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谈当代校园戏剧的演出启示--以厦门大学第九届“中文有戏”演出季京昆专场为例 |
苏妹
|
《艺苑》
|
2018 |
0 |
|
2
|
宏文学院教科书在鲁迅研究中的意义 |
谢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3
|
宁馨儿:我国文学传统与网络文学的定位 |
黄鸣奋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4 |
5
|
|
4
|
鲁迅研究中的“厦门叙事难题” |
谢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5
|
从生态视角重审西方文学 |
王诺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06 |
12
|
|
6
|
“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郑国庆访谈录 |
郑国庆
徐志伟
|
《艺术广角》
|
2011 |
2
|
|
7
|
面向未来的文学设问 |
黄鸣奋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8
|
林氏刊物与海派文学 |
俞王毛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5 |
3
|
|
9
|
都市创造传奇——张爱玲文学场域研究 |
李晓红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6 |
0 |
|
10
|
论迪士尼公主系列中的女性崛起 |
王春晓
|
《艺苑》
|
2015 |
3
|
|
11
|
确定“口语词”的难点与对策——对《现汉》取消“口”标注的思考 |
苏新春
顾江萍
|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12
|
汉语反问句在会话交际中的信息调节功能分析 |
张文贤
乐耀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4
|
|
13
|
增强现实与位置叙事:移动互联时代的技术、幻术和艺术 |
黄鸣奋
|
《中国文艺评论》
|
2016 |
10
|
|
14
|
当代中国电影疯癫影像叙事论 |
焦仕刚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5
|
网络艺术学刍议 |
黄鸣奋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03 |
8
|
|
16
|
产业视野下的中国科幻电影 |
黄鸣奋
|
《艺术探索》
CSSCI
|
2022 |
3
|
|
17
|
新文艺评论的事态、意态与情态 |
黄鸣奋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1 |
2
|
|
18
|
信息时代科学与艺术互动的三种模式 |
黄鸣奋
|
《中国文艺评论》
|
2017 |
5
|
|
19
|
生态美学:发展、观念与对象——国外生态美学研究评述 |
王诺
|
《长江学术》
|
2007 |
11
|
|
20
|
回望与前瞻:中国科幻电影七十年 |
黄鸣奋
|
《艺术广角》
|
201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