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西方政治学:形成、演变及最新趋势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振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123,共10页
西方政治学的研究传统是古希腊的圣哲们所奠定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伴随着社会科学分化的一般趋势,西方政治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框架,完成由传统政治研究向现代政治科学的转变。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及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西方政治学的研究传统是古希腊的圣哲们所奠定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伴随着社会科学分化的一般趋势,西方政治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框架,完成由传统政治研究向现代政治科学的转变。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及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成为西方政治学的主导范式,它的孕育、兴盛和衰弱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二战”以后,西方政治学研究出现了三种范式或元理论(本体—规范的理论、经验-分析的理论和辩证-批判的理论)共存的局面。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杂交化、整体化大趋势下,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学出现了政治经济整合研究、政治学现实性增强、政治哲学复兴、由国家焦点向全球视野的转变等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政治学 行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 被引量:1
2
作者 骆沙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5-70,77,共7页
异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的主要思想武器,又是他们思考社会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和建构"新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将其社会政治学说建立在异化理论基础上,表明了它... 异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的主要思想武器,又是他们思考社会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和建构"新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将其社会政治学说建立在异化理论基础上,表明了它的非马克思主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异化 社会政治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的复兴——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主题与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振明 黄新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3,共10页
政治经济学在近代西方曾是社会知识的总汇 ,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学科的分化特别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分离导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促使政治经济学的复兴 ,出现了政治学与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在近代西方曾是社会知识的总汇 ,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学科的分化特别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分离导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促使政治经济学的复兴 ,出现了政治学与经济学整合研究的“新政治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又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学 ,它是这两门学科的有机融合 ;它关注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拓展了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析范围 ,是对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有益补充 ,对这两门学科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政治学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 政治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与经济的整合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振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9,共10页
公共选择理论不仅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政治学中的重要理论学派,而且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的假说、方法和模式应用于政治领域,对政治过程作出不同于传统政治学理论的解释。这一方法论的独特性是... 公共选择理论不仅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政治学中的重要理论学派,而且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的假说、方法和模式应用于政治领域,对政治过程作出不同于传统政治学理论的解释。这一方法论的独特性是其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力量源泉,也是它的虚弱所在。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有助于促进社会科学研究中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的融合,推动政治与经济的整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 新政治经济学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经济人 交换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行政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孟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1,共6页
进入21 世纪,中国政府在推动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同时,将建成一个上至中央、下至乡镇的行政管理互联网。网络技术在行政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深刻影响中国的行政决策。网络技术能保证行政决策信息的高质、多量,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 进入21 世纪,中国政府在推动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同时,将建成一个上至中央、下至乡镇的行政管理互联网。网络技术在行政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深刻影响中国的行政决策。网络技术能保证行政决策信息的高质、多量,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缩小决策范围,强化决策执行的监督,有利于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也会造成一些不利于行政决策的新情况,对行政决策产生消极影响。我国政府在谋求行政决策网络化支持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技术 行政决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讲调适”──林德布洛姆的政治决策模式探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新华 《东南学术》 CSSCI 1997年第4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林德布洛姆 决策模式 渐进决策 政策制定过程 渐进主义 调适 决策者 政策方案 组织形态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政府”:英国行政改革的新走向 被引量:28
7
作者 陈琤 《东南学术》 2002年第5期30-35,共6页
1997年上台的英国新工党政府一直致力于新一轮的行政改革。本文探讨新工党政府在政策制定、信息技术开发、责任机制重建、公共服务和公务员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努力 ,考察英国的行政改革由“竞争政府”向“合作政府”转变的发展轨迹以及朝... 1997年上台的英国新工党政府一直致力于新一轮的行政改革。本文探讨新工党政府在政策制定、信息技术开发、责任机制重建、公共服务和公务员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努力 ,考察英国的行政改革由“竞争政府”向“合作政府”转变的发展轨迹以及朝“整体政府”迈进的改革方向 ,并指出这种发展轨迹对于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行政改革 合作政府 整体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治、王权、礼治、清官期盼──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5
8
作者 朱仁显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4期55-59,62,共6页
关键词 传统政治文化 中国传统 专制政治 礼治 王权主义 王权政治 传统中国 礼的精神 政治认知 政治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当代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新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8-90,共3页
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西方各国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公共行政改革。它不仅对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且综观各国公共行政改革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对于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具有... 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西方各国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公共行政改革。它不仅对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且综观各国公共行政改革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对于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西方国家 公共行政改革 借鉴意义 历史发展 改革措施 主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公共行政过程中的责任冲突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颂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6-59,共4页
行政责任是建构现代公共行政的核心概念,也是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取向。本文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与代议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内部间的关系这三个层面出发,分析探讨了行政责任的基本内涵,并通过对公共行政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责任冲突(权力... 行政责任是建构现代公共行政的核心概念,也是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取向。本文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与代议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内部间的关系这三个层面出发,分析探讨了行政责任的基本内涵,并通过对公共行政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责任冲突(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的剖析,指明在现实生活中,行政责任的实现是困难重重的,我们应全面考虑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种途径,以增进公共组织中的负责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责任 责任冲突 责任失范 外部控制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科技行政管理的完善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7-72,共6页
科技行政管理是专业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我国旧有的高度集中型科技行政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使得科技行政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打破,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明显改变,... 科技行政管理是专业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我国旧有的高度集中型科技行政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使得科技行政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打破,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明显改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形成。当前仍须针对尚存在的诸如宏观调控、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内在机制、科技投入等方面的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科技系统的结构调整和科技活动向市场化、企业化转制两方面加强改革力度,认真落实“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深化改革方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继续促进技术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科技行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行政管理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地方政府行政观念的革新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仁显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4,共4页
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除了坚定地推进制度变革和创新外,尤其要注重行政观念的革新,培养支撑行政政策的文化和心理土壤。行政观念革新是地方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进行地方行政改革的客观要求。文章提出了若干现... 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除了坚定地推进制度变革和创新外,尤其要注重行政观念的革新,培养支撑行政政策的文化和心理土壤。行政观念革新是地方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进行地方行政改革的客观要求。文章提出了若干现代公共行政的新观念,并具体指出实现行政观念革新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有限行政观念 行政政策 观念更新 服务行政观念 依法行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行政体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秀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5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政治文化 学校 大众传播 心理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行政思想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仁显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21,共6页
在漫长的古代中国,行政思想尽管历代有差异,但尊君、重民、治吏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这三者构成了传统行政思想的基本特征,也成为传统行政思想的基点。其中,尊君是前提,是统领全局的行政原则,重民是尊君原则的补充,也是行政管理... 在漫长的古代中国,行政思想尽管历代有差异,但尊君、重民、治吏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这三者构成了传统行政思想的基本特征,也成为传统行政思想的基点。其中,尊君是前提,是统领全局的行政原则,重民是尊君原则的补充,也是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治吏则是贯彻执行尊君重民行政原则的关键。三者相辅相成、互相联系,对数千年中国行政体制的形成、发展、成熟,对人事制度的日趋完善以及政治家的行政行为影响殊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民 尊君 治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发展政府执行性机构
15
作者 桑朝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随着政府职能不断增多、行政权的扩大 ,政府形象不佳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公共部门。为此 ,西方各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使其决策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发展执行性机构是西方政府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通过对英国、美国和新西兰国家的具体做... 随着政府职能不断增多、行政权的扩大 ,政府形象不佳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公共部门。为此 ,西方各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使其决策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发展执行性机构是西方政府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通过对英国、美国和新西兰国家的具体做法进行梳理 ,可以为我国的改革提供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行政改革 执行性机构 政府改革 英国 美国 新西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政治社会化作用的几点思考
16
作者 唐俊杰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政治制度 政治心理 邓小平理论 社会公众 农民阶级 政治统治 统治阶级 利益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行为探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黄永炎 陈成才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57,共4页
本文将具有独立利益目标的地方政府引入分析框架,探讨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有利于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制度体系的协调更新,有利于制度运作效益益大化。同时也指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在实践中... 本文将具有独立利益目标的地方政府引入分析框架,探讨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有利于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制度体系的协调更新,有利于制度运作效益益大化。同时也指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在实践中可能产生“地方主义”、“短期行为”等行为偏差。因此,必须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微观主体以及地方政府各种成员的相互关系加以调整,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微现主体三者良性互动的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才能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制度创新 中央政府 微观主体 创新行为方式 创新行为异化 权力结构 民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被引量:13
18
作者 沈惠平 黄兴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8,共3页
公共利益无疑应当是一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然而 ,由于受到政府本身以及利益团体的影响 ,公共政策常常偏离正确的轨道 ,却被冠以谋求公共利益之名。因此 ,必须通过提倡公共精神、限制个人利益以及实现公共决策民主化等来坚持... 公共利益无疑应当是一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然而 ,由于受到政府本身以及利益团体的影响 ,公共政策常常偏离正确的轨道 ,却被冠以谋求公共利益之名。因此 ,必须通过提倡公共精神、限制个人利益以及实现公共决策民主化等来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公共利益 公共精神 中国 政策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规模及其增长——来自公共选择的启示 被引量:15
19
作者 庄垂生 黄大兴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0,共3页
合理的政府规模是行政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当代 ,政府规模的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行政发展的普遍趋势。本文在借鉴公共选择学派关于政府规模增长理论基础上 ,分析政府规模的增长及其危害 ,探讨政府规模增长的原因 ,并提供关于合理政府... 合理的政府规模是行政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当代 ,政府规模的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行政发展的普遍趋势。本文在借鉴公共选择学派关于政府规模增长理论基础上 ,分析政府规模的增长及其危害 ,探讨政府规模增长的原因 ,并提供关于合理政府规模的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政府规模 增长 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柯的权力观 被引量:163
20
作者 陈炳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4-90,共7页
福柯的权力思想十分独特。他批判性地分析了各种权力理论 ,从后现代性的理论立场上 ,采取了片断性、非连续性、多样性的方式 ,相对主义地解释了权力问题。他将权力视为一种关系、网络、场 ,认为权力是无主体的、非中心化的 ,强调权力的... 福柯的权力思想十分独特。他批判性地分析了各种权力理论 ,从后现代性的理论立场上 ,采取了片断性、非连续性、多样性的方式 ,相对主义地解释了权力问题。他将权力视为一种关系、网络、场 ,认为权力是无主体的、非中心化的 ,强调权力的分散性、多元性 ,并用微观的权力学解构传统上以统治权力为核心的宏观权力学。通过规训性权力的概念 ,福柯建立起一种权力技术学的类型 ,描述了现代社会是如何通过监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权力观 权力模式 权力机制 权力 后现代性 政治哲学 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