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内古特对后现代生态环境的思考——《猫的摇篮》新解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育烽 陈智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67-71,84,共6页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美国当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名作《猫的摇篮》,指出冯内古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他在小说中运用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透过一个"世界末日"的故事,深刻地描绘了后现代背景下科技、...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美国当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名作《猫的摇篮》,指出冯内古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他在小说中运用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透过一个"世界末日"的故事,深刻地描绘了后现代背景下科技、人性、自然的异化与失衡及其导致的各种生态危机与灾难,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后现代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内古特 《猫的摇篮》 后现代 生态批评 生态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语堂汉译活动研究:缺失根源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智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6-64,共19页
当前国内学术界对林语堂翻译的研究仅限于考察其数量相对较多的英文著译作品,即重视其"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研究,但却忽视其"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重要贡献。林语堂汉译活动研究的缺失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 当前国内学术界对林语堂翻译的研究仅限于考察其数量相对较多的英文著译作品,即重视其"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研究,但却忽视其"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重要贡献。林语堂汉译活动研究的缺失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林语堂英译汉译著在数量及其影响力方面弱于其英译作品、研究者完整收集和整理林语堂汉译作品的难度大、现有林语堂文集中汉译资料存在大量文字纰漏或互相矛盾的表述等客观原因,以及林语堂对待汉译活动的主观投入程度远不如其英译活动等主观原因。探讨林语堂汉译活动研究缺失的根源并对林语堂汉译活动的后续研究提出初步设想,有助于进一步完整展现林语堂在译介西方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从而全面理解林语堂在英译和汉译两方面的重要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汉译活动 汉译作品 外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