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像实践驱动、内在机制和价值反思
1
作者
刘佳静
张兵娟
郜原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4,100,共6页
民族服饰拍照在互联网“种草”文化与“网红”效应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为青年人追捧的旅行体验项目。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法,探讨民族服饰影像实践如何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发现,青年体验者民族服饰的影像实践是一场“...
民族服饰拍照在互联网“种草”文化与“网红”效应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为青年人追捧的旅行体验项目。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法,探讨民族服饰影像实践如何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发现,青年体验者民族服饰的影像实践是一场“身心归属”的旅行。他们通过身体的“装扮”重新召唤和型构对自我的理解和想象,并在具有象征性和仪式化的空间中,建构与“此地”的连接和深度的民族文化感知,进而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个性化的拍照体验和打卡分享让现实世界和媒介世界交织,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服饰
拍照
具身体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像实践驱动、内在机制和价值反思
1
作者
刘佳静
张兵娟
郜原
机构
天津师范
大学
新闻
传播学
院
中盐金坛
博士后
工作站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郑州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学
院
中央民族
大学
新闻
与
传播学
院
出处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4,100,共6页
基金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天津的记忆建构与传播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TJXCQN23-001。
文摘
民族服饰拍照在互联网“种草”文化与“网红”效应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为青年人追捧的旅行体验项目。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法,探讨民族服饰影像实践如何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发现,青年体验者民族服饰的影像实践是一场“身心归属”的旅行。他们通过身体的“装扮”重新召唤和型构对自我的理解和想象,并在具有象征性和仪式化的空间中,建构与“此地”的连接和深度的民族文化感知,进而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个性化的拍照体验和打卡分享让现实世界和媒介世界交织,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民族服饰
拍照
具身体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像实践驱动、内在机制和价值反思
刘佳静
张兵娟
郜原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