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表上皮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祖国 刘靖 +1 位作者 陈文生 李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9-494,共6页
针对眼表上皮疾病的基础及临床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角膜上皮干细胞的生理,眼表免疫,眼表上皮细胞黏蛋白表达及功能,眼表鳞状上皮化生的发病机制,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角膜组织工程,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等,并在这些方向取得... 针对眼表上皮疾病的基础及临床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角膜上皮干细胞的生理,眼表免疫,眼表上皮细胞黏蛋白表达及功能,眼表鳞状上皮化生的发病机制,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角膜组织工程,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等,并在这些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 眼表上皮 眼表上皮疾病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干眼影像分类与标注方法、流程及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25)
2
作者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干眼影像分类与标注方法、流程及质量控制专家共识(2025)》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眼科分会 +9 位作者 戴琦 袁进 杨卫华 刘祖国 纪家树 陈蔚 王丽强 张弘 肖璇 魏瑞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9-300,共12页
干眼作为全球常见的眼病,其复杂病理机制和高发病率给临床诊断及管理带来重大挑战,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为干眼影像分析与辅助诊断提供了新机遇。本专家共识围绕干眼影像的分类与标注方法,结合AI技术应用需求,总结了干眼影像分类与标... 干眼作为全球常见的眼病,其复杂病理机制和高发病率给临床诊断及管理带来重大挑战,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为干眼影像分析与辅助诊断提供了新机遇。本专家共识围绕干眼影像的分类与标注方法,结合AI技术应用需求,总结了干眼影像分类与标注的研究范围和任务,详细规范了泪膜脂质层影像、泪河高度影像、泪膜破裂时间影像、角膜荧光素染色影像、睑板腺影像等主要影像模态分类与标注的原则、方法,并明确了分类与标注的工具、流程。本共识提出了系统化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标注一致性评估、多轮审核及数据清洗方法等。最后,本共识总结了目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本共识的推出旨在为干眼AI模型的研发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提升AI在干眼诊断、病程监测和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干眼领域的AI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人工智能 影像分类 数据标注 质量控制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大鼠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方法研究
3
作者 凌士奇 刘祖国 +5 位作者 李彦峰 蒋爱华 赵伟 林浩添 郝尚臣 邝文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标记大鼠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方法。方法应用心脏灌注荧光联合全角膜免疫荧光法,共焦显微镜下区分并标记全角膜的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结果适度的抗体浓度和灌注时间下可标记出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血管呈黄绿色,淋巴管... 目的探讨标记大鼠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方法。方法应用心脏灌注荧光联合全角膜免疫荧光法,共焦显微镜下区分并标记全角膜的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结果适度的抗体浓度和灌注时间下可标记出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血管呈黄绿色,淋巴管呈红色。结论心脏灌注荧光联合全角膜免疫荧光法可用于标记大鼠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角膜 新生血管 新生淋巴管 荧光标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
4
作者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专家组 国际智能医学会(IAIM)眼科学专委会 +89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中国眼科人工智能研究专家组 娄岩 邵毅 郜原 陈祥军 谭钢 迟玮 杨卫华 庄文娟 石磊 田磊 柯碧莲 华夏 秦牧 陶勇 康刚劲 苏文如 魏来 高雯 廖萱 胡建斌 陈有信 赵潺 顾正宇 董贺 计丹 胡丽丹 汪朝阳 陆成伟 刘洋 宋秀胜 余瑶 张慧 马健 魏雁涛 胡亮 周学智 吴振凯 戴西件 林松 张弘 郑钦象 陈雨 蔡建奇 余洪华 易湘龙 王烽 蒋炎云 刘光辉 邹文进 王毓琴 彭娟 李程 谢华桃 蒋贻平 李斌 李贵刚 刘祖国 钟蕾 姚牧笛 陈琦 邵婷婷 李世迎 文丹 谭叶辉 石文卿 李中文 葛倩敏 吴恺 刘籦 王雪林 肖轶尘 刘红玲 林志荣 李正日 刘俊 朱欣悦 柴勇 张雨晴 张冰 纪丽君 罗丽娟 李开明 李海波 许琦彬 王静 温鑫 申颖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6,共8页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为葡萄膜炎评估及诊断带来了新的方法。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总结了目前AI在葡萄膜炎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就AI在葡萄膜炎病因诊断、分类和评估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形成该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分类和管理葡萄膜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诊断 病因 人工智能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眼科图像公开数据库使用指南(2022) 被引量:9
5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数字影像与智能医疗专委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 +11 位作者 邵毅 杨卫华 陈蔚 谭钢 杨文利 黄永志 徐积兄 张慧 黄锦海 赵慧 刘祖国 邵婷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25-932,共8页
可公开获取的医学数据是数字健康研究的宝贵资源。目前,一些包含眼科图像的公开数据库常被用于机器学习的研究中,但如何规范高效地使用这些数据库尚无统一标准。本指南旨在筛选确定部分公开可用的眼科图像数据库,详细描述其包含的疾病... 可公开获取的医学数据是数字健康研究的宝贵资源。目前,一些包含眼科图像的公开数据库常被用于机器学习的研究中,但如何规范高效地使用这些数据库尚无统一标准。本指南旨在筛选确定部分公开可用的眼科图像数据库,详细描述其包含的疾病类型、图像来源和成像方式。使用MEDLINE、Google搜索引擎和Google数据集搜索,确定了94个开放获取数据库,包含来自122364名患者的507724张图片和125段视频。该指南为眼科数据库相关研究提供了帮助与参考。同时,指南还发现数据库中不同人群和疾病群体代表性的差距越来越大。改进的元数据报告将使研究人员能够根据他们的需要访问最合适的数据库,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图像数据资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图像 眼科数据库 图像数据库 使用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 被引量:5
6
作者 《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49 位作者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邵毅 龚岚 刘婷婷 谭钢 刘祖国 陈蔚 张铭志 李世迎 黄锦海 孙传宾 计丹 迟玮 杨卫华 许言午 接英 胡亮 魏雁涛 马健 杨文利 张慧 蔡建奇 苏兆安 李程 邹文进 刘昳 王佰亮 李贵刚 黄晓丹 谢华桃 李凯军 陆培荣 邱坤良 胡丽丹 邓志宏 文丹 刘春玲 姚勇 黄明海 邵婷婷 彭娟 赵慧 刘光辉 温鑫 李中文 石文卿 唐丽颖 王燊 梁荣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25-933,共9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疗保健系统的智能化进程。神经眼科是眼科领域中新兴的分支学科,其常见疾病包括视神经盘病变和眼球运动障碍等。由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疗保健系统的智能化进程。神经眼科是眼科领域中新兴的分支学科,其常见疾病包括视神经盘病变和眼球运动障碍等。由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形成指南,为人工智能在该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神经眼科 视神经盘病变 眼球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林鹏 蔡敏清 +2 位作者 房俊伟 刘建勇 江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9,共9页
肝细胞癌(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切除术是其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术后高复发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肝癌复发以期改善患者长期生存迫在眉睫。外科治疗是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治... 肝细胞癌(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切除术是其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术后高复发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肝癌复发以期改善患者长期生存迫在眉睫。外科治疗是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包括再次肝切除、补救性肝移植和射频消融。目前,肝癌术后复发提倡个体化治疗,治疗选择应基于首次肝切除时肿瘤情况、复发肿瘤特征、患者基本情况及复发时间等,为患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本文对上述外科治疗方案进行回顾和比较,以分析肝癌术后复发较为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旨在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复发 外科治疗 补救性肝移植 再次肝切除 射频消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 CHILD-PUGH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OCTA图像分析和眼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4) 被引量:3
8
作者 《人工智能在OCTA图像分析和眼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4)》专家组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43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邵毅 陈新建 杨卫华 谭钢 刘祖国 陈蔚 许言午 柯碧莲 石磊 黄锦海 李世迎 迟玮 计丹 接英 龚岚 胡亮 孙传宾 马健 杨文利 张慧 蔡建奇 邵婷婷 彭娟 赵慧 刘光辉 苏兆安 李程 邹文进 刘昳 王佰亮 李凯军 邱坤良 胡丽丹 邓志宏 廖萱 文丹 黄明海 温鑫 李中文 肖鹏 石文卿 唐丽颖 王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7-345,共9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成像技术,可提供三维、信息丰富的血管图像。大量研究表明,OCTA技术在影像生物标志物量化、诊断和监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图像分析工具可快速、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成像技术,可提供三维、信息丰富的血管图像。大量研究表明,OCTA技术在影像生物标志物量化、诊断和监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图像分析工具可快速、准确地量化OCTA的血管和病理特征,从而大大提高了OCTA成像的价值。近年来,人工智能(AI)已成为最强大的图像分析方法,特别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析可提供各种情况下的精确测量,包括不同的疾病和眼部区域。在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总结了国内外AI在OCTA图像分析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其中包括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病变的准确检测、视网膜灌注的精确量化以及可靠的疾病诊断,并分析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经过多轮讨论和修改,形成了AI在OCTA图像分析和眼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该指南旨在为临床提供新的见解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人工智能 图像分析 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图像自动分割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4) 被引量:3
9
作者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图像自动分割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4)》专家组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50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邵毅 张铭志 许言午 迟玮 刘祖国 谭钢 陈有信 杨卫华 接英 张慧 李世迎 廖萱 邵婷婷 计丹 马健 杨文利 田磊 胡亮 蔡建奇 彭娟 陆成伟 肖鹏 刘光辉 苏兆安 董诺 秦牧 李程 邹文进 刘籦 赵慧 陈新建 陈琦 文丹 黄明海 温鑫 李中文 石文卿 顾正宇 董贺 唐丽颖 蒋贻平 宋秀胜 王遷 葛倩敏 邱坤良 李正日 刘秋平 易湘龙 康刚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2-601,共10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学的智能化进程。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眼底疾病诊疗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眼底疾病主要包括视网膜血管病、黄斑疾病、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等,早期...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学的智能化进程。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眼底疾病诊疗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眼底疾病主要包括视网膜血管病、黄斑疾病、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等,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眼底疾病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人工智能在视网膜图像自动分割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形成指南,为人工智能在该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分析 自动分割 视网膜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液监测中的应用指南(2024) 被引量:1
10
作者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液监测中的应用指南()》专家组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44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邵毅 陈有信 迟玮 张铭志 许言午 刘祖国 杨卫华 谭钢 廖萱 李世迎 计丹 接英 龚岚 胡亮 孙传宾 马健 杨文利 张慧 李中文 蔡建奇 邵婷婷 彭娟 赵慧 刘光辉 苏兆安 陈新建 李程 邹文进 刘昳 秦牧 蒋贻平 王佰亮 李凯军 邱坤良 胡丽丹 邓志宏 文丹 黄明海 温鑫 石文卿 唐丽颖 王燊 曾艳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511,共7页
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一种复杂的、高度遗传的、多因素作用的疾病,患者黄斑区结构会发生衰老性改变,表现为视网膜进行性变性和视力逐渐丧失。全世界约有2亿人受到SMD的影响,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不断上升。近年来人工智能(... 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一种复杂的、高度遗传的、多因素作用的疾病,患者黄斑区结构会发生衰老性改变,表现为视网膜进行性变性和视力逐渐丧失。全世界约有2亿人受到SMD的影响,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不断上升。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迅猛,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利用AI对视网膜液进行定性定量评估,不仅可以在新生血管性SMD的诊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本指南总结了AI在SMD治疗中的应用,包括AI在视网膜液监测技术中的应用进展、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为眼科医生评估患者病情、设计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足够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老年性黄斑变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卷积神经网络 线性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女性的眼表改变与干眼症的个体化诊断 被引量:29
11
作者 林浩添 林丹 +5 位作者 郑永欣 李青 林晓峰 梁小玲 刘祖国 许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1,86,共6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的眼表改变与干眼症的个体化诊断。【方法】收集96例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症状、裂隙灯检查、干眼诊断性试验、角膜厚度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全身检查包括了妇科体检、围绝经期特征的性激素水平检...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的眼表改变与干眼症的个体化诊断。【方法】收集96例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症状、裂隙灯检查、干眼诊断性试验、角膜厚度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全身检查包括了妇科体检、围绝经期特征的性激素水平检查以及可疑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涎腺分泌功能;56例有眼部干燥症状为研究组,余40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眼表改变特征与围绝经期关系以及诊断干眼症的个体化。【结果】研究组56例,最终37例(66.1%)确诊为干眼病,余19例(33.9%)诊断为以干眼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对照组40例患者,9例(22.5%)干眼诊断性试验阳性,但最终与本组另外共25例(62.5%)患者被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只有结膜杯状细胞的减少有显著性差异;96例围绝经期妇女中,干眼确诊患者(37例)与不能确诊患者(59例)相比,角膜厚度均变薄、结膜杯状细胞减少和印迹细胞学Nelson分级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干眼诊断试验阳性(46例)和阴性(50例)的患者相比,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眼干燥症状的围绝经女性的干眼确诊率高,但仍存在干眼诊断性试验假阳性。干眼患者的角膜厚度、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和印迹细胞学的眼表特征改变,可协助与围绝经期综合征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眼表特征 干眼 个体化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 被引量:285
12
作者 刘祖国 彭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关键词 干眼症 治疗规范 诊断 眼表损害 干燥综合征 结膜干燥症 眼表疾病 眼表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尚臣 刘祖国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中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收集翼状胬肉标本,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单独培养、条件培养和共同培养的方法构建培养体系,采用ELISA和RT-PCR法检测3种体系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中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收集翼状胬肉标本,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单独培养、条件培养和共同培养的方法构建培养体系,采用ELISA和RT-PCR法检测3种体系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及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单独培养、条件培养和共同培养各组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bFGF的质量浓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单独培养、条件培养和共同培养三者相比,VEGF和bFGF的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相互上调作用,2种细胞在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血管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嘌呤受体P2X_7激活谷氨酸受体NMDA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秀兰 张梅 +2 位作者 胡慧玲 Claire H.Mitchell 葛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研究嘌呤受体P2X7和谷氨酸受体NMDA激活诱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①对新生Long-Evan大鼠进行上丘注射荧光标记物Aminostilbamidine标记RGC,NMDA受体通道拮抗剂MK-801、APV和Memantine分别与P... 【目的】研究嘌呤受体P2X7和谷氨酸受体NMDA激活诱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①对新生Long-Evan大鼠进行上丘注射荧光标记物Aminostilbamidine标记RGC,NMDA受体通道拮抗剂MK-801、APV和Memantine分别与P2X7受体激动剂BzATP共培养,检测它们对体外培养RGC存活率的影响;②未经Aminostilbamidine标记的新生大鼠RGC,以10μmol/L钙离子(Ca2+)荧光染料Fura-2标记后,利用Ca2+影像测定仪分别测定BzATP及三种NMDA拮抗剂对RGC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1)三种NMDA拮抗剂均分别不同程度阻断BzATP引起的RGC凋亡。BzATP在50μmol/L浓度下,约杀死(36%±2%)的RGC,而MK-801(10μmol/L)、APV(100μmol/L)和Memantine(100μmol/L)则均可明显减轻BzATP对RGC的毒性作用,使RGC存活率分别提高至(96%±4%,P<0.001)、(80%±5%,P=0.010)和(76%±9%,P=0.144)。(2)BzATP可引起RGC胞内Ca2+持续升高,在50μmol/L浓度下可使胞内Ca2+升高至(1183±109)nmol/L。而MK-801(10μmol/L)、APV(300μmol/L)和Memantine(30μmol/L)则均可显著降低BzATP介导的Ca2+升高幅度,分别为(76%±7%,P=0.003)、(51%±17%,P=0.033)和(55%±16%,P=0.025)。【结论】NMDA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嘌呤受体P2X7激活诱导的RGC凋亡。P2X7受体和NMDA受体通道激活可能共同介导着兴奋性神经毒作用且P2X7在NMDA受体的上一环节先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P2X7受体 N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干眼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14
15
作者 《人工智能在干眼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3)》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3 位作者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角膜病与眼表疾病分会 邵毅 陈蔚 刘祖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3-259,共7页
干眼作为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病率高,涉及人群广。随着人工智能(AI)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兴起、算法模型的改进和医学大数据的海量增长,技术,包括以深度学习(DL)为热门技术的机器学习(ML)技术在医疗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AI系统具有先进... 干眼作为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病率高,涉及人群广。随着人工智能(AI)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兴起、算法模型的改进和医学大数据的海量增长,技术,包括以深度学习(DL)为热门技术的机器学习(ML)技术在医疗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AI系统具有先进的问题求解能力和稳定的可重复性,因此,医学领域使用此类技术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作出更加客观的诊断。AI在医学上应用取得的成功主要是基于ML这一分支领域的广泛应用,ML技术主要被用来分析患者数据和医学图像中的关键特征,以辅助疾病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和预后判断。AI在眼科学领域的应用已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就AI、ML和DL在干眼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形成共识,为AI在干眼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干眼 图像分类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加热仪和眼睑按摩联合点眼与仅点眼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6
作者 赵兵 张晓琳 +1 位作者 孙立群 张晓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9-1013,共5页
背景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一种常见眼病,易导致眼表功能损害,既往中国的治疗方法多为热毛巾、热水袋热敷联合眼睑按摩等,但热源温度不易控制,疗效欠佳.目前水蒸气加热仪已在中国投入使用,但其疗效评估的研究鲜见报道. 目的 评估眼... 背景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一种常见眼病,易导致眼表功能损害,既往中国的治疗方法多为热毛巾、热水袋热敷联合眼睑按摩等,但热源温度不易控制,疗效欠佳.目前水蒸气加热仪已在中国投入使用,但其疗效评估的研究鲜见报道. 目的 评估眼睑加热装置联合眼睑按摩对MGD的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5年1-6月于通化市眼科医院就诊的MG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性别、年龄和眼部症状匹配的2个组,每组30例,任意选择一侧眼纳入统计.试验组患者常规使用聚乙二醇滴眼液点眼,同时用眼睑加热联合眼睑按摩疗法,对照组仅使用聚乙二醇滴眼液点眼,用法与试验组相同.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接受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表(OSDI)、裂隙灯显微镜下睑板腺功能评估、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对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4周的治疗过程.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4周OSDI评分分别为13.29±4.06和9.29±3.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82±3.21和15.41±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3、-6.12,均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4周BUT分别为(6.98±1.34)s和(7.84±1.32)s,分别长于对照组的(5.42±1.03)s和(5.41±1.4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6、8.04,均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4周睑板腺分泌性质评分分别为7.91±2.24和6.72±1.5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0.34±2.35和10.23±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4、6.00,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3,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SⅠt值和睑板腺分泌能力评分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 I t:F分组=0.10,P>0.05;F时间=0.72,P>0.05;分泌能力评分:F分组=1.64,P>0.05;F时间=0.92,P>0.05). 结论 眼睑加热装置和眼睑按摩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点眼可有效改善MGD症状和泪膜质量,其疗效优于仅用聚乙二醇滴眼液点眼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 眼表疾病 泪膜 前瞻性研究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眼科水蒸气 加热仪/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的特性及其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娟 刘祖国 肖启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6,共3页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矫治近视的手术方式,如何提高术后的视觉质量、减少并发症是研究的热点。由于羊膜具有独特的结构特性和生物学活性,而且来源广泛、处理相对简便,使其成为较理想的生物材料,在国内外已逐渐应用...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矫治近视的手术方式,如何提高术后的视觉质量、减少并发症是研究的热点。由于羊膜具有独特的结构特性和生物学活性,而且来源广泛、处理相对简便,使其成为较理想的生物材料,在国内外已逐渐应用于眼科临床,特别是近年来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中的应用已见诸多报道。就羊膜的组织结构、特性、作用机制及近年来羊膜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中的应用及预后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移植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的应用指南(2023) 被引量:7
18
作者 《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的应用指南(2023)》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49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邵毅 马建民 谭佳 裴重刚 黄晓明 谭钢 陶文思 黄锦海 杨新吉 刘小伟 李光宇 吴桐 许言午 杨卫华 李世迎 迟玮 胡亮 接英 黄晓丹 李凯军 马健 王佰亮 彭娟 张慧 刘昳 李程 刘光辉 邹文进 谢华桃 李中文 王耀华 文丹 田磊 王燊 张青 刘春玲 黄明海 邓志宏 刘华 林志荣 王沙 温鑫 易湘龙 吴恺 石文卿 葛倩敏 王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1-847,共7页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障碍相关的复杂眼眶病,严重危害患者视功能、损害患者容貌外观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TAO的诊断和管理复杂,近几年,基于人工智能(AI)算法的医疗应用已经被开发,这些应用已被证明在筛查许多慢性眼...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障碍相关的复杂眼眶病,严重危害患者视功能、损害患者容貌外观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TAO的诊断和管理复杂,近几年,基于人工智能(AI)算法的医疗应用已经被开发,这些应用已被证明在筛查许多慢性眼病方面是有效的。自动化AI设备的先进特性,如快速性、便携性和多平台兼容性,使得临床上对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详细评估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就AI在TAO临床诊断、活动度评价和严重程度分级以及治疗结果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形成共识,为AI在TAO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自动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