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际会:文化多样性与媒体人类学 |
李春霞
彭兆荣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1
|
|
2
|
人类学与“遗产”研究 |
彭兆荣
肖坤冰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8
|
|
3
|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发展——旅游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专访 |
赵春肖
彭兆荣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4
|
|
4
|
叙事: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并接策略 |
郑向春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5
|
进化与对话: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到“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
巴胜超
彭兆荣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6
|
遗产政治学:现代语境中的表述与被表述关系 |
彭兆荣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2
|
|
7
|
杂散居少数民族的村落经济——以福建罗源八井畲族村为例 |
李文睿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8
|
彝族“都则”(火把节)的仪式性与旅游开发 |
李春霞
彭兆荣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1
|
|
9
|
从滇越铁路看遗产的“遗产化” |
李春霞
彭兆荣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9
|
|
10
|
遗产运动中的政治与认同 |
魏爱棠
彭兆荣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2
|
|
11
|
作为认知图式的“地方” |
彭兆荣
吴兴帜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6
|
|
12
|
帝国、晋商与茶叶——十九世纪中叶前武夷茶叶在俄罗斯的传播过程 |
肖坤冰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13
|
物的表述与物的话语 |
彭兆荣
路芳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2
|
|
14
|
发现与守护:“沙溪复兴工程”的乡土困境 |
张颖
朱鹏
杨娇娇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1
|
|
15
|
改革年代侨乡社区的宗族组织与政治过程 |
刘朝晖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6
|
手工造纸与客家族群文化研究——以“连城宣纸”为例 |
许婧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7
|
畲汉心态秩序初论 |
蓝达居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8
|
巴尔虎蒙古族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实践 |
兴安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4
|
|
19
|
族群与国家:文化的想象与公民的认同 |
邱守刚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1
|
|
20
|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从概念到实践——以“藏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尼洋阁的项目实施过程为例 |
肖坤冰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