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缩机专刊特约主编寄语
1
作者 田旭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共1页
压缩机是用于提升流体压力、产生输送动力的通用装备,压缩机及系统是融合机械、热力学、流体力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技术的复杂机电一体化装备,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置,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筑、国防、航空航天等... 压缩机是用于提升流体压力、产生输送动力的通用装备,压缩机及系统是融合机械、热力学、流体力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技术的复杂机电一体化装备,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置,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筑、国防、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我国压缩机行业经多年发展,已逐步形成完整的设计制造与运行维护技术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压缩机行业的高端设计与制造能力显著增强: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西气东输、大型煤化工等领域的高参数往复压缩机、离心压缩机国产化均取得突破;石化领域大型迷宫式压缩机、氢能领域的隔膜压缩机与液驱压缩机、航空航天领域的微型特殊压缩机、轨道交通中的无油压缩机等一大批压缩机产品均可实现自主可控;全部的制冷压缩机均实现了国内生产。我国能够自主设计制造的压缩机已涵盖近20种结构形式、30多种压缩气体介质、约500多种不同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机行业 机电一体化 隔膜压缩机 无油压缩机 离心压缩机 迷宫式压缩机 往复压缩机 压缩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涡旋压缩机噪声特性仿真与声源定位研究
2
作者 张文卓 曲政 +2 位作者 刘玉环 杨春立 王珍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封闭式压缩机内部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难以实现对共振部件的精准定位与识别,限制了涡旋压缩机振动与噪声性能的高效优化与控制等问题,为了实现对压缩机噪声源的快速识别,提出了涡旋压缩机声振耦合仿真分析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技... 针对封闭式压缩机内部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难以实现对共振部件的精准定位与识别,限制了涡旋压缩机振动与噪声性能的高效优化与控制等问题,为了实现对压缩机噪声源的快速识别,提出了涡旋压缩机声振耦合仿真分析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模拟压缩机转子系统工作过程,获得上、下支撑反力。将其加载于壳体内部,计算得到壳体表面振动特性。采用LMS.Virtual.Lab软件进行声学仿真,明确压缩机壳体表面辐射的噪声特性,再通过试验测试得到压缩机噪声频谱。结果表明,压缩机实测噪声频谱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压缩机声压级为75.2 dB(A),与仿真结果误差仅约2.4 dB(A);824 Hz与1940 Hz为压缩机主要噪声源,分别对应动涡旋和定子壳部件;声源识别系统测试得到的压缩机主要声源位置也与仿真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封闭式涡旋压缩机噪声源定位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涡旋压缩机 噪声特性 噪声源识别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压缩机异常噪声分析及控制研究
3
作者 许晓明 张文卓 +1 位作者 王珍 闫伟国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4,共7页
封闭式涡旋压缩机部件位于壳体内部,异常噪声源的识别与定位对压缩机振动与噪声的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某款涡旋压缩机在高速运行阶段出现的腔内异常噪声问题,首先对该压缩机的振动性能进行分析,筛选出振动能量聚集的主要频率分... 封闭式涡旋压缩机部件位于壳体内部,异常噪声源的识别与定位对压缩机振动与噪声的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某款涡旋压缩机在高速运行阶段出现的腔内异常噪声问题,首先对该压缩机的振动性能进行分析,筛选出振动能量聚集的主要频率分布区域。通过工作变形分析(Operating Deflection Shapes,ODS)和模态测试,获得机体部件的振动规律和模态特性,定位出异常噪声源来自十字滑环与动涡旋盘的啮合冲击和结构共振,结合声学摄像机噪声云图辅助验证。最后,重新改进啮合装置并在同工况下进行测试,与原样机结果相比,改进后该压缩机异常噪声频段消失,振动与噪声的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最高分别下降32.89%和4.51 dB(A)。此分析思路可为深入探究封闭式涡旋压缩机异常振动与噪声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涡旋压缩机 ODS分析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硐压缩空气储能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4
作者 王龙轩 张文 +4 位作者 杨晓林 丛晓明 王汉勋 王鑫雨 龙永康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5-292,共18页
在如今全球气候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为实现碳净零目标,各国可再生能源需求量不断扩大。然而由于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存在着间歇性、不稳定等缺陷,严重制约了其规模化应用。储能技术可有效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整合与并网问题。其... 在如今全球气候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为实现碳净零目标,各国可再生能源需求量不断扩大。然而由于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存在着间歇性、不稳定等缺陷,严重制约了其规模化应用。储能技术可有效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整合与并网问题。其中,废弃矿硐压缩空气储能(Abandoned Mine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M-CAES)由于具备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受到了中外储能领域的广泛关注。基于此,综述了AM-CAES的相关研究,阐述了AM-CAES的基本原理及其热力学模型推导现状,研究了AM-CAES在选址适宜性、工作效率、安全性及环境影响和经济可行性4个方面的理论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外AM-CAES示范项目的特点及其生态和经济效益,对比了中外AM-CAES相关政策,最后总结并探讨了AM-CAES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尚面临的科学问题。结果表明:利用既有废弃矿硐开展压缩空气储能,一方面能够大幅降低工程投资,减少新土地资源的开发,具备较高的环境友好度;另一方面可平衡能源供需,提高电网稳定性,并促进可再生能源集成,从而降低高碳电力比重,应用前景广阔。目前,AM-CAES在储能效率、储能周期、系统规模上仍待进一步突破,投资规模和收益方式也仍需相关政策出台进行推动和完善。旨在为废弃地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存储与转换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以期助力中国生态修复和能源转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废弃矿硐 压缩空气储能 环境友好 地下空间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式预加氢循环压缩机活塞杆负载特性及疲劳失效研究
5
作者 于洋 王胜利 +2 位作者 方燚 刘世成 范文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针对往复式预加氢循环压缩机活塞杆的负载特性及疲劳性能,建立其在最大拉力/压力工况下活塞杆的负载模型。鉴于解析法在活塞杆疲劳失效中的局限性,提出数值模拟与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活塞杆强度校核方法。以某大型往复压缩机活塞杆断裂失... 针对往复式预加氢循环压缩机活塞杆的负载特性及疲劳性能,建立其在最大拉力/压力工况下活塞杆的负载模型。鉴于解析法在活塞杆疲劳失效中的局限性,提出数值模拟与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活塞杆强度校核方法。以某大型往复压缩机活塞杆断裂失效为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活塞体和活塞杆之间的预紧力及其变形量,精确求解活塞和活塞杆柔度系数,计算活塞在最大综合拉力/压力位置时活塞杆预紧失效杆段的静强度安全系数、拉压疲劳应力幅安全系数和最大应力安全系数,分析了活塞杆的疲劳失效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改进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计算的活塞杆最大应力位置出现在断裂处,即加热盲孔的末端;适当降低活塞杆与活塞体之间预紧力时,活塞杆失效杆段的拉压疲劳应力幅安全系数与最大应力安全系数均有所提升,由初始的14.32和1.78提高到优化后的14.64和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加氢循环压缩机 负载模型 断裂失效 预紧力 柔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压缩机降噪技术及声振耦合路径研究
6
作者 李小仨 刘旺 +3 位作者 韩占华 王乐 肖军 江用胜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3,共8页
针对活塞式压缩机噪声超标问题,对压缩机进行一系列减振降噪试验,包括模态和振动测试,以及改变外围壳体的厚度和更换吸声材料,最终完成了噪声指标要求58.7 dB(A)〔LP≤60 dB(A)〕。研究表明,低频振动(10~100 Hz)引起压缩机外壳噪声的辐... 针对活塞式压缩机噪声超标问题,对压缩机进行一系列减振降噪试验,包括模态和振动测试,以及改变外围壳体的厚度和更换吸声材料,最终完成了噪声指标要求58.7 dB(A)〔LP≤60 dB(A)〕。研究表明,低频振动(10~100 Hz)引起压缩机外壳噪声的辐射,边界条件的改变可以有效降低若干低频振动,振动传递路径决定噪声的辐射;在声源与隔声罩没有连接时,隔声罩能降低中高频段(500~2000 Hz)的噪声;声振耦合的存在形式为固体-固体,以第一阶激振频率向外传播,路径单一;边界条件决定声振耦合的强度,决定辐射声波的大小;声辐射面必须完全包络,吸声材料才能起到作用;减振器在高频段,能起到降噪的作用,在低频段,降噪失效。研究结果对同类压缩机的减振降噪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机 板壳耦合结构 减振降噪 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矩阵的隔膜氢气压缩机自学习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7
作者 陶波 陈恩 +6 位作者 李芙东 程翱翔 舒悦 刘志龙 刘晓明 袁恒川 马文博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1,共10页
为了满足加氢站用90 MPa隔膜氢气压缩机的稳定运行监测与安全预警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矩阵的自学习监测预警方法。使用移动滑窗方法,以窗口长度为10,对监测工况时序编组,采用12个组合统计学指标对18种监测参数进行隐含信息挖掘,再... 为了满足加氢站用90 MPa隔膜氢气压缩机的稳定运行监测与安全预警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矩阵的自学习监测预警方法。使用移动滑窗方法,以窗口长度为10,对监测工况时序编组,采用12个组合统计学指标对18种监测参数进行隐含信息挖掘,再构建聚类矩阵算法对筛选的10种监测参数建立模型与识别状态;结合专家经验,基于准确率、召回率与耗时设定权重矩阵。针对氢气压缩机长周期与变工况特点,引入KL,JS散度和KS检验构建自更新策略,阈值为1.0和0.3,显著性水平为0.05。试验结果表明,对于8 000余组数据迭代测试,模型平均准确度从最低点66.75%恢复至94.87%,平均召回率提升至90.64%,核心计算总耗时111.37 s,验证了模型自更新能力与不同工况分布数据的敏感性。本研究为隔膜氢气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监测与预警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膜氢气压缩机 监测预警 聚类矩阵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参元示功图的往复式压缩机智能诊断
8
作者 吴斯琪 王维民 +3 位作者 曹颜玉 李启行 孟繁城 方志法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8-565,625,共9页
针对往复式压缩机在线监测以及智能化故障诊断预警实际需求,提出一种等参元归一化示功图预处理方法。首先,使用转换示功图坐标域的等参元方式归一化处理示功图;其次,将归一化后的示功图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实现压缩机数据的... 针对往复式压缩机在线监测以及智能化故障诊断预警实际需求,提出一种等参元归一化示功图预处理方法。首先,使用转换示功图坐标域的等参元方式归一化处理示功图;其次,将归一化后的示功图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实现压缩机数据的自学习与故障智能诊断;最后,针对部分易混淆故障类型,将融合阀盖振动频域信号作为模型附加输入,可显著提升模型的识别准确率。采用等参元方式归一化处理过的示功图,无需考虑工艺变化、环境改变等造成示功图图形改变的因素,处理后的样本有助于神经网络智能识别,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普适性。经480个模拟仿真和实验台故障数据验证表明,未融合信号前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为97.99%,融合信号后模型的诊断准确率达到100%,可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故障识别和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功图 归一化 往复式压缩机 智能故障诊断 振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流有限元法的涡旋压缩机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建国 王创 +3 位作者 闫伟国 杨春立 李宏坤 王珍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8,共8页
针对涡旋压缩机内部振动传递路径复杂,采用传统的传递函数法往往不能真实地描述振动产生与传递的本质问题,引入功率流有限元法从能量角度分析振动传递特性,进行涡旋压缩机内部振动产生、传递与空间分布的可视化研究。在分析涡旋压缩机... 针对涡旋压缩机内部振动传递路径复杂,采用传统的传递函数法往往不能真实地描述振动产生与传递的本质问题,引入功率流有限元法从能量角度分析振动传递特性,进行涡旋压缩机内部振动产生、传递与空间分布的可视化研究。在分析涡旋压缩机的动力拓扑关系基础上建立激励源,提取与振动响应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实体试验和响应分析结果对比进行模型有效性分析;在验证后的模型上定义8个能量输出面,分析谐波与激励作用下上支撑和下支撑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并且计算节点的功率流矢量确定振源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涡旋压缩机曲轴在运转到280°时,振动频率在1 000 Hz与1 890 Hz时振动能量传递率较高,上支撑能量分布均匀并集于自身,下支撑能量集中于支脚并向外传递。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于涡旋压缩机振动分布及传递、振动控制和优化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有限元功率流 能量传递特性 谐响应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系统含油量对制冷压缩机工作性能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杨传波 张薇 +1 位作者 郭漪 李连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研究制冷系统含油量对制冷压缩机工作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汽车空调用涡旋式压缩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对压缩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并在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测试台上,进行了变含油量、变转速和变工况实验,得到了流入压缩腔内的润滑油量与压... 为研究制冷系统含油量对制冷压缩机工作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汽车空调用涡旋式压缩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对压缩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并在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测试台上,进行了变含油量、变转速和变工况实验,得到了流入压缩腔内的润滑油量与压缩机容积效率、压缩功率损失、排气温度、制冷量和COP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压缩腔内油气质量百分比为7%~9%时,压缩机工作性能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压缩机 制冷系统 含油量 实验研究 性能影响 汽车空调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 工作性能 性能测试台 数学模型 工作过程 计算模拟 压缩过程 容积效率 润滑油量 功率损失 排气温度 关系曲线 计算结果 研究结果 变工况 变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压扰动平衡盘对涡旋压缩机黏性内流压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兴旺 李庚泽 +2 位作者 刘晓明 刘国君 王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4-1852,1884,共10页
在变转速工况下,电动涡旋压缩机背压腔中润滑油产生的背压力无法准确平衡轴向气体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扰动片的背压扰动平衡盘,研究了背压扰动平衡盘对涡旋压缩机黏性内流压力的影响。首先,对背压扰动平衡盘作用原理进行了... 在变转速工况下,电动涡旋压缩机背压腔中润滑油产生的背压力无法准确平衡轴向气体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扰动片的背压扰动平衡盘,研究了背压扰动平衡盘对涡旋压缩机黏性内流压力的影响。首先,对背压扰动平衡盘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使用贝塞尔曲线构建了扰动片型线,对润滑油被扰动后的静压增量进行了公式推导,计算了扰动片出口安装角和扰动片数对润滑油静压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含背压扰动平衡盘的背压腔模型,将流体域分为旋转域和静止域,采用旋转坐标系的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背压腔内润滑油的压力场;最后,根据理论计算,模拟了润滑油在不同出口安装角和扰动片数下的润滑油静压,对润滑油静压与压缩机所需最佳背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背压扰动平衡盘可以使润滑油静压增加21%,且静压增量随主轴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适当增大扰动片出口安装角可使润滑油静压增加0.032 MPa;对比最佳背压可知,扰动前润滑油静压与最佳背压相差26%,而合理设计扰动片后的润滑油静压与最佳背压相差仅为9%,极大改善了电动涡旋压缩机在变转速下的轴向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涡旋压缩机 扰动片模型 出口安装角 扰动片数 变转速工况 轴向平衡 润滑油静压增量 最佳背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压缩机及系统的能效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旭东 鲍洋洋 +1 位作者 李金荣 任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3,104,共6页
在“双碳”目标及国家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空气压缩机及系统作为主要行业广泛应用的重要用能设备,其能效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标准、产品能效水平等角度,重点分析了我国空气压缩机及空压站系统的行业现状,指出了在标准... 在“双碳”目标及国家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空气压缩机及系统作为主要行业广泛应用的重要用能设备,其能效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标准、产品能效水平等角度,重点分析了我国空气压缩机及空压站系统的行业现状,指出了在标准修订、产品制造、市场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就进一步促进行业产品与系统能效的提升,从新技术研发、标准引领、产品认证、市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 空气压缩机 空压站 压缩空气系统 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隔膜压缩机工作过程瞬态仿真及膜片应力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龙瑶妹 钟涌 +4 位作者 康祥 孔荣宗 李松元 吕媛 李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146,共10页
为提高超高压隔膜压缩机膜片寿命,结合压缩机热力过程、固支圆板变形以及曲柄连杆运动等基本方程,建立了隔膜压缩机气体-膜片-液压油耦合瞬态仿真模型,并基于仿真瞬态油压和气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排气压力达到200 MPa级和45 MPa... 为提高超高压隔膜压缩机膜片寿命,结合压缩机热力过程、固支圆板变形以及曲柄连杆运动等基本方程,建立了隔膜压缩机气体-膜片-液压油耦合瞬态仿真模型,并基于仿真瞬态油压和气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排气压力达到200 MPa级和45 MPa时膜片的应力分布,分析了膜腔型线对膜片应力与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片变形减小,其沿厚度方向的应力梯度随之降低;当排气压力达200 MPa级时,即使膜片接近水平位置,仍然处于受压状态,压应力达100 MPa,且膜片紧贴膜腔壁面时的最大径向应力低于基于自由变形理论的计算结果;当膜腔型线、膜片半径与厚度不变时,排气压力200 MPa级工况下的膜片径向应力相比45 MPa工况减小97 MPa;超高压下油压和气压对膜片挤压产生的压应力不可忽略,且排气压力越高,压应力越大;超高压下膜片气侧边缘位置应力幅最大,可通过增大型线挠度降低边缘径向应力及应力幅,提高膜片寿命。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压隔膜压缩机膜腔型线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隔膜压缩机 瞬态油压和气压 膜片应力 膜腔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霜冰箱压缩机与风机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淑萍 杨昭 +3 位作者 赵延峰 候召宁 贺红霞 舒悦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29,38,共8页
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源效率,通过优化压缩机与风机的匹配运行,建立了冰箱动态运行仿真模型,分析了压缩机转速和风机风量对冰箱运行特性的影响,包括冷却换热量、结霜换热量、功率。同时,研究了压缩机与风机的匹配方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源效率,通过优化压缩机与风机的匹配运行,建立了冰箱动态运行仿真模型,分析了压缩机转速和风机风量对冰箱运行特性的影响,包括冷却换热量、结霜换热量、功率。同时,研究了压缩机与风机的匹配方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降温需求的前提下,提升压缩机运行率有助于降低能耗;在1 200~2 100 r/min转速范围内,增加压缩机转速可以显著提升换热量,当转速超过2 100 r/min时,压缩机的运行率随压缩机转速增加而下降,系统功率随压缩机转速增加而升高;增加风机风量可提高冷却换热量占总换热量的比重,与0.013 kg/s风量相比,0.023 kg/s风量下冷却换热量的比重提升了2.73%,然而,风机风量的增加也导致了系统运行功率的增加;在特定降温需求下,存在最佳的压缩机转速与风机风量的匹配方案,使得系统功率取得最小值,在68 W的降温需求下,冰箱功率最低的匹配方案为风机风量0.017 kg/s,压缩机的转速2 111 r/min,此时系统运行功率为54.28 W。研究揭示了结霜换热量、冷却换热量及功率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风机风量与压缩机转速的低能耗匹配策略,为制冷系统中压缩机与风机的运行参数优化、能效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霜冰箱 压缩机 风量 节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法解析空气压缩能量过程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晓明 林子良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4-58,共5页
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了空气被压缩和压缩空气做功的能量转换;说明了空气压缩机工作是压缩功置换为压缩空气能量(有效能)的过程,改变了空气能量的"质"。
关键词 空气压缩机组 压缩空气 压缩 输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地下储氢用压缩机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强 张乐 +3 位作者 张建军 钟曾根 曾胜 王玲子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地下储氢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存储的最具潜力的方式,氢气压缩机是氢气注采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其中离心压缩机与往复压缩机是较适应于地下大规模储氢的压缩机类型。本文从压缩机设计配置、流量压比、润滑与排气温度限制、安全与泄漏等多个角... 地下储氢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存储的最具潜力的方式,氢气压缩机是氢气注采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其中离心压缩机与往复压缩机是较适应于地下大规模储氢的压缩机类型。本文从压缩机设计配置、流量压比、润滑与排气温度限制、安全与泄漏等多个角度比较了离心与往复压缩机的特点,梳理了这2种压缩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应用于地下储氢时离心与往复压缩机目前还存在的技术问题,这主要为往复圧式缩机难以实现大流量运行,而离心压缩机压缩氢气时不易实现高压比,因此均需做出优化与改进。本文面向氢能领域前沿发展方向,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大规模地下储氢的地上设备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氢 压缩机 往复 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MEDA与LMD的往复压缩机活塞杆沉降信号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明 方燚 +5 位作者 孙瑞亮 李豪 刘世成 范文俊 闫慧敏 舒悦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78,共7页
针对传统经验模态分解(EMD)等方法在当前往复压缩机活塞杆故障诊断中故障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电涡流传感器获得往复压缩机活塞杆的沉降信号,利用多点最优最小熵解卷积算法(MOMEDA)对信号周期进行自适应调整去干扰处理,再对... 针对传统经验模态分解(EMD)等方法在当前往复压缩机活塞杆故障诊断中故障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电涡流传感器获得往复压缩机活塞杆的沉降信号,利用多点最优最小熵解卷积算法(MOMEDA)对信号周期进行自适应调整去干扰处理,再对其进行局部均值分解(LMD),得到信号所对应的多个乘积函数(PF)分量的特征参数因子,包括偏度系数gi、峭度系数qi和总能量比Ei/E。对比活塞杆正常和故障状态(支撑环磨损、紧固元件松动和早期裂纹)下的特征参数变化,结果显示:在活塞杆支撑环磨损情况下,g1和q3的值将分别达到-0.02和1.60,与正常值相差3~5倍;活塞杆紧固原件松动情况下,g1,g3,q1,q3均会出现大幅度偏差,甚至呈现出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的差距;活塞杆早期裂纹情况下,低阶分量g4和q4会出现一些变化,分别达到-1.30和1.60;MOMEDA与LMD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对往复压缩机活塞杆沉降信号进行判断,相比于传统的EMD信号分析方法,该方法在活塞杆故障诊断领域展现出更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最优最小熵解卷积算法 局部均值分解 经验模态分解 故障诊断 往复压缩机 活塞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A的涡旋压缩机主轴故障信号调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桤政 张彤赫 +2 位作者 宋永兴 于跃平 李奉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1-206,共6页
为了揭示涡旋压缩机的振动和噪声的机制与调制特性,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模拟主轴磨损故障。利用信号解调方法对振动及噪声信号特性进行讨论,探究此类故障对涡旋压缩机的影响。通过与循环平稳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基于时频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为了揭示涡旋压缩机的振动和噪声的机制与调制特性,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模拟主轴磨损故障。利用信号解调方法对振动及噪声信号特性进行讨论,探究此类故障对涡旋压缩机的影响。通过与循环平稳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基于时频分析与主成分分析(DPCA)的信号解调方法处理涡旋压缩机信号的优越性。利用DPCA方法提取涡旋压缩机的信号调制特征,讨论了不同工况下的信号特性及产生机制。结果表明: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力与压力增强了主成分中调制频率的幅值,x和y方向的振动对噪声的变化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信号解调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无油活塞式压缩机多场耦合特性分析研究
19
作者 鲍军 田旭东 +1 位作者 李奉誉 方燚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5,共6页
为提升无油活塞式压缩机的可靠性,满足轨交车辆对压缩机可靠性要求,通过对新研制的无油活塞式压缩机开展热动力学多场耦合分析研究,明确了吸、排气过程中的压力分布特性、不同曲柄角对应的温度分布特性、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的气体速度分... 为提升无油活塞式压缩机的可靠性,满足轨交车辆对压缩机可靠性要求,通过对新研制的无油活塞式压缩机开展热动力学多场耦合分析研究,明确了吸、排气过程中的压力分布特性、不同曲柄角对应的温度分布特性、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的气体速度分布和流量特性,呈现了压力和温度发生较明显变化的区域,展示了气体速度场中的涡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压力波动主要存在于吸、排气口附近,最大压力约为0.51 MPa,其余部分压力均布;压缩机排气时的内部温度均匀分布,在吸、排气口附近存在最大温度梯度约为50 K;运用分析结果对压缩机的设计、可靠性优化进行理论指导,对试制样机在排气压力在1.1 MPa的工况下进行了1000 h疲劳试验,试验全程中重点部位的振动峰值为9.2 mm/s、温度峰值为148℃,满足了规定工况下保证长时间稳定性能运行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无油活塞式压缩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油活塞式压缩机 压力分布 温度分布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现状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小仨 钱则刚 +2 位作者 杨启超 张成彦 李连生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0-44,共5页
从电力供应的"削峰填谷"入手,阐述了储能的背景环境。重点分析了压缩空气储能(CAES),比较了各种储能形式的发电效率及技术参数。通过比较国内外CAES的发展及技术研究现状,我们清晰地认识国内的发展状态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 从电力供应的"削峰填谷"入手,阐述了储能的背景环境。重点分析了压缩空气储能(CAES),比较了各种储能形式的发电效率及技术参数。通过比较国内外CAES的发展及技术研究现状,我们清晰地认识国内的发展状态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结合特定CAES形式,理论上分析热动力性能及效率,并论述了CAES在将来风电并网中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风电并网 压缩机 膨胀机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