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基于空间利益调控的城市规划政策体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子张 李渊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40,共5页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行政体制赋予城市规划部门的权域是空间开发调控权。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其政策功能就是调控空间开发活动中的利益。建构包括国家规划政策指引、区域性规划政策和地方城市规划政策的政策体系。本文借鉴国外经验,...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行政体制赋予城市规划部门的权域是空间开发调控权。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其政策功能就是调控空间开发活动中的利益。建构包括国家规划政策指引、区域性规划政策和地方城市规划政策的政策体系。本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城市规划政策工具和政策平台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利益 城市规划 政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的适应性变革——以厦门为例 被引量:46
2
作者 黄凯迪 许旺土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33,共13页
从"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国家规划管理体制和规划治理思路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部分也面临迫切的深层次变革。本文梳理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提出的过程和含义,基于现... 从"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国家规划管理体制和规划治理思路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部分也面临迫切的深层次变革。本文梳理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提出的过程和含义,基于现有规划体系中交通规划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城乡规划的联系,分析了在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变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交通规划的变革要点:首先,交通规划的变革要认识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面临的主要矛盾,明确交通规划的作用,厘清交通部门与城乡规划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其次,确定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体系的适应性发展,即交通规划既需要在管控层面与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划思路、分级管控和划定的"三区三线"相协调,也需要在发展上充分体现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需求。最后,以厦门市为例,介绍了厦门对于建立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的探索,分析了厦门交通系统规划与全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适应性,以期为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的交通系统规划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交通规划 交通强国 三区三线 体系适应 规划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文超祥 马武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125,共4页
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城市总体规划实施①,是当前城乡规划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城市总体规划属于战略层面的指导文件,其实施主要体现在指导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建设计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土地储备和出让计划、下... 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城市总体规划实施①,是当前城乡规划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城市总体规划属于战略层面的指导文件,其实施主要体现在指导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建设计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土地储备和出让计划、下级政府的近期建设计划等的编制,其规划行政权与公民权直接展开利益博弈的机会较少,因此城市总体规划激励与约束的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中的各类实施主体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激励 机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 政府部门 规划行政权 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治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强制性内容思考——从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实效谈起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洪巧 何子张 朱查松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27,共7页
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作为加强宏观调控的空间治理工具应运而生,强化了国家对地方发展的战略引领与底线管控,加强了上级对下级政府的监督约束,但在空间治理中也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文章在对城市... 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作为加强宏观调控的空间治理工具应运而生,强化了国家对地方发展的战略引领与底线管控,加强了上级对下级政府的监督约束,但在空间治理中也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文章在对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辨析及实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空间治理现代化下国土空间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发展导向,创新国土空间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要素构成与管控方式,提出建立强制性内容的空间分解—专项规划传导的实施机制,建立事权对应—多方参与的监测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治理 强制性内容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设计视角下的城市存量规划与管理 被引量:28
5
作者 洪国城 邱爽 赵燕菁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3期16-19,共4页
传统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核心是基于"一书两证"的制度,将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的用途与形态进行"蓝图式"锁定。当城市建设从增量空间扩张阶段走向存量提升优化阶段,传统城市规划与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 传统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核心是基于"一书两证"的制度,将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的用途与形态进行"蓝图式"锁定。当城市建设从增量空间扩张阶段走向存量提升优化阶段,传统城市规划与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种产权、制度、税收等问题。现有制度给土地用途转变与房屋产权更迭过程带来了较高的交易费用,造成土地功能用途长期低效益、土地产权锁定在低效率使用者手中。在分析梳理了存量规划的核心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重新探索城市存量规划与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城市经营模式由土地财政转向税收财政。在规划编制上,也应改变传统的规划编制方法与程序,主要通过划定政策区、制度设计的方式来实现城市存量规划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规划 制度设计 交易费用 城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孩”政策背景下厦门市社区生活圈单元中基础教育设施规划优化策略 被引量:9
6
作者 林小如 吕一平 刘凌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3-18,共6页
在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背景下,基础教育设施面临发展现状与群众需求不匹配、等量指标配置与实际人口分布特征和人口结构不匹配等情况。此外,土地资源紧缺带来的设施缺口、学区制度下的教育资源不平均等问题愈加明显,故优化... 在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背景下,基础教育设施面临发展现状与群众需求不匹配、等量指标配置与实际人口分布特征和人口结构不匹配等情况。此外,土地资源紧缺带来的设施缺口、学区制度下的教育资源不平均等问题愈加明显,故优化基础教育设施配置尤为重要。在2018年出台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中,社区生活圈规划取代了传统的居住区规划,改变了以往计划分配公共服务与空间资源的做法,以提高居住需求匹配水平,以及适应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文章以厦门市岛内地区为例,针对基础教育设施的现状与问题,以社区生活圈为配置单元,通过预测规划期内的就学需求,解析该地区基础教育设施规模数量和空间布局的不平衡不充分趋势,提出预留设施空间资源、提高设施可达水平和推进设施共建共享等"二孩"政策背景下适应社区生活圈标准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孩”政策 社区生活圈 基础教育设施 优化策略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观者行为模拟的空间规划与管理研究--青岛世园会的案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德 王灿 +7 位作者 朱玮 鲁洪强 王召强 高鹏 刘珺 王安华 赵友功 李渊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70,共6页
2014年青岛世园会参观人次众多,需要对参观者行为进行模拟分析,以保证活动安全,提升游客体验。研究提出了通过行为模拟支持规划评价、预警及对策的技术框架。利用路径调查与陈述偏好调查获得参观者行为数据并建立模型,进而在多个情景下... 2014年青岛世园会参观人次众多,需要对参观者行为进行模拟分析,以保证活动安全,提升游客体验。研究提出了通过行为模拟支持规划评价、预警及对策的技术框架。利用路径调查与陈述偏好调查获得参观者行为数据并建立模型,进而在多个情景下对个体行游轨迹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预测了参观者排队、密度等参数的时空分布情况。在针对不同类型的评价对象提出各自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从模拟结果中辨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与管理两方面提出预警及优化对策。研究证明了对大型展会活动开展参观者行为模拟的技术框架的可行性,其结果对本次世园会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青岛世园会 参观者 行为模拟评价指标 预警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海岸带及海岛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探索 被引量:12
8
作者 文超祥 王丽芸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8,共6页
人类在海岸带及海岛的保护和利用中的冲突日渐显现,而潜在的危机也难以估量。作为独特地域单元的海岸带及海岛小城镇,虽然规模小,却占据并影响着相当大比例的海陆"界面"。它们既受到海陆两方面的制约,又深刻影响着海岸带及海... 人类在海岸带及海岛的保护和利用中的冲突日渐显现,而潜在的危机也难以估量。作为独特地域单元的海岸带及海岛小城镇,虽然规模小,却占据并影响着相当大比例的海陆"界面"。它们既受到海陆两方面的制约,又深刻影响着海岸带及海岛的自然生态。海岸带及海岛面临生态风险不断增大,其独特的地域性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总体规划与涉海规划的衔接与整合也存在缺位的现象。文章通过分析福建省海岸带及海岛小城镇总体规划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路径,提出了该地域可以成为城乡规划学与海洋学交叉研究的最为恰当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海岛 小城镇 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蔓延的界定及其测度问题探讨——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36
9
作者 洪世键 张京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45,80,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蔓延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不容回避的问题。要正确认识城市蔓延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就必须先在基础层面上解决城市蔓延的界定及测度问题。本文将城市蔓延理解为过度的城市空间增长,基于这一基本认识构建了测度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蔓延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不容回避的问题。要正确认识城市蔓延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就必须先在基础层面上解决城市蔓延的界定及测度问题。本文将城市蔓延理解为过度的城市空间增长,基于这一基本认识构建了测度城市蔓延的蔓延指数,并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案例,对有关城市的空间蔓延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城市空间增长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之“和”——论传统和谐理念及和解制度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其邦 文超祥 马武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97,共8页
深入分析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以及相应的和解制度,并结合当下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传统和谐理念及和解制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和谐 理念 和解 制度 城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空间规划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53
11
作者 文超祥 刘健枭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1,共7页
随着对陆地和海洋系统相互依赖性的进一步认识,人类对海岸带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正在逐步加强。目前空间规划对陆地和海洋的统筹管理既缺乏理论基础,也鲜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为此,文章回顾了海岸带的空间范围界定及其特殊性,根据陆... 随着对陆地和海洋系统相互依赖性的进一步认识,人类对海岸带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正在逐步加强。目前空间规划对陆地和海洋的统筹管理既缺乏理论基础,也鲜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为此,文章回顾了海岸带的空间范围界定及其特殊性,根据陆海的不同环境总结了陆海规划存在的差异,重点介绍目前海岸带主要的3种管理方式和未来制定陆海统筹规划的关键议题及挑战,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陆海统筹规划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海岸带 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貌特色:城市价值的一种显现 被引量:22
12
作者 马武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6,共5页
城市风貌特色是城市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与经济因素及居民的生活方式积淀而形成的城市既成环境的文化特征。它是城市的灵性,使城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得以延续、发展并发挥其传播文化的基本功能。规划师... 城市风貌特色是城市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与经济因素及居民的生活方式积淀而形成的城市既成环境的文化特征。它是城市的灵性,使城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得以延续、发展并发挥其传播文化的基本功能。规划师应注重保护城市的风貌特色,善于挖掘具有个性化和典型文化意义的城市风貌特质,并加以培育、提升、强化,用特征化的建筑和景观语言解读城市独特的城市文化,以凸显城市风貌特色;避免"克隆""抄袭""模式化"等导致"千城一面"的现象;同时,区别对待仿古、仿真作品和假古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貌特色 城市价值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平衡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文超祥 马武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6-70,共5页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内容繁杂等弊端,提出划分法定性内容、指导性内容,进行分类编制、分层审批,并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进行了初步构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衡模式"的相应实施机制,包括组织机制...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内容繁杂等弊端,提出划分法定性内容、指导性内容,进行分类编制、分层审批,并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进行了初步构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衡模式"的相应实施机制,包括组织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考核机制、救济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实施机制 制度改革 平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决定空间——消费社会语景下的城市文化精神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武定 《规划师》 2008年第11期5-9,共5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的以消费主义为特征、以消费社会为其统一语景的全球文化网络正在形成,世界各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精神正被解构和重组,不同的城市文化具有各自的核心价值,不同的城市文化精神决定了不同的城市空间。在全球化的消费...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的以消费主义为特征、以消费社会为其统一语景的全球文化网络正在形成,世界各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精神正被解构和重组,不同的城市文化具有各自的核心价值,不同的城市文化精神决定了不同的城市空间。在全球化的消费主义语景下,我国城市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中国城市文化精神与西方消费主义的结合正创造出一种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新文化城市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城市文化精神 城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城乡规划制度中的法律精神特征及启示
15
作者 文超祥 刘健枭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2,62,共6页
提出了传统城乡规划制度中的法律精神的秩序性、象征性、情理性等三个特征,分析了三个特征的表现及对当下制度建设的启示。指出,应当寻求自然和社会秩序中的和谐,反思象征性造成的诚信不足和实施不力的弊端,辩证地吸取情理性中的合理成分。
关键词 法律精神 城乡规划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发展权视角下的土地征用政策分析--兼论厦门“金包银”政策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何子张 曹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4,共6页
现行的土地征用政策虽然降低了城市建设的直接成本,却产生了严重的社会成本和空间成本。针对当前摆脱土地征用困境的几种主要途径,土地发展权被压抑是造成土地征用困境的制度性根源。土地征用政策变迁的过程,是农地土地发展权不断显化... 现行的土地征用政策虽然降低了城市建设的直接成本,却产生了严重的社会成本和空间成本。针对当前摆脱土地征用困境的几种主要途径,土地发展权被压抑是造成土地征用困境的制度性根源。土地征用政策变迁的过程,是农地土地发展权不断显化的过程。为应对快速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厦门市在"金包银"工程运作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创新,评估该政策绩效,总结"金包银"政策的启示,建立农地土地发展权的制度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包银 土地发展权 土地征用 政策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视衰减曲线的历史街区步行环境绿视感知评价——以厦门市中山路同文片区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渊 黄竞雄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1期110-115,共6页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活化中,绿色植物在改善步行体验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平衡绿视体验与土地占用面积则备受学界关注。现有研究常见基于主体的街道可步行性评价方法,缺乏从客体角度出发的步行视觉感知分析方法。以厦门市中山路历史...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活化中,绿色植物在改善步行体验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平衡绿视体验与土地占用面积则备受学界关注。现有研究常见基于主体的街道可步行性评价方法,缺乏从客体角度出发的步行视觉感知分析方法。以厦门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同文片区为例,测度街区内道路的绿视率指标,绘制不同绿化模块的"绿视率衰减曲线",提出计算最大绿视范围的方法。研究发现:1)乔灌组合、大乔木、绿化小品与幂律模型拟合优度较高,盆栽和垂直绿化与指数模型拟合优度较高,最大绿视范围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乔木、乔灌组合、绿化小品、垂直绿化、盆栽。2)中山路—思明南路沿线绿视率提升空间较大,鹭江道—镇海路沿线绿视率较高;内部支路中青石巷、同文路、泰山路绿视率较高,钱炉灰埕巷、钓仔路、水仙路和定安路绿视率较低。3)绿化设施布局的不合理降低了街区遗产要素对于访客的吸引力,商业气息弱化了访客对于街区文化要素的感知。研究旨在将绿视率指标二维化,为绿视率的定量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文化街区 景观感知 地理信息系统 绿视衰减曲线 厦门市中山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街区环境特色的维护方法——以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达 郑甲苏 孟碧轩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4-98,共5页
历史环境是集中展示城市人文底蕴和历史文脉的特殊要素,也是历史文化复兴的动力源泉。当今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在对历史环境的维护中出现了偏差,使原本充满地域特色的历史环境逐渐失去个性。文章以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历史环境是集中展示城市人文底蕴和历史文脉的特殊要素,也是历史文化复兴的动力源泉。当今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在对历史环境的维护中出现了偏差,使原本充满地域特色的历史环境逐渐失去个性。文章以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通过对其街区特征、空间特点及价值特色的分析,提炼出历史环境特色的维护方法,希望对历史文脉的活力重塑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历史肌理 传统街巷 历史界面 历史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时间约束和空间行为特征的景区旅游线路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4
19
作者 李渊 丁燕杰 王德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0-60,共11页
以人为本的旅游线路设计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旅行时间限制和空间行为特征,这有别于传统的至上而下、依据专家经验判断的旅游路线设计方法,逐渐引起旅游学者的重视。文章提出考虑旅游者时间约束和空间行为特征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法,首先考... 以人为本的旅游线路设计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旅行时间限制和空间行为特征,这有别于传统的至上而下、依据专家经验判断的旅游路线设计方法,逐渐引起旅游学者的重视。文章提出考虑旅游者时间约束和空间行为特征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法,首先考虑旅游者的旅行时间约束,然后基于GPS数据和社会网络模型分析旅游者对景点的选择特征,再利用GIS分析最优路径,综合构建了一种新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法。以厦门市鼓浪屿为例,对263个旅游者GPS轨迹及其94个选择景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入口上岛旅游者在半天和一天的符合行为特征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设计的旅游线路是对传统功能型旅游线路的有益补充,且符合路网空间形态和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的框架具有可扩展性,对个性化的旅游线路设计也适用;研究的技术方法能够对认清旅游者行为规律、优化旅游景点开发、提升旅游者导航服务等具有较好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线路 旅游者行为 GPS GIS 鼓浪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的景区公厕优化配置——以鼓浪屿为例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渊 林晓云 +2 位作者 江和洲 王璇 张航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景区公厕的优化配置需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和规律,这也是"智慧景区"和"厕所革命"提出的新要求。该文以厦门市鼓浪屿为例,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研获得现有公厕的分布特征以及旅游者如厕行为特征,利用GPS跟踪... 景区公厕的优化配置需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和规律,这也是"智慧景区"和"厕所革命"提出的新要求。该文以厦门市鼓浪屿为例,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研获得现有公厕的分布特征以及旅游者如厕行为特征,利用GPS跟踪设备获得旅游者空间分布特征,结合GIS网络分析确定公厕的最优配置。研究表明:1)在繁华地区可以通过新建公厕有效提升公厕的平均使用效率与平均服务能力,在局部地区可以通过扩大公厕容量达到理想的公厕使用效率与服务能力;2)建议鼓浪屿上新建的公厕数量为1~2个。该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城市或景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及其规划的预案研究,对传统的公共设施布局方法起到了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公厕 旅游者行为 GIS GPS 鼓浪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