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扫描电镜研究反相胶束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被引量:
7
1
作者
罗洁
庄峙厦
+4 位作者
鄢庆枇
陈发荣
黄华斌
齐士林
王小如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8,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模板,采用反相胶束法合成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微球,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备的微球进行表征.考察了体系中乙醇/水比例、氨水用量、CTAB用量、温度和搅拌速度这5个条件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模板,采用反相胶束法合成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微球,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备的微球进行表征.考察了体系中乙醇/水比例、氨水用量、CTAB用量、温度和搅拌速度这5个条件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均一性及分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体系中乙醇/水的比例将减小纳米颗粒的粒径,同时显著提高纳米颗粒的均一性和分散性;随着氨水用量的增加,微球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加,适当的氨水浓度有利于制备粒径均一的微球;增加CTAB的用量,微球的粒径增加;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合成大粒径、均一性好的微球;同时,提高搅拌速度也有利于制备均一性良好的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胶束法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扫描电镜研究反相胶束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被引量:
7
1
作者
罗洁
庄峙厦
鄢庆枇
陈发荣
黄华斌
齐士林
王小如
机构
厦门大学教育部现代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集美
大学
水产学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8,共6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2007AA09Z115)资助
文摘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模板,采用反相胶束法合成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微球,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备的微球进行表征.考察了体系中乙醇/水比例、氨水用量、CTAB用量、温度和搅拌速度这5个条件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均一性及分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体系中乙醇/水的比例将减小纳米颗粒的粒径,同时显著提高纳米颗粒的均一性和分散性;随着氨水用量的增加,微球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加,适当的氨水浓度有利于制备粒径均一的微球;增加CTAB的用量,微球的粒径增加;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合成大粒径、均一性好的微球;同时,提高搅拌速度也有利于制备均一性良好的微球.
关键词
反相胶束法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
Keywords
reverse micell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eles
CTAB
分类号
O647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扫描电镜研究反相胶束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罗洁
庄峙厦
鄢庆枇
陈发荣
黄华斌
齐士林
王小如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