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1
作者 陈嬿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0-62,共3页
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美国的新闻学教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与其强调学生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有关,也与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关,更与其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专长,根据个体的需要设置学习计划有关。作者以美国西海岸... 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美国的新闻学教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与其强调学生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有关,也与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关,更与其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专长,根据个体的需要设置学习计划有关。作者以美国西海岸最大的新闻学专业一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的新闻学专业为例,分析论述美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 新闻学 研究生教育 特色 专学方向 专业管理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安全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培爱 岳淼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强势文化大行其道,而弱势文化面临生存的威胁。广告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在传播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加速了弱势文化的消亡。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理智地对待这个问题。
关键词 广告 跨文化 文化安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媒变革 被引量:14
3
作者 靳青 陈培爱 《东南学术》 2001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本文着力分析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中的新闻传媒的变革及其发展前景,探讨了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走势,展望了21世纪新闻与大众传媒的新构图。分析表明,构建于因特网平台之上的新媒体.尽管其功能十分强大,但仍不会像许多人... 本文着力分析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中的新闻传媒的变革及其发展前景,探讨了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走势,展望了21世纪新闻与大众传媒的新构图。分析表明,构建于因特网平台之上的新媒体.尽管其功能十分强大,但仍不会像许多人所想象的那样,预示着传统媒体的终结。传统媒体将与新兴的网络媒体一道,在逐步相互适应与演化的进程中,使未来的新闻与大众传播走向更为广阔而多彩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新闻传播 变革 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特网上的跨文化传播 被引量:62
4
作者 李展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74,共6页
因特网带来了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人类传播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它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使跨文化传播进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传统大众传媒时代,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极大地受到大众传媒“把关人”的局限,而因特网作为跨文化... 因特网带来了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人类传播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它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使跨文化传播进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传统大众传媒时代,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极大地受到大众传媒“把关人”的局限,而因特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新媒体,使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时间上更频繁,形式上更直接,内容上更广泛。然而,东、西方(主要是中、美)之间通过因特网实现的跨文化传播也是不平衡的,即中国输入、输出的信息都远远少于美国。中国应该重视因特网作为跨文化传播媒体的作用,一方面组织力量,加强英语网络出版物的发布,用国际通行的语言直接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同时应大力开发汉语信息资源,促进因特网在国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 跨文化传播 英语网络出版物 中国的声音 中文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传播中的媒介权利——论台湾政治广告的运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岳淼 陈培爱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0,共3页
本文对台湾大选中政治广告的背景与策略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列举 ,指出负面广告的危害。希望通过对台湾大选中政治广告的分析研究 ,进一步认清其政党权力之争的实质。
关键词 台湾省 选择 政治传播 媒介权力 政治广告 广告策略 负面广告 报纸广告 广告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原理在我国对外宣传中的运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嬿如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142,共2页
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尤其是通过媒体进行的对外宣传,主要受制于以下几个因素:西方国家的民族伎化中心主义意识及其衍生物刻板成见,中西不同的语境文化类型,以及语言障碍。本文试图运用跨文化传播原理,针对这些障碍提出外宣对策。
关键词 对外宣传工作 传播原理 中心主义 西方国家 文化类型 语言障碍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进程中的软权力与中国大众文化传播 被引量:9
7
作者 叶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94,共7页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软权力”日益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和制约跨文化传播的显要因素之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软权力”的扩张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压力和挑战,这昭示着我们在不断增强“硬权力”的同时,务必不能放松...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软权力”日益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和制约跨文化传播的显要因素之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软权力”的扩张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压力和挑战,这昭示着我们在不断增强“硬权力”的同时,务必不能放松对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软权力”的培育和建设。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视野、对话的思维勇敢地去迎接这个挑战,同时在坚持“拿来主义”的前提下,实施“送去主义”的大众文化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软权力 中国大众文化 对话 送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干宝《搜神记》的社会新闻性质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振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3-128,共6页
在学术界 ,《搜神记》一直被视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实际上 ,这部书收录的乃是魏晋时期大量的社会新闻 ,而不是带有虚构性质的小说。干宝是本着“实录”的态度来辑录《搜神记》的 ,而且很讲究时效性、时新性和消遣性 ,这正是社... 在学术界 ,《搜神记》一直被视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实际上 ,这部书收录的乃是魏晋时期大量的社会新闻 ,而不是带有虚构性质的小说。干宝是本着“实录”的态度来辑录《搜神记》的 ,而且很讲究时效性、时新性和消遣性 ,这正是社会新闻的特点。只是由于受手抄书籍这种传播手段的限制 ,这些社会新闻虽然做到了采访上的“当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宝 《搜神记》 社会新闻性质 志怪小说 成书原因 社会新闻内容 社会新闻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传播中的跨文化思考 被引量:20
9
作者 孙慧英 《当代传播》 2004年第2期68-70,共3页
广告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的传播客观上需要传受双方共同文化基础的支持,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人们解释行为的参考标准,也是人们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广告内涵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但是,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各国、各地区的产品不断需... 广告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的传播客观上需要传受双方共同文化基础的支持,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人们解释行为的参考标准,也是人们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广告内涵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但是,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各国、各地区的产品不断需要拓展外方市场,这种跨越文化的广告传播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广告形式.寻求不同文化编码系统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就成为现代广告人的目标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传播 广告主 受众 广告制作单位 非语言符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志怪”的社会新闻文体论证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振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107,共7页
魏晋"志怪"这一文体一直被划入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研究领域,其历史原因是概念内涵上的模糊、对志怪文体错误的定位。实际上"志怪"的内容是中国早期的社会新闻,它在内容上属于"实录"性质,不是虚构,因此不属... 魏晋"志怪"这一文体一直被划入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研究领域,其历史原因是概念内涵上的模糊、对志怪文体错误的定位。实际上"志怪"的内容是中国早期的社会新闻,它在内容上属于"实录"性质,不是虚构,因此不属于小说;"志怪"在采辑过程中很讲究时新性和知新性,文字多重奇闻怪谈,因而也有别于史传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志怪 社会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报和新闻的联姻与“情报新闻”概念的引入
11
作者 赵振祥 陈冷冷 《东南学术》 2004年第S1期235-237,共3页
情报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秘密性的信息,情报的秘密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这使得情报与新闻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具有情报性质的新闻我们称之为“情报新闻”,它是一个与普通新闻相区别的重要的新闻类别。
关键词 情报 新闻 情报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跨文化传播教育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嬿如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2000年第5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传播教育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人物符号传播功能及运用趋势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纪华强 陈晓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4-131,共8页
要 :从传播功能看 ,人物符号是广告中最具形象性吸引力的传播符号 ;是最具情趣和人性化的传播语言。它还具有替代、解释、补充、强调等影响认知的独特性质 ,具有跨文化、国际性传播等方面的优势 ;它较之语言符号更具真实性和可信度 ,是... 要 :从传播功能看 ,人物符号是广告中最具形象性吸引力的传播符号 ;是最具情趣和人性化的传播语言。它还具有替代、解释、补充、强调等影响认知的独特性质 ,具有跨文化、国际性传播等方面的优势 ;它较之语言符号更具真实性和可信度 ,是广告中最具说服力的传播语言。在未来网络传播时代的广告中 ,人物符号将不断地与新的传播语言符号结合 ,在叠加状态中发展 ;在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人物符号 传播功能 形象性吸引力 说服力 传播语言 认知 传播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新闻收视率:质量为王——美国地方电视新闻质量危机调查报告
14
作者 汤姆·罗森斯蒂尔 孙慧英 《当代传播》 2002年第3期79-81,共3页
美国的地方电视新闻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观众正在放弃传统媒体,更多地转向了因特网.正如10年前,有线电视的出现导致电视新闻网失去了大量的观众一样.然而电视工业对此所做出的反应却使它走上了一条致命的错误之路.
关键词 电视新闻收视率 美国 地方电视新闻 质量危机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评价的来源国效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合水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2-699,共8页
自Schooler(1965)开始对来源国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之后,来源国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分别在个人购买和工业购买领域,采用调查、实验、联合分析、元分析及其它方法(如深度访问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来源国效应是... 自Schooler(1965)开始对来源国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之后,来源国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分别在个人购买和工业购买领域,采用调查、实验、联合分析、元分析及其它方法(如深度访问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来源国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其它外在产品属性、消费者的知识背景或经验、产品属性信息、产品类别以及消费者的民族差异。为了解释来源国效应这一现象,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假说或模型,代表性的是信号假说、独立属性假说、概构模型和弹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国 来源国效应 品牌名字 产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中的女性社会角色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嬿如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2-128,共7页
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广告具有性别教育功能。中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时代和社会要求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应突破某些传统成见 ,体现出女性社会角色的丰富内涵。依据“人本广告观” ,广告不应一... 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广告具有性别教育功能。中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时代和社会要求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应突破某些传统成见 ,体现出女性社会角色的丰富内涵。依据“人本广告观” ,广告不应一味地渲染女性对男性的依附 ,而应该着力于塑造具有“双性”人格特征的新女性形象。在媒体广告与女性自我定位的关系中 ,媒体可以是引导者 ,也可以是现有定型观念的维持者 ,或者堕落为媚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女性 社会角色 社会定位 人本广告观 女性形象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媒体生态与媒体创意及策略手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培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6,共5页
在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中 ,新的媒体生态已经形成 ,其标志是分众解构、媒体种类增多、沟通语言转变以及更有效的沟通方式的崛起。这些标志着媒体创意时代的到来。如何使媒体的传播效果更好 ,如何为广告投放选择更合适有效的媒体 ,均... 在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中 ,新的媒体生态已经形成 ,其标志是分众解构、媒体种类增多、沟通语言转变以及更有效的沟通方式的崛起。这些标志着媒体创意时代的到来。如何使媒体的传播效果更好 ,如何为广告投放选择更合适有效的媒体 ,均促使传播者和广告主高度重视媒体策略的运用。具体探讨电视媒体的经营效益 ,将进一步深化媒体创意的策略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生态 媒体创意 媒体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品牌的人文意义和社会效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健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5-98,112,共5页
著名品牌不仅是企业经营的无形资产,也是社会的精神财富。品牌所包涵的人文意义,对大众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社会观念、文化习俗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不断赋予品牌健康向上的内涵,纠正和摈弃那些对社会有害的意义,是社会... 著名品牌不仅是企业经营的无形资产,也是社会的精神财富。品牌所包涵的人文意义,对大众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社会观念、文化习俗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不断赋予品牌健康向上的内涵,纠正和摈弃那些对社会有害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 人文意义 社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私人话语”适当回归私人领域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丛青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私人话语” 私人领域 电视节目 大众传播 大众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信息·受众——《人民日报·网络版》评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展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3-78,共6页
90年代 ,因特网迅猛发展 ,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我国报业正面临来自全球网上报纸的竞争。《人民日报·网络版》是我国目前最为成功的网上新闻媒体 ,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因特网这一新传媒的技术优势 ,提高时... 90年代 ,因特网迅猛发展 ,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我国报业正面临来自全球网上报纸的竞争。《人民日报·网络版》是我国目前最为成功的网上新闻媒体 ,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因特网这一新传媒的技术优势 ,提高时效性 ,加大信息量和吸引受众参与 ,从而使《人民日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网络版》 网络新闻媒体 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