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华展 李永财 +3 位作者 兰琳 李思维 陈立富 丁马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0,共5页
采用真空袋工艺制备了纤维体积分数为10%-40%的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计算其吸波性能和反射率.结果表明,在10%-25%范围内,随着碳化硅纤维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实部、虚部及损耗角正... 采用真空袋工艺制备了纤维体积分数为10%-40%的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计算其吸波性能和反射率.结果表明,在10%-25%范围内,随着碳化硅纤维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实部、虚部及损耗角正切值均增大,反射率减少,即吸波能力增大;而在高于25%之后,就吸波能力而言,存在着最优纤维体积分数值;在纤维体积分数固定之后,就吸波能力而言,也存在着最佳的材料厚度;当复合材料的SiC纤维体积分数为25%、厚度为3mm 时,其在X 波段内的反射率均低于-5dB,最低为-9.9dB,平均值为-7.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碳化硅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含量及其结构对 SiOC 陶瓷纤维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延 张力 +2 位作者 何静 蔡武集 陈立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084-15088,共5页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正硅酸乙酯(TEO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致密的 SiOC 纤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 VTMS 中加入不同比例的 TEOS 或者 PT-MS 可以把 SiOC 陶瓷纤维的碳含量在21.8...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正硅酸乙酯(TEO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致密的 SiOC 纤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 VTMS 中加入不同比例的 TEOS 或者 PT-MS 可以把 SiOC 陶瓷纤维的碳含量在21.8%~30.1%之间调节.纤维中碳的含量和结构对其抗氧化性有显著影响.抗氧化性随着碳含量和碳畴尺寸的增加而下降,以75% VTMS-25% TEOS 为原料制备的SiOC 陶瓷纤维在空气中氧化时可以在纤维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降低氧扩散速度,使该纤维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陶瓷纤维 抗氧化性 硅氧碳 自由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 掺杂和热处理对 SiC 纤维微结构与电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陆雪川 陈立富 +3 位作者 李思维 唐学原 李华展 丁马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25-7129,共5页
利用氧化交联技术制备了含铁量分别为0,1%,2%(质量分数)的3种碳化硅纤维,并将其置于氩气环境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热处理。研究了Fe掺杂及热处理对于SiC纤维微观结构及电阻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Fe掺杂和热处理的协同作用下... 利用氧化交联技术制备了含铁量分别为0,1%,2%(质量分数)的3种碳化硅纤维,并将其置于氩气环境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热处理。研究了Fe掺杂及热处理对于SiC纤维微观结构及电阻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Fe掺杂和热处理的协同作用下,该碳化硅纤维电阻率可由13 847Ω·cm连续降低至6Ω·cm。利用统计理论"相关分析"算法研究纤维微观结构与电阻率关系的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β-SiC的晶粒尺寸对纤维电阻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该含铁SiC纤维微结构演化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纤维 FE 掺杂 热处理 电阻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C/SiC复合材料纤维束中微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思维 张立同 +1 位作者 刘永胜 冯祖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湿氧气氛热处理对3D C/SiC复合材料纤维束中微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未经热处理的3D C/SiC纤维束中,微裂纹传播主要为沿纤维/界面相脱粘的单一模式;热处理后纤维束中的微裂纹形成了多种扩展模式。在... 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湿氧气氛热处理对3D C/SiC复合材料纤维束中微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未经热处理的3D C/SiC纤维束中,微裂纹传播主要为沿纤维/界面相脱粘的单一模式;热处理后纤维束中的微裂纹形成了多种扩展模式。在经历了长达100h的保温之后,热解碳的部分有序化及其层状结构的形成是导致裂纹能量耗散模式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序结构的形成也增加了裂纹的联通和长裂纹形成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纤维/基体界面 裂纹扩展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NL202 SiC纤维结构与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智明 陈立富 +3 位作者 李永财 丁马太 兰琳 李思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023-14026,共4页
考察了Nicalon NL202SiC纤维经热空气环境脱胶之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前后,包括热失重、元素组成、物相组织、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电阻率等结构与性能所发生的变化。研究表明,热处理温度为1 200℃时,主要是因高电阻率的连续... 考察了Nicalon NL202SiC纤维经热空气环境脱胶之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前后,包括热失重、元素组成、物相组织、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电阻率等结构与性能所发生的变化。研究表明,热处理温度为1 200℃时,主要是因高电阻率的连续相无定型态SiCxOy的分解,纤维电阻率大幅降低,介电损耗能力提升,有望用于吸波材料。而热处理温度超过1 200℃时,剧烈的热分解,导致纤维结构的缺陷;且快速的晶化,导致纤维拉伸断裂模式由非晶态脆性断裂转变为多晶态沿晶断裂。所有这些,都导致纤维强度的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纤维 微观形貌 物相组成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硅烷氮化热解法制备Si_3N_4纤维 被引量:7
6
作者 兰琳 夏文丽 +3 位作者 陈剑铭 刘玲 丁绍楠 刘安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981-2984,共4页
将PCS电子束交联丝在氨气氛中氮化热解、脱碳氨化,继在氮气氛中高温热引发缩合/转氨基反应,生成硅氮烷并最终形成氮化硅(Si3N4)纤维。所制备的Si3N4纤维白色透明,横截面和表面均光滑致密,无明显缺陷和孔洞。还研究了氮化热解的反应机理... 将PCS电子束交联丝在氨气氛中氮化热解、脱碳氨化,继在氮气氛中高温热引发缩合/转氨基反应,生成硅氮烷并最终形成氮化硅(Si3N4)纤维。所制备的Si3N4纤维白色透明,横截面和表面均光滑致密,无明显缺陷和孔洞。还研究了氮化热解的反应机理以及热解工艺对氮化硅(Si3N4)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氮化热解脱碳彻底,Si3N4纤维C含量<1%;烧结温度提高,N含量随之增加,O含量则先增后减;烧结温度不超过1500℃,纤维为无定型。力学性能结果分析表明,随热解温度的提高,纤维力学性能先提后降,1300℃时达到最大值。氮化热解过程是采用NH3进行脱碳氨化,并在N2气氛下高温热引发缩合/转氨基反应产生硅氮烷并最终形成Si3N4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先驱体转化法 氮化热解法 Si3N4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含量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合成与陶瓷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然 詹俊英 +3 位作者 周聪 余兆菊 丁马太 夏海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66-2168,2173,共4页
以甲醇对氯甲基三氯硅烷(Cl3SiCH2Cl)进行烷氧化反应,然后经过格氏偶联反应和还原反应,制备了低氧含量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HBPCS)。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核磁共振(NMR)以及元素分析对由此制备的HBPC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高烷氧... 以甲醇对氯甲基三氯硅烷(Cl3SiCH2Cl)进行烷氧化反应,然后经过格氏偶联反应和还原反应,制备了低氧含量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HBPCS)。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核磁共振(NMR)以及元素分析对由此制备的HBPC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高烷氧化比例,可以有效抑制溶剂四氢呋喃开环的副反应,降低先驱体氧含量。通过热失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HBPCS的热性能及相应陶瓷在高温下的结晶行为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氧化 聚碳硅烷 先驱体法 碳化硅 超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C的冻干干燥法制备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冬 李浩鸣 +3 位作者 邱海龙 陈岗 岳惠娟 刘安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6-1441,共6页
通过冻干干燥法辅助制备了分布均匀的纳米Li_2FeSiO_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循环伏安(CV)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冻干法处理后得到的... 通过冻干干燥法辅助制备了分布均匀的纳米Li_2FeSiO_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循环伏安(CV)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冻干法处理后得到的Li_2FeSiO_4材料颗粒尺寸更小,能够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距离;同时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使材料与电解液接触更加充分.在1.5~4.8 V电压范围内,与采用传统烘干干燥法制备的材料相比,采用冻干法制备的材料表现出更高的可逆比容量,并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硅酸亚铁锂 冻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碳硅烷的掺硼改性与陶瓷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佩 杨乐 +2 位作者 徐敏珊 闵浩 余兆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38,共4页
通过二甲基胺硼烷(DMAB)与烯丙基超支化聚碳硅烷(AHPCS)反应合成含硼聚碳硅烷先驱体,后经170℃热交联及高温裂解制备出碳化硅陶瓷。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上述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MAB中的... 通过二甲基胺硼烷(DMAB)与烯丙基超支化聚碳硅烷(AHPCS)反应合成含硼聚碳硅烷先驱体,后经170℃热交联及高温裂解制备出碳化硅陶瓷。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上述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MAB中的B—H键可分别与AHPCS中的CC键及Si—H键发生硼氢化反应和脱氢偶合反应,从而促进AHPCS的热交联,并显著提高陶瓷产率。此外,硼的引入还可有效抑制β-SiC在高温下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胺硼烷 烯丙基超支化聚碳硅烷 先驱体 陶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陶瓷中的硅含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美瑜 兰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217-12220,共4页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高性能陶瓷中的硅元素含量,系统研究了熔剂、稀释比、脱模剂、熔融温度与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当无水四硼酸锂、碳酸锂、样品三者质量比(m(无水四硼酸锂)∶m(碳酸锂)∶m...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高性能陶瓷中的硅元素含量,系统研究了熔剂、稀释比、脱模剂、熔融温度与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当无水四硼酸锂、碳酸锂、样品三者质量比(m(无水四硼酸锂)∶m(碳酸锂)∶m(样品))=8.0∶1.5∶0.2时,在1 050℃下先预熔5min、再摇摆熔融10min,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熔片。硅的质量浓度在55%~70%时,相关系数为0.9997,方法检出限为0.81%。硅元素的加标质量为0.02g时,加标回收率为98.5%~99.0%。此方法已应用到日常陶瓷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陶瓷 先驱体转化法 氟硅酸钾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兆菊 周聪 +4 位作者 李然 詹俊英 何国梅 夏海平 丁马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3-1116,1119,共5页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HBPCS)因具良好的流动性和可自交联性,适用于制备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而倍受青睐。对它的合成、交联、陶瓷化和应用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 先驱体 合成 交联 陶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32种农药的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美瑜 林竹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建立了牛奶中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3类32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GC-IT-MS/MS)分析方法。针对目标物灵敏度不同选择电子轰击电离源或化学电离源,系统地优化了串联质谱的分析条件,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机理。在优... 建立了牛奶中有机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3类32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GC-IT-MS/MS)分析方法。针对目标物灵敏度不同选择电子轰击电离源或化学电离源,系统地优化了串联质谱的分析条件,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机理。在优化条件下,32种农药在25(10)~500(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4;倍硫磷和毒死蜱的方法检出限(MDL)分别为1. 7μg/kg和2. 8μg/kg,其它30种农药的MDL为0. 026~1. 2μg/kg;当样品的加标浓度水平为50、200μg/kg(有机氯类农药的加标浓度为20、100μg/kg)时,32种目标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 5%~116%,相对标准偏差为1. 9%~14%。将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其抗干扰能力强,能减少分析结果的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GC-IT-MS/MS) 电子轰击电离 化学电离 有机氯 有机磷 拟除虫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