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何以“扭断语法的脖子”——现代诗语修辞研究之一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仲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7,共7页
修辞是零度与偏离之间的博弈。现代诗人在建构诗语时,需要打破语言学"纯洁"的语法规则,解除日常语用规矩造成的审美疲倦,甚至不惜"扭断语法的脖子"。语法修辞变异主要有两大要项:结构错动和语序变更。本文结合现代...
修辞是零度与偏离之间的博弈。现代诗人在建构诗语时,需要打破语言学"纯洁"的语法规则,解除日常语用规矩造成的审美疲倦,甚至不惜"扭断语法的脖子"。语法修辞变异主要有两大要项:结构错动和语序变更。本文结合现代诗典型文本分析,尝试为现代诗写作提供语法变异的前沿参考,同时也为现代诗语的"病句"正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修辞
变异
结构错动
语序变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形:“远取譬”畸联——探究一种张力诗语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仲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7-113,共7页
变形是现代诗语的特征之一,它表现为"远取譬"的大跨度畸联。变形的图式目的,在于破坏固有的自然联系性。好的变形是既能改变能指的"形态",又能让所指发生意义变迁,获致更具喻指意义的深度——变意。变形大体呈现出...
变形是现代诗语的特征之一,它表现为"远取譬"的大跨度畸联。变形的图式目的,在于破坏固有的自然联系性。好的变形是既能改变能指的"形态",又能让所指发生意义变迁,获致更具喻指意义的深度——变意。变形大体呈现出优美与怪诞两大系列。为纠偏过分的变形,有人以现象学为根据提出不变形或少变形,乃至反变形观点。但不管变形的多与少,其成功与否,最终还得接受张力与诗意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
变意
“远取譬”
畸联
不变形
少变形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讽:基于表里内外语境的“佯装”、“歪曲”——张力诗语探究之四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仲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2-86,共5页
反讽在历史的动态衍变中,接收各种定义的洗礼,从修辞方法、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到世界观和方法论都较难捉摸。反讽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诗语,体现为表面意义与真实隐意相左的言说策略。它制造众多言意悖反的类型:"口非心是"型、&...
反讽在历史的动态衍变中,接收各种定义的洗礼,从修辞方法、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到世界观和方法论都较难捉摸。反讽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诗语,体现为表面意义与真实隐意相左的言说策略。它制造众多言意悖反的类型:"口非心是"型、"正话反说"型、"克制/夸大"型、戏仿拟仿型等等。在佯装与歪曲的语境"掩护"下,反讽进行各种反语、曲笔、倒辞的运作。反讽的各不相容的要素给张力提供了存在的渊薮,也成为张力麾下的"嫡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
语境
佯装
歪曲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诗语的新型“冲动”:语感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仲义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1期25-31,共7页
一、语感的发生与流通“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无论是权威的《汉语大词典》,还是一般公众的朴素认知,几乎都是这么认定的,犹如球感是对球的感觉,水感是指对水的亲和力。其实这样的类推对于诗歌来讲是个误读。诗歌的语感固然含有...
一、语感的发生与流通“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无论是权威的《汉语大词典》,还是一般公众的朴素认知,几乎都是这么认定的,犹如球感是对球的感觉,水感是指对水的亲和力。其实这样的类推对于诗歌来讲是个误读。诗歌的语感固然含有语言的天然感觉成分,但又有明显的“非语言感觉”的内涵。尤其经过“后天”演化,诗学意义上的语感与语言学的语感已有很大不同。那么诗学上的语感究竟为何物?需要先加以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
《汉语大词典》
诗语
现代
诗学意义
非语言
感觉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以“扭断语法的脖子”——现代诗语修辞研究之一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仲义
机构
厦门城市学院人文学部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基金
厦门市优秀人才科研出版基金"现代诗语言研究"(XMRC201102)
文摘
修辞是零度与偏离之间的博弈。现代诗人在建构诗语时,需要打破语言学"纯洁"的语法规则,解除日常语用规矩造成的审美疲倦,甚至不惜"扭断语法的脖子"。语法修辞变异主要有两大要项:结构错动和语序变更。本文结合现代诗典型文本分析,尝试为现代诗写作提供语法变异的前沿参考,同时也为现代诗语的"病句"正名。
关键词
语法
修辞
变异
结构错动
语序变更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形:“远取譬”畸联——探究一种张力诗语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仲义
机构
厦门城市学院人文学部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7-113,共7页
基金
厦门市优秀人才科研出版基金"现代诗研究"(编号:XMRC201102)
文摘
变形是现代诗语的特征之一,它表现为"远取譬"的大跨度畸联。变形的图式目的,在于破坏固有的自然联系性。好的变形是既能改变能指的"形态",又能让所指发生意义变迁,获致更具喻指意义的深度——变意。变形大体呈现出优美与怪诞两大系列。为纠偏过分的变形,有人以现象学为根据提出不变形或少变形,乃至反变形观点。但不管变形的多与少,其成功与否,最终还得接受张力与诗意的检验。
关键词
变形
变意
“远取譬”
畸联
不变形
少变形
张力
Keywords
transformation of configuration
transformation of significance
metaphor
malformed metaphorical correlation
non-metamorphosis
mild-metamorphosis
tension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讽:基于表里内外语境的“佯装”、“歪曲”——张力诗语探究之四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仲义
机构
厦门城市学院人文学部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2-86,共5页
基金
厦门市优秀人才科研出版基金"现代诗语言研究"(XMRC2011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反讽在历史的动态衍变中,接收各种定义的洗礼,从修辞方法、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到世界观和方法论都较难捉摸。反讽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诗语,体现为表面意义与真实隐意相左的言说策略。它制造众多言意悖反的类型:"口非心是"型、"正话反说"型、"克制/夸大"型、戏仿拟仿型等等。在佯装与歪曲的语境"掩护"下,反讽进行各种反语、曲笔、倒辞的运作。反讽的各不相容的要素给张力提供了存在的渊薮,也成为张力麾下的"嫡系"。
关键词
反讽
语境
佯装
歪曲
张力
Keywords
irony
context
posing
distorting
tension.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诗语的新型“冲动”:语感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仲义
机构
厦门城市学院人文学部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1期25-31,共7页
基金
2011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现代诗语言研究>成果
文摘
一、语感的发生与流通“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无论是权威的《汉语大词典》,还是一般公众的朴素认知,几乎都是这么认定的,犹如球感是对球的感觉,水感是指对水的亲和力。其实这样的类推对于诗歌来讲是个误读。诗歌的语感固然含有语言的天然感觉成分,但又有明显的“非语言感觉”的内涵。尤其经过“后天”演化,诗学意义上的语感与语言学的语感已有很大不同。那么诗学上的语感究竟为何物?需要先加以辨析。
关键词
语感
《汉语大词典》
诗语
现代
诗学意义
非语言
感觉
亲和力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何以“扭断语法的脖子”——现代诗语修辞研究之一
陈仲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变形:“远取譬”畸联——探究一种张力诗语
陈仲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反讽:基于表里内外语境的“佯装”、“歪曲”——张力诗语探究之四
陈仲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现代诗语的新型“冲动”:语感
陈仲义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