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化学发光法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詹炉停 温桂平 +7 位作者 赵敏 依含 刘江武 郭小怡 林海军 黄刘女 夏宁邵 郑子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1-1174,1178,共5页
目的:获得特异性检测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的单克隆抗体配对,建立基于化学发光c-PSA免疫定量试剂。方法:利用市购c-PSA抗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间接法ELISA差异筛选抗c-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 目的:获得特异性检测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的单克隆抗体配对,建立基于化学发光c-PSA免疫定量试剂。方法:利用市购c-PSA抗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间接法ELISA差异筛选抗c-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型抗原(t-PSA)的抗体,抗体配对后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血清中c-PSA蛋白。结果:获得抗体配对1A10/7D6-SAE,经c-PSA标准品及临床血清样本初步筛选,该抗体配对适用于基于化学法发光的免疫反应定量检测试剂的开发;血清阳性样本与阴性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阳性样本定量结果与Siemens公司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的相关系数为0.97;线性范围为0.1~100 ng/ml;检测灵敏度为0.005 ng/ml。结论:成功筛选获得特异性检测c-PSA的抗体配对,并开发c-PSA化学发光免疫定量试剂,其检测能力与国际主流试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单克隆抗体 化学发光 定量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诱导发光增强型金属纳米团簇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晗 王宇昕 +3 位作者 景靳彭 王一如 孙文静 陈洪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6-347,共12页
近年来,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增强性质的金属纳米团簇由于其高光学稳定性和良好的发光性能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对于AIE金属纳米团簇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复杂... 近年来,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增强性质的金属纳米团簇由于其高光学稳定性和良好的发光性能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对于AIE金属纳米团簇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复杂的表面/界面结构和增强发光机理尚不明晰,对其合理的调控制备仍是重要研究挑战之一。本文基于已成功合成的具有高AIE性能金属纳米团簇的研究报道,综述了硫醇修饰的表面修饰机理和策略;主要介绍了金、银、铜几种AIE金属纳米团簇在分析传感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并对其他配体修饰的铱配合物的AIE特性及其应用进行了论述;最后阐述了对AIE金属纳米团簇研究现状的看法及展望,旨在为AIE金属纳米团簇未来的研究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金属纳米簇 表面修饰 纳米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苯并噻二唑结构的近红外二区有机小分子在生物成像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景靳彭 陈世棱 +1 位作者 王宗樟 陈洪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7-1680,共14页
基于光子反射、散射和自发荧光的减弱,近红外二区窗口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生物荧光成像,在各种生物医学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供体-受体-供体结构是设计近红外二区有机小分子的有效方法,基于苯并噻二唑结构的近红外二区有... 基于光子反射、散射和自发荧光的减弱,近红外二区窗口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生物荧光成像,在各种生物医学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供体-受体-供体结构是设计近红外二区有机小分子的有效方法,基于苯并噻二唑结构的近红外二区有机小分子不仅能够实现光学成像,还能利用光激活的激发态能量转换实现光学治疗。本文总结了基于苯并双噻二唑(Benzobisthiadiazole,BBT)和[1,2,5]噻二唑[3,4-g]喹喔啉([1,2,5]thiadiazolo[3,4-g]quinoxaline,TQ)结构的近红外二区有机小分子在生物成像和成像引导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近红外二区有机小分子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二区 苯并噻二唑 生物成像 光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广谱中和抗体性质鉴定
4
作者 陈秀婷 汪毅祯 +2 位作者 商慧娴 王思令 郑子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3-697,共5页
目的: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广谱中和抗体XMA09进行性质鉴定,探究其广谱中和突变株的潜在机制,为SARS-CoV-2的疫苗设计与广谱中和抗体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ExpiCHO真核表达系统与Protein A层析柱表达纯化XMA09蛋... 目的: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广谱中和抗体XMA09进行性质鉴定,探究其广谱中和突变株的潜在机制,为SARS-CoV-2的疫苗设计与广谱中和抗体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ExpiCHO真核表达系统与Protein A层析柱表达纯化XMA09蛋白;冷冻电镜技术确定XMA09识别的受体结构域(RBD)上的关键氨基酸位点;间接ELISA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检测XMA09对SARS-CoV-2及其突变株Spike蛋白的亲和力;采用基于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的假病毒系统检测XMA09对SARS-CoV-2野生型及突变株的中和能力。结果:本研究发现XMA09识别的表位较为保守,对多种突变株Spike蛋白均具有强结合能力,能广谱中和关切突变株(VOCs),包括广泛流行的Omicron亚突变株BA.4/5。结论:XMA09是SARS-CoV-2广谱中和抗体,具有作为SARS-CoV-2治疗性抗体的潜力,并可为SARS-CoV-2的广谱疫苗设计与抗体药物开发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受体结合结构域(RBD) 广谱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刺激基因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洋 刘永亮 葛胜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4-459,共6页
干扰素(Interferon,IFN)作用于靶细胞表面受体后,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激活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干扰素刺激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具有抗病毒、免疫调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干扰素发挥功能的重要效应分子... 干扰素(Interferon,IFN)作用于靶细胞表面受体后,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激活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干扰素刺激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具有抗病毒、免疫调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干扰素发挥功能的重要效应分子,同时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众多国内外研究发现ISGs对Ⅰ型干扰素临床抗病毒效果具有预测意义,同时可能成为某些自身免疫疾病临床诊断的新靶标以及作为一些肿瘤治疗药物新靶点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将从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诱导产生、抗病毒等生物学功能以及潜在临床意义方面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刺激基因 抗病毒效应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双抗夹心法检测临床鼻咽抽吸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永鹏 靳输梅 +5 位作者 詹炉停 温桂平 赵敏 张伟 夏宁邵 郑子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10,共6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5周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常用的试剂盒是美国Diagnostic Hybrids公司研发的7项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但其价格昂贵,且需荧光显微镜辅助诊断,不利于在基层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5周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常用的试剂盒是美国Diagnostic Hybrids公司研发的7项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但其价格昂贵,且需荧光显微镜辅助诊断,不利于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国内尚无上市的快速诊断试剂用于临床检测.为此建立用于RSV抗原检测的早期快速诊断试剂,并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为参比,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双抗夹心法和免疫荧光法对112份临床鼻咽抽吸物(NPA)样本进行检测.ELISA双抗夹心法和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分别为79.31%和74.14%,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6.30%,Kappa值分别为0.787 1和0.689 5,两者均与RT-PCR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将ELISA双抗夹心法与免疫荧光法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ELISA双抗夹心法操作简便,特异性高,有望代替进口检测试剂盒完成RSV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融合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双抗夹心法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蛋白(F蛋白)结构及中和表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曹健力 张伟 +1 位作者 夏宁邵 郑子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69-1574,共6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造成全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2岁前的幼儿几乎全部感染过RSV[1],造成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2]。0~2个月的婴儿在感染RSV后易出现严重的病症[3]...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造成全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2岁前的幼儿几乎全部感染过RSV[1],造成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2]。0~2个月的婴儿在感染RSV后易出现严重的病症[3]。而在最新的全球疾病死亡率分析中,1月到1周岁的儿童死亡中约有6.7%是由RSV感染造成的[4]。青壮年人群感染后病症较轻,但在老年人群中会出现严重病症及死亡病例[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融合蛋白 中和表位 F蛋白 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 RSV感染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PD-L1单抗的研制及其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勇 张天英 +2 位作者 宋浏伟 夏宁邵 袁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4-1008,1012,共6页
目的:获得具有阻断PD-1/PD-L1结合活性的Anti-PD-L1单克隆抗体,并在体内和体外模型中初步探索其应用于慢性HBV感染治疗的潜力。方法: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和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手段,表达纯化获得具有体外结合活性的人源和鼠源的PD-1... 目的:获得具有阻断PD-1/PD-L1结合活性的Anti-PD-L1单克隆抗体,并在体内和体外模型中初步探索其应用于慢性HBV感染治疗的潜力。方法: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和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手段,表达纯化获得具有体外结合活性的人源和鼠源的PD-1/PD-L1蛋白,采用纯化后的人PD-L1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小鼠抗人PD-L1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基于间接化学发光免疫法评估了这些抗体与人源和鼠源重组蛋白的结合活性,并定量评估它们对PD-L1体外相互作用的阻断活性。利用慢乙肝病人PBMC体外刺激方法评估其对T细胞功能的促进作用,在HBV转基因小鼠中评估其抑制HBV的效果。结果:本研究获得了8株稳定分泌Anti-PD-L1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其中Anti-PD-L1Ab5和Ab6两株单抗与人和小鼠的PD-L1具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性,且均可阻断人和小鼠的PD-1/PD-L1结合活性。在慢乙肝病人PBMC刺激培养实验中,Ab5和Ab6可促进γ干扰素水平升高;在HBV转基因小鼠中单剂注射Ab6,48 h后血清HBV DNA水平降低20倍,血清HBs Ag水平降低至基线水平的30%。结论:获得了2株具有阻断人和小鼠PD-1/PD-L1结合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其在PBMC体外刺激培养系统中可促进慢乙肝病人的T细胞功能,在HBV转基因小鼠中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具备一定的治疗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明睿 钟建平 +2 位作者 李睿 王国松 陈毅歆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1-485,512,共6页
目的制备新城疫病毒(NDV)核蛋白(NP)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并用于建立一种可定量检测NDV病毒含量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NDV NP ELISA)。方法基于NDV病毒株F48E9获得NP基因,经原核表达方式制备出重组抗原rNP;免疫小鼠制备N... 目的制备新城疫病毒(NDV)核蛋白(NP)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并用于建立一种可定量检测NDV病毒含量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NDV NP ELISA)。方法基于NDV病毒株F48E9获得NP基因,经原核表达方式制备出重组抗原rNP;免疫小鼠制备NDV NP特异性单抗;单抗经HRP标记和配对筛选,建立NDV NP ELISA,分析其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测线性,并分析本方法定量检测的NP含量与PFU病毒滴度的定量相关性。结果建立基于单抗3C10和4E7的NDV NP ELISA,其定量检测NDV rNP的最佳线性范围为0.015~0.250μg/ml(R2=0.9974),回收率在88.4%~106.01%,变异系数小于3.4%;该方法具有良好特异性;该方法定量检测NDV抗原含量与PFU病毒感染滴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209)。结论建立NDV NP ELISA,可准确定量检测NDV病毒中的NP抗原含量,为NDV病毒含量的测定提供一种可靠简便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核蛋白 单克隆抗体 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L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向江艳 詹炉停 +3 位作者 赵敏 张伟 郑子峥 夏宁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54-1359,共6页
目的:制备人呼吸道合胞病毒L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性质鉴定。方法:选取RSV-A2 L蛋白上具有亲水性可能的loop区段,将这些目的片段展示在HBc149上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免疫6~8周BALB/c雌性小鼠,根据免疫后血清的ELISA和WB分... 目的:制备人呼吸道合胞病毒L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性质鉴定。方法:选取RSV-A2 L蛋白上具有亲水性可能的loop区段,将这些目的片段展示在HBc149上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免疫6~8周BALB/c雌性小鼠,根据免疫后血清的ELISA和WB分析结果选择L3935和L4099组小鼠进行脾脏免疫。融合后,用间接ELISA法筛选和多次克隆化,获得稳定分泌抗L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并结合ELISA、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对所获得的单抗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1株L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结果 IgG1、IgG2a和IgG3单抗各3株,IgG2b单抗2株。结论:成功制备了L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也为RSV感染的免疫和发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L蛋白 单克隆抗体 肽段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的丙型肝炎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平台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丽霞 刘永亮 +1 位作者 刘洋 葛胜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建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中和抗体检测及评价手段,运用HCV核心区特异性抗体17H11及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放大系统,建立了基于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的HCV中和抗体检测平台.结果显示,该平台计数点清晰,可实现阴阳性分开,并能有效... 为建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中和抗体检测及评价手段,运用HCV核心区特异性抗体17H11及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放大系统,建立了基于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的HCV中和抗体检测平台.结果显示,该平台计数点清晰,可实现阴阳性分开,并能有效地检测并评价HCV抗体阳性病人血清的中和作用,表明该平台可实现HCV中和抗体的检测,将有利于HCV疫苗研制中的免疫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酶联免疫斑点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磷蛋白(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12
作者 司竣宇 詹炉停 +5 位作者 依含 赵敏 张伟 孙永鹏 郑子峥 夏宁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制备抗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磷蛋白(P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以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HRSV P蛋白重叠肽段作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P蛋白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验证筛选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P蛋白的结合活性... 目的制备抗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磷蛋白(P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以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HRSV P蛋白重叠肽段作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P蛋白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验证筛选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P蛋白的结合活性,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确定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能否用于RSV感染后HEp-2细胞中P蛋白的检测。结果筛选出反应性好、特异性识别HRSV 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P181-15A3、P211-16D8。获得的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法验证可与P蛋白结合,并可用于RSV感染后HEp-2细胞中P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论成功制备了小鼠抗HRSV 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 磷蛋白(P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单克隆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13
作者 张旭 温桂平 +6 位作者 唐自闽 王思令 陈佳昕 应东 刘畅 郑子峥(指导) 夏宁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建立从外周血快速筛选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抗体的方法,从疫苗免疫者外周血中筛选出相应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分选型流式细胞仪获得外周血中HEV衣壳蛋白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通过单细胞RT-PC... 目的:建立从外周血快速筛选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抗体的方法,从疫苗免疫者外周血中筛选出相应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分选型流式细胞仪获得外周血中HEV衣壳蛋白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通过单细胞RT-PCR的方法获得抗体序列,并进行重组表达,最后对获得的人源单克隆抗体进行初步性质鉴定。结果:成功筛选到识别HEV衣壳蛋白的6株人源单克隆抗体,6株抗体均具有抗原结合活性,4株抗体具有中和活性。结论:成功获得HEV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单克隆抗体序列,并进行真核表达,对抗体的性质进行初步鉴定,为后期研究疫苗免疫的人体内的抗体演化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衣壳 人源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分选 单细胞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