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丙烯酸树脂中9种残余单体 被引量:24
1
作者 赖莺 林睿 +2 位作者 蔡鹭欣 葛秀秀 黄长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6,共6页
建立了丙烯酸树脂中9种残余单体(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固体丙烯酸树脂样品用乙酸乙酯微波萃取... 建立了丙烯酸树脂中9种残余单体(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固体丙烯酸树脂样品用乙酸乙酯微波萃取后加甲醇沉淀(液态丙烯酸树脂样品直接用甲醇稀释)后,采用DB-WAX毛细管柱分离。结果表明,本方法在20 min内同时分离了9种单体,所测物质的定量限(LOQ,以信噪比为10计)为3~50 mg/kg(固体树脂)和1~10 mg/kg(液态树脂);在1~500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在5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4.4%~108.6%,相对标准偏差(n=6)为0.27%~4.97%。方法的灵敏度和回收率高、选择性好,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单体 丙烯酸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19种紫外光吸收剂迁移量的测定及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林睿 赖莺 +6 位作者 林伟靖 董清木 黄龙 葛秀秀 林海霞 黄宗平 涂星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7,共8页
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中19种紫外光吸收剂迁移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食品模拟物及浸泡时间对紫外光吸收剂迁移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吸收剂在水、3%乙酸、低浓度的乙醇中迁移量低,在95%乙醇和异辛烷模拟物中迁移量高... 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中19种紫外光吸收剂迁移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食品模拟物及浸泡时间对紫外光吸收剂迁移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吸收剂在水、3%乙酸、低浓度的乙醇中迁移量低,在95%乙醇和异辛烷模拟物中迁移量高,迁移规律性与紫外光吸收剂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食品接触材料中紫外光吸收剂在80℃浸泡6 h的迁移量与40℃浸泡10 d相当。所建立液相色谱法的定量下限为0.1-0.5 mg/kg,在95%乙醇和异辛烷模拟物中,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3.8%-98.0%。方法的灵敏度与回收率高,选择性好,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紫外光吸收剂 迁移量 迁移风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蚝油等食品中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 被引量:13
3
作者 赖国银 林建忠 +4 位作者 曾琪 林立毅 丁亦男 张志刚 徐敦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0-274,共5页
利用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建立同时检测蚝油、酱油、鱼露中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蚝油等食品中的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经过磷酸酸化后转化为相应的酸,通过凯氏定氮蒸馏装置,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加磷酸调节蒸馏液pH值至3.0,... 利用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建立同时检测蚝油、酱油、鱼露中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蚝油等食品中的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经过磷酸酸化后转化为相应的酸,通过凯氏定氮蒸馏装置,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加磷酸调节蒸馏液pH值至3.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在0.005~1.000 mg/m 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丙酸钠(钙)(以丙酸计)、双乙酸钠的回收率分别为88.5%~108.3%和86.5%~108.7%,相对标准偏差为2.13%~6.42%和2.02%~6.37%(n=6)。方法简便快捷、稳定可靠,适用于蚝油、酱油和鱼露中丙酸钠(钙)和双乙酸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 丙酸钠(钙) 双乙酸钠 蚝油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oaTOF-MS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洁 严丽娟 +5 位作者 林琳 陈文贵 宋秀宇 颜晓梅 杭纬 黄本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71-2173,共3页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 coupled with orthogonal acceleration time-of-flight(oaTOF) mass spectrometry is becoming an effective and high-throughput analytical technique in metabonomics research.In ...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 coupled with orthogonal acceleration time-of-flight(oaTOF) mass spectrometry is becoming an effective and high-throughput analytical technique in metabonomics research.In this paper,an UPLC-oaTOF-MS system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serum profiles of 40 diabete mellitus(DM)/diabetic nephropathy(DN) patients and 25 healthy volunteers in an effort to find potential biomarkers.The UPLC system produced information-rich chromatograms with typical measured peak widths of 4 s,and generated peak capacities of 225 in 15 min.After the UPLC-oaTOF-MS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was used for group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r selection.In the projection of positive mode,DM/DN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s were obvious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Furthermore,two potential markers were identified as phytosphingosine and sphinganine,respectively.Phytosphingosine and sphinganine with decreased concentrations in the patients,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hingolipid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饰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测定和迁移风险考察 被引量:7
5
作者 赖莺 黄宗平 +2 位作者 葛秀秀 林睿 陈和秀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7-653,共7页
建立了仿真饰品中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和迁移量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考察了微波萃取、超声波萃取、快速溶剂萃取和索氏提取4种前处理方法对增塑剂含量测定的影响。在模拟人体温度及汗液环境下,考察了0~168 ... 建立了仿真饰品中1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和迁移量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考察了微波萃取、超声波萃取、快速溶剂萃取和索氏提取4种前处理方法对增塑剂含量测定的影响。在模拟人体温度及汗液环境下,考察了0~168 h内塑料仿真饰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3种增塑剂的迁移风险。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法的提取效率优于其余3种方法。所建立方法的定量限为5 mg/kg(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为25 mg/kg),在0.1~50 mg/L(DINP、DIDP在0.5~250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在0.99以上,在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在90.95%与98.67%之间。在模拟条件下,DEHP的迁移风险较高,浸泡72 h后约有0.75%溶出,而DBP和DOP的溶出风险较低。该法的灵敏度高、回收率高、选择性好,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微波萃取 邻苯二甲酸酯 仿真饰品 迁移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维生素D 被引量:12
6
作者 严丽娟 李文斌 +4 位作者 洪煜琛 吴敏 徐敦明 林立毅 顾春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7-431,共5页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D的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LC-APCI-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和甲基叔丁基醚混合溶液提取,ProElut VDC固相萃取柱净化,Kinetex C_(18)色谱柱分离,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源、正离子扫描...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D的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LC-APCI-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和甲基叔丁基醚混合溶液提取,ProElut VDC固相萃取柱净化,Kinetex C_(18)色谱柱分离,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源、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维生素D_2和维生素D_3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维生素D_2和维生素D_3在5~5 000μ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μg/kg,定量限为5μg/kg。在5、10和100μg/kg添加水平下,维生素D_2和维生素D_3的回收率为85.2%~105.3%,相对标准偏差为4.7%~8.1%。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婴幼儿奶粉中维生素D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 维生素D 婴幼儿配方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氨酯胶粘剂中二异氰酸酯 被引量:11
7
作者 赖莺 林睿 +3 位作者 黄宗平 黄长春 孙伟佳 董清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3-1227,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氨酯胶粘剂中的二异氰酸酯的含量。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15min。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HP-5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二异氰酸酯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氨酯胶粘剂中的二异氰酸酯的含量。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15min。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HP-5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二异氰酸酯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测定下限(10S/N)在5~100 mg·kg-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60.8%~97.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67%~7.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二异氰酸酯 聚氨酯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噻嗪酮残留量 被引量:10
8
作者 邹伟 林丽辉 +2 位作者 王根芳 张志刚 周昱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噻嗪酮残留量的方法。茶叶中残留的噻嗪酮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1∶1)提取,提取液经Envi-Carb活性碳柱和LC-Alumina N中性氧化铝柱净化,浓缩定容后,直接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和确证,外标法定量。以H...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噻嗪酮残留量的方法。茶叶中残留的噻嗪酮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1∶1)提取,提取液经Envi-Carb活性碳柱和LC-Alumina N中性氧化铝柱净化,浓缩定容后,直接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和确证,外标法定量。以HP-5MS(30m×0.25mm i. d., 0.25 μm)石英毛细管柱为分离柱,噻嗪酮的分离效果良好。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1.00μg/mL,检出限为0.01mg/kg,回收率为81.6%~97.2%,相对标准偏差为3.36%~5.78%。质谱监测离子选m/z为105、140、172、305amu,其强度比约为41∶13∶29∶17。样品前处理采用微量化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噻嗪酮 茶叶 微量化学法 农药残留量 杀虫剂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果中11种苯氧羧酸类农药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帆 付善良 +5 位作者 施雅梅 李忠海 张莹 王美玲 颜鸿飞 黄志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
建立了水果中11种苯氧羧酸类农药多残留的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PC/GC-MS)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正己烷溶液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后用正丁醇-硫酸溶液衍生,再用Florisil固相萃取柱和在线GPC净化,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 建立了水果中11种苯氧羧酸类农药多残留的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PC/GC-MS)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正己烷溶液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后用正丁醇-硫酸溶液衍生,再用Florisil固相萃取柱和在线GPC净化,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检测和确证。结果显示,11种苯氧羧酸类农药在0.01~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7~0.999 9;在0.02~0.10 mg/kg加标范围内,回收率为66%~112%,相对标准偏差为3.4%~11.5%,11种苯氧羧酸类农药的定量下限为7~10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净化效果好,可满足国际上对水果中多种苯氧羧酸类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苯氧羧酸类农药 残留 水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籽油模拟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迁移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清木 林睿 +6 位作者 赖莺 林海霞 林伟靖 黄龙 葛秀秀 赖添岳 陈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建立葵花籽油模拟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漩涡提取葵花籽油中甲基丙烯酸甲酯2min,用GC/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本法的定量限(LOQ)为0.75mg/kg,线性范围为0.75~30.00mg/k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在1倍... 目的建立葵花籽油模拟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漩涡提取葵花籽油中甲基丙烯酸甲酯2min,用GC/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本法的定量限(LOQ)为0.75mg/kg,线性范围为0.75~30.00mg/k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在1倍LOQ、2倍LOQ、0.5倍限量、1倍限量及2倍限量5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86.71%~101.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结论方法的灵敏度、回收率高、选择性好,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模拟液 甲基丙烯酸甲酯 葵花籽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植物对芒果壮铗普瘿蚊为害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鸿娇 王宏毅 +2 位作者 傅建炜 江兴荣 刘金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4,共5页
研究芒果壮铗普瘿蚊不同程度为害下寄主植物叶片中硝态氮、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植物保护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将叶片受害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1~50,51~100,10... 研究芒果壮铗普瘿蚊不同程度为害下寄主植物叶片中硝态氮、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植物保护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将叶片受害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1~50,51~100,101~200,>200(每叶片虫瘿数),并以无虫瘿为害的叶片为对照组(CK)。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硝态氮含量在各个等级之间均没有显著的差异;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各为害等级叶片均显著低于CK;而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密度为害等级(101~200,>200)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及CK。植物保护酶系测定结果显示:CK组活力最低,>200等级SOD,POD,CAT活力均高于其他各组;其中,51~100与>200等级SOD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等级;为害等级量重的(>200)POD和CAT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等级;而1~50等级显著低于其他等级。因此,入侵害虫芒果壮铗普瘿蚊的不同为害程度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有关营养物质;随着为害等级的加重可导致植物保护酶系的活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树 芒果壮铗普瘿蚊 体内营养物 色素 SOD POD 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3种噁唑类杀菌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何何 方恩华 +2 位作者 罗佳 周昱 徐敦明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2年第4期31-36,共6页
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石墨柱净化,GC(ECD检测器)对果蔬基质中乙烯菌核利、甲菌利和乙菌利残留量的检测。结果表明,乙烯菌核利的回收率为74.7%~115.2%,变异系数为6.0%~11.7%;甲菌利的回收率为72.5%~108.1%,变异系数为6.6%~12.6%;乙菌利... 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石墨柱净化,GC(ECD检测器)对果蔬基质中乙烯菌核利、甲菌利和乙菌利残留量的检测。结果表明,乙烯菌核利的回收率为74.7%~115.2%,变异系数为6.0%~11.7%;甲菌利的回收率为72.5%~108.1%,变异系数为6.6%~12.6%;乙菌利的回收率为74.3%~115.5%,变异系数为7.2%~10.8%,检出限(LOD)为0.002mg/kg,定量限(LOQ)为0.010 mg/kg。该方法线性相关性、回收率、变异系数等技术参数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且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实际样品中乙烯菌核利的残留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乙烯菌核利 甲菌利和乙菌利 残留量 果蔬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有机建筑粘合剂中3种苯胺类化合物含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赖莺 林睿 +4 位作者 黄丽 葛秀秀 黄龙 林伟靖 林海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4-736,共3页
提出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有机建筑粘合剂中3种苯胺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样品中3种苯胺类化合物用乙醇超声提取,离心分离后,所得提取液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供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m×0.2... 提出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有机建筑粘合剂中3种苯胺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样品中3种苯胺类化合物用乙醇超声提取,离心分离后,所得提取液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供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3种苯胺类化合物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3~0.6mg·kg-1之间。在3个浓度水平上做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在91.1%~97.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7%~4.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有机建筑粘合剂 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和渗透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茂升 黄佳蓉 +1 位作者 郑向华 何建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以0.45μm混合纤维素酯微孔膜为支载膜,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得到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膜,并研究了其对模板分子和类似物的渗透性能。以分子印迹膜作为渗透膜,单一渗透实验中,13 h后MG的... 以0.45μm混合纤维素酯微孔膜为支载膜,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得到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膜,并研究了其对模板分子和类似物的渗透性能。以分子印迹膜作为渗透膜,单一渗透实验中,13 h后MG的渗透量达到0.118×10-3g/cm2,而相同时间内甲基紫、甲酚红和溴百里酚蓝的渗透量分别为0.064×10-3、0.057×10-3和0.044×10-3g/cm2,且在竞争渗透中孔雀石绿的渗透速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甲基紫的渗透速率却显著下降。实验表明,分子印迹膜对模板分子孔雀石绿表现出良好的渗透选择性,且在与类似物甲基紫的竞争渗透中具有优先渗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表面印迹法 孔雀石绿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氧树脂粘结剂中双酚A 被引量:2
15
作者 赖莺 董清木 +3 位作者 林睿 葛秀秀 蔡延平 林海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8-450,454,共4页
提出了环氧树脂粘结剂中双酚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用乙醇超声提取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经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用不同比例的水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淋洗,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源,多反... 提出了环氧树脂粘结剂中双酚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用乙醇超声提取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过0.22μm有机滤膜,滤液经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用不同比例的水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淋洗,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双酚A的质量浓度在2~1 0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0.5mg.kg-1。以空白环氧树脂粘结剂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9.3%~93.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8%~3.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双酚A 环氧树脂 粘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检测含脂辐照食品中的碳氢化合物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敦明 张志刚 +3 位作者 吴敏 陈鹭平 林立毅 周昱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1年第5期7-14,共8页
含脂食品经过γ辐射会产生碳氢化合物,本研究通过检测这些特定的碳氢化合物,从而确定含脂食品是否经过辐照。通过弗罗里层析柱和气相色谱分离碳氢化合物,再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检测。在1kGy和5kGy两种剂量的Co60辐照下,待检样... 含脂食品经过γ辐射会产生碳氢化合物,本研究通过检测这些特定的碳氢化合物,从而确定含脂食品是否经过辐照。通过弗罗里层析柱和气相色谱分离碳氢化合物,再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检测。在1kGy和5kGy两种剂量的Co60辐照下,待检样品中被明显检出含1-14:1、15:0、1,7-16:2、1-16:1、17:0等碳氢化合物中的几种,而这些碳氢化合物在未经辐照的样品中均未被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脂食品 辐照 碳氢化合物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分析食品及环境基质中特丁硫磷残留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向华 方恩华 +3 位作者 庄丽丽 杜凤君 柴越强 王兆守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8年第6期32-34,共3页
建立在食品及环境样品中特丁硫磷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及气质联用确证法。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活性炭-酸性氧化铝复合小柱净化,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9)洗脱,样液浓缩后经GC—FPD检测.外标法定量,GC—MS定性。GC—FP... 建立在食品及环境样品中特丁硫磷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及气质联用确证法。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活性炭-酸性氧化铝复合小柱净化,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9)洗脱,样液浓缩后经GC—FPD检测.外标法定量,GC—MS定性。GC—FPD法分析时,特丁硫磷在不同样品、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4.5%~103.3%.RSD为2.1%~11.7%(n=5),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mg/kg.气质联用法确证时,特丁硫磷的SIM离子为186、231(Q,100)、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气质联用 特丁硫磷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糖类成分评价我国油菜原蜜的品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琪 黄姝玲 +3 位作者 倪辉 杨远帆 吴黎明 徐敦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4734-4740,共7页
目的以油菜原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含量评价我国大宗原蜜的品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法测定我国10个省份共36种油菜原蜜样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含量。结果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 目的以油菜原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含量评价我国大宗原蜜的品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法测定我国10个省份共36种油菜原蜜样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含量。结果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79 g/100 g、0.018 g/100 g、0.037 g/100 g及0.094 g/100 g,定量检测限分别为0.263 g/100 g、0.061 g/100 g、0.124 g/100 g及0.314 g/100 g。36种油菜原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6.00~38.16g/100 g、23.65~39.68 g/100 g、0.14~0.62 g/100 g及1.09~3.10 g/100 g。结论油菜原蜜样品中的蔗糖含量都符合我国蜂蜜国家标准,但其中31.8%的样品中葡萄糖和果糖总量低于国家标准。目前,我国大宗蜂蜜不存在人为掺入蔗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蜜 果糖 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染发剂中2-硝基-p-苯二胺
19
作者 赖莺 陈和秀 +3 位作者 林睿 王鸿辉 董清木 黄宗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染发剂中2-硝基-p-苯二胺的含量。样品用乙醇-水(1+1)混合溶液提取后,经水系C18色谱柱分离,以(A)10mol·L-1柠檬酸缓冲溶液-10mol·L-1辛烷磺酸钠溶液(pH 2.6)与(B)乙腈以体积比75比25组成的混合溶液...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染发剂中2-硝基-p-苯二胺的含量。样品用乙醇-水(1+1)混合溶液提取后,经水系C18色谱柱分离,以(A)10mol·L-1柠檬酸缓冲溶液-10mol·L-1辛烷磺酸钠溶液(pH 2.6)与(B)乙腈以体积比75比25组成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410nm检测。2-硝基-p-苯二胺的线性范围为2.4~240mg·L-1,检出限(3S/N)为0.7mg·L-1。以染发剂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0.4%~9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35%~3.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2-硝基-p-苯二胺 染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建筑用粘接剂中6种磷酸酯的含量
20
作者 董清木 林睿 +6 位作者 赖莺 葛秀秀 林伟靖 黄龙 林海霞 陈伟 庄妙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7-360,共4页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建筑用粘接剂中6种磷酸酯含量的方法。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15min。用HP-50+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μm)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6种磷酸酯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均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建筑用粘接剂中6种磷酸酯含量的方法。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15min。用HP-50+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μm)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6种磷酸酯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均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8~1.5mg·kg-1之间,测定下限(10S/N)在2.5~5.0mg·kg-1之间。以空白建筑用粘接剂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83.2%~9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5.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建筑用粘接剂 磷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