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苯二甲酸酯对海洋藻类的致毒效应 被引量:8
1
作者 邱海源 王宪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4-296,共3页
采用评价化学药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方法,对邻苯二甲酸酯与海洋藻类的相互影响进行探讨.通过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海洋藻类的致毒试验,分别得出此 3 种物质对三角褐指藻、盐藻、等边... 采用评价化学药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方法,对邻苯二甲酸酯与海洋藻类的相互影响进行探讨.通过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海洋藻类的致毒试验,分别得出此 3 种物质对三角褐指藻、盐藻、等边金藻、中肋骨条藻48 h、96 h的半致死浓度,探讨了上述几种海洋藻类对DMP、DEP、DBP的忍受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毒效应 海洋生物 藻类 邻苯二甲酸醋 污染物 毒性 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主要养殖贝类滤水率的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林元烧 曹文清 +3 位作者 罗文新 郭东晖 郑爱榕 黄长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2,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厦门海域4种主要养殖贝类,僧帽牡蛎、菲律宾蛤仔、缢蛏和翡翠贻贝的滤水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这4种贝类的滤水率范围为54~74.8cm3/(g·min),滤水率大小顺序依次为僧帽牡蛎、缢蛏、翡翠贻贝、菲律宾蛤仔;(2)单...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厦门海域4种主要养殖贝类,僧帽牡蛎、菲律宾蛤仔、缢蛏和翡翠贻贝的滤水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这4种贝类的滤水率范围为54~74.8cm3/(g·min),滤水率大小顺序依次为僧帽牡蛎、缢蛏、翡翠贻贝、菲律宾蛤仔;(2)单位体重滤水率与个体大小之间呈负幂函数关系(FR=aWb,FR’=aWb-1),b—1值范围在-0.435 6~-0.392之间;(3)僧帽牡蛎和菲律宾蛤仔对中肋骨条藻的滤水率高于对塔马亚历山大藻和锥状施克里普藻的滤水率;(4)僧帽牡蛎和菲律宾蛤仔滤水率与藻类密度之间呈现负幂函数关系(FR’=aDb-1),其b-1值分别为-0.143和-0.21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贝类 滤水率 厦门海域 僧帽牡蛎 菲律宾蛤仔 缢蛏 翡翠贻贝 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及评价 被引量:74
3
作者 丁振华 贾洪武 +4 位作者 刘彩娥 汤庆合 王文华 庄敏 许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66,共3页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黄浦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研究,解释了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均表明,黄浦江砷污染严重,镉中等程度污染,且各个江段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 评价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棘黄姑鱼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世锋 王德祥 +1 位作者 苏永全 王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2-684,共3页
以头肾细胞为材料,采用PHA体内注射,空气干燥法制片,分析了双棘黄姑(Nibeadiacanthus)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其染色体组型为:2n=48=24t,NF=48.在已进行过染色体组型分析的石首鱼类中,除大黄鱼外,染色体组型均为2n=48t.
关键词 双棘黄姑鱼 染色体组型 鲈形目 石首鱼科 动物分类学 核型 染色体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方法鉴定西瓜杂种纯度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鸣刚 谢放 郭小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以不同西瓜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为材料,研究利用RAPD技术鉴定西瓜杂种的纯度及种质.结果表明:在反应条件适合、引物选择正确的情况下,RAPD技术完全适合于西瓜杂交种纯度的早期鉴定及种质鉴定.同时发现,引物OPD16及OPA07适合种内鉴定,而引... 以不同西瓜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为材料,研究利用RAPD技术鉴定西瓜杂种的纯度及种质.结果表明:在反应条件适合、引物选择正确的情况下,RAPD技术完全适合于西瓜杂交种纯度的早期鉴定及种质鉴定.同时发现,引物OPD16及OPA07适合种内鉴定,而引物OPA10、OPA13、OPH18可用于杂种纯度鉴定.同时,对利用同工酶技术和RAPD技术在进行西瓜杂交种鉴定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方法 西瓜 杂交种鉴定 种质鉴定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的界面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丁振华 王文华 庄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4-57,64,共5页
关键词 汞元素 地球化学 环境污染 界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燃煤型砷中毒地区煤的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8
7
作者 丁振华 郑宝山 庄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7-362,共6页
利用低温灰化(LTA)、X衍射粉晶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连续浸取实验等方法研究了贵州燃煤型砷中毒地区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赋存状态。结果发现:不同元素在高砷煤中的赋存状态不同;同一元素在高砷煤中的存在形式... 利用低温灰化(LTA)、X衍射粉晶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连续浸取实验等方法研究了贵州燃煤型砷中毒地区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赋存状态。结果发现:不同元素在高砷煤中的赋存状态不同;同一元素在高砷煤中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可同时以可交换离子、碳酸盐结合态、硅酸盐结合态、硫化物和有机质结合态中几种形式存在;元素的赋存状态与元素的自身性质如元素(或离子)半径、电负性等和成煤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微量元素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常用消毒药物对凡纳滨对虾NAG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晓兰 黄乾生 +4 位作者 魏晓倩 杜娟 王烨 柯才焕 陈清西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研究几种消毒药物对来源于凡纳滨对虾壳膜与内脏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2.1.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对2种来源的NAGase活性均有较强的不可逆抑制作用;双链季铵盐对壳膜NAGase活性起强的激活... 研究几种消毒药物对来源于凡纳滨对虾壳膜与内脏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2.1.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对2种来源的NAGase活性均有较强的不可逆抑制作用;双链季铵盐对壳膜NAGase活性起强的激活作用,而对内脏NAGase有轻微的抑制作用;戊二醛对壳膜NAGase没有明显作用,对内脏NAGase具有轻微的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消毒药物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圆二色性和荧光光谱技术研究纳米吡啰红G核-铁蛋白的构建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盈盈 黄琳 +4 位作者 季学涛 林青 陈平 柯才焕 黄河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6-904,共9页
小批量制备了电泳纯鲨鱼肝铁蛋白(Liver ferritin ofSphyrna zygaena,SZLF),对SZLF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研究.在pH=2.0~10.0条件下,选用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CD)光谱技术研究了SZLF和脱铁核SZLF(apoSZLF)二级结构转换的基... 小批量制备了电泳纯鲨鱼肝铁蛋白(Liver ferritin ofSphyrna zygaena,SZLF),对SZLF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研究.在pH=2.0~10.0条件下,选用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CD)光谱技术研究了SZLF和脱铁核SZLF(apoSZLF)二级结构转换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了SZLF蛋白壳的亚基稳定性、相互作用强度和去折叠现象.利用酸碱中和方法,解离SZLF蛋白壳亚基,并再次构建成完整SZLF.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研究了构建纳米吡啰红G核-铁蛋白的途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每分子apoSZLF可捕获12分子吡啰红G于蛋白壳内,构建纳米吡啰红G核-铁蛋白.分析了apoSZLF直接捕获和释放吡啰红G的途径与速率,为后续构建高存量纳米顺铂核-铁蛋白药物载体提供了可行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结构转换 纳米吡啰红G核-铁蛋白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水体生物膜及其对常规重金属吸附的基本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邱海源 王宪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11期916-920,共5页
论述了海藻生物膜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阐明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技术的特性。同时探讨了重金属 吸附的机理和特性,阐明了其吸附过程符合动力学方程、符合log Ce=logk+(n-1)10gt,其中k,n为常数。
关键词 自然水体生物膜 重金属吸附 海藻 动力学 环境污染 生物吸附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外海沉积物中磷的分布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盛华 王宪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24期1881-1884,共4页
通过对青岛外海柱状沉积物中总磷、溶解磷、无机磷、有机磷的测定和结果分析,揭示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岛外海沉积物以无机磷为主,有机磷次之。由于受海流影响和生物扰动,柱状样品中磷的含量产生一定的波动,但总... 通过对青岛外海柱状沉积物中总磷、溶解磷、无机磷、有机磷的测定和结果分析,揭示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岛外海沉积物以无机磷为主,有机磷次之。由于受海流影响和生物扰动,柱状样品中磷的含量产生一定的波动,但总体趋势还是表层沉积物总磷、有机磷的含量略高,随深度增加有减少的趋势,无机磷呈现自上而下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柱状样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沉积物中砷的分布和形态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振华 庄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541-542,共2页
  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最重要的河流,具有多种功能.关于黄浦江微量元素污染的公开资料零星地分散在有关长江口的研究论文中[1-2],近年来发现黄浦江江水和沉积物中汞含量明显偏高,输入长江的汞逐年增加[3].沉积物与上覆水体之间通过频繁...   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最重要的河流,具有多种功能.关于黄浦江微量元素污染的公开资料零星地分散在有关长江口的研究论文中[1-2],近年来发现黄浦江江水和沉积物中汞含量明显偏高,输入长江的汞逐年增加[3].沉积物与上覆水体之间通过频繁的交换作用,被污染的沉积物还可能成为水体再次污染的潜在来源.为此,本文对黄浦江江水和沉积物中砷的分布、形态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可能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分布形态 黄浦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水体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 被引量:9
13
作者 邱海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4期215-221,共7页
水体沉积物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体多种营养物、污染物的汇(Sink)和源(Source),是众多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载体、归宿和蓄积库。综述天然水体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污染,为污染沉积物的科学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水体沉积物 有机物 污染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潮对河流羽流发展影响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44-751,共8页
采用三维斜压海流模型模拟了潮汐混合、离岸风以及上升流风对河流羽流发展的影响.尽管潮汐混合和风的搅动作用均能削弱河流冲淡水浮力引起的垂直层化现象,但是其控制机制有所不同:潮汐混合是通过湍流动能自下向上的耗散来完成的,风搅动... 采用三维斜压海流模型模拟了潮汐混合、离岸风以及上升流风对河流羽流发展的影响.尽管潮汐混合和风的搅动作用均能削弱河流冲淡水浮力引起的垂直层化现象,但是其控制机制有所不同:潮汐混合是通过湍流动能自下向上的耗散来完成的,风搅动的方向恰好相反.通过检验河流羽流在潮汐和渤海夏季多年平均风场共同作用下的发展特征,发现计算得到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与实测值相当吻合,因此可以认为河流羽流发展对于渤海夏季盐度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河流羽流 垂直层化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区斜带石斑鱼群体遗传学的等位酶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丁少雄 王军 +2 位作者 郭丰 王德祥 王世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8-651,共4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和淀粉凝胶技术对台湾海区斜带石斑鱼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等位酶分析.对18种酶系统共27个等位酶基因座位的检测表明,ADH 1、ODH 2、FDH 1和Est 3等5个基因座位具多态性,其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18.5%...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和淀粉凝胶技术对台湾海区斜带石斑鱼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等位酶分析.对18种酶系统共27个等位酶基因座位的检测表明,ADH 1、ODH 2、FDH 1和Est 3等5个基因座位具多态性,其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18.5%,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Ne为1.185,平均杂合度的观测值Ho为0.0469,预期值He为0.0662,反映了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在鱼类中处于中等程度,而其Hardy 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246,表明该群体仍存在着明显的杂合子缺失现象.相对于捕捞压力,海岸线的工程改造是对其资源的更主要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台湾海区 斜带石斑鱼 群体遗传学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文库中产蛋白酶克隆CAPRO2的筛选及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辉 赵晶 曾润颖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2-527,共6页
利用选择性筛选培养基从所构建的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得到一株产蛋白酶的克隆(CAPRO002),对其进行了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5℃,最适作用pH值为9.0.该蛋白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40℃以下的温度中可长期... 利用选择性筛选培养基从所构建的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得到一株产蛋白酶的克隆(CAPRO002),对其进行了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5℃,最适作用pH值为9.0.该蛋白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40℃以下的温度中可长期保持稳定,在50℃中处理6h后仍能保持60%的活力,在60℃下保温30 min后仍能保持约60%的活力.Ca2+、Mg2+、Sr2+、Co2+对该蛋白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Ca2+的存在可明显提高该蛋白酶的热稳定性,Ca2+、Sr2+、Co2+这3种离子均在3.0 mmol/dm3浓度时具有最高的促进作用,当浓度高于3.0mmol/dm3时,这3种离子对酶活力的促进作用减弱.Hg2+、Fe3+、Cu2+对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APRO2蛋白酶在pH值为7.5~9.5时活力较高,pH值为7.5时可保持约80%的活力,pH值为9.5时保持60%的活力,而在pH值高于9.5的条件下酶活力下降较快,pH值为10.0时活力降为约15%,表明CAPRO2属于碱性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E-64和AEBSF对CAPRO2蛋白酶均无抑制作用,显示该酶不属于丝氨酸蛋白酶,而EDTA对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该酶属于金属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深海沉积物 宏基因组文库 蛋白酶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