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湾南PM_(10)和PM_(2.5)中重金属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小丹 于晓 +3 位作者 宋庆勇 孙鲁闽 杜冰 陈微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于2014年9月-2017年8月在厦门湾南岸收集大气中PM_(10)和PM_(2.5)样品,分别利用冷原子荧光法(CVAF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其中Hg与其他8种典型重金属(Cr、Mn、Ni、Cu、Zn、As、Cd和Pb)的质量浓度,并对重金属的污染水平、... 于2014年9月-2017年8月在厦门湾南岸收集大气中PM_(10)和PM_(2.5)样品,分别利用冷原子荧光法(CVAF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其中Hg与其他8种典型重金属(Cr、Mn、Ni、Cu、Zn、As、Cd和Pb)的质量浓度,并对重金属的污染水平、来源与健康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PM_(10)与PM_(2.5)的质量浓度处于较低的水平,均呈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特点,且各重金属质量浓度的季节峰值均出现在秋冬季。地累积指数(Igeo)结果显示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排序为Mn<Cr<Hg、Ni、Cu、Pb<Zn。PMF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重金属的来源包括开山填海的工程作业、交通源排放、垃圾焚烧、船舶燃油排放和燃煤电厂排放,其中船舶燃油排放和燃煤电厂排放分别是当地PM_(2.5)和PM_(10)的最主要来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致癌重金属(Ni、Cr、As、Cd)和非致癌重金属(Zn、Cu、Pb、Mn、Hg)的风险值均远低于一般可接受的健康风险水平1×10^(-6)。总体上,目前厦门湾南岸的大气颗粒物与其中重金属浓度水平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湾南岸 大气颗粒物 痕量重金属 PMF源解析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通风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器耦合AOA模式处理污水
2
作者 李振华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3-58,共6页
针对我国乡村污水处理存在的高能耗和运维难题,研究构建了自然通风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器(IBNV),并耦合厌氧/好氧/缺氧工艺,对乡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IBNV在进水COD为99~265 mg/L、SS为122~287 mg/L、NH_(4)^(+)-N为15.4~38.4 mg/... 针对我国乡村污水处理存在的高能耗和运维难题,研究构建了自然通风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器(IBNV),并耦合厌氧/好氧/缺氧工艺,对乡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IBNV在进水COD为99~265 mg/L、SS为122~287 mg/L、NH_(4)^(+)-N为15.4~38.4 mg/L、TN为20.3~43.3 mg/L、TP为2.7~4.6 mg/L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对COD、SS、NH_(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71%、95.97%、89.25%、62.83%,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79.33%,基本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在能耗方面,IBNV吨水电耗为0.06~0.08 kW·h,处理成本为0.08~0.10元/t,并在顶部预留了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安装接口,为IBNV的“零能耗”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生物反应器 过滤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九龙江口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凋落物组成及季节动态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秀丽 周亮 +6 位作者 许诗琳 吴婷婷 刘毅伟 陈浩 傅蓉 叶苏俊 卢昌义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9-527,共9页
收集福建九龙江口人工红树林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中的4、6、8年生3种不同林龄植被全年的凋落物,测定其数量、组成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4、6、8年生拉关木林年凋落量分别为10 930.1、12 085.3、13 723.4 kg/hm2.各林龄拉关木... 收集福建九龙江口人工红树林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中的4、6、8年生3种不同林龄植被全年的凋落物,测定其数量、组成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4、6、8年生拉关木林年凋落量分别为10 930.1、12 085.3、13 723.4 kg/hm2.各林龄拉关木林的凋落物组成均以落叶为主,4、6、8年生拉关木林的凋落叶量分别占年总凋落量的86.16%、77.47%、81.30%,落枝、落花、落果在年凋落物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各林龄拉关木林年凋落物量均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其季节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4年生和6年生的拉关木林均在5月和9月出现峰值,而8年生的拉关木林则在4月和9月出现峰值;各年龄段的拉关木林的落叶和总凋落量变化模式相同,而落枝、落花、落果的变化模式不尽相同.研究结果可为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拉关木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拉关木 林龄 凋落物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口海门岛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细平 徐帅良 +7 位作者 吴培芳 李艺蝉 沈露 吴兆东 刘爽 刘东艳 王玉珏 王跃启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9,共9页
为研究福建省九龙江口海门岛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对海门岛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并利用PRIMER软件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单变量分析、群落聚类分析(Cluster)、多维尺度排序(MDS)分... 为研究福建省九龙江口海门岛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对海门岛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并利用PRIMER软件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单变量分析、群落聚类分析(Cluster)、多维尺度排序(MDS)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曲线(ABC)分析.结果表明:九龙江口海门岛红树林区获得大型底栖动物共计112种,年平均生物量为77. 58 g/m2,年平均栖息密度为991. 0 ind/m2.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2. 42、5. 02和0. 70,其中春季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低,与春季生物的繁殖有关.ABC曲线表明该区域有三分之一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中等到严重程度的扰动,主要集中在春季站位,这与该季节渔民滩涂养殖作业活动有关. 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结果表明,在50%的相似性水平群落可分为6组,且不同组间显示季节差异显著.结合历史资料发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随环境质量的变化已出现了一定的群落演替,物种呈小型化趋势.环境因子与群落分布特征相关性较大,其中最能解释群落丰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的环境因子为水温、盐度和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红树林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时空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周细平 吴培芳 +6 位作者 李贞 吴茜 陈逸欣 刘康格 刘东艳 王玉珏 王跃启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2-350,共9页
为研究福建省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于2014年11月—2015年8月对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在获得3条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基础上,利用Brey经验公式计算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 为研究福建省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于2014年11月—2015年8月对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在获得3条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基础上,利用Brey经验公式计算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研究结果显示:闽江口4个季度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63种,其中优势类群为多毛类。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为6.13 g(AFDW)·m^-2·a^-1(AFDW,去灰分干重,ash-free dry weight)。在季节分布上,次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为11.04 g(AFDW)·m^-2·a^-1,最低值出现在冬季,为2.25 g(AFDW)·m^-2·a^-1;在空间分布上,次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P03断面,为10.23 g(AFDW)·m^-2·a^-1,最低值出现在P01断面,为2.54 g(AFDW)·m^-2·a^-1。大型底栖动物年均P/B值(B=Biomass,生物量)为2.31 a-1,最高值出现在春季,为3.17 a-1,最低值出现在夏季,为1.74 a-1;且P02断面的P/B值高于其他2条断面。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次级生产力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B值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pH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环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中以个体小、生活史短、繁殖快的小型甲壳类蜾蠃蜚(Corophium sp).为主,使该潮间带区域的P/B值高于其他临近潮间带区域的调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口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P/B值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处理中脱氯剂的投加及自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振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为实现废水处理中脱氯剂投加的精准自控,通过对硫代硫酸钠脱氯效果的分析,构建了投药量DCM模型,进行模型非线性拟合,建立了污水脱氯投药自控系统。结果表明:水质净化厂进水余氯偏高时,污水中90%的余氯在与硫代硫酸钠反应起初1 min时就... 为实现废水处理中脱氯剂投加的精准自控,通过对硫代硫酸钠脱氯效果的分析,构建了投药量DCM模型,进行模型非线性拟合,建立了污水脱氯投药自控系统。结果表明:水质净化厂进水余氯偏高时,污水中90%的余氯在与硫代硫酸钠反应起初1 min时就可被去除,脱氯效果主要取决于硫代硫酸钠投量;脱氯投药量DCM模型可用C_(t)/C_(0)=k_(2)/1+k_(1)C_(R)+k_(3)表示;DCM模型曲线和试验数据点相关性较好,拟合相关系数平方值都大于0.99,残差平方和都小于0.0005,脱氯时间1 min时DCM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基于DCM模型构建以可编程控制器为主体,以余氯在线监测仪为测量元件,以变频隔膜计量泵为执行设备的污水脱氯投药量自控系统,在厂区进水泵站集水井处投药,生物处理单元进水余氯值作为系统是否稳定正常运行的实时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氯 模型 污水处理 投药量 硫代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茄中龄林和成熟林凋落物量及其动态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金亮 卢昌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1-616,共6页
2010年5月—2011年4月,对福建九龙江口秋茄(Kandelia obovata)中龄林(24年生)和成熟林(48年生)凋落物的年凋落物量、组成及其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茄中龄林和成熟林年凋落物量分别为13.02和10.08t/hm^2;各组分凋落物中,落叶量... 2010年5月—2011年4月,对福建九龙江口秋茄(Kandelia obovata)中龄林(24年生)和成熟林(48年生)凋落物的年凋落物量、组成及其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茄中龄林和成熟林年凋落物量分别为13.02和10.08t/hm^2;各组分凋落物中,落叶量和落枝量占凋落物总量的比例为中龄林(65.74%,26.04%)>成熟林(54.17%,20.43%),落花量和落果量则是成熟林(11.31%,14.09%)>中龄林(5.84%,2.38%).秋茄中龄林的年凋落物量明显高于成熟林,是因为受林分密度和生长发育阶段影响:24年生秋茄林属中龄林,处于生长期,生长非常迅速,自疏现象比较明显,凋落物较多,导致其凋落物量高于成熟林;而48年生秋茄林属于成熟林,生长趋于稳定,凋落物反而较少.这说明秋茄林凋落物是一个巨大的养分贮存库,有助于维持红树林区的生物资源,提高河口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秋茄 林龄 季节变化 九龙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营养状态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金亮 吴明柔 +1 位作者 高梦岚 卢昌义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4,共6页
于2016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以及10月(秋季)对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的浮游植物多样性组成及其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5门91属138种,其中硅藻占50.00%、绿藻占31.16%、蓝藻占8... 于2016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以及10月(秋季)对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的浮游植物多样性组成及其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5门91属138种,其中硅藻占50.00%、绿藻占31.16%、蓝藻占8.70%、甲藻和裸藻各占5.07%.主要优势种为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atia)、舟形藻(Navicula sp.)、粗针杆藻(Synedra robusta)和菱形藻(Nitzschia sp.);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在0.82×105~4.55×105个/dm3之间,年平均数量为1.97×105个/dm3.浮游植物种类时空变化明显,而数量的空间变化较大,季节变化不太明显.Shanno-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10~3.55、1.05~3.61、0.78~0.95.多样性指数及浮游植物生物量评价结果显示,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的水体为中营养状态,水质较好,但仍应加强对陆源径流和养殖废水排放进入红树林的控制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红树林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营养状态 九龙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基磁性材料的磁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廖颖敏 黄晓佳 +1 位作者 王卓卓 甘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8-375,共8页
食品中残留的痕量有毒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对其进行分析十分必要。然而,食品中有毒物质种类多、量少、基质复杂,需选择适当的样品预处理技术进行提取和净化。磁固相萃取(MSPE)因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快速、无需离心过滤、环境友好等优点... 食品中残留的痕量有毒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对其进行分析十分必要。然而,食品中有毒物质种类多、量少、基质复杂,需选择适当的样品预处理技术进行提取和净化。磁固相萃取(MSPE)因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快速、无需离心过滤、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并应用于食品分析中。MSPE中使用的磁性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是影响MSPE萃取效率和选择性高低的关键,对所建立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起着关键作用。碳基磁性材料是具有价格低廉、来源丰富、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吸附容量高、绿色环保等优点的一类新型功能性磁性材料,可以富集不同性质的有机、无机分析物,在环境分析、生物检测、污染治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基于碳基磁性材料的MSPE技术在食品分析预处理领域逐渐得到应用,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以碳基类别(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碳、活性炭等)为主线,综述了采用MSPE技术,以碳基磁性材料为吸附剂,对食品样品中酯类、真菌毒素、多环芳烃、抗生素、生物碱、酚类、维生素、抗菌药等物质进行萃取,进而采用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析的应用实例,同时阐述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该综述将为基于碳基磁性材料的MSPE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固相萃取 碳基磁性材料 吸附剂 食品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体硝酸盐含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亮 刘端庄 金亮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3期24-27,共4页
于2015年1月、4月、7月、11月对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体硝酸盐含量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硝酸盐与水温、DO、TDS、盐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体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43 mg/L,其中最大值为3.42 mg/L,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为1.30 ... 于2015年1月、4月、7月、11月对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体硝酸盐含量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硝酸盐与水温、DO、TDS、盐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体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43 mg/L,其中最大值为3.42 mg/L,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为1.30 mg/L,出现在1月份。空间分布为红树林上游向下游方向增加,但变化幅度较小。硝酸盐与水温、DO呈显著相关关系,与TDS、盐度关系不明显。与其他水域相比,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域硝酸盐含量水平较低,且变化范围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九龙江口 红树林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除磷自控系统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振华 黄金阳 马嫱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针对当前化学强化除磷自控系统的短板,并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污水厂消毒设施的改造升级,从3个方面开展了对化学强化除磷自控系统的优化试验研究:一是将投药点后移至深度处理滤池与接触消毒池之间;二是用当前可快速在线测定的正磷酸... 针对当前化学强化除磷自控系统的短板,并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污水厂消毒设施的改造升级,从3个方面开展了对化学强化除磷自控系统的优化试验研究:一是将投药点后移至深度处理滤池与接触消毒池之间;二是用当前可快速在线测定的正磷酸盐(OP)替代总磷(TP)作为自控参数,建立总磷与正磷酸盐的相关关系;三是基于化学除磷效率与投药量之间的半经验关系,建立CEPRM模型算法,以取代PLC控制器传统的PID算法。结果表明,优化后污水厂出水总磷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9—2002)一级A标准,化学除磷投药量明显降低,隔膜计量泵可适时稳定调频变速,整个除磷自控系统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磷 自动控制 优化 算法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厂化学强化除磷投药量精准自动控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振华 蔡丽云 +1 位作者 王鸿辉 陈慧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5-59,共5页
针对污水厂精准自动控制的需求,建立了金属盐投加量与除磷效果之间的化学强化除磷投药量半经验CEPRM模型,并结合4种金属盐(硫酸铁、聚合硫酸铁、硫酸铝和氯化铝)化学强化除磷时的污水厂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模型的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 针对污水厂精准自动控制的需求,建立了金属盐投加量与除磷效果之间的化学强化除磷投药量半经验CEPRM模型,并结合4种金属盐(硫酸铁、聚合硫酸铁、硫酸铝和氯化铝)化学强化除磷时的污水厂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模型的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4种金属盐的拟合相关度均大于0.9,残差平方和均小于0.01,硫酸铝的拟合效果最佳。同时,基于CEPRM模型特点说明了加药自控系统的设置要求与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磷 投药量 模型 自动控制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水溶有机物吸附特性及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桂洪杰 周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118,共6页
文章以餐饮废水和土壤溶出天然有机物(NOM)等非均质水溶有机物为研究对象,利用Freundlich模型和modified Freundlich模型,考察了活性炭种类和粒径等对其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reundlich模型相比,modified Freundlich更适用于对... 文章以餐饮废水和土壤溶出天然有机物(NOM)等非均质水溶有机物为研究对象,利用Freundlich模型和modified Freundlich模型,考察了活性炭种类和粒径等对其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reundlich模型相比,modified Freundlich更适用于对非均质水溶有机物吸附特性的表征。4种活性炭吸附餐饮废水的吸附强度呈现AR>CP>HS->AK-703的趋势,而吸附土壤溶出NOM的趋势则为AR>HS->CP>AK-703。此外,非均质水溶有机物的吸附强度随活性炭粒径的减小而增加,且活性炭吸附非均质水溶有机物的选择性是双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水溶有机物 活性炭 吸附模型 餐饮废水 天然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技术应用于非均质有机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桂洪杰 张勇 +1 位作者 周亮 蔡依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67,共6页
文章利用荧光光谱技术对烟蒂溶出非均质有机物(DOM)的荧光组分进行了分析。以荧光强度为浓度表征指标,基于Freundlich和修正的Freundlich模型考察了该指标的可行性及4种活性炭对不同荧光组分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烟蒂非均质DOM的主要... 文章利用荧光光谱技术对烟蒂溶出非均质有机物(DOM)的荧光组分进行了分析。以荧光强度为浓度表征指标,基于Freundlich和修正的Freundlich模型考察了该指标的可行性及4种活性炭对不同荧光组分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烟蒂非均质DOM的主要荧光组分为类富里酸、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腐殖酸;荧光技术可用于该非均质有机物吸附性能的研究,且其吸附过程为不均匀吸附;2种模型均可用于非均质DOM吸附性能的描述,但后者更佳;由于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双向选择,随着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类腐殖酸荧光峰最先消失,其次为类富里酸,而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则最后被去除;4种活性炭对不同荧光组分的吸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活性炭AK-703较易吸附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而不易吸附类腐殖酸,4种活性炭均不易吸附类富里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组分 非均质有机物 修正Freundlich模型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污沼液氮磷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恒 张洛宁 +1 位作者 余依凡 高嘉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20,共4页
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畜禽粪污沼液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这2个角度出发,分别介绍与评价了生物法、吸附法、液体肥料、微藻法及鸟粪石结晶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问题。分析表明,生物法、液体肥料与微藻法分别存在难于回收、重金属污染风险及... 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畜禽粪污沼液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这2个角度出发,分别介绍与评价了生物法、吸附法、液体肥料、微藻法及鸟粪石结晶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问题。分析表明,生物法、液体肥料与微藻法分别存在难于回收、重金属污染风险及难于规模化等限制。认为采用吸附或者鸟粪石结晶的手段将畜禽粪污沼液中的氮磷以缓释肥的形式还田,不但能避免沼液直接还田时其他污染物造成的环境风险,且缓释肥相比液体肥料便于运输与存放,非常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废水处理技术 资源化利用 氮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三维导电石墨烯气凝胶及其焦耳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东 黄朋 李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839-3848,共10页
采用水热法将氧化石墨烯(GO)组装成三维圆柱状结构,通过冷冻干燥和高温热还原法成功制备三维导电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该气凝胶内部的高度交联和多孔道网状结构为电子传输提供有效路径,利于系统的焦耳热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其进... 采用水热法将氧化石墨烯(GO)组装成三维圆柱状结构,通过冷冻干燥和高温热还原法成功制备三维导电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该气凝胶内部的高度交联和多孔道网状结构为电子传输提供有效路径,利于系统的焦耳热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其进行电流加热,石墨烯气凝胶表现出高功率-温度线性相关性、高电热转换效率、超快升温和降温速率、长时间且稳定的循环加热能力。通过不同模型验证了气凝胶内部可进行焦耳热传导,其高电导率主要由材料自身较低的活化能所决定。石墨烯气凝胶超高的热导率赋予其超快的自然降温速率(456 K∙min−1),远高于传统的热传导加热装置。此外,所制备的气凝胶还可被广泛应用于焦耳热辅助的催化剂温度可控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气凝胶 多孔材料 焦耳热 电热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育性基因Pollen Tube Blocked 1的自然变异及其表达与自交结实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乔红梅 周佳文 +1 位作者 张宜辉 李庆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5-950,共6页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我国当前主要入侵植物之一,其高纬度地区种群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低纬度地区种群,推测很可能发生了自交进化.为研究其内在遗传机制,选取8个不同纬度地区的互花米草种群为材料,对影响种子结实的主效基因...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我国当前主要入侵植物之一,其高纬度地区种群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低纬度地区种群,推测很可能发生了自交进化.为研究其内在遗传机制,选取8个不同纬度地区的互花米草种群为材料,对影响种子结实的主效基因Pollen Tube Blocked 1(SaPTB1)进行扩增并测序以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其表达,并通过套袋实验检测种群的自交结实情况.结果显示:SaPTB1中存在两个SNP位点,其中一个位点的变异导致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的替换,形成单倍型1和单倍型2;两种单倍型广泛分布于整个沿海地区,与自交结实率无明显相关性.RT-qPCR定量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最高纬度(东营)和最低纬度(雷州)的两个种群中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种群.对不同种群的自交结实情况分析表明,中国的互花米草具有一定的自交结实能力,尤其在SaPTB1表达水平最高的东营和雷州种群中,其自交结实率也是最高的,说明SaPTB1的表达对互花米草的结实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PTB1基因 结实率 入侵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半导体材料促进厌氧产甲烷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恒 叶玲芬 +1 位作者 闻晨莹 沈程程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3-550,共8页
厌氧产甲烷既能保持碳通量又能有效转化能源,但其过程效率较低和底物利用率低制约了其发展。将纳米半导体材料介入到厌氧消化体系中,能加快产甲烷速率,提高甲烷产量。本文综述了纳米半导体材料介入厌氧产甲烷过程机理的研究进展,概括了... 厌氧产甲烷既能保持碳通量又能有效转化能源,但其过程效率较低和底物利用率低制约了其发展。将纳米半导体材料介入到厌氧消化体系中,能加快产甲烷速率,提高甲烷产量。本文综述了纳米半导体材料介入厌氧产甲烷过程机理的研究进展,概括了不同纳米半导体材料对厌氧产甲烷效率及其过程的影响情况,基于优化微生物群落、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和改善胞外聚合物(EPS)3个方面探讨了纳米半导体材料促进厌氧产甲烷的机制,阐述了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特性与促进厌氧产甲烷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纳米半导体材料促进厌氧产甲烷过程所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半导体材料 厌氧产甲烷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路热解-吸收法分析干法脱硫灰中汞同位素
19
作者 宋庆勇 孙鲁闽 +3 位作者 倪少伟 陈永庆 林佩玲 林珊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0,共7页
烟气干法脱硫工艺是目前主流的烟气脱硫工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副产物。汞是干法脱硫副产物中主要的重金属成分,且具有较强的环境迁移能力。该研究采集了来自GZ电厂与JL电厂应用相同干法脱硫工艺(CFB-FGD)的燃煤锅炉所产生... 烟气干法脱硫工艺是目前主流的烟气脱硫工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副产物。汞是干法脱硫副产物中主要的重金属成分,且具有较强的环境迁移能力。该研究采集了来自GZ电厂与JL电厂应用相同干法脱硫工艺(CFB-FGD)的燃煤锅炉所产生的脱硫灰渣样品,使用自行搭建的双通道管式炉热解-吸收系统收集样品中的汞,并应用原子荧光光谱仪(AFS)与多通道接收MCICP/MS分别测定了其中汞的含量以及汞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双通道管式炉热解-吸收系统比单通道节约40%的处理时间,标准参考物质NIST 2692c的回收率为(100.7±4.7)‰。样品中汞的含量范围在31.5~406.5μg/kg之间,均值为168.9μg/kg(n=20)。脱硫灰中δ^(202)Hg数值范围为-1.95‰~1.00‰,Δ^(199)Hg与Δ^(201)Hg则分别为-0.26‰~0.12‰与-0.27‰~0.05‰。Δ^(199)Hg/Δ^(201)Hg的值约为1.032,接近报道中原煤的数值((1.07±0.04),2SE),表明在干法脱硫工艺过程中,汞元素未发生明显的非质量分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灰渣 汞同位素 热解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