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大宝龙电池研究所
1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无萃取工艺 电极膜 胶态电解质 化学电源 厦大宝龙电池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善科 董全峰 +5 位作者 孙世刚 朱亚薇 郑明森 金明钢 詹亚丁 林祖赓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428,共5页
LiFePO4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安全性好,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循环性能稳定。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从合成方法,表征手段,循环性能和电导率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LiFePO4的发展概况,并提出了LiFePO4进一步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LIFEPO4 合成方法 电化学性能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不同化成电压下产生气体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丽 金明钢 +4 位作者 蔡惠群 郑明森 董全峰 尤金跨 林祖赓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7-392,共6页
 应用气相色谱方法初步探讨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电过程中于不同化成电压下产生气体的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当电池电解液采用1mol/LLiPF6-EC~DMC~EMC(三者体积比1∶1∶1)时,于化成电压小于2.5V下,产生的气体主要为H2和CO2等;...  应用气相色谱方法初步探讨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电过程中于不同化成电压下产生气体的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当电池电解液采用1mol/LLiPF6-EC~DMC~EMC(三者体积比1∶1∶1)时,于化成电压小于2.5V下,产生的气体主要为H2和CO2等;化成电压为2.5V时,电解液中的EC开始分解,电压在3.0~3.5V的范围内,由于EC的还原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为C2H4;而当电压大于3.0V时,由于电解液中DMC和EMC的分解,除了产生C2H4气体外,CH4,C2H6等烷烃类气体也开始出现;电压高于3.8V后,DMC和EMC的还原分解成为主反应.此外,当化成电压处于3.0~3.5V之间,化成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量最大;电压大于3.5V后,由于电池负极表面的SEI层已基本形成,因此,电解液溶剂的还原分解反应受抑制,产生的气体的数量也随之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化成电压 气体析出 气相色谱方法 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酸盐电池材料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全峰 金明钢 +1 位作者 尤金跨 林祖赓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1-13,共3页
介绍了高铁酸盐的研究发展概况。结合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体系和非水溶液体系电池中的应用,对将其作为一种新型正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高铁酸盐 正极材料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2)——电池生产工艺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金明钢 孟冬 +1 位作者 尤金跨 林祖赓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简要介绍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几种组装流水线生产工艺,同时分别讨论了电池中电极浆搅拌、电极膜制备,电池化成等工艺过程;对锂离子生产中的关键环境技术-除湿技术进展也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规模生产的关键是自动化... 简要介绍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几种组装流水线生产工艺,同时分别讨论了电池中电极浆搅拌、电极膜制备,电池化成等工艺过程;对锂离子生产中的关键环境技术-除湿技术进展也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规模生产的关键是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生产工艺 电解质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质对化成过程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惠群 金明钢 +2 位作者 董全峰 尤金跨 林祖赓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30,共2页
讨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化成时出现充电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实验表明:在生产中残留在电池中的DBP、CH3OH、H2O是造成电池化成过程充电异常的主要杂质并可能影响SEI层的性质。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化成过程 杂质 电极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阴极热复合聚集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金明钢 董全峰 +4 位作者 郑明森 黄丽 蔡惠群 尤金跨 林祖赓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44-349,共6页
制备了多层复合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研究热压复合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热压复合温度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一个关键控制参数 ,阴极片在合适的热压温度下 ,电池的性能较好 ;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阴极 热复合 聚集状态 电池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镍合金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董全峰 詹亚丁 +4 位作者 金明钢 黄镇财 郑明森 尤金跨 林祖赓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作为锂离子电池用非碳类负极材料,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备受关注。合金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是一个致命缺点。从抑制体积变化的角度出发,根据"BufferMatrix"的概念,将活性相植入到非活性相载体中。镍作为非活性相,锡作为... 作为锂离子电池用非碳类负极材料,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备受关注。合金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是一个致命缺点。从抑制体积变化的角度出发,根据"BufferMatrix"的概念,将活性相植入到非活性相载体中。镍作为非活性相,锡作为活性相,用不同的方法制备了非晶态锡镍合金和晶态锡镍合金(Ni3Sn),研究了其形貌特征、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的Ni3Sn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较高的比容量(300mAh/g)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合金 制备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6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第二轮会议通知
9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222,共1页
关键词 学术年会 会议日期 物理电源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中图 文档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