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理利用气候 提高玉米制种
1
作者 石砚华 原兆俊 《河南农业》 1993年第6期30-30,共1页
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目前,我省农业生产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还较低。我市是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就我市玉米制种生产过程中‘乳熟——腊熟’期的光、温、水问题作一浅析。一... 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目前,我省农业生产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还较低。我市是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就我市玉米制种生产过程中‘乳熟——腊熟’期的光、温、水问题作一浅析。一、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玉米制种植株(以下简称植株)是喜光、高光效作物,大多数品种要求每天有8个小时的光照时间。我市有较丰富的光照资源(约平均7小时)。基本上能够满足植株需要。由于受光不同,植株生物积累也不同,受光多的植株,生物积累多。反之,生物积累少,所以光照对植株有利。有人研究,如果遮光90%3天,则减产16—25%;遮光90%9天,则减产44—71%。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光照充足,有利于生产。其趋势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光照时数多,则产量高,质量好;光照时效少,则产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生产 生物积累 乳熟 光照时数 品种要求 高光效 农业生产基础 光照资源 水分条件 种子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