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定位追踪体内微纳米机器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梓乔 孙祥 鄢晓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0-373,共4页
微纳米机器人是特征尺度为微米或纳米级的小型化机器人,可通过精准导航到达现有医疗器械难以企及的人体区域,在靶向递送、微创手术、健康监测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实时高分辨率影像学定位追踪是完成微纳米机器人体内精准导航的先... 微纳米机器人是特征尺度为微米或纳米级的小型化机器人,可通过精准导航到达现有医疗器械难以企及的人体区域,在靶向递送、微创手术、健康监测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实时高分辨率影像学定位追踪是完成微纳米机器人体内精准导航的先决条件。本文对影像学定位追踪体内微纳米机器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机器人 医学成像 精准导航 体内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因子与耐药机制及其相互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聂子涵 肖丽生 +1 位作者 赵西林 牛建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病原体,常见于社区和医院感染,可引发肺炎、眼内炎和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可分为经典型和高毒力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具有更多种类和数量的毒力因子,能够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最初认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对...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病原体,常见于社区和医院感染,可引发肺炎、眼内炎和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可分为经典型和高毒力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具有更多种类和数量的毒力因子,能够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最初认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治疗较为敏感,但随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滥用抗生素导致肺炎克雷伯菌出现了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细菌获得耐药性通常包括以下两种途径:耐药基因决定簇的水平转移和自身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缺失。这种获得耐药性的途径通常伴随细菌致病性的变化。本综述主要介绍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因子和耐药机制,并综合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为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因子 耐药机制 致病机理 耐药进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多通路水相^(18)F标记工艺
3
作者 缪立威 姚琼 +8 位作者 牟钊彪 陈俊威 金晨涛 钟燕 李子婧 王菁 张宏 杜培臻 和庆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1-447,共7页
研发一种基于数字微流控(DMF)芯片技术的小体积多通路^(18)F标记工艺,并以该工艺合成^(18)F标记的放射性化合物。方法利用激光刻蚀磁控溅射技术,以氧化铟锡导电玻璃及特氟龙材料制作DMF芯片。在DMF芯片上进行^(18)F标记放射性化合物的... 研发一种基于数字微流控(DMF)芯片技术的小体积多通路^(18)F标记工艺,并以该工艺合成^(18)F标记的放射性化合物。方法利用激光刻蚀磁控溅射技术,以氧化铟锡导电玻璃及特氟龙材料制作DMF芯片。在DMF芯片上进行^(18)F标记放射性化合物的多通道合成,并通过放射化学转化率(RCCs)筛选最适合的合成条件。DMF芯片底片体积为10 cm×10 cm×1.1 mm,合成通道为6组,加热范围为室温至80℃。实现了同时多通道不同前体浓度、不同反应时间的水相^(18)F标记。合成出的^(18)F标记放射性化合物的RCCs为96.8%,产品放化纯度大于99%。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放射性化学合成方式,介质上电润湿数字微流控(EWOD-DMF)技术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不同体系的放射性化学合成,可以极大的节省优化合成条件的时间,并且可以得到更高的RCCs,推动新的放射性化合物更快的进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微流控芯片 放射性药物 氟-18 水相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生物气泡在超声成像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车亚楠 叶子涵 鄢晓晖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纳米生物气泡(GVs)是一种由细菌和古细菌产生的中空纳米结构,具有独特的超声造影能力和基因可编码性,在超声成像与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介绍GVs的结构组成和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对GVs的化学修饰、基因工程化等功能化策略进行了... 纳米生物气泡(GVs)是一种由细菌和古细菌产生的中空纳米结构,具有独特的超声造影能力和基因可编码性,在超声成像与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介绍GVs的结构组成和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对GVs的化学修饰、基因工程化等功能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在超声成像与治疗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GVs在临床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生物气泡 超声成像 靶向治疗 化学修饰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菌非编码sRNA的功能及研究新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娜 张智 王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细菌中的非编码小RNA(small RNA,sRNA)作为一种靶向调控分子在细胞生理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sRNA作用于特定靶标,调控基因的表达。大肠杆菌大约有100种sRNA,其中1/3sRNA需要伴侣蛋白Hfq的介导。病原细菌中sRNA分子如何调控致病基因... 细菌中的非编码小RNA(small RNA,sRNA)作为一种靶向调控分子在细胞生理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sRNA作用于特定靶标,调控基因的表达。大肠杆菌大约有100种sRNA,其中1/3sRNA需要伴侣蛋白Hfq的介导。病原细菌中sRNA分子如何调控致病基因的表达,目前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将从生物膜形成、细菌耐药性以及对宿主的影响等方面,结合新颖的sRNA的研究方法,综述sRNA在调控代谢网络及控制病原菌致病性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sRNA 生物膜形成 细菌耐药性 双RNA-Seq LIGATION of INTERACTING RNA followed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生物膜抵抗消毒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罗欢 王炜捷 +6 位作者 李玮玮 郭银莉 刘伟佳 卢嵘 薛云新 王岱 赵西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43,共11页
细菌生物膜(biofilm)是一种被自身细胞外基质包裹在内的细菌群落。生物膜可增加细菌对传统消毒剂的抗性,是导致院内患者反复感染、威胁食品工业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公共卫生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现有研究对细菌生物膜介导的消毒... 细菌生物膜(biofilm)是一种被自身细胞外基质包裹在内的细菌群落。生物膜可增加细菌对传统消毒剂的抗性,是导致院内患者反复感染、威胁食品工业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公共卫生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现有研究对细菌生物膜介导的消毒剂抗性进行了大量报道,但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仍有待加强。为此,本文将细菌生物膜通过限制消毒剂扩散、细菌适应性调节、群体感应等方式对消毒剂产生抗性的机制进行综述,并总结概括了目前较有应用前景的生物膜消除策略,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及策略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消毒剂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对抗菌化合物的交叉与共耐药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凝秋 刘聪 +2 位作者 薛云新 王岱 赵西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9,共9页
目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势日渐严峻。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和食品等方面的非系统药用抗菌化合物(消毒剂、防腐剂和杀虫剂等),在提供消毒保健的同时却可促使细菌产生对各类抗菌化合物的交叉或共耐药。为此,本文重点综述了细菌对抗菌... 目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势日渐严峻。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和食品等方面的非系统药用抗菌化合物(消毒剂、防腐剂和杀虫剂等),在提供消毒保健的同时却可促使细菌产生对各类抗菌化合物的交叉或共耐药。为此,本文重点综述了细菌对抗菌药物与消毒剂、抗菌肽和重金属类化合物的交叉及共耐药,并探讨了活性氧簇(ROS)与细菌交叉或共耐药间潜在的联系,以期增进我们对细菌如何产生对抗菌药物与非药物抗菌化合物的广泛、交叉及共耐药的理解,为制定更好的抗感染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抗菌化合物 抗菌药物 交叉耐药 共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整体代谢与新抗生素及抗生素增效剂靶标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聪 冯佳妮 +4 位作者 李玮玮 朱伟伟 薛云新 王岱 赵西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320,共8页
抗菌药物的滥用加速了细菌耐药的产生与传播,每年因耐药细菌导致的人口死亡和医疗成本耗费都极为惊人。针对耐药细菌的新型抗生素研制十分缓慢,自1987年以来没有一类新型抗生素上市。研究抗生素杀菌机制以开发新药或抗生素佐剂是一种应... 抗菌药物的滥用加速了细菌耐药的产生与传播,每年因耐药细菌导致的人口死亡和医疗成本耗费都极为惊人。针对耐药细菌的新型抗生素研制十分缓慢,自1987年以来没有一类新型抗生素上市。研究抗生素杀菌机制以开发新药或抗生素佐剂是一种应对耐药细菌的良好策略。目前普遍认同活性氧(ROS)介导细胞死亡是抗生素杀菌的共享途径,抗生素作用于靶标介导产生原发初级损伤,诱使ROS生成,ROS造成次级细胞损伤并刺激更多ROS生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ROS累积超过细胞氧化应激极限、致使细菌死亡。细菌胞内具有用以消除氧化应激压力的专能系统,针对性抑制这些系统可能是快速杀伤细菌的一个好策略。然而,设计靶向细菌某些代谢节点的新型抗生素或相关佐剂很可能更为简单、有效,生物体代谢是一个巨大的相互协作网络,关键节点的扰动很容易引起代谢通路的剧烈波动,能引发细菌整体氧化应激状态改变的代谢节点有望成为潜在新抗生素或抗生素增效剂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杀菌 整体代谢 活性氧(ROS)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妥因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联合用药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玮玮 郭伟鸿 +5 位作者 张雪 张昕阳 朱伟伟 薛云新 王岱 赵西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3-981,共9页
细菌耐药性的持续攀升及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进展缓慢,使得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巨大挑战。早期抗生素呋喃妥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较低的临床耐药率,被重新考虑作为治疗尿路感染的一线药物,但其确切的分子作用靶点仍不清楚。本文回顾了呋... 细菌耐药性的持续攀升及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进展缓慢,使得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巨大挑战。早期抗生素呋喃妥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较低的临床耐药率,被重新考虑作为治疗尿路感染的一线药物,但其确切的分子作用靶点仍不清楚。本文回顾了呋喃妥因的抗菌和耐药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及联合用药研究,以期为呋喃妥因的合理使用及抗菌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妥因 抗菌机制 临床应用 耐药机制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治疗策略及新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银莉 洪守强 +4 位作者 陈渺渺 苏少硼 崔润博 赵西林 牛建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5-1117,共13页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因导致医院内腹泻备受关注。由于C. difficile的分离培养需要在厌氧状态下实现,这给国内外研究者带来非常大的限制和挑战。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采取抗生素和粪便微生物群移...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因导致医院内腹泻备受关注。由于C. difficile的分离培养需要在厌氧状态下实现,这给国内外研究者带来非常大的限制和挑战。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采取抗生素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据统计艰难梭菌感染(C. difficile infection, CDI)经万古霉素治疗后复发率高达30%,死亡率达15%,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许多国家在大力开发有效的新型药物来治疗CDI。本文根据目前的临床治疗现状和正在开发中的新药物进行了简要总结,更新了目前5种已有临床实验的新型抗菌药物和11种新开发的不同抗菌剂,前者包括ridinilazole、surotomycin、cadazolid、CRS3123和DS-2969b;后者包括黄芩苷、rhodomyrtone、OPS-2071、rakicidin B、依拉环素、双环胍、CM-A、月桂酸、NCK-10、Raja 42和AJ-024。针对现有临床前和临床抗菌数据,将这些潜在药物与传统抗生素进行比较,分析其所具有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特征优势,以期为CDI的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感染 临床治疗 新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联合己烯雌酚对未成年雌性SD大鼠的雌激素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娟 刘文龙 +1 位作者 赵苒 范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1-735,891,共6页
目的:探讨双酚A(BPA)和己烯雌酚(DES)单独和联合作用于未成年雌性SD大鼠后的雌激素效应,为进一步阐明环境雌激素(EEs)的危害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未成年雌性SD大鼠(21d),分为BPA(200、400和800 mg·kg-1)组,DES(15和150μg·kg-1... 目的:探讨双酚A(BPA)和己烯雌酚(DES)单独和联合作用于未成年雌性SD大鼠后的雌激素效应,为进一步阐明环境雌激素(EEs)的危害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未成年雌性SD大鼠(21d),分为BPA(200、400和800 mg·kg-1)组,DES(15和150μg·kg-1)组和BPA+DES(100 mg·kg-1 BPA+7.5μg·kg-1 DES,200mg·kg-1 BPA+7.5μg·kg-1 DES,400 mg·kg-1 BPA+7.5μg·kg-1 DES,400mg·kg-1 BPA+75.0μg·kg-1 DES)联合组,同时设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子宫湿质量、子宫/体质量比、子宫腔内膜上皮高度、宫腔平滑肌厚度、宫腔腺体数量和成熟卵泡数量。结果:800mg·kg-1 BPA组大鼠子宫湿质量、子宫/体质量比、子宫腔内膜上皮高度、宫腔平滑肌厚度和宫腔腺体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15和150μg·kg-1 DES组及各剂量联合组大鼠子宫湿质量、子宫/体质量比、子宫腔内膜上皮高度、宫腔平滑肌厚度、宫腔腺体数量和成熟卵泡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各剂量联合组大鼠上述指标与各剂量DE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A和DES在单独作用时均具有雌激素活性,BPA联合DES的雌激素效应表现为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己烯雌酚 子宫增重实验 雌激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烃降解菌还原六价铬的特性及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广顺 张皓璠 +3 位作者 唐晨 郭东北 刘垂伟 赵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103,110,共6页
通过对石油烃降解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 Thp2-23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利用MEGA 7.0构建菌株系统发育树,并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检测Thp2-23在不同条件下对Cr(Ⅵ)的还原率;采用SPSS 25.0对各组还原率进行统计学描... 通过对石油烃降解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 Thp2-23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利用MEGA 7.0构建菌株系统发育树,并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检测Thp2-23在不同条件下对Cr(Ⅵ)的还原率;采用SPSS 25.0对各组还原率进行统计学描述及方差分析,探讨pH、温度、石油烃、吐温80和铜离子对菌株还原Cr(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Thp2-23在pH 8.0、40℃的最优还原条件下,12 h对50 mg/L Cr(Ⅵ)的还原率为95%,24 h对Cr(Ⅵ)的还原率达到100%。石油烃和吐温80可抑制Thp2-23对Cr(Ⅵ)的还原,铜离子可促进Thp2-23对Cr(Ⅵ)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修复 六价铬 石油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瘤病毒T-Vec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星妹 潘莉莉 吴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8-473,共6页
T-Vec(talimogene laherparepvec)是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改造而来的一种溶瘤病毒,能够选择性地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复制而不伤及其他正常细胞。T-Vec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肿瘤治疗效果,已于2... T-Vec(talimogene laherparepvec)是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改造而来的一种溶瘤病毒,能够选择性地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复制而不伤及其他正常细胞。T-Vec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肿瘤治疗效果,已于2015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为了提高T-Vec的疗效,扩大其应用范围,T-Vec联合其他抗肿瘤疗法以及应用于其他肿瘤的临床试验仍在陆续开展。近期,T-Vec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临床试验中取得新进展,临床数据显示T-Vec联合疗法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此外,T-Vec在治疗头颈癌、胰腺癌、肝癌等肿瘤的临床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近年来T-Vec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T-Vec 黑色素瘤 临床试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核苷二磷酸X水解酶21(NUDT21)通过阻断P53/CDK2/Rb通路抑制HCT-116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珍 豆梁丁 +8 位作者 王蕾 刘榕 罗光平 林默 邓子峰 沈颖 傅芷宁 彭书海 张永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7-512,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核苷二磷酸X水解酶21(NUDT21)对HCT-116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Gibson组装法构建NUDT21过表达质粒。克隆形成实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53、细胞周... 目的探讨过表达核苷二磷酸X水解酶21(NUDT21)对HCT-116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Gibson组装法构建NUDT21过表达质粒。克隆形成实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5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的蛋白水平,以及第780位丝氨酸磷酸化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Ser780)和p-Rb-Ser608的蛋白水平。结果测序结果提示NUDT21过表达载体构建成功,HCT-116细胞转染NUDT21过表达质粒后,其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明显升高。过表达NUDT21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过表达NUDT21后,CDK2、p-Rb-Ser608与p-Rb-Ser780蛋白表达量降低,P53蛋白水平增高。结论过表达NUDT21通过阻断P53/CDK2/Rb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二磷酸X水解酶21(NUDT21) HCT-116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留菌的临床相关性及防治研究进展
15
作者 冯佳妮 李玮玮 +3 位作者 朱伟伟 薛云新 王岱 赵西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9-506,共8页
持留菌(persisters)指的是细菌群体中的一个小亚群,它们可以在致死浓度的抗生素应激下进入休眠状态,躲避抗生素的杀伤,然而这种耐受抗生素的能力并不具备可遗传性,在抗生素压力降低或者去除时持留菌便可正常生长并恢复对抗生素杀菌的敏... 持留菌(persisters)指的是细菌群体中的一个小亚群,它们可以在致死浓度的抗生素应激下进入休眠状态,躲避抗生素的杀伤,然而这种耐受抗生素的能力并不具备可遗传性,在抗生素压力降低或者去除时持留菌便可正常生长并恢复对抗生素杀菌的敏感性。本文介绍了持留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慢性感染等临床相关问题的关系,综述了TA模块及SOS反应等促进细菌持留形成的分子机制,总结了现有研究中针对细菌持留可行的防治手段,以期引发临床对持留菌更广泛的关注和警惕,且为持留菌的深入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持留菌 慢性感染 生物膜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4胞外区蛋白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的表达纯化及性质鉴定
16
作者 乔佳明 张芝晴 +3 位作者 张振勇 李少伟 夏宁邵 顾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01-1205,共5页
目的:通过条件优化实现人CD4蛋白胞外区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的高效表达,并对纯化获得的人CD4蛋白胞外区进行抗原性与免疫原性分析。方法:通过选择人CD4分子胞外片段构建重组杆状病毒(p Ac-CD4),然后感染昆虫细胞进行蛋白的表... 目的:通过条件优化实现人CD4蛋白胞外区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的高效表达,并对纯化获得的人CD4蛋白胞外区进行抗原性与免疫原性分析。方法:通过选择人CD4分子胞外片段构建重组杆状病毒(p Ac-CD4),然后感染昆虫细胞进行蛋白的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运用SDS-PAGE、Western blot、体积排阻色谱、ELISA、SPR法等分析纯化得到目的蛋白的理化性质和抗原性。通过弗氏佐剂与目的蛋白混合免疫BALB/c小鼠,监测小鼠免疫血清的抗体生成。结果:经纯化可获得纯度90%以上的人CD4蛋白,每升细胞培养液最终可获得11.2 mg的目的蛋白,且该人CD4胞外区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小鼠血清监测结果显示人CD4蛋白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本研究通过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进行高效表达,获得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良好的人CD4胞外区蛋白,为HIV受体和感染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人CD4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参与调控外源因素诱导的肝毒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江珊 吕鹏 +1 位作者 林忠宁 刘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8,共9页
肝脏是机体代谢外源因素的主要功能性器官,其具有独特的血窦结构和丰富的细胞组成,而细胞的功能改变是造成肝毒性损伤的主要原因.细胞外囊泡(EVs)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所形成的纳米级球形囊泡,几乎源自各类细胞,用于负载特定的内容物,并可... 肝脏是机体代谢外源因素的主要功能性器官,其具有独特的血窦结构和丰富的细胞组成,而细胞的功能改变是造成肝毒性损伤的主要原因.细胞外囊泡(EVs)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所形成的纳米级球形囊泡,几乎源自各类细胞,用于负载特定的内容物,并可作为载体介导相邻或远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该文综述了外源因素暴露下,EVs介导肝毒性损伤进程中的细胞间通信,并探讨靶向干预EVs的具体途径,为预防和控制肝毒性损伤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细胞间通信 肝毒性损伤 外源因素 靶向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