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比较
1
作者
赵志强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5,共11页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化理论在解释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时同样适用。研究借助德尔菲法,以研究生招生规模占本科生毕业规模的比重作为测度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的主要方式,并通过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基准回归模型,呈现...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化理论在解释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时同样适用。研究借助德尔菲法,以研究生招生规模占本科生毕业规模的比重作为测度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的主要方式,并通过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基准回归模型,呈现了2012-2022年各区域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分析了政策干预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校科研需求对各区域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发展现状上,2012-2022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呈“先缓后急”的上升趋势,且于2018年正式进入大众阶段。其中,东部地区于2017年率先进入,中西部地区于2020年进入。在影响程度上,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存在正向影响;政策干预力度在西部地区存在正向影响;高校科研需求在中西部地区存在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存在负向影响。据此,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密切关注局部与总体、规模与质量、内部与外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针对各区域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进行相应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大众化
大众化理论
大众化水平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相约云中 共享久久——纪念厦门大学99周年校庆
被引量:
2
2
作者
邬大光
郭瀛霞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11-23,共13页
作为一种校园仪式,大学校庆不仅是隆重的庆典、盛大的节日、成就的展示、人心的凝聚和精神的唤醒,更是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记忆。厦门大学是国内大学校庆文化保存最完整、传承最完美的学校之一。厦门大学校庆自1921年4月6日开校便永久地...
作为一种校园仪式,大学校庆不仅是隆重的庆典、盛大的节日、成就的展示、人心的凝聚和精神的唤醒,更是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记忆。厦门大学是国内大学校庆文化保存最完整、传承最完美的学校之一。厦门大学校庆自1921年4月6日开校便永久地确定下来,如今她已走过了99年的风雨洗礼,承载着陈嘉庚先生的救国梦想,在代代相传中汇聚着校友深情,在生生不息中融合着家国情怀,在孜孜矻矻中凝练着反思精神,形成了厦门大学所特有的捐赠文化和校友文化,以及独一无二的校庆文化和大学文化。一年一度的校庆,成为厦门大学精神和血脉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其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迈步新征程,厦门大学,也包括任何一所大学,更应当检视来时之路,将反求诸己、回首过往、展望未来的精神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大学
校庆
大学文化
校友捐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涵与多维路径
被引量:
11
3
作者
刘振天
胡更新
赵志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152,共7页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理念和目标指向。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既包含质量又强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理念和目标指向。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既包含质量又强调发展的动态过程,需要厘清“高质量”与“有质量”、“发展”与“增长”的区别,并且明确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理念、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发展框架、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为终极目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该围绕“高质量”展开,需要完善治理体系改革,释放高等教育办学活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联;突出办学特色,构建多样化高校分类体系;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
经济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组织论到关系论:我国学科建设的理论转向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东亚
姜嘉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3,共9页
立足中国学科实践,以学科的组织化发展为核心,联动知识管理和制度完善的学科建设组织论得以生成。当前,科学发展逐渐转向以交叉学科为标识的大科学时代,学科建设组织论既遭遇概念张力诱发“过度组织化”和“过度知识化”的实践困境,又...
立足中国学科实践,以学科的组织化发展为核心,联动知识管理和制度完善的学科建设组织论得以生成。当前,科学发展逐渐转向以交叉学科为标识的大科学时代,学科建设组织论既遭遇概念张力诱发“过度组织化”和“过度知识化”的实践困境,又面临交叉学科建设的概念悖论、组织悖论和人才培养悖论。学科建设关系论依托学者与学者、学者与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诸种关系稳定联结的概念重塑,在概念认识、设立范式和发展逻辑上实现对组织论的扬弃。关系论视野中的学科建设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研究的需求关联;以方法为工具,畅通学者的交流渠道;以学科链条为载体,实现学科集群和学科生态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时代
学科建设
组织论
关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格类型理论下高校分类体系的新构思
被引量:
10
5
作者
刘振天
赵志强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3,共10页
我国高校分类体系如何更加科学合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既有的分类体系,无论是按教育功能或高校职能划分,还是按人才培养类型划分,均过于关注外部需要,忽视了人自身特质及其要求。步入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促...
我国高校分类体系如何更加科学合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既有的分类体系,无论是按教育功能或高校职能划分,还是按人才培养类型划分,均过于关注外部需要,忽视了人自身特质及其要求。步入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促进人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被置于突出地位。人格类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高校分类的重要依据。在以往的高校分类框架基础上,基于人格类型的高校分类新设想,可以将高校划分为研究型、艺术型、管理型、应用型、创业型和技能型六种类型。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有交叉。新分类体系有助于纠正高校功利化和同质化发展倾向,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分类
人格类型理论
人才培养类型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构与重构:对马丁·特罗大众化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
7
6
作者
邬大光
胡艳婷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4,30,共11页
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在解释高等教育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众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然而,当我们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检视大众化理论的预测功能时,发现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这其中有...
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在解释高等教育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众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然而,当我们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检视大众化理论的预测功能时,发现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这其中有大众化理论自身的局限性问题,也有我们对大众化理论误读的原因,还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十分有必要重新解构大众化理论,回到大众化理论的原点,梳理其发展与修正历程,解析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本质,剖析理论自身的局限与不足,分析传播和使用过程中的误解与误用,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观照中重构大众化理论的“中国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特罗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拔尖文科博士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以73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致谢为轴
被引量:
3
7
作者
俞兆达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9,共15页
拔尖文科博士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生力量,内外联动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促进拔尖文科博士成长的有力保障。文科博士学位论文作为衡量文科博士学业成就、科研水平和学术潜力的核心标志,其水平高低是判定文...
拔尖文科博士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生力量,内外联动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促进拔尖文科博士成长的有力保障。文科博士学位论文作为衡量文科博士学业成就、科研水平和学术潜力的核心标志,其水平高低是判定文科博士“拔尖”与否的关键尺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是拔尖文科博士群体的典型代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致谢集中表达了该群体成长过程中所获社会支持的具身体验,是探察拔尖文科博士成长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素材。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对73篇全国文科优博论文致谢文本的混合研究结果显示:在社会支持主体方面,导师引领多方重要他者为拔尖文科博士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圈层式护航;在社会支持介体方面,促进拔尖文科博士成长的社会支持介体类型重叠且来源分化,物质和信息支持的显示度远高于情感和陪伴支持,情感和陪伴支持来源的二元分化隐含着学缘关系淡化的潜在风险;在社会支持受体方面,拔尖文科博士身处象牙塔尖的多维苦乐体验不仅叙述了低情感性支持对读博之“苦”的二次强化,也昭示着“苦中取乐”的成才路径和“同群竞优”所引发的“形式陪伴”风险。为此,应探索建立“一主多从,资青协同”的文科博士生导师组制,在培养过程中适当关心文科博士生的家庭背景与亲缘关系互动情况,并通过激发同群效应的积极意义,优化文科博士生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博士
社会支持
全国优博
论文致谢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比较
1
作者
赵志强
机构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
出处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5,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等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22JJD880034)
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基金项目“研究生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性及内外部效应研究”(2024FG012)。
文摘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化理论在解释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时同样适用。研究借助德尔菲法,以研究生招生规模占本科生毕业规模的比重作为测度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的主要方式,并通过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基准回归模型,呈现了2012-2022年各区域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分析了政策干预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校科研需求对各区域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发展现状上,2012-2022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呈“先缓后急”的上升趋势,且于2018年正式进入大众阶段。其中,东部地区于2017年率先进入,中西部地区于2020年进入。在影响程度上,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存在正向影响;政策干预力度在西部地区存在正向影响;高校科研需求在中西部地区存在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存在负向影响。据此,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密切关注局部与总体、规模与质量、内部与外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针对各区域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进行相应调配。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大众化
大众化理论
大众化水平测度
Keywords
graduate education
graduate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popularization theory
popularization level measurement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约云中 共享久久——纪念厦门大学99周年校庆
被引量:
2
2
作者
邬大光
郭瀛霞
机构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
兰州
大学
高等
教育
研究院
出处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11-2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标准与建设机制研究”(AIA190014)。
文摘
作为一种校园仪式,大学校庆不仅是隆重的庆典、盛大的节日、成就的展示、人心的凝聚和精神的唤醒,更是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记忆。厦门大学是国内大学校庆文化保存最完整、传承最完美的学校之一。厦门大学校庆自1921年4月6日开校便永久地确定下来,如今她已走过了99年的风雨洗礼,承载着陈嘉庚先生的救国梦想,在代代相传中汇聚着校友深情,在生生不息中融合着家国情怀,在孜孜矻矻中凝练着反思精神,形成了厦门大学所特有的捐赠文化和校友文化,以及独一无二的校庆文化和大学文化。一年一度的校庆,成为厦门大学精神和血脉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其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迈步新征程,厦门大学,也包括任何一所大学,更应当检视来时之路,将反求诸己、回首过往、展望未来的精神发扬光大。
关键词
厦门大学
校庆
大学文化
校友捐赠
Keywords
Xiamen University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university culture
the alumni donation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涵与多维路径
被引量:
11
3
作者
刘振天
胡更新
赵志强
机构
厦门大学
高等
教育
发展
研究
中心
厦门大学
教育
研究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15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理念、标准、机制与方法”(21AZD068)。
文摘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理念和目标指向。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既包含质量又强调发展的动态过程,需要厘清“高质量”与“有质量”、“发展”与“增长”的区别,并且明确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理念、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发展框架、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为终极目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该围绕“高质量”展开,需要完善治理体系改革,释放高等教育办学活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联;突出办学特色,构建多样化高校分类体系;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
经济高质量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组织论到关系论:我国学科建设的理论转向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东亚
姜嘉伟
机构
江苏师范
大学
教育
科学学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3,共9页
基金
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面向2035年的高校学科优化调整布局研究”(22JZD048)
国家社会科学教育学青年课题“原始创新导向下一流理工类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CIA220281)。
文摘
立足中国学科实践,以学科的组织化发展为核心,联动知识管理和制度完善的学科建设组织论得以生成。当前,科学发展逐渐转向以交叉学科为标识的大科学时代,学科建设组织论既遭遇概念张力诱发“过度组织化”和“过度知识化”的实践困境,又面临交叉学科建设的概念悖论、组织悖论和人才培养悖论。学科建设关系论依托学者与学者、学者与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诸种关系稳定联结的概念重塑,在概念认识、设立范式和发展逻辑上实现对组织论的扬弃。关系论视野中的学科建设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研究的需求关联;以方法为工具,畅通学者的交流渠道;以学科链条为载体,实现学科集群和学科生态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大科学时代
学科建设
组织论
关系论
Keywords
era of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al theory
relational theory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格类型理论下高校分类体系的新构思
被引量:
10
5
作者
刘振天
赵志强
机构
厦门大学
高等
教育
发展
研究
中心
厦门大学
教育
研究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理念、标准、机制与方法”(21AZD068)。
文摘
我国高校分类体系如何更加科学合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既有的分类体系,无论是按教育功能或高校职能划分,还是按人才培养类型划分,均过于关注外部需要,忽视了人自身特质及其要求。步入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促进人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被置于突出地位。人格类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高校分类的重要依据。在以往的高校分类框架基础上,基于人格类型的高校分类新设想,可以将高校划分为研究型、艺术型、管理型、应用型、创业型和技能型六种类型。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有交叉。新分类体系有助于纠正高校功利化和同质化发展倾向,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校分类
人格类型理论
人才培养类型
高质量发展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of universities
personality type theory
types of personnel train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构与重构:对马丁·特罗大众化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
7
6
作者
邬大光
胡艳婷
机构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
出处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4,30,共11页
基金
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面向2035年的高校学科优化调整布局研究”(22JZD048)。
文摘
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在解释高等教育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众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然而,当我们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检视大众化理论的预测功能时,发现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这其中有大众化理论自身的局限性问题,也有我们对大众化理论误读的原因,还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十分有必要重新解构大众化理论,回到大众化理论的原点,梳理其发展与修正历程,解析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本质,剖析理论自身的局限与不足,分析传播和使用过程中的误解与误用,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观照中重构大众化理论的“中国图式”。
关键词
马丁·特罗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局限性
Keywords
Martin Trow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limitations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拔尖文科博士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以73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致谢为轴
被引量:
3
7
作者
俞兆达
机构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
出处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9,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理念、标准、机制与方法”(21AZD068)
厦门大学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2FG030)。
文摘
拔尖文科博士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生力量,内外联动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促进拔尖文科博士成长的有力保障。文科博士学位论文作为衡量文科博士学业成就、科研水平和学术潜力的核心标志,其水平高低是判定文科博士“拔尖”与否的关键尺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是拔尖文科博士群体的典型代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致谢集中表达了该群体成长过程中所获社会支持的具身体验,是探察拔尖文科博士成长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素材。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对73篇全国文科优博论文致谢文本的混合研究结果显示:在社会支持主体方面,导师引领多方重要他者为拔尖文科博士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圈层式护航;在社会支持介体方面,促进拔尖文科博士成长的社会支持介体类型重叠且来源分化,物质和信息支持的显示度远高于情感和陪伴支持,情感和陪伴支持来源的二元分化隐含着学缘关系淡化的潜在风险;在社会支持受体方面,拔尖文科博士身处象牙塔尖的多维苦乐体验不仅叙述了低情感性支持对读博之“苦”的二次强化,也昭示着“苦中取乐”的成才路径和“同群竞优”所引发的“形式陪伴”风险。为此,应探索建立“一主多从,资青协同”的文科博士生导师组制,在培养过程中适当关心文科博士生的家庭背景与亲缘关系互动情况,并通过激发同群效应的积极意义,优化文科博士生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
关键词
文科博士
社会支持
全国优博
论文致谢
文本分析
Keywords
PhD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ocial support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acknowledgement of dissertation
text analysis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研究生教育大众化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比较
赵志强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相约云中 共享久久——纪念厦门大学99周年校庆
邬大光
郭瀛霞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涵与多维路径
刘振天
胡更新
赵志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组织论到关系论:我国学科建设的理论转向
张东亚
姜嘉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人格类型理论下高校分类体系的新构思
刘振天
赵志强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解构与重构:对马丁·特罗大众化理论的再认识
邬大光
胡艳婷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拔尖文科博士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以73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致谢为轴
俞兆达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