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玉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卫辉市华新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卫辉市华新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行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LUAO-M);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单纯肌瘤切除术(LM),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有助于拓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阻断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725-726,共2页
目的分析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总结防治方法。方法对卫辉市华新医院收治的20例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中,10例血液高凝状态,占50.0%;5例静... 目的分析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总结防治方法。方法对卫辉市华新医院收治的20例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中,10例血液高凝状态,占50.0%;5例静脉血流缓慢,占25.0%;3例静脉壁损伤,占15.0%;2例术后活动较少,占10.0%。根本原因是术后处理措施不当。结论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较多,应做好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薏 张秀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卫辉市华新医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经门诊以及病房收治的68例有剖宫产史的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阴道分娩,27例)以及B组(再次剖宫产,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卫辉市华新医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经门诊以及病房收治的68例有剖宫产史的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阴道分娩,27例)以及B组(再次剖宫产,41例)。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产后发热、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子宫破裂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行阴道分娩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产妇和新生儿损伤,缩短住院时间,但是瘢痕子宫产妇选择阴道分娩应在严格适应证及严密监护下进行阴道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分娩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次全切术、子宫全切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776-3777,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术、子宫全切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卫辉市华新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剥除术,B组患...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术、子宫全切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卫辉市华新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剥除术,B组患者接受子宫次全切术,C组患者接受子宫全切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3组手术治疗方案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E2、FSH、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B组和C组患者FSH、LH水平高于治疗前,E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B组患者FSH、LH水平高于A组,E2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C组患者E2、FSH、LH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C组患者E2水平低于A组,FSH、LH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子宫次全切术和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比较,采用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内分泌功能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次全切术 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剥除术 内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