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华展 李永财 +3 位作者 兰琳 李思维 陈立富 丁马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0,共5页
采用真空袋工艺制备了纤维体积分数为10%-40%的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计算其吸波性能和反射率.结果表明,在10%-25%范围内,随着碳化硅纤维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实部、虚部及损耗角正... 采用真空袋工艺制备了纤维体积分数为10%-40%的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计算其吸波性能和反射率.结果表明,在10%-25%范围内,随着碳化硅纤维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实部、虚部及损耗角正切值均增大,反射率减少,即吸波能力增大;而在高于25%之后,就吸波能力而言,存在着最优纤维体积分数值;在纤维体积分数固定之后,就吸波能力而言,也存在着最佳的材料厚度;当复合材料的SiC纤维体积分数为25%、厚度为3mm 时,其在X 波段内的反射率均低于-5dB,最低为-9.9dB,平均值为-7.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碳化硅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 掺杂和热处理对 SiC 纤维微结构与电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陆雪川 陈立富 +3 位作者 李思维 唐学原 李华展 丁马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25-7129,共5页
利用氧化交联技术制备了含铁量分别为0,1%,2%(质量分数)的3种碳化硅纤维,并将其置于氩气环境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热处理。研究了Fe掺杂及热处理对于SiC纤维微观结构及电阻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Fe掺杂和热处理的协同作用下... 利用氧化交联技术制备了含铁量分别为0,1%,2%(质量分数)的3种碳化硅纤维,并将其置于氩气环境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热处理。研究了Fe掺杂及热处理对于SiC纤维微观结构及电阻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Fe掺杂和热处理的协同作用下,该碳化硅纤维电阻率可由13 847Ω·cm连续降低至6Ω·cm。利用统计理论"相关分析"算法研究纤维微观结构与电阻率关系的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β-SiC的晶粒尺寸对纤维电阻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该含铁SiC纤维微结构演化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纤维 FE 掺杂 热处理 电阻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NL202 SiC纤维结构与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智明 陈立富 +3 位作者 李永财 丁马太 兰琳 李思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023-14026,共4页
考察了Nicalon NL202SiC纤维经热空气环境脱胶之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前后,包括热失重、元素组成、物相组织、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电阻率等结构与性能所发生的变化。研究表明,热处理温度为1 200℃时,主要是因高电阻率的连续... 考察了Nicalon NL202SiC纤维经热空气环境脱胶之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前后,包括热失重、元素组成、物相组织、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电阻率等结构与性能所发生的变化。研究表明,热处理温度为1 200℃时,主要是因高电阻率的连续相无定型态SiCxOy的分解,纤维电阻率大幅降低,介电损耗能力提升,有望用于吸波材料。而热处理温度超过1 200℃时,剧烈的热分解,导致纤维结构的缺陷;且快速的晶化,导致纤维拉伸断裂模式由非晶态脆性断裂转变为多晶态沿晶断裂。所有这些,都导致纤维强度的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纤维 微观形貌 物相组成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