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固化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谢炜炫 王舒东 +5 位作者 郝润琴 胡根福 赵勇 温联 冯全祥 邓晓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7-51,共5页
富集盐分和难降解有机物的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困难。文章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成分,辅以碱性激发剂和增稠组分配制专用固化剂,对多地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进行了固化试验,固化剂掺量占浓缩液质量50%的前提下,固化后浆体不泌水,固... 富集盐分和难降解有机物的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困难。文章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成分,辅以碱性激发剂和增稠组分配制专用固化剂,对多地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进行了固化试验,固化剂掺量占浓缩液质量50%的前提下,固化后浆体不泌水,固化试样28 d强度可达2 MPa以上,且试样重金属浸出浓度等指标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浓缩液 粒化高炉矿渣 固化 重金属浸出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组合分段分盐工艺在深度处理制药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齐鸣 秦连松 +2 位作者 方艺民 陈伟鹏 郭同豹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0-167,共8页
制药行业的飞速发展势必会带来新的工业废水处理问题,而以纳滤膜为基础的分盐处理工艺在制药废水液体零排放处理中有着较大的潜力。考虑到有机组分复杂的制药废水对传统卷式纳滤/反渗透膜可能存在的膜污染倾向,首先采用管式超滤膜对制... 制药行业的飞速发展势必会带来新的工业废水处理问题,而以纳滤膜为基础的分盐处理工艺在制药废水液体零排放处理中有着较大的潜力。考虑到有机组分复杂的制药废水对传统卷式纳滤/反渗透膜可能存在的膜污染倾向,首先采用管式超滤膜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普通卷式纳滤膜与碟管式纳滤膜联用的分段浓缩分盐工艺对预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下管式超滤单元未见显著污染趋势,且产水达到后端进膜要求;卷式纳滤单元可以有效分离出二价盐(对SO_(4)^(2-)截留率达到95%),并能够截留大部分有机物,且在25L/(m^(2)·h)通量下可以保持长时间稳定运行,污染趋势较普通卷式反渗透膜大幅缩小。与传统工业分盐工艺相比,该种分段浓缩工艺可有效减少碟管式膜组件及反渗透的使用,且除硬位置更加合理,在保证分盐效果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管式超滤 卷式纳滤 分段浓缩 分盐 除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分离浓缩煤化工高盐废水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发源 田小军 +4 位作者 范飞 蒋林煜 王舒东 王樟新 何頔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6-132,共7页
利用NF-HF和NF-HS纳滤膜对煤化工废水二级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重点考察其对Cl^(-)与SO_(4)^(2-)的分离效果、结垢离子的截留率以及膜抗污染性能,并采用STRO(卷式高压反渗透膜)对纳滤产水进行浓缩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NF-HS相比,NF-HF... 利用NF-HF和NF-HS纳滤膜对煤化工废水二级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重点考察其对Cl^(-)与SO_(4)^(2-)的分离效果、结垢离子的截留率以及膜抗污染性能,并采用STRO(卷式高压反渗透膜)对纳滤产水进行浓缩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NF-HS相比,NF-HF具有更优的Cl^(-)/SO_(4)^(2-)分离效果及钙、镁、硅离子截留效果和抗污染性能;NF-HF对Cl^(-)截留率为3.38%~6.03%,对SO_(4)^(2-)的截留率为91.18%~97.16%;对钙、镁、硅离子的最大截留率分别为90%、80%和40%;连续运行336 h,NF-HF的运行压力从初始的3.2 MPa升高至4.5 MPa,膜通量降低11%;经碱洗后恢复初始膜通量;STRO浓缩处理NF-HF透过液时表现出良好的浓缩效果和脱除COD效果,但其耐污染性能较差。NF-HF+DTRO(碟式高压反渗透)组合工艺使煤化工废水膜浓缩液进一步分离浓缩具备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高盐废水 纳滤 高压反渗透 工业废水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渗滤液蒸发母液固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全祥 方艺民 +3 位作者 李骎 郝润琴 冷发光 邓晓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77-2284,共8页
为了解决处置生活垃圾渗滤液蒸发母液时缺少适合的固化用胶凝材料的问题,以水泥、水泥+石灰和自配固化剂分别对某项目蒸发母液进行固化试验.结果表明,蒸发母液固化后化学需氧量、氨氮质量浓度、油脂质量浓度和电导率等指标下降显著,重... 为了解决处置生活垃圾渗滤液蒸发母液时缺少适合的固化用胶凝材料的问题,以水泥、水泥+石灰和自配固化剂分别对某项目蒸发母液进行固化试验.结果表明,蒸发母液固化后化学需氧量、氨氮质量浓度、油脂质量浓度和电导率等指标下降显著,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限值也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要求.水泥和水泥+石灰固化蒸发母液凝结时间长,强度低,无法满足浆体及时转场填埋的要求,而在采用自配固化剂后,浆体工艺和强度指标提升明显,符合快速转场的要求.综合分析可知,固化剂在钙基膨润土和添加剂的协同作用下有效消除了蒸发母液对Ca^(2+)的吸附,确保固化体系中生成了足量的钙矾石和水化硅酸钙并且都能稳定存在,保证了固化蒸发母液的快速凝结和强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渗滤液 蒸发母液 吸附 抗压强度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填埋厂垃圾渗滤液“化学软化+TUF+板框压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学贤 林智炜 +3 位作者 方艺民 郑飞龙 陈福达 刘志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4-139,143,共7页
某填埋场圾渗滤液采用“预处理+卷式物料膜+DTRO/STRO+MTRO”工艺,为减低各工艺单元的结垢风险,采用“化学软化+管式超滤膜设备(TUF)+板框压滤”工艺进行预处理,并考察泥饼成型效果。通过小试及中试实验,探究最优化学加药方案、除硬效果... 某填埋场圾渗滤液采用“预处理+卷式物料膜+DTRO/STRO+MTRO”工艺,为减低各工艺单元的结垢风险,采用“化学软化+管式超滤膜设备(TUF)+板框压滤”工艺进行预处理,并考察泥饼成型效果。通过小试及中试实验,探究最优化学加药方案、除硬效果、COD去除率、TUF运行参数、膜污染的种类以及回流管路优化。结果表明,化学软化的最优加药方案为投加5000 mg/L的Ca(OH)_(2)、4000 mg/L的Na_(2)CO_(3),其中总硬、Ca^(2+)、Mg^(2+)、COD的去除率为51.7%、85.7%、20.0%、30%;TUF运行时控制83.3%的回收率,稳定膜通量为75~85 L/(m^(2)·h),污染周期大于3.2 d,超滤膜污染主要为有机物污染,其超滤膜外排的浓缩液能有效通过板框压滤形成泥饼,残渣量为15.0 kg/t水;污泥罐上清液回流至TUF进料罐会加速膜通量衰减,板框滤液回流至TUF进料罐能提高膜通量。该研究结果可为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工艺的优化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化学软化 超滤膜 膜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组合工艺处理含铁填埋场渗滤液及膜污染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方艺民 齐鸣 +2 位作者 学贤 邵兰燕 王少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7-184,共8页
在某含铁渗滤液卷管式反渗透(STRO)应急减量项目运行期间,膜组件流道内生成不明胶状物,造成了严重的膜污染。通过胶状物酸溶分析及膜酸洗水水质分析,发现该胶状物的生成与水质中的高含铁量相关,同时对膜片的扫描电镜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膜... 在某含铁渗滤液卷管式反渗透(STRO)应急减量项目运行期间,膜组件流道内生成不明胶状物,造成了严重的膜污染。通过胶状物酸溶分析及膜酸洗水水质分析,发现该胶状物的生成与水质中的高含铁量相关,同时对膜片的扫描电镜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膜面发生的污染为有机物-铁的复合污染。根据该污染机理对渗滤液开展浸没式微滤及PAC混凝沉淀预处理中试验证实验。实验结果可得,浸没式微滤对原水总铁的去除率约为50%,然而STRO系统在70%回收率下处理微滤产水的污染周期仅为60 h,换用碟管式反渗透(DTRO)后可将污染周期延长至120 h;采用1500 mg/L PAC加药量的混凝沉淀工艺对总铁有80%的去除率,且混凝产水对后端STRO污染趋势显著降低,STRO在70%回收率下污染周期大于200 h,并在提高膜回收率至75%后STRO污染周期依然超过120 h。综合分析可得STRO、DTRO对浓水侧浓水的铁耐受质量浓度分别为8、16 mg/L左右。现场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浸没式微滤+DTRO或PAC混凝沉淀+STRO的组合工艺,保证整体工艺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渗滤液 膜分离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