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视中西医结合脑-肢体协同的时空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燕铁斌
许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17-1120,共4页
中西医结合脑-肢体协同康复技术的理论框架涵盖4类空间组合(脑区西医/中医+上肢/下肢中医/西医)和3种时序(先脑/先肢/同步)构成的12种干预模式,表现出显著的条件依赖性(如病种、疗程、基线状态)和人群异质性。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肢体康...
中西医结合脑-肢体协同康复技术的理论框架涵盖4类空间组合(脑区西医/中医+上肢/下肢中医/西医)和3种时序(先脑/先肢/同步)构成的12种干预模式,表现出显著的条件依赖性(如病种、疗程、基线状态)和人群异质性。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肢体康复在某些情况下可产生协同增效,但也可能出现有限增益或拮抗效应。目前特别缺乏系统比较先脑/先肢/同步不同时序效果的临床研究。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已被较成熟地应用于揭示脑-肢体协同康复技术的脑功能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肢体协同调控技术
中西医结合
经颅直流电刺激
时空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时序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坐位太极拳云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皮质激活影响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研究
2
作者
许琦
郑丁炤
+6 位作者
牛镇远
杨雅玲
温卫友
许璟胜
吴龙强
吴帆
燕铁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21-1127,共7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坐位太极拳云手在不同时序方案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大脑皮质激活模式的即时影响。方法2024年9月至12月,选择厦门市第五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基础上,随机交叉接受先tDCS后...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坐位太极拳云手在不同时序方案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大脑皮质激活模式的即时影响。方法2024年9月至12月,选择厦门市第五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基础上,随机交叉接受先tDCS后云手(电-云组)、先云手后tDCS(云-电组)和两者同步(同步组)3种干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检测干预前后双侧感觉运动皮质、前运动及辅助运动皮质区、前额叶皮质的氧合血红蛋白(HbO_(2))浓度变化。结果脱落3例。所有感兴趣区中,HbO_(2)浓度组间效应均显著(F>3.697,P<0.05),部分脑区交互效应显著(F>3.276,P<0.05)。事后比较,虽不同脑区略有不同,但大致呈现同步组≥电-云组>云-电组的趋势(P<0.05)。结论tDCS和云手同步干预以及先tDCS后云手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关键运动相关皮质的即时激活表现优于先云手后tDCS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经颅直流电刺激
太极拳
云手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脑-肢体协同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时序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坐位太极拳云手对健康青年人脑皮质激活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研究
3
作者
王俊伟
许琦
+3 位作者
王欣欣
何毅琪
吴心虹
张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28-1133,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序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与坐位太极拳云手干预组合对健康青年大脑皮质激活的影响。方法2024年9月至12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招募健康青年实习或见习医学生14例,随机交叉完成3种干预:先进行云手训练后,立即给予tDCS(云-电组)...
目的观察不同时序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与坐位太极拳云手干预组合对健康青年大脑皮质激活的影响。方法2024年9月至12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招募健康青年实习或见习医学生14例,随机交叉完成3种干预:先进行云手训练后,立即给予tDCS(云-电组);先给予tDCS干预后,立即进行云手训练(电-云组);tDCS干预与云手训练同时进行(同步组)。云手为坐位练习,tDCS阳极置于左侧初级运动皮质(M1),阴极置于右侧M1。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测量感兴趣区氧合血红蛋白(HbO_(2))浓度的变化。结果3例脱落。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包括:云-电组右前额叶皮质(PFC)的CH3、CH7、CH23通道;电-云组左PFC的CH12通道;同步组左PFC的CH9、CH10、CH25,左感觉运动皮质(SMC)的CH13、CH14,右前运动及辅助运动皮质(PMC)区的CH15和右SMC的CH16等(P<0.05)。干预后,云-电组双侧PFC、双侧PMC和左SMC的HbO_(2)浓度最高(P<0.05);除右PFC同步组HbO_(2)浓度降低外,同步组HbO_(2)浓度与电-云组大致相当(P>0.05)。结论脑-肢体协同调控的时序组合是调控脑激活即时模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太极拳
云手
皮质激活
时序组合模式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脑-肢体协同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视中西医结合脑-肢体协同的时空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燕铁斌
许琦
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
医学
科
广东省康复与养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厦门
市第五医院
厦门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17-1120,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22Y010200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772447)。
文摘
中西医结合脑-肢体协同康复技术的理论框架涵盖4类空间组合(脑区西医/中医+上肢/下肢中医/西医)和3种时序(先脑/先肢/同步)构成的12种干预模式,表现出显著的条件依赖性(如病种、疗程、基线状态)和人群异质性。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肢体康复在某些情况下可产生协同增效,但也可能出现有限增益或拮抗效应。目前特别缺乏系统比较先脑/先肢/同步不同时序效果的临床研究。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已被较成熟地应用于揭示脑-肢体协同康复技术的脑功能调控机制。
关键词
脑-肢体协同调控技术
中西医结合
经颅直流电刺激
时空组合效应
Keywords
brain-limb coordinated rehabilitat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spatiotemporal combinatorial effects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时序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坐位太极拳云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皮质激活影响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研究
2
作者
许琦
郑丁炤
牛镇远
杨雅玲
温卫友
许璟胜
吴龙强
吴帆
燕铁斌
机构
厦门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厦门
市第五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
医学
科
广东省康复与养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21-1127,共7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22Y010200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772447)。
文摘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坐位太极拳云手在不同时序方案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大脑皮质激活模式的即时影响。方法2024年9月至12月,选择厦门市第五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基础上,随机交叉接受先tDCS后云手(电-云组)、先云手后tDCS(云-电组)和两者同步(同步组)3种干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检测干预前后双侧感觉运动皮质、前运动及辅助运动皮质区、前额叶皮质的氧合血红蛋白(HbO_(2))浓度变化。结果脱落3例。所有感兴趣区中,HbO_(2)浓度组间效应均显著(F>3.697,P<0.05),部分脑区交互效应显著(F>3.276,P<0.05)。事后比较,虽不同脑区略有不同,但大致呈现同步组≥电-云组>云-电组的趋势(P<0.05)。结论tDCS和云手同步干预以及先tDCS后云手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关键运动相关皮质的即时激活表现优于先云手后tDCS模式。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经颅直流电刺激
太极拳
云手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脑-肢体协同调控技术
Keywords
stroke
hemiplegia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aijiquan
Yunshou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brain-limb coordinated rehabilitation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时序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坐位太极拳云手对健康青年人脑皮质激活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研究
3
作者
王俊伟
许琦
王欣欣
何毅琪
吴心虹
张芸
机构
厦门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厦门
市第五医院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28-1133,共6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22Y01020084)。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时序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与坐位太极拳云手干预组合对健康青年大脑皮质激活的影响。方法2024年9月至12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招募健康青年实习或见习医学生14例,随机交叉完成3种干预:先进行云手训练后,立即给予tDCS(云-电组);先给予tDCS干预后,立即进行云手训练(电-云组);tDCS干预与云手训练同时进行(同步组)。云手为坐位练习,tDCS阳极置于左侧初级运动皮质(M1),阴极置于右侧M1。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测量感兴趣区氧合血红蛋白(HbO_(2))浓度的变化。结果3例脱落。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包括:云-电组右前额叶皮质(PFC)的CH3、CH7、CH23通道;电-云组左PFC的CH12通道;同步组左PFC的CH9、CH10、CH25,左感觉运动皮质(SMC)的CH13、CH14,右前运动及辅助运动皮质(PMC)区的CH15和右SMC的CH16等(P<0.05)。干预后,云-电组双侧PFC、双侧PMC和左SMC的HbO_(2)浓度最高(P<0.05);除右PFC同步组HbO_(2)浓度降低外,同步组HbO_(2)浓度与电-云组大致相当(P>0.05)。结论脑-肢体协同调控的时序组合是调控脑激活即时模式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太极拳
云手
皮质激活
时序组合模式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脑-肢体协同调控技术
Keywords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aijiquan
Yunshou
cortical activation
sequential combination pattern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brain-limb coordinated rehabilitation
分类号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视中西医结合脑-肢体协同的时空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燕铁斌
许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时序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坐位太极拳云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皮质激活影响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研究
许琦
郑丁炤
牛镇远
杨雅玲
温卫友
许璟胜
吴龙强
吴帆
燕铁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时序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坐位太极拳云手对健康青年人脑皮质激活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研究
王俊伟
许琦
王欣欣
何毅琪
吴心虹
张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