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核奥氏效应在精准医学中的潜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1
作者 赵楠楠 许东元 延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234,共8页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光谱学中的核奥氏效应(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NOE)是能够提供分子内部和分子间距离与构象信息的关键现象。通过分析NOE效应,能够深入解析分子结构,尤其是复杂生物分子和药物分子的三维构...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光谱学中的核奥氏效应(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NOE)是能够提供分子内部和分子间距离与构象信息的关键现象。通过分析NOE效应,能够深入解析分子结构,尤其是复杂生物分子和药物分子的三维构象,这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精准医学的迅猛发展,NOE效应在药物设计、疾病诊断和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日益凸显。本文综述了NOE效应在精准医学中的多方面应用,重点分析了其在药物分子与靶标蛋白结合方式的解析、病理状态下生物分子构象变化的检测,以及个性化治疗中生物标志物的识别等方面的贡献。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研究和实验数据,进一步阐述了NOE效应在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本综述展示了NOE效应在现代医学中所具有的广泛应用前景,并指出其未来在精准医疗中可能的突破点,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阿尔茨海默病 核磁共振 核奥氏效应 磁共振成像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GST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活性代谢物6-TGN浓度水平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董家珊 陈嘉睿 +3 位作者 曾大勇 刘亦伟 许建文 林荣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83-1390,共8页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ion bowel disease,IBD)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基因多态性对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活性代谢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6-thioguanine nucleotides,6-TGN)浓度的影响,以期为...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ion bowel disease,IBD)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基因多态性对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活性代谢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6-thioguanine nucleotides,6-TGN)浓度的影响,以期为优化患者AZA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AZA治疗的IBD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给药前采用多重PCR技术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靶向测序法测得患者GST-A1、GST-M1、GST-P1、GST-T1基因型,并应用HPLC法测定患者红细胞中6-TGN稳态谷浓度,利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90例IBD患者。GSTA1、GST-M1、GST-P1、GST-T1等位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GST-A1突变基因是6-TGN谷浓度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浓度水平OR=17.50,P=0.030;高浓度水平OR=3.60,P=0.033),而GST-M1、GST-P1、GST-T1基因多态性与6-TGN浓度水平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GST-A1基因多态性可影响AZA活性代谢物6-TGN浓度水平,AZA治疗前进行GST-A1基因型检测将有助于临床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硫唑嘌呤 6-硫鸟嘌呤核苷酸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良恶性肿瘤
3
作者 罗文斌 郑晔 +3 位作者 陈妙勤 刘欣 王蕾 段少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2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09例单发性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数据。按8∶2随机分为训练...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2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09例单发性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数据。按8∶2随机分为训练组248例和测试组61例。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第二期影像,运用3D-Slicer软件提取5个特征区域(瘤内、瘤周2mm、瘤周4mm、瘤内联合瘤周2mm、瘤内联合瘤周4mm区域)的影像组学参数。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结合逻辑回归分析进行特征筛选,然后通过交叉验证确定影像组学特征的最佳组合。结果30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50例,恶性肿瘤159例,两组年龄、病灶最大径及强化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χ2=-7.695、-5.775、30.248,P均<0.001)。瘤内联合瘤周4mm区域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F1分数分别为0.893、89.1%、75.0%、82.3%、0.838和0.881、74.2%、86.7%、80.3%、0.793。训练集中,瘤内联合瘤周4mm区域影像组学模型曲线下面积高于瘤内、瘤周2mm、瘤周4 mm及瘤内联合瘤周2 mm区域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6、2.982、3.392、2.157,P均<0.05)。校准曲线显示瘤内联合瘤周4mm区域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重合度较好(训练集P=0.381,测试集P=0.159)。决策曲线显示训练集及测试集风险阈值为0~1.0时,瘤内联合瘤周4 mm区域影像组学模型净效益最高。结论影像组学模型具有很好的乳腺良恶性肿瘤预测性能,瘤内联合瘤周4 mm区域模型最佳、净效益最高,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为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提供了一种无创性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巴母细胞呈递来源于乙肝病毒聚合酶和X蛋白的HBV多肽质谱分析
4
作者 李佳琪 汝佳秋 +3 位作者 鞠晓梅 郭梦蕊 曹馨阳 张淑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2,I0001-I0029,共38页
目的:应用质谱分析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人永生化B淋巴细胞(BLCLs)呈递的来源于Pol和X蛋白的HBV多肽,筛选出有效的T细胞表位,为治疗性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含1.2倍HBVC2亚型的全基因组表达质粒,将其通过电转法转染至BLCLs,... 目的:应用质谱分析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人永生化B淋巴细胞(BLCLs)呈递的来源于Pol和X蛋白的HBV多肽,筛选出有效的T细胞表位,为治疗性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含1.2倍HBVC2亚型的全基因组表达质粒,将其通过电转法转染至BLCLs,LC-MS/MS法分离鉴定HBV多肽,生物信息学预测多肽序列的致敏性、抗原性、毒性、HLA分子亲和力及多肽HLA-Ⅰ类复合物与特异性T细胞的结合能力,并检索已报道序列。结果:对5株携带HBVC2亚型表达重组体的BLCLs(BLCLs-1~BLCLs-5)裂解液中的HBV多肽进行分析,成功分离鉴定出141条序列长度不少于8个氨基酸残基(≥8 aa)的多肽,其中133条来自Pol,8条来自X蛋白。通过对141条HBV多肽进行致敏性、抗原性和毒性分析,筛选出50条具有抗原性、无毒性和致敏性的HBV多肽(其中47条来自Pol,3条来自X蛋白),用于与HLA-Ⅰ、Ⅱ类分子的亲和力分析,以及多肽HLA-Ⅰ类复合物与特异性T细胞结合能力的预测。在这些多肽中,37条与HLA-Ⅰ、Ⅱ类分子相应基因型有亲和力。最终获得了37条具有抗原性、无毒性和致敏性,且与HLA-Ⅰ、Ⅱ类分子IC_(50)<500 nmol/L的多肽,这些多肽与相应基因型有亲和力,但未见报道,可作为潜在表位继续探索。最后通过对141条多肽进行株内株间共同、包含、重叠或邻近序列分析,形成了15个HBV多肽热点核心区域,有7条核心区域序列与相应基因型限制的具有抗原性、无毒性和致敏性,IC_(50)<500 nmol/L的多肽亲和力核心序列重叠不少于8个氨基酸,可以优先用于候选T细胞表位进行后续研究。结论:成功分离鉴定出来源于Pol和X蛋白的多肽,筛选出潜在的T细胞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多肽 Pol蛋白 X蛋白 质谱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视野扩散峰度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分级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柳红 路伟宏 +4 位作者 王艳微 吴仆射 王福南 刘豪 周建军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小视野扩散峰度成像(reduced field-of-view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rFOV-DKI)技术在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中的潜力。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8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The Interna... 目的探讨小视野扩散峰度成像(reduced field-of-view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rFOV-DKI)技术在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中的潜力。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8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级法,受试者分为低级别组(G1、G1~2和G2,n=30)和高级别组(G3,n=18)。所有受试者均于3.0 T MRI扫描仪下行常规盆腔平扫加增强及rFOV-DKI序列扫描。参照常规矢状位T2加权图像在rFOV-DKI序列图像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ROI的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衍生参数,包括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率(axial diffusivity,Da)、径向扩散率(radial diffusivity,Dr)、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MK)、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Ka)和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Kr)。比较分析各rFOV-DKI参数在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间的差异,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方法评估每个参数的诊断性能。采用DeLong方法对比各参数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结果低级别组MD、Da和Dr的平均值[(0.93±0.08)μm^(2)/ms、(1.14±0.10)μm^(2)/ms、(0.83±0.08)μm^(2)/ms]高于高级别组的平均值[(0.80±0.08)μm^(2)/ms、(1.05±0.07)μm^(2)/ms、(0.74±0.06)μm^(2)/ms;P<0.05],而MK、Ka和Kr的平均值(1.15±0.10、1.36±0.10、0.97±0.13)则低于高级别组(1.33±0.11、1.64±0.11、1.08±0.09)(P<0.05)。Ka值在区分低级别组和高别级组时具有最高的诊断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8(95%CI:0.89~1.00),其次是MK[AUC=0.90(95%CI:0.78~0.97)]和MD[AUC=0.88(95%CI:0.76~0.96)]。MK与Ka和MD的AUC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Z=1.81和0.53,P=0.07和0.59),而Ka和MD的AUC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0,P=0.02)。在所有DKI衍生参数中,Ka在区分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方面表现最好,截断值为1.4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0%。结论基于非高斯扩散加权模型的rFOV-DKI可作为区分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的潜在影像学工具,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无创术前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磁共振成像 小视野扩散峰度成像 组织学分级 平均峰度 轴向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高表达细菌质膜囊泡的构建及对小鼠肺癌移植瘤组织的靶向性评估
6
作者 徐秀杰 张静云 +7 位作者 范峻晨 蒋灵馨 张娜 郑猛超 龙雨飞 高贵花 颜涛玲 兰天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9-246,共8页
目的:构建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高表达的细菌质膜纳米囊泡(BMV)BMV-PD-1,评估其对小鼠肺癌移植瘤组织的靶向性。方法:通过质粒转化将PD-1与膜孔蛋白细胞溶素A(ClyA)融合质粒ClyA-PD-1-EGFP转入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使用激光共聚焦... 目的:构建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高表达的细菌质膜纳米囊泡(BMV)BMV-PD-1,评估其对小鼠肺癌移植瘤组织的靶向性。方法:通过质粒转化将PD-1与膜孔蛋白细胞溶素A(ClyA)融合质粒ClyA-PD-1-EGFP转入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SDS-PAGE和WB法检测融合蛋白ClyA-PD-1-EGFP的表达。提取质膜并采用挤出法,利用挤出器制备BMV-PD-1。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TA)技术分别对BMV-PD-1的形态、粒径和膜电位进行检测,用WB鉴定PD-1蛋白的携带情况。采用激光共聚焦成像检测Lewis肺癌LLC细胞对BMV-PD-1的摄取。建立肺癌LLC细胞C57BL/6J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评估BMV-PD-1的肿瘤靶向性。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结果显示,质粒ClyA-PD-1-EGFP被转入BL21-Codonplus并成功表达蛋白。SDS-PAGE结果表明,ClyA-PD-1-EGFP在BL21-Codonplus中过表达。WB分析表明,PD-1在细菌中表达且在BMV-PD-1上呈高表达(P<0.001)状态。NTA和TEM分析表明,BMV-PD-1是一种粒径为(145±14)nm、表面呈负电性的球状囊泡。激光共聚焦成像显示,PD-1高表达能显著提升肺癌细胞对BMV-PD-1的摄取(P<0.01),小动物活体成像也进一步证实PD-1高表达能有效提升BMV-PD-1的肿瘤靶向性(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D-1高表达的细菌纳米囊泡BMV-PD-1,发现PD-1高表达可显著提高BMV-PD-1的肺癌LLC细胞移植瘤组织的靶向性,为进一步开发以BMV-PD-1为载体的肿瘤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细菌囊泡 细胞摄取 肺癌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RhD^(-)孕妇产前血型血清学联合不规则抗体筛查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符虹 江清华 林姝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40-1944,共5页
目的:探讨厦门市RhD^(-)孕产妇血清学表型分布特点及不规则抗体检出以及产后追踪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5月共313例RhD^(-)孕产妇样本,用试管盐水法进行Rh血清学表型鉴定,采用DiaMed低离子间接抗人球蛋白卡筛选和鉴定不规则... 目的:探讨厦门市RhD^(-)孕产妇血清学表型分布特点及不规则抗体检出以及产后追踪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5月共313例RhD^(-)孕产妇样本,用试管盐水法进行Rh血清学表型鉴定,采用DiaMed低离子间接抗人球蛋白卡筛选和鉴定不规则抗体。通过查看病历,了解RhD^(-)孕妇生产过程和发生HDN的情况。结果:313例RhD^(-)孕产妇的Rh血清学表型分别为ccdee 180例(57.51%)、Ccdee 97例(30.99%)、ccdEe 10例(3.19%)、CCdee 21例(6.71%)、CcdEe 5例(1.60%),血清学表型以ccdee和Ccdee为主。313例RhD^(-)孕产妇检出不规则抗体11例,占总数的3.51%,分别为抗-D抗体8例、抗E抗体1例、抗-D合并抗-C抗体2例。追踪21例RhD^(-)孕产妇,顺产新生儿RhD^(-)2例、RhD+19例,其中2例发生RhD-HDN、1例发生RHE-HDN,其余18例未发生HDN。结论:厦门市RhD^(-)孕产妇的Rh血清学表型主要为ccdee,孕产史和输血史是导致RhD^(-)孕产妇不规则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建议临床对RhD^(-)血型孕产妇产前进行血清学表型联合不规则抗体筛查,以降低RhD-HDN发病风险,保障RhD^(-)稀有血型的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新生儿溶血病 孕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运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跌倒效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郑丽维 饶玉莲 +3 位作者 方晓鸿 陈丰 林春霞 汪永杰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跌倒效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为制订预防老年患者跌倒措施提供现实依据。方法2022年5-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跌倒效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为制订预防老年患者跌倒措施提供现实依据。方法2022年5-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八段锦干预,共干预12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跌倒效能评分、平衡能力和下肢肌肉力量等指标。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跌倒效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平衡能力比较中,观察组闭目直立试验时间高于对照组,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下肢肌肉力量比较中,观察组患者5次坐立测试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运动能有效增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跌倒效能,提高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对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高血压 老年 跌倒效能 平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丽维 方晓鸿 +2 位作者 饶玉莲 林春霞 汪永杰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835-2841,共7页
目的:编制高血压病人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自我效能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函询形成初期量表。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37例高血压病人进行预调查,根据病人的意见反馈和数据分析结果,完成量表的条... 目的:编制高血压病人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自我效能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函询形成初期量表。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37例高血压病人进行预调查,根据病人的意见反馈和数据分析结果,完成量表的条目筛选和语言调试。选取572例高血压病人进行正式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最终形成的高血压病人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包括2个1级指标、5个2级指标及34个三级指标。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18~1.000,全体一致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9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173%。验证性因子分析提示模型拟合良好。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2,折半信度为0.957,重测信度为0.888。结论:高血压病人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高血压病人运动自我效能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运动自我效能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李斯特菌病18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胡敏 王芳 +4 位作者 张怡舜 韩方 张晓慧 周双艳 李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6-711,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23年山西某两所医院收治的18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孕妇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18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孕妇发病时间为孕早期1例,... 目的探讨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23年山西某两所医院收治的18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孕妇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18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孕妇发病时间为孕早期1例,孕中期3例,孕晚期14例(其中2例为双胎,均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7例,94.44%),同时伴阴道流血(5例,27.78%)、腹痛(4例,22.22%)、头痛(2例,11.11%)等;孕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降钙素原均升高;1例孕早期胎儿自然流产,3例孕中期胎儿全部死亡,16例孕晚期胎儿存活10例;所有孕妇均康复出院。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分离率较高的标本为孕妇宫腔分泌物(11例,61.11%)、全血(10例,55.55%),18例孕妇生产的17例新生儿中,4例(23.53%)咽部气管分泌物标本和3例(17.65%)全血标本分离出LM。13例胎盘经病理检查发现绒毛膜羊膜炎者10例。15株LM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敏感率均为93.33%。结论妊娠期李斯特菌病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易漏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妊娠晚期胎儿存活率高,妊娠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覆盖LM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妊娠期李斯特菌病 临床症状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E-MRI图像深度学习模型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文斌 郑晔 +2 位作者 刘欣 王蕾 段少银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图像深度学习模型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病理学确诊30...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图像深度学习模型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病理学确诊303例乳腺肿瘤患者资料,良性144例,恶性159例。按7∶3的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患者,分成训练集212例、测试集91例。构建六个深度学习模型:50层深度残差网络(50-layer deep residual network,ResNet-50)、Inception-V3、Googlenet,密集连接的卷积网络(densely connect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DenseNet)-121、视觉几何组(visual geometry group,VGG)-19和移动神经网络(mobile neural network,MobileNet)-V3,同时应用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Grad-CAM)对模型进行可视化。最后通过第一、二轮阅片比较了深度学习模型、初级和高级放射科医师的诊断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及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对不同深度学习模型及两轮阅片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计算各深度学习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使用DeLong检验对各模型间ROC曲线进行比较,使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两轮阅片的诊断效能。结果训练集ResNet-50、Inception-V3、Googlenet、DenseNet-121、VGG-19和MobileNet-V3六种深度学习模型AUC分别为0.87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28~0.920]、0.771(95%CI:0.707~0.834)、0.993(95%CI:0.986~0.999)、0.926(95%CI:0.888~0.958)、0.947(95%CI:0.918~0.975)及0.945(95%CI:0.918~0.973)。测试集ResNet-50、Inception-V3、Googlenet、DenseNet-121、VGG-19和MobileNet-V3六种深度学习模型AUC分别为0.841(95%CI:0.755~0.927)、0.746(95%CI:0.641~0.851)、0.822(95%CI:0.736~0.909)、0.752(95%CI:0.650~0.855)、0.827(95%CI:0.737~0.918)及0.779(95%CI:0.685~0.874)。ResNet-50模型Grad-CAM可视化图像显示乳腺恶性肿瘤呈病灶中央激活,良性肿瘤呈周边激活。第一轮阅片,ResNet-50深度学习模型的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80.2%、86.7%及73.9%,初级医师的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为73.6%、73.3%及73.9%,高级医师的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为80.2%、80.0%及80.4%。第二轮阅片,在ResNet-50模型辅助下,初级医师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增加15.4%、17.8%、13.1%(P<0.05),高级医师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增加12.1%、13.3%、10.9%(P=0.001、0.031、0.063)。结论ResNet-50模型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性能最佳,可视化图像可能成为影像诊断依据。借助该模型放射科医师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准确性明显提高,为临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辅助诊断 深度学习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超微经皮肾镜及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世先 杨水法 +8 位作者 杨恩明 潘东山 黄旭锋 王俊龙 王飞 洪德时 杨乐乐 李康 林杰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e,FURS)碎石术、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e,FURS)碎石术、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9月我院209例2~3 cm肾下盏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FURS组65例,采用奥林巴斯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SMP组62例,采用SMP进行碎石取石;MPCNL组82例,采用MPCNL。比较3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stone-free rate,SFR)、手术时间、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住院费用。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一次性SF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PCNL组一次性SFR(89.0%,73/82)显著高于FURS组(72.3%,47/65)(P=0.009);MPCNL组手术时间(38.8±7.6)min,明显短于FURS组(52.3±7.2)min与SMP组(47.5±7.8)min(P=0.000,0.001)。FURS组术后即刻血红蛋白下降(1.5±0.5)g/L,显著少于SMP组(5.0±1.6)g/L和MPCNL组(6.3±1.8)g/L(均P=0.000);FURS组住院时间(2.2±0.5)d,明显短于SMP组(3.5±0.8)d与MPCNL组(5.3±1.4)d(均P=0.000);FURS组住院费用(22543.4±1600.4)元,明显少于SMP组(26837.7±2003.9)元与MPCNL组(26784.4±2086.9)元(均P=0.000),SMP组与MPCNL组差异无显著性(P=0.869)。3组术后发热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62,P=0.794)。结论FURS、SMP与MPCNL均是处理2~3 cm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方法。FURS术中出血最少、住院时间最短、住院费用最少,但一次性SFR最低、手术时间最长。MPCNL手术时间最短,一次性SFR最高,但术中出血最多,住院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下盏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内痛风石1例
13
作者 王洪根 周鲤涵 +1 位作者 杜谦 孙雁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常见于成年男性及绝经期妇女,主要表现为四肢小关节红、肿、热、痛,静息痛显著,疼痛时影响关节活动,慢性期表现为关节或肌腱走行部位的包块,破溃后流出石灰样白色痛风结晶。发生于脊柱的痛风...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常见于成年男性及绝经期妇女,主要表现为四肢小关节红、肿、热、痛,静息痛显著,疼痛时影响关节活动,慢性期表现为关节或肌腱走行部位的包块,破溃后流出石灰样白色痛风结晶。发生于脊柱的痛风石相对少见,2000~2016年国内外共报道脊柱痛风石117例,其中腰椎占比最高,达61.5%,手术大多以开放手术为主,内镜下微创手术鲜有报道[1]。2023年7月我院对1例腰椎痛风石应用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进行痛风石切除减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石 嘌呤代谢紊乱 绝经期妇女 走行部位 静息痛 代谢性疾病 内镜下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来那度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生存时间及安全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肖慧芳 董志高 +3 位作者 许文前 陈旭艳 辛鹏亮 张金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0-854,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来那度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生存时间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16例临床资料,在地塞米松+来那度胺基础上,按来那度胺给药剂量...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来那度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生存时间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16例临床资料,在地塞米松+来那度胺基础上,按来那度胺给药剂量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58例)和低剂量组(58例)。比较2组ORR、随访3年PFS率和OS率、治疗前后KPS评分、RNS评分、免疫表型指标水平及毒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低剂量组2个疗程ORR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 <0.05);2组4个和6个疗程OR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2组随访3年PFS率和OS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低剂量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和RN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2组患者治疗后免疫表型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但2组治疗后免疫表型指标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同时2组III-IV度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病变、消化道反应、肺部感染及疱疹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低剂量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 <0.05)。结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来那度胺方案用于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具有相近疾病控制效果和生存时间;其中低剂量来那度胺方案尽管早期起效相对缓慢,但有助于提高总体生存质量,减低毒副作用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那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 疾病控制率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超声妇科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与恶性风险指数4鉴别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冰冰 陈秋月 吕国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9-572,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妇科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GI-RADS)分类与恶性风险指数4(RMI 4)鉴别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42例卵巢肿块患者的资料,以GI-RADS分类1~4a类为良性,4b~5类为恶性,RMI 4取450作为界值,判定良恶性肿... 目的比较超声妇科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GI-RADS)分类与恶性风险指数4(RMI 4)鉴别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42例卵巢肿块患者的资料,以GI-RADS分类1~4a类为良性,4b~5类为恶性,RMI 4取450作为界值,判定良恶性肿块,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GI-RADS分类与RMI 4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GI-RADS分类与RMI 4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敏感度分别为70.71%(70/99)、53.54%(53/99),特异度分别为98.77%(240/243)、95.47%(232/24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89%(70/73)、82.81%(53/64),准确率分别为90.64%(310/342)、83.33%(285/342),ROC曲线AUC分别为0.91、0.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GI-RADS分类鉴别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优于RMI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味中药及其复方与抗生素对溶藻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徐晓津 李秀华 +5 位作者 马一帆 李慧耀 祁欣 陈郁浓 吕海龙 鄢庆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30-38,共9页
【目的】筛选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其复方以及抗生素。【方法】采用改良的牛津杯法对诃子、白芍、甘草等49种单味中药进行溶藻弧菌体外抑菌试验,以体外抗菌活性较好的22种药物,按中药配伍规则组成二联... 【目的】筛选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其复方以及抗生素。【方法】采用改良的牛津杯法对诃子、白芍、甘草等49种单味中药进行溶藻弧菌体外抑菌试验,以体外抗菌活性较好的22种药物,按中药配伍规则组成二联、三联复方,采用生药质量浓度分别为60、240 mg/mL的中药进行中药复方体外抑菌试验。用抗生素对溶藻弧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当单种中药体外抑菌药物质量浓度为240 mg/mL时,诃子、乌梅、醋五味子等对溶藻弧菌抑菌作用明显,为极敏感。在二联中药体外抑菌试验中,当中药质量浓度为60 mg/mL时,诃子、乌梅组成复方中药等8种复方对溶藻弧菌协同抑菌作用明显,为极敏感,药物质量浓度在240 mg/mL时,诃子与白芍等14种双联中药的协同抑菌作用明显,为极敏感。在三联中药体外抑菌试验中,在药物质量浓度60 mg/mL时,诃子、乌梅、蒲公英等组成24种复方中药按质量比1∶1∶1的抑菌效果极为敏感,药物质量浓度在240 mg/mL时,黄芩、诃子、黄芪等22复方中药按质量比1∶1∶1对的抑菌作用明显,为极敏感。溶藻弧菌对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土霉素及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4种药物高度敏感。【结论】18种单味中药对溶藻弧菌有抑制作用,黄芩、诃子、黄芪等24个三联复方中药药效较强,多个抑菌作用效果良好的三联复方中药可用于鱼病防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抗生素 溶藻弧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及其与抗生素联用对斜带石斑鱼变形假单胞菌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晓津 李秀华 +4 位作者 马一帆 李慧耀 祁欣 吕海龙 鄢庆枇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4-580,共7页
通过药物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筛选出有效治疗斜带石斑鱼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病的复方中药与中西药联用配方。在不同复方中药实验组投喂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连... 通过药物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筛选出有效治疗斜带石斑鱼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病的复方中药与中西药联用配方。在不同复方中药实验组投喂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连、黄芪与黄柏,设定三联复方中药实验组Ⅰ、Ⅱ、Ⅲ(黄连、黄芪、黄柏质量比分别为0.9∶1.3∶0.9、1.2∶0.9∶1.0、1.0∶1.0∶1.0);复方中药与抗生素联用组中,将不同质量比的中药黄连、黄芪、黄柏与抗生素恩诺沙星添加入饲料,分别设定为中西药联用实验组Ⅳ、Ⅴ、Ⅵ。各三联中药与中西药联用实验组均添加占饲料2.2%质量分数的药物。研究结果为:三联复方中药浓度为60 mg/mL,黄连、黄芪、黄柏质量比为1.2∶0.9∶1.0时,抑制变形假单胞菌的效果最好,为复方中药组中最佳配方。养殖实验进行至40 d时,鱼死亡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对照组Ⅱ>对照组Ⅳ>对照组Ⅲ>实验组Ⅰ>实验组Ⅲ>实验组Ⅱ>实验组Ⅴ>实验组Ⅵ>实验组Ⅳ>对照组Ⅰ。实验组Ⅱ(饲料中添加质量比为1.2∶0.9∶1.0的黄连∶黄芪∶黄柏)为药效最好的复方中药配方,实验组Ⅳ(黄连∶黄芪∶黄柏∶恩诺沙星比为0.9∶1.3∶0.9∶1.3)为治疗鱼病效果最好的中西药联用配方。中西药联用相比复方中药治疗斜带石斑鱼变形假单胞菌病效果好,对于患变形假单胞菌病的斜带石斑鱼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复方中药 中西药联用 恩诺沙星 斜带石斑鱼 变形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发肺、皮肤隐球菌 感染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丽芬 赵雁 +1 位作者 方芳 纪明开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9-481,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因四肢红斑、结节及溃疡3个月余,于2019年1月24日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前臂出现数个红斑及结节,约蚕豆大,渐增大为鹌鹑蛋至鸡蛋大,局部红肿,轻压痛,并出现溃疡及渗液。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糖皮质激素 隐球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味中药及其复方与抗生素对河流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晓津 李秀华 +7 位作者 马一帆 何俊 李慧耀 祁欣 张蕉南 王云才 赵玲敏 鄢庆枇 《热带生物学报》 2019年第4期343-351,共9页
用牛津杯法选择大黄、黄柏、黄连等50种单味中药进行河流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试验,并以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组成二联、三联复方,药物质量浓度分别为60和240 mg·mL^-1,进行中药复方抗菌活性研究,同时用抗生素进行河流弧菌... 用牛津杯法选择大黄、黄柏、黄连等50种单味中药进行河流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试验,并以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组成二联、三联复方,药物质量浓度分别为60和240 mg·mL^-1,进行中药复方抗菌活性研究,同时用抗生素进行河流弧菌药敏试验。目的是筛选出对河流弧菌敏感的中草药、抗生素及其复方。结果表明,黄连、诃子等单方对河流弧菌抑菌作用明显,为极敏感;在60 mg·mL^-1低药物浓度时,黄柏、黄连组成的复方对河流弧菌抑菌作用为极敏感;在240 mg·mL^-1药物浓度时,黄柏、黄连等组成的9个复方中药对河流弧菌抑菌作用属极敏感,黄连、板蓝根、黄柏等4个复方中药对河流弧菌的抑菌作用明显,为极敏感。河流弧菌对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土霉素及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5种药物高度敏感。部分中药对河流弧菌抑制作用不明显,黄连、板蓝根、黄柏等4个三联复方中药药效最强。可组成多种三联复方中药或中西药联用复方,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抗生素 河流弧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在SD大鼠舌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洋 孙荣 +2 位作者 战德松 张文洁 权慧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评价血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检测技术在舌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SD大鼠舌癌模型(n=18),采集舌癌大鼠和无癌健康大鼠(n=15)血清样本,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检测获取SERS。Origin8.0软件数据预处理,SPSS 23.0软件数据分析... 目的:评价血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检测技术在舌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SD大鼠舌癌模型(n=18),采集舌癌大鼠和无癌健康大鼠(n=15)血清样本,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检测获取SERS。Origin8.0软件数据预处理,SPSS 23.0软件数据分析。结果:SERS对舌癌血清的判别灵敏度为94.4%,特异度93.3%。结论:SERS技术能准确区分舌癌大鼠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微创诊断 血清 早期诊断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