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四川盆地奥陶系天然气勘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宗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30,共8页
四川盆地奥陶系的天然气勘探一直未取得较好成效。为此,分析了奥陶系2组烃源岩(灯影组、九老洞组)的生油气条件:①灯影组具有生油条件,唯其时代久远,埋藏一般较深,有机质已演化到过成熟阶段(Ro>2%),所生成的石油皆已裂解为天然气;②... 四川盆地奥陶系的天然气勘探一直未取得较好成效。为此,分析了奥陶系2组烃源岩(灯影组、九老洞组)的生油气条件:①灯影组具有生油条件,唯其时代久远,埋藏一般较深,有机质已演化到过成熟阶段(Ro>2%),所生成的石油皆已裂解为天然气;②九老洞组烃源岩生气强度十分可观,以成都、乐山、自贡与资阳地区为最丰,生气强度为20×108~230×108m3/km2。通过储层物性、缝洞分析(古岩溶缝、洞穴的发育分布,古岩溶的演化,裂缝作用)及盖层条件分析,结合该区雅安—龙女寺古隆起、天井山古隆起、泸州古隆起与油气的生成关系分析结果,认为在奥陶系找气仍有较好前景,并提出了勘探建议:盆地中、西部的弧形地带,即从广元经南充、华蓥山—乐山,以及加里东期形成的泸州古隆起和威远巨型穹隆背斜构造,皆是奥陶系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奥陶纪 沉积岩相 生油气条件 古岩溶缝洞 加里东期古隆起 勘探有利区 弧形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四川盆地看古隆起成藏的两重性 被引量:39
2
作者 黄籍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7,共6页
从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加里东期、泸州—开江印支期两大隆起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入手,类比论证了不同性质的古隆起对油气藏形成的利与弊。结果表明:①泸州—开江印支期隆起属继承性沉积型隆起,剥蚀幅度弱,中石炭统黄龙组"天窗"... 从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加里东期、泸州—开江印支期两大隆起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入手,类比论证了不同性质的古隆起对油气藏形成的利与弊。结果表明:①泸州—开江印支期隆起属继承性沉积型隆起,剥蚀幅度弱,中石炭统黄龙组"天窗"展布范围小,而且发生在下志留统油系烃源大量排烃之前,有利于古油藏、古气藏的形成与保藏,该区勘探程度虽已较高,但仍具勘探前景;②乐山—龙女寺加里东隆起,属剥蚀型隆起,剥蚀幅度大,延续时间长,震旦系灯影组"天窗"发生在古气藏形成之后,古气藏遭受明显破坏,导致现今气藏气源不足,该区勘探宜转向古隆起外围,目的层以下古生界为主。结论认为:印支期隆起有利于油气的富集与储存,应列为勘探的主要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加里东期 印支期 古隆起 油气成藏 勘探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记录的终极地质解释--试论从地震波形剖面到波阻抗剖面的转换
3
作者 徐中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28,共6页
地震记录终极地质解释的目标包含两重含义:①能够展示地震记录中客观存在的全部地质信息;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精度应该是客观上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探讨了从地震波形剖面到波阻抗剖面转换的思路和方法:从地震记录道... 地震记录终极地质解释的目标包含两重含义:①能够展示地震记录中客观存在的全部地质信息;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精度应该是客观上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探讨了从地震波形剖面到波阻抗剖面转换的思路和方法:从地震记录道中提取一个时变的反射子波,与地震记录道按褶积的逆过程作反褶积运算,可以求得反射波的振幅—时间序列;在把反射波振幅系列标定为反射系数系列的同时,推算出各反射层的波阻抗,从而把地震波形剖面转换为波阻抗剖面,以达到充分分离地震记录道中客观上所蕴含的各种地层地质信息的目的,同时获得更为精确的各类地震信息数据,用以拓展地震资料的解释应用领域。该文也可以被看做是编制相关转换软件的一个简要设计,对转换中涉及的重要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经转换所获得的地震波阻抗剖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并最终服务于提升布井的针对性和钻井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记录道 地震子波 反射系数 子波提取 地震波形剖面 波阻抗剖面 转换 勘探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