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50年代的中国新诗出路与文学格局问题--以《红旗歌谣》为中心的考察 |
徐勇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法与文学的“禁忌之恋”——在德里达《在法的前面》的前面 |
胡行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我的批评观 |
刘月悦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毕竟”的语用特点及其语义类属 |
徐铂
田静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生态批评的目标:从作品分析到知识生产——以当代科幻文学为例 |
周红菊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6
|
现实情怀的彰显与战争文学的新收获——关于房伟的《石头城》 |
徐勇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0 |
|
7
|
裁剪改革中国——徐小斌《海火》里的造型、时尚与现代性 |
刘晓宇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0 |
|
8
|
小学语文教材德育资源的挖掘与借鉴——基于清末民初语文教材的分析 |
苏新春
周飞
|
《语言与翻译》
CSSCI
|
2024 |
0 |
|
9
|
汉语会话中列举表达的构式属性 |
乔雪玮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基于多维度熵值考察的常用字表构建 |
张艳梅
李如龙
吕展
|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
2024 |
0 |
|
11
|
“反传记体”与“70后”一代的“中间性格”——关于魏微的《烟霞里》 |
徐勇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5
|
|
12
|
话语标记“不是”:从话语修正到话语推进 |
刘梁强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3
|
海妖的宇宙赋格——徐小斌《海火》的心灵生态学 |
胡行舟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1
|
|
14
|
经验的聚拢:爱与世俗的神圣——论艾丽丝·默多克道德化小说美学 |
岳琼琼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