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位素热源高速撞击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武伟名 罗洪义 +2 位作者 李鑫 唐显 罗志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8,共9页
在发射和再入事故中可能发生的碰撞和冲击是放射性同位素热源(RHU)空间应用核安全的重点研究内容,本研究针对RHU意外再入后高速撞击地面的事故工况,基于RHU设计结构以及材料特性,建立了高速撞击动态本构模型,对再入返回后以不同速度、... 在发射和再入事故中可能发生的碰撞和冲击是放射性同位素热源(RHU)空间应用核安全的重点研究内容,本研究针对RHU意外再入后高速撞击地面的事故工况,基于RHU设计结构以及材料特性,建立了高速撞击动态本构模型,对再入返回后以不同速度、不同撞击角度撞击地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独立变量法分析了速度和角度对撞击后RHU金属包壳变形及破坏效应的影响。通过高速撞击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显示,金属包壳高度变形量ΔHmax和直径变形量ΔDmax的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在工程仿真计算可接受误差范围内,这表明该高速撞击模拟研究在RHU安全性能评价、指导RHU设计、降低试验成本和强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热源 高速撞击 数值模拟 空间核安全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发展回顾和新世纪应用前景 被引量:40
2
作者 蔡善钰 何舜尧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4,共8页
迄今为止,美俄两国已向空间发射了80多台空间核电源(包括同位素电池和反应堆电源)。重点回顾了20世纪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研发历史和空间发射现状;概括介绍了目前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TG)业已达到的技术水平和提高热电转换效率的最... 迄今为止,美俄两国已向空间发射了80多台空间核电源(包括同位素电池和反应堆电源)。重点回顾了20世纪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研发历史和空间发射现状;概括介绍了目前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TG)业已达到的技术水平和提高热电转换效率的最近动向;综述了美国、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在21世纪初期(20001/2015)使用RTG的空间和太阳系探索计划,展现了RTG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 热电转换器 空间核电源 热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AE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梁积新 吴宇轩 罗志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77-184,共8页
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学与科学研究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简称原子能院)60多年来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方面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了反应堆生产同位素99Mo、125I、131I、177Lu... 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学与科学研究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简称原子能院)60多年来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方面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了反应堆生产同位素99Mo、125I、131I、177Lu与加速器生产同位素18F、64Cu、89Zr、123I以及99Mo-99Tc^m发生器、68Ge-68Ga发生器、188W-188Re发生器等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原子能院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原子能院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能院 放射性同位素 同位素制备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热源火灾事故环境模拟试验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宇鹏 王易君 +6 位作者 王泽 向延华 李鑫 朱长春 胡文军 胡绍全 唐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29-1536,共8页
为考核空间同位素热源火灾事故安全性,开展了同位素热源火灾模拟试验及数值仿真研究。提出了同位素热源火灾模拟试验及试验系统设计的相关方法;对热源火烧环境热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探讨了预热阶段产品表面辐射率、对流换热系数等... 为考核空间同位素热源火灾事故安全性,开展了同位素热源火灾模拟试验及数值仿真研究。提出了同位素热源火灾模拟试验及试验系统设计的相关方法;对热源火烧环境热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探讨了预热阶段产品表面辐射率、对流换热系数等的影响,以及运输及发射剖面火灾事故热源热响应特征;基于仿真结果开展了某空间同位素热源火灾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预热阶段,产品温度主要受目标预热温度、表面辐射率等因素影响;火烧阶段,产品烧蚀层温度上升较快,发射场事故下热源各层温升速率较运输事故下的大,但放射性同位素芯块仍处于安全温度;试验中火焰呈火羽流形态,具有大尺度-低频率扰动特征,火焰熄灭30 min后,热源表面温度降至约180℃,整体结构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热源 火灾模拟试验 数值仿真 传热特性 空间核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固态催化同位素交换法制备氚化氨基酸 被引量:2
5
作者 武德柱 徐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75-177,共3页
高温固态催化同位素交换法为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高放射性比活度的氚标记有机化合物提供了新的途径。本工作利用该法制备了高放射性比活度的氨基酸。
关键词 高温固态催化 同位素交换 氚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中的钚-238同位素电源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洪义 牛厂磊 +3 位作者 吴胜娜 李鑫 唐显 罗志福 《深空探测学报》 2020年第1期61-72,共12页
钚-238同位素电源(钚-238 RTG)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自持运行,供电的同时还能提供热能,是深空探测任务的理想能源。首先对温差型钚-238 RTG发电原理和基本结构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国内外钚-238 RTG应用历史和发展趋势,进而梳理出了钚-23... 钚-238同位素电源(钚-238 RTG)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自持运行,供电的同时还能提供热能,是深空探测任务的理想能源。首先对温差型钚-238 RTG发电原理和基本结构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国内外钚-238 RTG应用历史和发展趋势,进而梳理出了钚-238 RTG研制关键技术,然后结合国外钚-238 RTG研制技术状况及未来深空探测需求,对上述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可为我国钚-238 RTG技术发展及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钚-238 RTG 钚-238 RHU 温差型转换 安全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8Pu同位素热/电源的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7
7
作者 牛厂磊 唐显 +1 位作者 李鑫 罗志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42-350,共9页
作为深空探测任务中热/电能的理想来源,同位素热源(RHU)/温差型同位素电源(RTG)在人类向空间迈进的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深空探测任务的深度和广度。本文介绍了RHU/RTG的原理和基本结构,论述了空间探测领域应用范... 作为深空探测任务中热/电能的理想来源,同位素热源(RHU)/温差型同位素电源(RTG)在人类向空间迈进的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深空探测任务的深度和广度。本文介绍了RHU/RTG的原理和基本结构,论述了空间探测领域应用范围最广的238Pu RHU/RTG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RHU/RTG技术体系中影响其性能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在指明RHU/RTG技术发展方向的同时,对RHU/RTG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8Pu RHU/RTG 关键科学问题 关键技术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入过程中的同位素热源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胜娜 罗洪义 +2 位作者 武伟名 李鑫 唐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1,共7页
本文综合考虑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等材料的内在分散性,以及载荷历程、工作环境等外在分散性的影响,针对放射性同位素热源(RHU)产品结构特点,选用基于随机有限元法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采用解析法与蒙特卡罗法相结合的方式,在有限的试验规模... 本文综合考虑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等材料的内在分散性,以及载荷历程、工作环境等外在分散性的影响,针对放射性同位素热源(RHU)产品结构特点,选用基于随机有限元法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采用解析法与蒙特卡罗法相结合的方式,在有限的试验规模下,定量评价了某型RHU在再入过程中经历一系列环境载荷后的可靠性水平。利用本文所述方法计算得到:该型RHU在95%置信度下的可靠度置信下限为0.999989,达到了一般探测器零部件级产品的可靠性评估精度要求,这表明本文所述方法实用、可靠,在RHU的可靠性评估、指导RHU的可靠性设计、降低评估成本方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热源 可靠性评估 随机有限元法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_(3)分子振动频率的同位素效应
9
作者 杨志杰 马俊平 +3 位作者 唐显 李鑫 李业军 闫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共4页
利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与耦合簇CCSD方法,结合全电子高斯基函数,计算了^(10)BCl_(3)和^(11)BCl_(3)分子的基态平衡几何和谐振频率,进而得到了分子伸缩振动模式的同位素位移.计算检验了芯-价电子关联、标量相对论效应,以及基组外推对分... 利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与耦合簇CCSD方法,结合全电子高斯基函数,计算了^(10)BCl_(3)和^(11)BCl_(3)分子的基态平衡几何和谐振频率,进而得到了分子伸缩振动模式的同位素位移.计算检验了芯-价电子关联、标量相对论效应,以及基组外推对分子几何结构、振动频率和同位素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阶修正效应对同位素位移的影响很小,并分析了其原因.同时得到了不同Cl/B同位素分子体系的同位素位移.研究对激光分离同位素技术中激光中心波长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_(3) 同位素位移 B3LYP CCSD 激光同位素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废塑料共液化中氢转移的示踪试验研究 Ⅰ.溶剂的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力 陈鹏 +3 位作者 舒歌平 王琦 吴久伟 沈德存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9-222,共4页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四氢萘溶剂进行了先锋褐煤与低密度聚乙烯 (LDPE)的共液化示踪试验 ,并考察了钼灰 (FAMo)和Fe2 O3+S催化剂的影响。应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了各液化产物中的放射性活度 ,以研究煤与废塑料共液化中的氢转移。结...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四氢萘溶剂进行了先锋褐煤与低密度聚乙烯 (LDPE)的共液化示踪试验 ,并考察了钼灰 (FAMo)和Fe2 O3+S催化剂的影响。应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了各液化产物中的放射性活度 ,以研究煤与废塑料共液化中的氢转移。结果表明 :在先锋褐煤与LDPE塑料共液化反应的初始阶段 ,存在着四氢萘溶剂的供氢作用 ,而且这种供氢作用不受催化剂的影响 ,只是热力作用的结果。使用加氢蒽油 (HAO)和四氢萘 (THN)溶剂混和物作为共液化溶剂时 ,先锋褐煤与LDPE共液化反应初期的溶剂供氢还存在着竞争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 共液化 氢转移 放射性示踪 溶剂 废塑料 氢同位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废塑料共液化中氢转移的示踪试验研究 Ⅱ.富氢塑料中的氢转移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力 陈鹏 +2 位作者 王琦 廖莎 蔡晓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聚乙烯塑料进行了先锋褐煤与低密度聚乙烯 (LDPE)的共液化示踪试验 ,并考察了钼灰 (FAMo)催化剂和不同溶剂的影响。示踪试验结果表明 ,在先锋煤与LDPE共液化过程中 ,富氢塑料LDPE中的含氢基团确实起着供氢作用 ...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聚乙烯塑料进行了先锋褐煤与低密度聚乙烯 (LDPE)的共液化示踪试验 ,并考察了钼灰 (FAMo)催化剂和不同溶剂的影响。示踪试验结果表明 ,在先锋煤与LDPE共液化过程中 ,富氢塑料LDPE中的含氢基团确实起着供氢作用 ,而且这种含氢基团向煤液化自由基的氢转移无需经过供氢溶剂进行传递。钼灰催化剂能够加速LDPE塑料的供氢作用。使用非供氢溶剂时 ,在煤与LDPE共液化反应初期 ,LDPE中的含氢基团在钼灰催化剂作用下较易向煤热裂解产物转移 ,并出现供氢竞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 共液化 氢转移 放射性示踪 废塑料 氢3标记 富氢塑料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示踪剂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同敬 姜宝益 +2 位作者 刘睿 张新红 谢晓庆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4期530-534,共5页
为了更好地适应多孔介质示踪剂复杂渗流描述,针对微观孔道级别的示踪剂渗流机理和运移特征,应用孔隙结构仿真微观模型,设计完成了多孔介质示踪剂微观可视化实验,直接观察了多孔介质微观传质扩散过程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示踪剂运移微... 为了更好地适应多孔介质示踪剂复杂渗流描述,针对微观孔道级别的示踪剂渗流机理和运移特征,应用孔隙结构仿真微观模型,设计完成了多孔介质示踪剂微观可视化实验,直接观察了多孔介质微观传质扩散过程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示踪剂运移微观上具有不同尺寸级别的绕流效应,且随着示踪剂在多孔介质中的推进,绕流尺寸明显增大;随着示踪剂向前推进,因混合作用明显,其质量浓度前缘梯度减小,且不再规则,同时横向宽度明显增大。示踪测试解释建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示踪剂的混合作用、单个孔道的迂曲度、多个孔道的网络结构及小—大规模的绕流效应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示踪剂 微观可视化 传质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Annexin V活体检测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大明 金小海 +3 位作者 罗志福 张锦荣 王凡 马大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5-42,共8页
概述了放射性AnnexinV活体检测细胞凋亡的研究状况,介绍了这类显像剂在医学临床研究上的优越性,并对放射性标记AnnexinV显像剂的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显像剂 活体检测 PCD 生命科学 放射性Annexin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标记的annexinV检测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全明 许金鹏 +2 位作者 王蒨 陈大明 米洪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49-1352,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标记的膜联蛋白无创检测不稳定斑块的可行性。方法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只白兔通过球囊拉伤膈下降主动脉内膜,并饲喂含2%胆固醇的高脂饲料15周,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仅饲喂普通饮食。实验... 目的探讨放射标记的膜联蛋白无创检测不稳定斑块的可行性。方法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只白兔通过球囊拉伤膈下降主动脉内膜,并饲喂含2%胆固醇的高脂饲料15周,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仅饲喂普通饮食。实验组3只家兔分别注射99TcmannexinⅤ20μg、200μg和500μg,降主动脉活体核素成像和离体核素成像,以及动脉标本数码照相。实验组降主动脉分段,测定其放射强度。结果注射500μg99TcmannexinⅤ5min和120min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沿腹主动脉走行即可见一条放射性浓集的条状影像。离体降主动脉核素成像与大体标本数码照相病变斑块相一致。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的节段,靶非靶比值也相对较高。结论99TcmannexinⅤ核素成像检测实验性动脉粥样斑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发展成为一种无创检测不稳定斑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斑块 放射标记的膜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MRI双模态显像剂SPION-DMSA-^(99)Tc^m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晓 崔海平 +4 位作者 史旭东 梁积新 孙钰林 申一鸣 沈浪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57-1564,共8页
为制备纳米材料SPION-DMSA及其标记物SPION-DMSA-99Tcm,探讨该标记物作为SPECT/MRI双模态显像剂的可能性,本工作先采用高温热解法合成了SPION,然后用DMSA包覆获得SPIONDMSA并进行各种表征。用99Tcm标记SPION-DMSA得到SPION-DMSA-99Tcm,... 为制备纳米材料SPION-DMSA及其标记物SPION-DMSA-99Tcm,探讨该标记物作为SPECT/MRI双模态显像剂的可能性,本工作先采用高温热解法合成了SPION,然后用DMSA包覆获得SPIONDMSA并进行各种表征。用99Tcm标记SPION-DMSA得到SPION-DMSA-99Tcm,并对该标记物进行荷U87MG人脑神经胶质瘤裸鼠的生物分布和显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PION-DMSA具有超顺磁性,99Tcm标记率大于98%。SPION-DMSA-99Tcm在血液中清除较快,在肝脏中的摄取较高。SPIONDMSA-99Tcm与DMSA-99Tcm(Ⅴ)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差异较大。SPION-DMSA-99Tcm在肿瘤中并没有明显的摄取。SPION-DMSA和SPION-DMSA-99Tcm的MRI和SPECT显像结果表明,SPIONDMSA和SPION-DMSA-99Tcm的肿瘤被动靶向作用有限。因此,对于荷U87MG人脑神经胶质瘤裸鼠,SPION-DMSA-99Tcm还不是一种理想的SPECT/MRI双模态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 二巯基丁二酸 ^99TC^M SPECT/MRI双模态显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核素标记奥曲肽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飞虎 刘婷 +3 位作者 陈玉清 赵贵植 陈大明 杜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82,共9页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8个氨基酸的生长抑素类似物,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能够高特异性地结合。肿瘤细胞组织上常有一些生长抑素受体的过度表达,因此,应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奥曲肽及其类似物作为肿瘤示踪剂,对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有8个氨基酸的生长抑素类似物,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能够高特异性地结合。肿瘤细胞组织上常有一些生长抑素受体的过度表达,因此,应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奥曲肽及其类似物作为肿瘤示踪剂,对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进行诊断与治疗具有潜在的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奥曲肽类似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SST) 生长抑素受体(SSTR) 奥曲肽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肿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I-MIBG的制备及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宝军 陈大明 +3 位作者 杨红伟 梁积新 邓雪松 赵贵植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99-1302,共4页
采用亚铜离子催化法制备123I-MIBG,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所制备的123I-MIBG在常温下存放的稳定性以及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采用优化后的标记条件,123I-MIBG的标记率可达95%以上,制得的不同浓度和比活度的123I-MIB... 采用亚铜离子催化法制备123I-MIBG,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所制备的123I-MIBG在常温下存放的稳定性以及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采用优化后的标记条件,123I-MIBG的标记率可达95%以上,制得的不同浓度和比活度的123I-MIBG室温下至少可稳定存放48h以上,显示出其良好的体外稳定性。体内生物分布数据显示:123I-MIBG在肾上腺有最高的摄取(6.18±1.01)%ID·g-1,且在48h内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吸收;在心、肝、脾、肺、胃肠中也均有一定的摄取,但在血中的摄取量较低。123I-MIBG在组织内的吸收与代谢趋势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3I-MIBG 放射性标记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氟原子和三嗪环的磺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明星 郭飞虎 +12 位作者 施玲丽 包广粮 郑明强 韩彦江 王妮 周伟 胡伟青 沈华 于俊峰 沈玉梅 尹端沚 汪勇先 张岚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45-947,955,共4页
为开发一种新型碳酸酐酶抑制剂,并进一步合成一种检测肿瘤乏氧的PET分子影像探针,以4-氨基甲基苯磺酰胺盐酸盐、三嗪为主要起始原料,通过用2-氟乙醇、乙二醇对三嗪环加以修饰,合成了可能具有高亲和力和选择性的碳酸酐酶抑制剂4-{[4-(2-... 为开发一种新型碳酸酐酶抑制剂,并进一步合成一种检测肿瘤乏氧的PET分子影像探针,以4-氨基甲基苯磺酰胺盐酸盐、三嗪为主要起始原料,通过用2-氟乙醇、乙二醇对三嗪环加以修饰,合成了可能具有高亲和力和选择性的碳酸酐酶抑制剂4-{[4-(2-氟基乙氧基)-6-(2-羟基乙氧基)-1,3,5-三嗪-2-氨基]甲基}苯磺酰胺。该化合物含有碳酸酐酶抑制剂所含有的活性基团磺胺,同时含有氟原子和三嗪环,是个很有潜力的碳酸酐酶抑制剂,该化合物的总收率为18.5%,可用于下一步实验中的前期生物学评价和PET分子影像探针放射化学合成的参比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 抑制剂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靶制备 ^(153)Sm 照射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进 金小海 +3 位作者 白宏升 刘跃民 陈大明 王凡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4-58,共5页
在重水研究堆和轻水游泳池反应堆中,对不同靶型天然丰度的152Sm靶照射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游泳池反应堆宜于采用液体靶照射,153Sm的比活度比在重水研究堆中采用固体靶提高了2倍;天然钐靶照射后153Sm的... 在重水研究堆和轻水游泳池反应堆中,对不同靶型天然丰度的152Sm靶照射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游泳池反应堆宜于采用液体靶照射,153Sm的比活度比在重水研究堆中采用固体靶提高了2倍;天然钐靶照射后153Sm的核纯度大于99%,满足临床治疗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丰度 放射性核纯度 钐153 照射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标记免疫分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子颖 刘一兵 +4 位作者 韩世泉 许文革 崔大付 李辉 王于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对磺胺嘧啶及磺胺二甲嘧啶进行快速无标记检测研究,优化反应条件。抗原固定缓冲液pH为4.2~4.8;抗体浓度为1:100~1:200倍稀释;再生液为0.1mol/LH3PO4溶液,再生时间为1.5min。研究建立了标准...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对磺胺嘧啶及磺胺二甲嘧啶进行快速无标记检测研究,优化反应条件。抗原固定缓冲液pH为4.2~4.8;抗体浓度为1:100~1:200倍稀释;再生液为0.1mol/LH3PO4溶液,再生时间为1.5min。研究建立了标准曲线,并对芯片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磺胺嘧啶 磺胺二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