γ射... 用 HPGeγ谱仪测定了海洋沉积物岩心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4 0 K、2 10 Pb、2 2 6Ra、2 2 8Ra、2 2 8Th、2 38U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13 7Cs.进行了不同体积样品的效率刻度 .对所用直径 75mm、高度 5~ 4 5mm柱形样品几何条件 ,14种能量的 γ射线 ,用 2次多项式拟合效率随样品高度变化的相关系数 R2 好于0 .98.用内插的不同样品高度的效率值 ,进行了 4 6.5~ 1460 .5ke V能区 5~ 4 5mm高度样品的效率刻度 .测量了一些沉积物岩心并就其中的一个柱样中 4 0 K、2 10 Pb、2 2 6Ra、2 2 8Ra、2 2 8Th、2 38U和 13 7Cs的深度分布及其所揭示的海洋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岩心 天然放射性核素 效率制度 γ谱测定 海洋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荧光溶解有机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0
作者 郭卫东 程远月 吴芳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6,共9页
海洋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是海洋有色溶解有机物中可产生荧光的组分,其理化性质对于海洋上层的水色遥感、光化学以及浮游植物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都有重要影响。总结了FDOM的3种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及其特点,重点对其两种主要成... 海洋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是海洋有色溶解有机物中可产生荧光的组分,其理化性质对于海洋上层的水色遥感、光化学以及浮游植物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都有重要影响。总结了FDOM的3种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及其特点,重点对其两种主要成分(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荧光物质)的荧光特性、分布变化以及来源、分布变化及其去除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综述,阐述了研究FDOM的海洋学意义,并对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溶解有机物 有色溶解有机物 类腐殖质 类蛋白质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