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公共服务的拼凑式创新及其共生效应研究——基于F省近邻社区建设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德国 陈伊晴 韩佳宁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3,共11页
在社区嵌入多样化、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是我国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的关键性议题。社区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可通过特殊的拼凑机制将不同的资源元素、主体和活动连接起来,并与外部环境保持着复杂的互动,具有引发公共服务创新行动的自主性... 在社区嵌入多样化、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是我国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的关键性议题。社区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可通过特殊的拼凑机制将不同的资源元素、主体和活动连接起来,并与外部环境保持着复杂的互动,具有引发公共服务创新行动的自主性策略。社区以实体资源、人力资源、技能资源拼凑实现资源扩展,创造了资源内部、资源之间动态适应的共进共生,以市场化、制度化、网络化拼凑提高组织密度,创造了服务主体之间的互惠共生。拼凑机制能够引发社区生态系统变化,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共生势能的释放,有助于营造社区层面的高品质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凑式创新 社区公共服务 共生效应 近邻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库专业化建设与公共决策科学化——当代公共政策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启示 被引量:33
2
作者 陈振明 黄元灿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4-117,192,共15页
专业化是智库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数据中心和实验室是智库专业化的技术基础或平台。数据分析、行为实验、模拟仿真和循证检验构成当代公共决策链条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球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专业发... 专业化是智库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数据中心和实验室是智库专业化的技术基础或平台。数据分析、行为实验、模拟仿真和循证检验构成当代公共决策链条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球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专业化基础还比较薄弱,数据中心和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必须顺应当代公共政策实践发展的新趋势,从推动政府决策流程再造,健全组织管理保障体系,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和使用,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利用以及推广循证决策新模式等措施入手,夯实新型智库发展的专业化基础,提高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专业化 决策科学化 行为实验 政策仿真 循证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策科学的学科建构--改革开放40年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振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9,247,共8页
中国政策科学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个特殊学科。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策科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审视学科发展的成效与不足,中国特色政策科学发展仍拥有广阔的未来。因此,必须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转折,把握... 中国政策科学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个特殊学科。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策科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审视学科发展的成效与不足,中国特色政策科学发展仍拥有广阔的未来。因此,必须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转折,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推进中国特色政策科学的话语、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以适应新时代迅速变化着的中国公共政策实践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公共政策 政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共政策的话语指向及其演化——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的文本与话语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振明 黄颖轩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9-146,239,共9页
话语体系构建是中国特色政策科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尤其是重要的政策文件对于政策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软件进行词汇挖掘,汇总报告中的高频词汇以及各个报告中的... 话语体系构建是中国特色政策科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尤其是重要的政策文件对于政策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软件进行词汇挖掘,汇总报告中的高频词汇以及各个报告中的高频词汇,对文本及话语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公共政策的话语指向及其演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话语指向 党代会报告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籍管理政策的迭代变迁及其动力机制——以上海居住证为例
5
作者 刘聪 高进 郭爱平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上海户籍管理的实践经验为破解异地户籍管控和流动人口管理难题贡献了治理智慧和政策方案。以上海居住证政策为主线,解析政策间断均衡的政策变迁,厘清政策迭代变迁的历程、动力、运作机制。研究发现:上海居住证政策历经多次政策迭代实... 上海户籍管理的实践经验为破解异地户籍管控和流动人口管理难题贡献了治理智慧和政策方案。以上海居住证政策为主线,解析政策间断均衡的政策变迁,厘清政策迭代变迁的历程、动力、运作机制。研究发现:上海居住证政策历经多次政策迭代实现了政策图景、政策场域、政策目标的动态调适;政策迭代变迁的动力包括政策主体多元协同、政策举措积极创新、政策施行评估反馈等内生动力,以及焦点事件与民意压力、国家政策推动、城市定位与发展需求等外在动力;试错容错、评估反馈、变革创新、渐进调适机制共同构成了政策迭代变迁的运作机制。研究在完善政策迭代理论与实践的同时,尝试建构适配中国的政策变迁间断均衡模型,以期为丰富公共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证 政策迭代变迁 动力机制 间断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向包容性公共管理:西方合作治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23
6
作者 吕志奎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77,共22页
从科层制到市场机制,再到网络治理机制,公共行政正变得越来越具有合作性,以更有效地改善政策制定与执行以及公共服务提供。在过去20余年间,合作治理作为一种新治理战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得到了发展。合作治理已成为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内... 从科层制到市场机制,再到网络治理机制,公共行政正变得越来越具有合作性,以更有效地改善政策制定与执行以及公共服务提供。在过去20余年间,合作治理作为一种新治理战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得到了发展。合作治理已成为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丰富的知识图景,为公共行政学未来理论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公共行政获得新的发展方向。合作治理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公共管理世界中人们不断探索政府治理质量创新机制的努力方向。论文梳理了西方合作治理研究途径、学术论争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文献,指出西方合作治理研究对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启示以及应关注的主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治理 治理转型 包容性公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林赎买政策如何撬动社会参与和经济绩效?——对福建林业政策创新的混合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蔡晶晶 李德国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60,207,208,共23页
【问题】在部分地区,天然林逐步被替代为商品林,森林生态多样性下降;同时,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的矛盾日趋尖锐。福建省以商品林赎买为主要策略的林业政策创新能否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商品林赎买政策以何种方式实施?【方法】文章采用... 【问题】在部分地区,天然林逐步被替代为商品林,森林生态多样性下降;同时,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的矛盾日趋尖锐。福建省以商品林赎买为主要策略的林业政策创新能否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商品林赎买政策以何种方式实施?【方法】文章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地方林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策网络进行描述性分析,探讨其形成过程与运作机制;其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政策网络与地方政策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1)在政策网络的规则层面,完善的信息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林业政策创新过程中社会动员和政府控制的效果;多元细分的林权结构对于政府控制效果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弱化了社会动员的效果。(2)在政策网络的实践层面,良好的社会动员能够提升林业政策的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严密的政府控制会减损经济绩效,但能提升社会绩效。【贡献】文章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政策网络对林业政策绩效的影响效果。政府通过行政控制和社会动员的实践操作,经由信息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产权机制,撬动了社会参与和经济绩效。林业政策需要摆脱“专业性”约束,从更宽广的公共治理角度积极回应政策网络行动者的多元复杂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网络社会参与 政策执行绩效 商品林赎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价值的“研究纲领”:途径、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振明 魏景容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77,197,共16页
作为一种公共治理的新途径或新范式,公共价值的研究方兴未艾。论文考察公共价值的“研究纲领”,着重评述其研究途径与研究方法。以公共价值为核心的研究凸显了创造公共价值和规范公共价值两种取向,公共价值侧重规范的研究传统,但缺乏足... 作为一种公共治理的新途径或新范式,公共价值的研究方兴未艾。论文考察公共价值的“研究纲领”,着重评述其研究途径与研究方法。以公共价值为核心的研究凸显了创造公共价值和规范公共价值两种取向,公共价值侧重规范的研究传统,但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与假说检验。基于这一判断,论文以农村宅基地制度为例,提出一个公共价值应用于制度运行分析的研究议程。应当充分认识公共价值研究途径的意义和作用,高度重视公共价值研究方法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检验与发展公共价值理论,促进公共价值的知识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价值 研究纲领 研究途径 制度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公共服务动机、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的探索 被引量:9
9
作者 林亚清 蓝浦城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104,197,198,共23页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广大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论文整合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组织行为学两大学科视角,以公共服务动机、胜任力、工作绩效和“绩效=行动意愿×...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广大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论文整合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组织行为学两大学科视角,以公共服务动机、胜任力、工作绩效和“绩效=行动意愿×行动能力”为切入点,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概念内涵和内在逻辑进行了解读,提出“多维工作绩效=公共服务动机×胜任力”。进一步地,根据公共服务动机与胜任力的高低组合将干部划分为四种类型,以F省2180名公务员为样本,实证研究表明:第一,“想干又能干”的干部常规型、适应型和主动型绩效最高,“不能干又不想干”的干部这三类工作绩效最低。第二,“想干但不能干”和“能干但不想干”的干部工作绩效介于上述两类干部之间,且前者比后者的常规型绩效更低、主动型绩效更高;但二者的适应型绩效无显著差异。第三,常规型绩效在公共服务动机与胜任力高低组合影响适应型绩效和主动型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研究为深入解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深刻内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经验证据,也为完善干部选拔培养的制度设计、推进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动机 胜任力 工作绩效 干部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文本如何影响政策扩散——基于四种类型政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魏景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5,共9页
政策文本是政策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研究长期忽视的一个话题。以政策文本内容为切入口,构建“政策势能—政策激励”分析框架,将政策分为四种类型,并运用四个案例尝试明晰不同政策文本内容形成的政策扩散速度、扩散路径、扩散机制以及扩散... 政策文本是政策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研究长期忽视的一个话题。以政策文本内容为切入口,构建“政策势能—政策激励”分析框架,将政策分为四种类型,并运用四个案例尝试明晰不同政策文本内容形成的政策扩散速度、扩散路径、扩散机制以及扩散内容的差异。研究发现:强势能强激励类政策扩散速度最快,以政策创新为内容,通过强制、竞争与学习机制进行扩散;强势能弱激励类政策扩散速度次之,以强制、学习和模仿为主要扩散机制,政策往往会发生变异;强激励弱势能类政策扩散速度快,竞争与学习是其主要扩散机制,并以政策再生产为内容;弱势能弱激励类政策扩散速度慢,以学习和模仿为主要扩散机制,政策往往雷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扩散 政策文本 政策类型 扩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中国实证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孙斌栋 王旭辉 蔡寅寅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45,共7页
特大城市在追求集聚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不经济性。因此,许多特大城市政府纷纷制定多中心的空间战略规划,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区域科学与城市经济学的学者们开始关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问题,并在理论研究领域得出了方向性的结... 特大城市在追求集聚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不经济性。因此,许多特大城市政府纷纷制定多中心的空间战略规划,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区域科学与城市经济学的学者们开始关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问题,并在理论研究领域得出了方向性的结论。为数很少的实证研究从不同尺度和视角关注多中心结构的经济绩效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以数据可得的我国31个特大城市为例,从3个不同空间尺度分别构建了反映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指数,运用城市生产函数进行的经济绩效检验显示,在控制了资本、劳动、人力资本等其他经典生产要素后,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具有更高的经济绩效,同时,规模集聚也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这一结论表明,与单中心相比,特大城市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是一种高效的聚集模式。该结论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我国特大城市总体规划采取多中心布局提供了学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多中心结构 经济绩效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综改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化——以鼓浪屿社区为例 被引量:20
12
作者 毛万磊 吕志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3,共7页
建立和完善社区网格化的联动管理机制,是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特色。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厦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厦门市在试点的基础上,面向全市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并取得... 建立和完善社区网格化的联动管理机制,是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特色。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厦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厦门市在试点的基础上,面向全市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并取得了突出成效,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以鼓浪屿社区为例,分析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厦门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 综合配套改革 社区网格化 社会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感对农民工流入地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基于公民权意识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杜海峰 刘茜 任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9,共7页
探讨了中国农民工的公民权意识和公平感对政府信任的作用机制,提出适用于农民工流入地政府信任的解释框架,并结合农民工群体的特性进行了跨文化群体的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其一,公平感对农民工信任流入地政府的影响较其他因素更大,但是机... 探讨了中国农民工的公民权意识和公平感对政府信任的作用机制,提出适用于农民工流入地政府信任的解释框架,并结合农民工群体的特性进行了跨文化群体的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其一,公平感对农民工信任流入地政府的影响较其他因素更大,但是机会公平、互动公平、结果公平等公平感三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并不一致;其二,公民权意识对于公平感作用的调节效应非常明显,但这种调节的程度目前还不足以使得农民工群体因为分配结果不公平而产生对政府信任的负面影响;指出目前农民工对公共资源分配制度与既定格局的认可程度较高,随着他们公民权意识的进一步提交,将会对政府执政公平性的怀疑性评价向机会公平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感 公民权意识 政府信任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与公众风险接纳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龚文娟 方秦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9,共11页
使用2014年F省~①PX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价数据,考察了该省重化工PX项目的环境风险分配情况和普通公众对此项目的风险接纳情况。研究发现,从环境风险技术评价角度而言,该PX项目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公众拒斥该项目。进一步分... 使用2014年F省~①PX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价数据,考察了该省重化工PX项目的环境风险分配情况和普通公众对此项目的风险接纳情况。研究发现,从环境风险技术评价角度而言,该PX项目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公众拒斥该项目。进一步分析发现,公众的风险感知、环境价值观、系统信任及风险沟通状况显著影响他们对PX项目风险的接纳。文章认为,对于重化工项目的风险管理,单纯的低环境风险告知、技术性劝说甚至政治"操纵"不但不能提高公众对项目的了解和接纳,反而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和风险沟通机制,优化PX项目布局,重建系统信任等举措,是探索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X项目 环境风险 社会风险 风险接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的法治建构:渊源、框架与路径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德国 陈振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9,共11页
公共服务的法治建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体现民意、保障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从法与公共服务的渊源看,现代公法首先是调整公共服务的法律,是公共服务精神融入国家治理的体现。公共服务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创制规则、主体规... 公共服务的法治建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体现民意、保障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从法与公共服务的渊源看,现代公法首先是调整公共服务的法律,是公共服务精神融入国家治理的体现。公共服务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创制规则、主体规则、行为规则和责任规则等四个环环相扣、联系密切的基本维度。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法制驱动,着重从权利界定、责任分配、行为规制等不同方面共同规范公共服务的发展。我国公共服务立法存在基本法缺乏、实体法不完善、过程或程序性法律滞后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了使公共服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从顶层设计、分权、质量改善等原则出发,加强公共服务立法的系统性、民主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法治 制度构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综改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及其特色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振明 吕志奎 +5 位作者 耿旭 郑曾 林民望 李连华 黎剑峰 毛万磊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6,共9页
创新社会管理是厦门全面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本文探索厦门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基层社区治理、基层公共服务、社会志愿参与、社会组织管理、涉台事务治理等五大领域的创新实践,总结其创新经验及特色。作者认为厦门综... 创新社会管理是厦门全面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本文探索厦门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基层社区治理、基层公共服务、社会志愿参与、社会组织管理、涉台事务治理等五大领域的创新实践,总结其创新经验及特色。作者认为厦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以民生优先、协同治理、制度创新、技术支撑为特征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逐步形成政府与其它社会主体协同创新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综合配套改革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扩散、政策转移和政策趋同——基于概念、类型与发生机制的比较 被引量:50
17
作者 陈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6,共9页
政策扩散、政策转移和政策趋同都关注公共政策的相似性变化,却分属比较公共政策领域的不同研究分支。它们自成体系,但研究视角有互补性。政策扩散关注引起政策变化的条件,政策转移关心发生转移的内容,而政策趋同则把研究焦点放在政策结... 政策扩散、政策转移和政策趋同都关注公共政策的相似性变化,却分属比较公共政策领域的不同研究分支。它们自成体系,但研究视角有互补性。政策扩散关注引起政策变化的条件,政策转移关心发生转移的内容,而政策趋同则把研究焦点放在政策结果上。厘清三者在概念、类型和发生机制上的区别与联系,一方面能有效避免研究混用,另一方面能促进对三者的整合应用,从而提升政策变迁理论对相似性政策选择实践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扩散 政策转移 政策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照依赖、现状偏见与拆迁安置满意度——基于福建省厦门市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严金海 阮彦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11,共9页
研究目的:从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分析参照依赖和现状偏见等主观心理效应对拆迁安置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有序Logit模型。研究结果:(1)期望拆迁安置水平和他人拆迁安置状况是影响拆迁安置满意度评价的两个重要心理参照... 研究目的:从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分析参照依赖和现状偏见等主观心理效应对拆迁安置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有序Logit模型。研究结果:(1)期望拆迁安置水平和他人拆迁安置状况是影响拆迁安置满意度评价的两个重要心理参照点。对实际拆迁安置结果相比期望水平或他人状况评价越高的被拆迁户,其拆迁安置满意度也越高。(2)拆迁安置户具有损失厌恶心理。与参照点相比的相对损失对拆迁安置满意度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显著大于同样等级的相对获得所带来的积极影响。(3)由于现状偏见心理效应,原址返迁的拆迁安置户更有可能比异地安置的拆迁安置户有着更高的满意度水平。研究结论:拆迁安置满意度受到参照依赖和现状偏见等主观心理效应的显著影响,拆迁安置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避免引起负面主观心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拆迁安置 满意度 参照依赖 现状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市场化研究述评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旭辉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64,共7页
市场化是世界高等教育日益显性化的趋势,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正在不断展开。在回顾国内外高等教育市场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和点评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高等教育市场化运动的来龙去脉;学界对高等教育市... 市场化是世界高等教育日益显性化的趋势,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正在不断展开。在回顾国内外高等教育市场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和点评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高等教育市场化运动的来龙去脉;学界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不同意见。通过总结以往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反思其中的不足,在方法论层面得出如下认识:相关问题的知识发展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个融合经验科学和规范理论的系统性研究框架,并致力于使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研究范式化,这是实现相关主题研究新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市场化 研究述评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执行的统筹治理逻辑:基于河长制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吕志奎 钟小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7,177,共7页
制度执行是国家治理中纵向、横向政府间关系的交汇点,受到参与制度执行过程的纵向、横向主体和卷入其中的各种资源的激励与约束。强化制度执行力,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然要求坚持和完善党建引领治理机制,充分发挥中国共... 制度执行是国家治理中纵向、横向政府间关系的交汇点,受到参与制度执行过程的纵向、横向主体和卷入其中的各种资源的激励与约束。强化制度执行力,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然要求坚持和完善党建引领治理机制,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动员与整合治理主体和各种治理资源。河长制是中国流域治理的重大制度创新,创造了党建引领治理机制的中国制度优势效应。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河湖长制”列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成果。强化制度执行力的关键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本文基于D县河长制实施的案例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纵向分层对接和横向多部门协同共同塑造了河长制制度执行的系统化治理格局,运用党政统筹协调治理机制的嵌入、流域化党建的治理共同体责任体系和纵向闭环管理的整体性治理体系等要素,能够实现多层级治理主体的制度化动员与积极响应,释放制度化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制度执行 统筹治理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