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7
1
作者 史娜 陈艳 +3 位作者 黄华 蒋双勤 赵茜茜 吴永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39-241,252,共4页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手段之一,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相对来说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这些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各有特点。...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手段之一,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相对来说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这些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各有特点。为了更好地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构经验,本文对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体系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多溴联苯醚的膳食暴露水平和风险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鲍彦 尹帅星 +3 位作者 张磊 李敬光 赵云峰 吴永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2-1179,共8页
本研究于2009年至2013年在全国20个省份按照中国总膳食研究方法采集食物样品160份,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结合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8类食物中7种多溴联苯醚(PBDEs)组分含量,通过膳食消费量计算各省普通居民的PBDEs膳食... 本研究于2009年至2013年在全国20个省份按照中国总膳食研究方法采集食物样品160份,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结合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8类食物中7种多溴联苯醚(PBDEs)组分含量,通过膳食消费量计算各省普通居民的PBDEs膳食摄入量和3种组分的暴露边界值(MOEs).7种PBDEs在所有食物类别中都有检出.含量平均值最高的食物为蛋类(316 pg·g^(-1)fw(fresh weight))、水产(169 pg·g^(-1)fw)和肉类(97.1 pg·g^(-1)fw).摄入量最高的地区为上海(1.88 ng·kg^(-1)bw·d^(-1))、福建(1.63 ng·kg^(-1)bw·d^(-1))和辽宁(1.55 ng·kg^(-1)bw·d^(-1)).与2007年比,膳食中PBDEs含量和摄入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不会造成健康风险;但个别食物以及上海、福建、辽宁趋于严重的污染状况值得重点关注和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弧菌控制措施与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姬华 陈艳 +3 位作者 刘秀梅 付萍 李志刚 李敬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创伤弧菌为革兰氏阴性嗜盐菌,天然存在于世界各地温暖的河口与海洋环境中,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人类感染往往与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有关。食源性创伤弧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原发性败血症,病死率超过50%。文中介绍了创伤弧菌生... 创伤弧菌为革兰氏阴性嗜盐菌,天然存在于世界各地温暖的河口与海洋环境中,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人类感染往往与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有关。食源性创伤弧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原发性败血症,病死率超过50%。文中介绍了创伤弧菌生物学特性、控制措施及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及广州3岁以上居民焙烤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建文 刘爱东 +2 位作者 张磊 刘兆平 李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焙烤食品消费量及其中反式脂肪酸(TFA)含量,评估北京及广州两大城市3岁及以上人群焙烤食品中 TFA 的摄入量及其供能。方法2011年在中国5个城市采集焙烤食品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气相色谱法测定 TFA 含量;以 t-检验方法... 目的:了解我国焙烤食品消费量及其中反式脂肪酸(TFA)含量,评估北京及广州两大城市3岁及以上人群焙烤食品中 TFA 的摄入量及其供能。方法2011年在中国5个城市采集焙烤食品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气相色谱法测定 TFA 含量;以 t-检验方法分析2007年前后各类焙烤食品中 TFA 含量差异,用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进行 TFA 摄入评估,计算每个个体每日 TFA 的摄入水平,包括不同人群(全人群及各年龄组)TFA 摄入量(每天摄入 TFA 的克数),以及 TFA 供能占膳食摄入总能量的百分比。结果各类焙烤食品中 TFA 平均含量在每100 g 食物0.01~0.83 g 范围内。饼干、面包和糕点中 TFA 含量≤0.3 g /100 g的样品比例分别为77.1%,71.8%和67.0%。每100 g 食物平均 TFA 含量较高的食品为威化饼干、夹心饼干,泡芙、蛋糕、牛角/羊角面包,为0.65~0.83 g。夹心饼干和派中 TFA 含量,2007年后比2007年前有显著下降(P<0.01)。北京与广州人群通过焙烤食品摄入的 TFA 为0.049 g·d -1,供能比为0.027%,远低于“小于1%”的 WHO 建议值。在所有年龄组中,3~6岁年龄组的 TFA 摄入量最高,供能比为0.041%。结论我国焙烤食品大部分 TFA 含量较低,北京及广州全人群焙烤食品 TFA 引发的健康风险极低。但部分焙烤食品中 TFA 含量较高,建议进一步降低焙烤食品中 TFA 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脂肪酸 焙烤食品 暴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联合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动物性食品中30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 被引量:26
5
作者 杜娟 吕冰 +2 位作者 朱盼 苗虹 吴永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9-746,共8页
建立了猪肉、鸡肉、鱼肉和虾肉等动物性食品中3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样品匀浆后,采用乙腈提取,以凝胶渗透色谱和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联合进行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以同位素内标法定量。30种有机氯农药的... 建立了猪肉、鸡肉、鱼肉和虾肉等动物性食品中3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样品匀浆后,采用乙腈提取,以凝胶渗透色谱和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联合进行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以同位素内标法定量。30种有机氯农药的响应在5.0~5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6以上,各有机氯农药的检出限在0.2~2.7μg/kg之间。以猪肉、鸡肉、鱼肉和虾肉作为代表性基质,进行5.0、10.0、20.0μg/kg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55.0%~119.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4%~15.0%之间。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样品净化效果好,能够满足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残留痕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有机氯农药 多残留 动物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性食品中167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27
6
作者 吕冰 陈达炜 苗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9-645,651,共8页
建立了肉类、水产类等动物性食品中167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匀浆后,采用乙腈提取,以凝胶渗透色谱和Carb-NH2萃取柱联合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167种农药的响应在1~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 建立了肉类、水产类等动物性食品中167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匀浆后,采用乙腈提取,以凝胶渗透色谱和Carb-NH2萃取柱联合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167种农药的响应在1~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4以上,各农药的检出限为0.3~3μg/kg,定量下限为1~10μg/kg。以猪肉样品作为代表性基质,进行0.01,0.04 mg/kg 2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66.4%~111.5%,相对标准偏差为1.3%~17.8%。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样品净化效果好,能够满足动物性食品中农药多残留的痕量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多残留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凝胶渗透色谱 固相萃取 动物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食品欺诈和食品掺假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杰 高洁 苗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5-240,共6页
文中旨在掌握食品欺诈和食品掺假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寻找出能够对我国应对食品掺假事件危机管理的启示。通过对食品欺诈和经济利益驱动的食品掺假的定义、类型、特性及美国应对食品掺假采取的相应策略措施的介绍,及其美... 文中旨在掌握食品欺诈和食品掺假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寻找出能够对我国应对食品掺假事件危机管理的启示。通过对食品欺诈和经济利益驱动的食品掺假的定义、类型、特性及美国应对食品掺假采取的相应策略措施的介绍,及其美国食品欺诈数据库和食品掺假数据库的详细介绍和比较,进一步提出了收集我国食品掺假的相关背景信息,建立我国食品掺假数据库,并与国际食品欺诈领域工作者共同合作,致力于研究全球有效的食品欺诈防御及其风险评估体系用以应对食品欺诈和食品掺假事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欺诈 经济利益驱动的食品掺假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测定动物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38
8
作者 吕冰 尹帅星 +3 位作者 陈达炜 方从容 周爽 赵云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24-1430,共7页
基于低温处理和QuEChERS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建立了动物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低温处理,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粉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以BEH C18色... 基于低温处理和QuEChERS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建立了动物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低温处理,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粉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以BEH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乙腈-0.1%乙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外标法定量。采用高分辨质谱平行反应监测(PRM)扫描模式,以负离子采集进行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02~2μg/L和0.2~2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2。对液体或半液体样品(如牛奶和鸡蛋)和固体样品(如鸡肉),方法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1μg/kg和0.2μg/kg。在不同浓度的加标水平下,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鸡蛋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6%~96.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1.5%;在鸡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2%~96.0%,RSD为3.4%~11.4%;在牛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9.1%~100.1%,RSD为1.5%~10.7%。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满足欧盟的残留限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动物性食品 QUECHERS 高分辨质谱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质谱法测定红葡萄酒中的18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达炜 吕冰 +4 位作者 丁颢 邹建宏 杨欣 赵云峰 苗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492,共8页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质谱法同时快速测定红葡萄酒中18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以 N-丙基乙二胺(PSA)和 C18作为吸附剂的分散固相萃取法(d-SPE)进行净化,以 BEH C18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分别通...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质谱法同时快速测定红葡萄酒中18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以 N-丙基乙二胺(PSA)和 C18作为吸附剂的分散固相萃取法(d-SPE)进行净化,以 BEH C18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分别通过高分辨质谱的全扫描/实时二级质谱扫描( full scan/ddms2)和目标选择离子监测( tar-geted SIM,tSIM)模式进行定性筛查和定量检测。以多菌灵-D4、毒死蜱-D10、吡虫啉-D4、甲氧虫酰肼-D9、嘧霉胺-D5和戊唑醇-D6为内标进行内标法定量,有效地降低了样品基质的影响。待测物在0.5~5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9。18种农药残留的检出限(LOD)为0.5μg/kg,定量限(LOQ)为1.0μg/kg。空白红葡萄酒样品在1~40μg/kg范围内的4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5.4%~117.9%,相对标准偏差为0.5%~6.1%。应用该方法对市售的红葡萄酒样品进行检测,共检出多菌灵、吡虫啉、嘧霉胺、戊唑醇和三唑醇5种农药残留,含量分别为2.6~143.0μg/kg、0.6~0.9μg/kg、2.1~3.1μg/kg、0.6~3.0μg/kg和0.6μg/kg。该方法适用于红葡萄酒中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同位素稀释 超高效液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 农药残留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肉中10种镇静剂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烁 周爽 +4 位作者 陈达炜 花镇东 吴永宁 孙承业 赵云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3-1218,共6页
建立了一种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HPLC-MS/MS)方法,并用于动物肌肉组织(猪肉、牛肉、羊肉)中10种兽药镇静剂的同时测定。样品酶解后,经乙腈提取,MCX固相萃取净化,以ACQUITY UPLC CSH C18色谱柱分离,UPLC-MS/MS的多... 建立了一种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HPLC-MS/MS)方法,并用于动物肌肉组织(猪肉、牛肉、羊肉)中10种兽药镇静剂的同时测定。样品酶解后,经乙腈提取,MCX固相萃取净化,以ACQUITY UPLC CSH C18色谱柱分离,UPLC-MS/MS的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用同位素稀释内标法(安眠酮采用基质匹配外标法)进行分析。10种镇静剂在0.5-100μg/L范围内显示良好线性(r2≥0.993 6),其检出限(LOD)不高于0.5μg/kg,定量下限(LOQ)不高于1.0μg/kg。在1.0,5.0,50.0μg/kg加标水平下,10种镇静剂的平均回收率为82.0%-116.0%,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6%-12.8%。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畜肉中镇静剂多残留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肉 兽药 镇静剂 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在青椒中农药多残留快速筛查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达炜 吕冰 +3 位作者 邹建宏 杨欣 苗虹 赵云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27-1333,共7页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法(d-SPE)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青椒中农药多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BEH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0.1%甲酸乙腈及含0.1...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法(d-SPE)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青椒中农药多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BEH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0.1%甲酸乙腈及含0.1%甲酸和4mmol/L甲酸铵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正、负离子切换,同时对欧盟青椒定性和定量考核样品进行快速筛查,并对定量考核样品筛查到的16种农药进行定量测定.16种农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5,该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4~2.0 μg/kg.在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1.6% ~ 116.5%,相对标准偏差为0.4%~7.5%.以欧盟青椒定量考核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和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结果表明,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定量结果可与三重四极杆质谱结果相媲美.本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农产品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筛查和分析测定,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农药 青椒 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多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度对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分析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达炜 苗虹 +1 位作者 赵云峰 吴永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06-1210,共5页
分析酒精度对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法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影响,建立了快速检测白酒中EC含量的HPLC-FLD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不同酒精度下同一EC含量的峰面积,研究酒精度对EC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65%(... 分析酒精度对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法测定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影响,建立了快速检测白酒中EC含量的HPLC-FLD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不同酒精度下同一EC含量的峰面积,研究酒精度对EC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65%(v/v)酒精度范围内,酒精度与EC含量(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8,同时建立了不同酒精度间EC含量换算的相对校正系数。该方法在10~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大于0.999 9,定量限为10μg/L,加标回收率为98.9%~108.2%,相对标准偏差为0.6%~4.9%。评价了HPLC-FLD法的可靠性,将该方法与GC-MS方法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白酒中EC含量的快速测定,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氨基甲酸乙酯 酒精度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的抗氧化促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苏卿 李谦 +4 位作者 陈浩 张文众 李宁 贾旭东 周志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71,77,共5页
以叶黄素为受试物,采用抗氧化能力评价化学方法,包括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RAC方法)、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TEAC法)、Folin-Ciocalteu法(FCR实验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DPPH法),同时采用评价生物大分... 以叶黄素为受试物,采用抗氧化能力评价化学方法,包括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RAC方法)、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TEAC法)、Folin-Ciocalteu法(FCR实验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DPPH法),同时采用评价生物大分子损伤的脱细胞彗星实验,对叶黄素的抗氧化-促氧化作用进行探索。结果表明,ORAC法和DPPH法表明不同浓度叶黄素分别呈现出抗氧化和促氧化的双重作用;TEAC法表明叶黄素具有抗氧化作用、FCR实验表明叶黄素含有酚类物质较少,酚类物质不是叶黄素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因素;脱细胞彗星实验表明高剂量叶黄素对DNA分子具有损伤。因此,叶黄素在不同浓度表现出抗氧化—促氧化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抗氧化 促氧化 化学法 脱细胞彗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试剂盒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韩春卉 江涛 +5 位作者 李燕俊 高秀芬 李楠 张宏元 赵熙 张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15-318,共4页
目的:研究自制黄曲霉毒素B1(AFB1)酶联免疫试剂盒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方法:比较研制出的AFB1酶联免疫试剂盒在4℃和37℃保存条件下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AFB1后其空白对照孔OD值的变化范围、IC20、IC50、IC80及RSD值的变化情况,及标准... 目的:研究自制黄曲霉毒素B1(AFB1)酶联免疫试剂盒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方法:比较研制出的AFB1酶联免疫试剂盒在4℃和37℃保存条件下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AFB1后其空白对照孔OD值的变化范围、IC20、IC50、IC80及RSD值的变化情况,及标准曲线的R2值等指标。结果:4℃保存270d空白对照孔OD值变化范围为1.129~1.777,IC20、IC50、IC80及RSD分别为0.05ng/mL和27.36%、0.27ng/mL和27.58%、0.92ng/mL和19.82%,该保存时间内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值均大于0.97);37℃加速破坏条件下保存13d内空白对照孔OD值变化范围为1.200~1.809,IC20、IC50、IC80及RSD变化分别为0.06ng/mL和27.71%、0.25ng/mL和25.66%、1.181ng/mL和21.89%,该保存时间内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值均大于0.98)。结论:研制的AFB1酶联免疫试剂盒在4℃和37℃加速破坏条件下分别保存270d和13d,试剂盒空白对照孔的OD值均大于1.0,各项指标可满足现场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酶联免疫试剂盒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油和玉米油中多组分真菌毒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丹 韩小敏 +3 位作者 李凤琴 王畅 罗晓林 卢大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7-304,共8页
建立花生油和玉米油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等13种真菌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提取、Multi 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分别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检测。经优化,正离子... 建立花生油和玉米油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等13种真菌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提取、Multi 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分别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检测。经优化,正离子模式流动相为含2 mmol/L甲酸铵的0.1%甲酸-甲醇溶液,负离子模式流动相为0.1%氨水-乙腈溶液。该方法对花生油和玉米油中13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05~3.00μg/kg,定量限为0.10~10.00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6.6%~114.9%。所建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花生油和玉米油中多组分真菌毒素的协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花生油 玉米油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乳中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检测与污染水平初步调查 被引量:12
16
作者 崔霞 丁颢 +5 位作者 邹建宏 李珊 苗虹 傅武胜 赵云峰 吴永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97,共5页
采用固相支持液-液萃取净化,结合同位素稀释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建立液态乳中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单氯丙醇酯)的检测方法。液态乳样品经正己烷超声提取,以甲醇钠-甲醇溶液进行酯键断裂... 采用固相支持液-液萃取净化,结合同位素稀释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建立液态乳中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单氯丙醇酯)的检测方法。液态乳样品经正己烷超声提取,以甲醇钠-甲醇溶液进行酯键断裂反应后,用硅藻土小柱进行净化,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以GC-MS测定。3-氯-1,2-丙二醇脂肪酸(3-monochloropropane-1,2-diol,3-MCPD)酯和2-氯-1,3-丙二醇脂肪酸(2-monochloropropane-1,3-diol,2-MCPD)酯含量在5~500μg/L之间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9 5,检出限均为2.0μg/kg。空白样品中3-MCPD酯和2-MCPD酯在10、50、100μg/kg和200μg/kg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73.5%~10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本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适合液态乳中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检测。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30份牛乳样品,3-MCPD酯和2-MCPD酯的含量在未检出~13.8μg/kg之间,污染水平较低。初步暴露评估结果显示,牛乳中的氯丙醇酯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二醇脂肪酸酯 同位素稀释 气相色谱-质谱 液态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酱油及食醋中氨基甲酸乙酯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达炜 苗虹 赵云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d-SP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酱油和食醋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分析方法.基于不同样品基质的复杂性,以乙腈(酱油)或者乙酸乙酯(食醋)进行液液萃取,经N-丙基乙二胺(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考察...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d-SP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酱油和食醋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分析方法.基于不同样品基质的复杂性,以乙腈(酱油)或者乙酸乙酯(食醋)进行液液萃取,经N-丙基乙二胺(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考察了萃取溶剂的种类、萃取次数和PSA使用量等因素对EC萃取效率和分析效果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EC在10~5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2)为0.9998.EC在酱油和食醋两种基质中的定量下限均为5.0 μg/kg,不同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2.9%~114.3%,相对标准偏差为0.5%~5.3%.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酱油和食醋中EC含量的测定,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 酱油 食醋 气相色谱-质谱法 分散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被引量:10
18
作者 程莉 王丹 +2 位作者 周爽 张加玲 赵云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71-1977,共7页
建立了蜂蜜中5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蜂蜜样品用50%甲醇超声提取,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以Waters BEH C18(100 mm×2.1 mm,... 建立了蜂蜜中5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蜂蜜样品用50%甲醇超声提取,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以Waters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含0.1%甲酸的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倒千里光碱、千里光宁、千里光菲啉和野百合碱在0.2—100.0μg·kg-1,克氏千里光宁在1.0—200.0μg·kg-1的浓度范围内各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定量限在0.2—0.8μg·kg-1之间.在3个加标水平下,空白基质蜂蜜中的5种生物碱的平均回收率为82.0%—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2.5%.方法准确可靠,适合于蜂蜜中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蜂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毒素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方海琴 李利忠 +5 位作者 赵增明 何俊 赵君 杨嵘 耿雪 彭双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5-420,共6页
目的观察T-2毒素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线粒体功能的毒性作用,探讨其胚胎毒性的可能作用靶点与作用机制。方法处于分化过程中的mESC加入T-2 0.5μg·L-1分别作用24,72及120 h,同时设Trolox 200μmol·L-1预处理后30 min再加入... 目的观察T-2毒素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线粒体功能的毒性作用,探讨其胚胎毒性的可能作用靶点与作用机制。方法处于分化过程中的mESC加入T-2 0.5μg·L-1分别作用24,72及120 h,同时设Trolox 200μmol·L-1预处理后30 min再加入T-2毒素0.5μg·L-1染毒72 h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内结构;罗丹明123荧光探针法流式细胞术检测mESC内线粒体膜电位,氧电极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速率,计算呼吸控制比,荧光素-荧光素酶发光法测定ATP合成酶活性。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可见,T-20.5μg·L-1作用72与120 h组mESC内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结构变形,线粒体中少见或缺少完整的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ESC内线粒体呼吸控制比分别下降49.5%和55.1%(P<0.05),ATP合成酶活性分别下降84.9%和89.3%(P<0.05),mESC线粒体膜电位下降23.2%和35.2%(P<0.05)。Trolox预处理可以改善T-2毒素对上述线粒体功能指标的抑制作用。结论 T-2毒素可降低mESC的线粒体功能,进而抑制mESC的分化能力,可能是其胚胎发育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毒性作用 胚胎干细胞 线粒体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化合物前体物质生物转化与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杨琳 李敬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9-655,共7页
全氟化合物前体物质在环境和人体中广泛分布,是全氟化合物污染的重要间接来源.由于这些前体物质可以转化为具有生物富集性、多器官毒性,并且半衰期更长的全氟磺酸(PFSAs)和全氟烷酸(PFCAs),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一些全氟化... 全氟化合物前体物质在环境和人体中广泛分布,是全氟化合物污染的重要间接来源.由于这些前体物质可以转化为具有生物富集性、多器官毒性,并且半衰期更长的全氟磺酸(PFSAs)和全氟烷酸(PFCAs),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一些全氟化合物前体物质自身或者代谢中间体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毒性,如类激素作用、蛋白偶联、细胞毒性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人群暴露的潜在健康危害.本篇综述针对于全氟烷酸和全氟磺酸类的前体物质,总结了该类化合物在环境分布、生物转化和相关毒性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前体物质 环境分布 生物转化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