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的适切性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60,共7页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经济适切性的考察既有助于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又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效益。以湖北省为例,根据教育内外部关系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分...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经济适切性的考察既有助于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又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效益。以湖北省为例,根据教育内外部关系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与经济总量不相协调,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培养主体与产业层次不相呼应,单位分布与产业分布不相吻合。为此,湖北省要充分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源,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增加经费投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下移培养重心,完善培养体系;根据战略规划,合理布局培养单位,促进经济全面赶超并以此为战略支点促进中部六省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经济 教育结构 产业结构 适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和使然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董照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2-18,共7页
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职业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同时仍面临技术技能人才依赖于“学制式”升学、分类考试局限于传统的应试之举、综合评价简化为“文化”与“技能”的简单拼盘等困境... 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职业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同时仍面临技术技能人才依赖于“学制式”升学、分类考试局限于传统的应试之举、综合评价简化为“文化”与“技能”的简单拼盘等困境。为深化职业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需要开发灵活学制的教育与培训项目,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根据多元群体入学需求,探索“因材施考”;整合“知识+技艺+能力”三维指标,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录取主体和过程的多元化,动态评估教育与实训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高等教育 类型化 招生制度改革 考试招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研究的进展、热点与趋势--基于国内外核心数据库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坦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为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研究,有必要厘清国内外研究进展,呈现当前研究热点,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研究以1998-2019年国内外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劳动教育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为主要研究工具,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热点及趋势进行空间... 为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研究,有必要厘清国内外研究进展,呈现当前研究热点,展望未来研究趋势。研究以1998-2019年国内外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劳动教育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为主要研究工具,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热点及趋势进行空间可视化计量比较分析。研究进展:(1)主题阶段:国内发文量少于国外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研究领域:国外具有广泛性、多元性和融合性的特点;(3)研究机构:国内研究机构数量少,联系松散,国外机构则形成多个核心机构群;(4)文献共被引:国外文献共同关注的主题层次更为多元,内容更为丰富,维度更为多样;(5)作者共被引:国内外作者身份各具特色,国内作者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国外形成了核心作者群;(6)资料共被引:国内外关注主题各不相同。研究热点:分别从主体研究、中介研究和客体研究进行了比较,各有千秋。研究趋势:分别对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进行了展望,各有不同。借鉴国外经验,寻找自身差距,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对我国当前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CSSCI SSCI A&HCI CiteSapce 空间可视化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基于两批27所试点授权单位的实证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坦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2-128,共7页
作为与教育学(Ph.D)博士处于同一层次、不同价值取向的博士学位类型,教育博士学位(Ed.D)的设立对优化博士学位结构,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中央政府强力的推动,市场需求数量的巨大和知识生产... 作为与教育学(Ph.D)博士处于同一层次、不同价值取向的博士学位类型,教育博士学位(Ed.D)的设立对优化博士学位结构,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中央政府强力的推动,市场需求数量的巨大和知识生产模式的升级的三方共同影响,我国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我国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分布过于集中,招生人数增长滞后,区域布局不够合理,专业类型设置单一,层次结构不够协调且缺乏衔接。为此,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努力保障培养质量;构建与教育硕士有机衔接的教师教育体系;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细化招生专业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博士 空间结构 试点单位 现实困境 对策研究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政府对华教育政策突变的影响及中国应对——基于2017—2021年的教育政策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坦 李正栓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6,共13页
对美教育交流是中国对外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论的教育政策配置为框架,分析近五年来美国政府对华教育政策突变进程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特朗普执政以来,反华势力新旧合流,制定制华战略目标... 对美教育交流是中国对外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论的教育政策配置为框架,分析近五年来美国政府对华教育政策突变进程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特朗普执政以来,反华势力新旧合流,制定制华战略目标,对华留学生"差异化"认知,引发了对华教育政策的突变。这些突变具体表现在大幅收紧签证、禁止涉及"敏感"专业人员入境、严查实习雇佣关系、暂停官方教育交流项目等。这不利于双方经济互进、学术互促、文化互鉴、政治互信,可谓"损人不利己"。这一政策遵循美国构建对外教育政策的价值逻辑,体现了突变的客观性特征,因此,这绝非某一时期政府对华教育政策突变的偶然之举。建议中国科学分析当前中美关系,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回得来留得住;扩大就业创业,完善服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府 对华教育政策 政策配置 中美关系 教育对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服务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及分类治理路径 被引量:8
6
作者 魏燕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28,共8页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职业教育的服务定位也呈现不同样态。2022年5月,《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颁布,县域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办学体制更加完善、办学方向差异...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职业教育的服务定位也呈现不同样态。2022年5月,《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颁布,县域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办学体制更加完善、办学方向差异化、协同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五大模式为:大城市周边县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服务于高质量城镇化;专业功能县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为加强产业平台建设,提升县城资源承载力;农产品主产区县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为做强涉农专业,服务于农业产业化;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为推行“生态+”教育,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人口流失县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为整合教育资源,引导县城资源集中。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县域职业教育分类治理路径为:大城市周边县城职业教育应协同治理,提质培优;专业功能县城职业教育应积极培育,定期评估;农产品主产区县城职业教育应制定标准,注重实效;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职业教育应加强规范,有序发展;人口流失县城职业教育应严格控制,避免教育资源浪费。瞄准五类县城的发展定位,找准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五种模式及分类治理路径,以更好地提供制度引领,提高职业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县城城镇化 县域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分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高层次人才对青年教师学术成长的引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鲁世林 杨希 邱雅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3,共7页
以国家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理工科科研团队中高层次人才对青年教师学术成长的引领机制,研究发现:高层次人才通过优势积累和学术声誉为团队的发展吸引科研经费等资源,为青年教师的早期成长提供了相对较多机会... 以国家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理工科科研团队中高层次人才对青年教师学术成长的引领机制,研究发现:高层次人才通过优势积累和学术声誉为团队的发展吸引科研经费等资源,为青年教师的早期成长提供了相对较多机会;通过自身发展经历和学术经验为实验室确立比较前沿与前景较好的科研方向,宏观把控着科研团队的发展节奏;运用战略型与变革型领导方式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励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学术理想和科研目标;通过自身学术优势与学术联系构建较为紧密的科研合作网络推动团队成员内.部合作跨校合作、国际合作等,为团队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平台和资源;通过营造平等融洽的团队氛围、配置先进一流的科研条件等手段不断完善实验室的科研环境,推动青年教师全身心地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建议在宏观政策层面上,要丰富和发展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和管理培训等相关政策,关注高层次人才对科研团队及青年教师的引领与带动作用;在微观管理层面,高层次人才要加强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青年教师 科研团队 学术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型博士“热”背后的“冷”思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坦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2,共8页
发展专业型博士是优化博士学位结构,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必要措施。然而,近年来我国专业型博士出现招生“热”浪,院校“热”追,导师“热”衷的“热”现象。基于“政府、市场和学术”三角协调理论的分析框架,发现中央政府强力的推动... 发展专业型博士是优化博士学位结构,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必要措施。然而,近年来我国专业型博士出现招生“热”浪,院校“热”追,导师“热”衷的“热”现象。基于“政府、市场和学术”三角协调理论的分析框架,发现中央政府强力的推动,市场需求类型的转变,知识生产模式的升级,是专业型博士的“热”根源。“冷”静思考后,三者互动博弈中分别表现为中央政府干预的过度,市场供求调节的疲软和基层学术组织的壁垒。“冷”“热”分析后,要协调国家、省级和培养单位三者间关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适度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积极构建矩阵式基层学术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专业学位 三角协调理论 政府 市场 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次人才成长周期及其对科技人才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10
9
作者 鲁世林 杨希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共5页
以全国45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194名院士、长江学者和杰青等高层次人才为对象,运用CV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文献计量法等对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周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院士、长江学者和杰青的成长周期分别是18.9年、12.3年和10.... 以全国45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194名院士、长江学者和杰青等高层次人才为对象,运用CV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文献计量法等对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周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院士、长江学者和杰青的成长周期分别是18.9年、12.3年和10.4年;杰出的学术创新力、良好的机构声誉、积极的师承关系和较好的经济条件是缩短高层次人才成长周期、促进高层次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学术创新力,适当淡化机构声誉的评价;要建立积极的师承关系,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良好的科研习性;要继续加大西部地区教育投入,支持西部地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成长周期 学术创新力 师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