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氮掺杂三维石墨烯/血红蛋白的丙烯酰胺电化学传感器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丽 林春水 +3 位作者 刘丛丛 赵婷婷 宋昕鸿 陈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680,共4页
本研究利用氮掺杂三维石墨烯/血红蛋白(3D N-RGO/Hb)修饰的玻碳电极,实现对食品中丙烯酰胺(AA)的电化学快速检测。以3D N-RGO作为玻碳电极上电子传递材料,利用其疏松多孔、吸附能力强及电子传输通道多等优势,增强了AA与Hb的相互作用... 本研究利用氮掺杂三维石墨烯/血红蛋白(3D N-RGO/Hb)修饰的玻碳电极,实现对食品中丙烯酰胺(AA)的电化学快速检测。以3D N-RGO作为玻碳电极上电子传递材料,利用其疏松多孔、吸附能力强及电子传输通道多等优势,增强了AA与Hb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Hb的电化学信号,实现对AA的响应。实验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检测AA,所测得氧化还原峰电位为-350mV,峰电流值随AA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在AA浓度为1.4×10-12~1.4×10-4 mol/L范围内,峰电流强度与AA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99),检出限(S/N=3)为1.0×10-12 mol/L。研究表明该方法制备的涂层厚度均一且不易脱落,能够实现对实际样品中A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三维石墨烯 电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龙虾中重金属含量和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岁珂 杭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97-298,共2页
水产品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不同方式被排放到了水体中,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小龙虾可以在受到污染的水质中... 水产品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不同方式被排放到了水体中,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小龙虾可以在受到污染的水质中生存,其富集重金属元素的能力非常强,因此对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对于评估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对福建漳浦地区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进行含量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小龙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头部富集重金属最多,可食用部位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在限量值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小龙虾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测定食管鳞癌患者各组织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
3
作者 谢彬彬 林建清 +3 位作者 黄志军 丁明骥 陈志耀 杭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95-296,共2页
建立了冷冻干燥微波消解-ICP-MS测定25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22种元素的方法。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采用纯硝酸体系微波消解,优化仪器工作各项参数后,以Sc,Ge,Y,In等混合内标进行校正。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分... 建立了冷冻干燥微波消解-ICP-MS测定25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22种元素的方法。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采用纯硝酸体系微波消解,优化仪器工作各项参数后,以Sc,Ge,Y,In等混合内标进行校正。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元素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食管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分离趋势,所建立的PLS-DA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所有的样品信息并能准确地预测未知样品的分类。癌组织的元素代谢情况与正常组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从而揭示了食管鳞癌与元素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组织 微波消解 ICP-MS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解吸后电离质谱法提高元素铂的检测灵敏度
4
作者 林铮 孟一凡 杭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81-282,共2页
铂(Pt)因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但受限于其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在固体样品中不利于进行前处理。激光采样与质谱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具有分析时间短,样品消耗少,无需复杂前处理等优势,在固体样品元素分析中脱颖而出。利用自行研制... 铂(Pt)因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但受限于其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在固体样品中不利于进行前处理。激光采样与质谱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具有分析时间短,样品消耗少,无需复杂前处理等优势,在固体样品元素分析中脱颖而出。利用自行研制的激光解吸(515 nm)后电离(266 nm)飞行时间质谱对固体样品中元素Pt进行检测,利用后电离激光对原来被"废弃"的中性粒子再次电离,有助于提高原子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采样量的前提下,后电离技术能显著提高Pt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质谱 激光后电离 原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