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须菜渣纤维素/纳米纤维素及其水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1
作者 吴靖娜 林泽烨 +3 位作者 苏筱 张任翔 陈晓婷 潘南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6,共8页
以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渣为主要原料制备龙须菜纤维素(GLC)和纳米纤维素(NGLC),并将其溶解于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中制备龙须菜纤维素水凝胶(GLC-H)和纳米纤维素水凝胶(NGLC-H),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 以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渣为主要原料制备龙须菜纤维素(GLC)和纳米纤维素(NGLC),并将其溶解于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中制备龙须菜纤维素水凝胶(GLC-H)和纳米纤维素水凝胶(NGLC-H),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量热扫描仪等对其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并考查GLC-H和NGLC-H的溶胀性能、释药性能和抑菌性能。结果表明:GLC、NGLC、GLC-H和NGLC-H的制备是一个非衍生化过程;GLC和NGLC在离子液体体系中成功交联形成孔道结构,且NGLC-H较GLC-H的三维网状结构更明显;GLC、NGLC形成水凝胶后,晶型从Ⅰ型转变为Ⅱ型,热稳定性有所降低;NGLC-H的吸水性能明显高于GLC-H,溶胀平衡时,二者的溶胀率分别为560.3%和175.3%;当药物释放时间为30 min时,载药GLC-H和载药NGLC-H的药物释放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7.22%和73.33%,且在整个载药过程中,后者的药物释放量均低于前者;载药GLC-H和载药NGLC-H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两者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渣 纤维素 纳米纤维素 水凝胶 溶胀性能 释药性能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干燥方式的海马品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靖娜 陈晓婷 +3 位作者 苏永昌 乔琨 陈贝 刘智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502,共8页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马Hippocampus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热风干燥(100℃)、冷风干燥(40℃)、真空冷冻干燥(-26~-30℃,0.1 kPa)和真空干燥(70℃,133 Pa)等方式对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湿体质量2.5~3.0 g)进行处理,测定并...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马Hippocampus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热风干燥(100℃)、冷风干燥(40℃)、真空冷冻干燥(-26~-30℃,0.1 kPa)和真空干燥(70℃,133 Pa)等方式对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湿体质量2.5~3.0 g)进行处理,测定并分析了海马干在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干燥性能、收缩率、水分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三斑海马的干燥性能、收缩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的耗时和耗能分别为15 h、4.03 kW·h/kg和10 h、2.46 kW·h/kg,干燥性能较优,而真空冷冻干燥的收缩率最低;低场核磁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干燥方式的干燥过程中海马干的水分含量下降,主要是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含量降低;海马干复水过程的结果显示,不易流动水不断上升,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复水速度较快。研究表明,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用时短,具有节能效果,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海马品质较优,复水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干燥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干燥性能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牡蛎17β-HSD基因的克隆及其生殖周期表达 被引量:7
3
作者 曾臻 倪健斌 +4 位作者 谭强来 史博 余美舜 李伟杰 蔡广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9,共8页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7β-HSD)能够还原17-酮类固醇或者氧化17β-羟基类固醇,可以催化雄烯二醇和睾酮、雌酮和雌二醇、雄烯二酮和二氢睾酮之间的相互转化。本实验基于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福建牡...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7β-HSD)能够还原17-酮类固醇或者氧化17β-羟基类固醇,可以催化雄烯二醇和睾酮、雌酮和雌二醇、雄烯二酮和二氢睾酮之间的相互转化。本实验基于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酶基因17β-HSD的全长序列(全长1149bp),可编码307个氨基酸。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福建牡蛎中的时空表达特征,该基因在牡蛎大多数组织中(性腺、闭壳肌、外套膜、鳃和内脏团)均有表达,其中在性腺中表达量最高(p<0.05),且在生殖周期的排放期出现较高的表达量。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卵巢滤泡细胞中表达。讨论了其在牡蛎性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为阐明牡蛎具有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能力奠定基础,为进一步研究牡蛎生殖内分泌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福建牡蛎 17β-HSD基因 生殖 性类固醇激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毛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筛选及其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靖娜 洪乔茜 +7 位作者 廖榕榕 蔡水淋 陈晓婷 苏海燕 苏筱 许莉 潘南 卓诗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本实验以红毛藻为原料,利用酶解法及超滤分级制备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肽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发现F2组分(800~2000 Da)的ACE抑制率最高;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本实验以红毛藻为原料,利用酶解法及超滤分级制备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肽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发现F2组分(800~2000 Da)的ACE抑制率最高;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和PEAKS Studio软件的de novo从头测序对F2组分进行氨基酸序列鉴定,并结合分子对接筛选出与ACE稳定结合的6个ACE抑制肽。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预测肽并经体外ACE抑制活性验证,发现L1(LVLLFLFGE)的ACE抑制活性最高,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14.22μg/m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L1对ACE的抑制主要归因于其能够与ACE的活性口袋形成氢键相互作用。最后,探讨温度、pH值、金属离子、光照类型和模拟胃肠道酶系消化对L1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1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离子强度稳定性,pH>2时抑制活性逐步减弱,紫外光处理会影响其抑制活性,体外模拟胃肠液处理后L1的ACE抑制率虽然显著降低,但仍具有较高ACE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denovo从头测序 虚拟筛选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紫海胆性腺脂质的工艺优化及提取方法对其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潘南 江婷婷 +5 位作者 陈晓婷 徐清云 吴靖娜 蔡水淋 廖登远 刘智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6,46,共10页
以福建紫海胆(Heliocidaris crassispina)性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水酶法提取紫海胆性腺脂质工艺,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二醇基硅胶固相萃取(Generik Diol SPE)、高效薄层色谱(HPTLC)和差示扫描量热(DSC... 以福建紫海胆(Heliocidaris crassispina)性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水酶法提取紫海胆性腺脂质工艺,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二醇基硅胶固相萃取(Generik Diol SPE)、高效薄层色谱(HPTLC)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技术,以脂质得率、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营养指标、脂质组成、熔融与结晶特性为指标,探讨了水酶法、Folch法和Matyash法对紫海胆性腺脂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紫海胆性腺脂质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中性蛋白酶添加量7500 U/g、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50℃和pH 7,该条件下脂质得率为23.22%,显著低于Folch法(27.27%)和Matyash法(27.14%);与Folch法和Matyash法相比,水酶法提取的紫海胆性腺脂质过氧化值(0.006 g/100 g)较低,碘值(95.77 g/100 g)较高,饱和脂肪酸含量(51.48%)较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4.53%)较高,EPA与DHA总含量(15.04%)较高,营养指标较好,磷脂含量(4.23%)较低,熔融与结晶温度较低。综上,虽然水酶法提取紫海胆性腺脂质工艺存在得率低、破乳工艺复杂、磷脂选择性差等技术瓶颈,但其反应条件温和、绿色安全,所提取的脂质品质佳,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较低的熔融与结晶温度,适合高品质海洋膳食脂质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海胆 脂质 水酶法 理化性质 脂肪酸 脂质组成 熔融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毛藻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机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吴靖娜 潘南 +2 位作者 陈晓婷 陈贝 刘智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74-183,共10页
本研究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免疫力低下小鼠为模型,探究红毛藻多糖(Bangia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s,BF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BFP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巨噬细胞... 本研究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免疫力低下小鼠为模型,探究红毛藻多糖(Bangia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s,BF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BFP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清除碳颗粒能力;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上调CD4^(+)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比例并增加CD4^(+)/CD8^(+),降低辅助性T细胞17和CD3^(-)CD19^(+)B细胞的比例;提高血清溶血素、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和IgG、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的质量浓度,对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在明确BF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相关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的影响,发现BFP能够显著或极显著下调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TLR4、IL-6和TNF-α基因(P<0.05)和蛋白(P<0.01)的表达,推测BFP通过TLR2/TLR4下游相关信号通路调节轴发挥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本研究可为深入认识海洋食品的营养价值,推进海洋食品在居民膳食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多糖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类中药材油脂过氧化值的荧光半定量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廷秀 罗红元 +3 位作者 范晓萱 米燕 余亚选 陈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88-1193,共6页
该文基于油脂中的过氧化物与9-十八烯基碘化胺(OAm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OAmI中的碘离子易与铯铅溴钙钛矿纳米晶(CsPbBr3 NCs)中的溴离子发生卤素交换并引起CsPbBr3 NCs荧光发射波长及荧光颜色改变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利用荧光发射波长... 该文基于油脂中的过氧化物与9-十八烯基碘化胺(OAm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OAmI中的碘离子易与铯铅溴钙钛矿纳米晶(CsPbBr3 NCs)中的溴离子发生卤素交换并引起CsPbBr3 NCs荧光发射波长及荧光颜色改变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利用荧光发射波长移动检测富含油脂的种子类中药材过氧化值(PON)的方法,并根据钙钛矿纳米晶颜色变化初步制作了荧光半定量比色卡。结果表明,对比国家标准方法,该荧光发射波长移动法检测PON的相对误差在10%左右;通过颜色变化,可快速判断中药材油脂的氧化程度,实现苦杏仁、桃仁等种子类中药材油脂氧化程度的荧光半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类中药材 油脂氧化 过氧化值 荧光半定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抗菌肽Molluscidin的密码子优化、重组毕赤酵母表达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4
8
作者 谭强来 曾臻 +6 位作者 许莉 杨彩娟 陆馨敏 丰艳 卢艺玲 罗家英 陈馨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3,共8页
目的:利用重组毕赤酵母高效表达抑菌活性较好的牡蛎抗菌肽Molluscidin。方法:按照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合成牡蛎抗菌肽Molluscidin,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基本理化性质,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后与表达载体pPICZαA连接,构建重组... 目的:利用重组毕赤酵母高效表达抑菌活性较好的牡蛎抗菌肽Molluscidin。方法:按照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合成牡蛎抗菌肽Molluscidin,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基本理化性质,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后与表达载体pPICZα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CgMoCo,电转至毕赤酵母X-33,利用博来霉素抗性和PCR筛选阳性转化子,利用甲醇诱导表达并结合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验证,通过甲醇浓度和培养时间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利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培养上清的抑菌活性。结果:获得优化核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olluscidin的预期分子量为6521.87 Da,等电点为11.28,在酵母体内半衰期>20 h,理化性质较为稳定;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CgMoCo,目的基因成功嵌入毕赤酵母,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获得1株高效表达的重组酵母,其优化表达条件为30℃、250 r/min、1.0%甲醇诱导表达48~72 h,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初步证明重组Molluscidin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筛选到1株重组毕赤酵母X-33/pPICZαA-CgMoCo,能高效表达抑菌活性较好的重组牡蛎抗菌肽Molluscidin,为其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重组贝类来源抗菌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抗菌肽 毕赤酵母 重组表达 抑菌活性 Molluscid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益生菌液态发酵牡蛎制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曾臻 杨彩娟 +4 位作者 谭强来 丰艳 陆馨敏 许莉 陈仲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该试验选用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及布拉酵母菌液态发酵牡蛎,比较其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肽含量。结果表明,4株益生菌发酵牡蛎制品组的总抗氧... 该试验选用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及布拉酵母菌液态发酵牡蛎,比较其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肽含量。结果表明,4株益生菌发酵牡蛎制品组的总抗氧化能力与空白组相比均显著提升,其中鼠李糖乳杆菌组最高,为(4.04±0.05)U/mL;4组均具有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鼠李糖乳杆菌组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其他组相近,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低;总肽含量由高到低排序的发酵牡蛎制品组为肠膜明串珠菌组>干酪乳杆菌组>鼠李糖乳杆菌组>布拉酵母菌组。初步确定鼠李糖乳杆菌为适用于发酵牡蛎制备活性肽的优良菌株,可为海洋食药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可借鉴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牡蛎 体外抗氧化能力 液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点抗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抑制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丹 许莉 +2 位作者 秦飞 祝珊珊 罗联忠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10期46-52,共7页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多因素的复杂疾病,其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上市药物主要以乙酰胆碱酯酶为靶点来提高脑中乙酰胆碱(ACh)水平,但仅能缓解疾病症状,寻找多靶点药物成为新的研究趋势。设计并合成了双靶点抗AD药物脱氧鸭嘴花碱...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多因素的复杂疾病,其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上市药物主要以乙酰胆碱酯酶为靶点来提高脑中乙酰胆碱(ACh)水平,但仅能缓解疾病症状,寻找多靶点药物成为新的研究趋势。设计并合成了双靶点抗AD药物脱氧鸭嘴花碱酮衍生物Ⅰ1~Ⅰ4、Ⅱ1~Ⅱ4,其结构经1HNMR确证,通过测定其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_(50))评价其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脱氧鸭嘴花碱酮衍生物的IC_(50)值在毫摩尔到微摩尔浓度范围内,对乙酰胆碱酯酶有明显的体外抑制活性;其中体外抑制活性最高的衍生物Ⅱ_(4)的IC_(50)值仅为2.03μmol·L^(-1),其体外抑制活性约为阳性对照加兰他敏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AD) 脱氧鸭嘴花碱酮 骆驼蒿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体外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烷基三甲基草酸铵的合成和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红元 罗联忠 +3 位作者 叶廷秀 许莉 刘平华 林雨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56-1559,共4页
以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和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制备了脂肪烷基三甲基碳酸甲酯铵,再将其与草酸反应得到脂肪烷基三甲基草酸铵,并通过~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认。以合成十六烷基三甲基草酸铵为例,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碳... 以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和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制备了脂肪烷基三甲基碳酸甲酯铵,再将其与草酸反应得到脂肪烷基三甲基草酸铵,并通过~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认。以合成十六烷基三甲基草酸铵为例,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碳酸二甲酯中150℃反应3 h,叔胺质量浓度控制在0.05 kg/L,4种季铵盐产率都能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 碳酸二甲酯 脂肪烷基三甲基草酸铵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