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种胰岛移植临床研究专家共识(2019专家建议版)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维 +9 位作者 窦科峰 王贵强 程颖 赵家军 罗敏华 陆燕蓉 贺争鸣 易受南 石炳毅 刘永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2-677,共6页
为了顺利推进异种胰岛移植的临床研究,根据相关法律和规范,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异种移植学组从总则、异种胰岛移植临床研究项目的申请与审批,对供体的要求、伦理要求,临床研究的技术和相关设备标准、生物安全性标准、项目的实施、... 为了顺利推进异种胰岛移植的临床研究,根据相关法律和规范,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异种移植学组从总则、异种胰岛移植临床研究项目的申请与审批,对供体的要求、伦理要求,临床研究的技术和相关设备标准、生物安全性标准、项目的实施、项目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异种胰岛移植临床研究专家共识(2019专家建议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胰岛移植 供体猪 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标准操作程序 质量控制标准 生物安全 设备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3A4^* 1G、CYP3A5^* 3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席兰艳 袁洪 +4 位作者 明英姿 朱利军 阳国平 谢和宾 黄志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382-1387,共6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比(C/D)的影响。方法:以70例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PCRRFLP法和测序法检测患者CYP3A4^*1G、CYP3A5^*3基因型,患者连续服用...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比(C/D)的影响。方法:以70例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PCRRFLP法和测序法检测患者CYP3A4^*1G、CYP3A5^*3基因型,患者连续服用他克莫司至少达3 d后,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患者的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C0),比较CYP3A4^*1G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比(C/D)的影响。结果: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携带CYP3A4^*1G野生型(^*1^*1)患者的他克莫司C/D明显高于CYP3A4突变杂合子(^*1^*1G)和CYP3A4突变纯合子(^*1G^*1G)携带者(P〈0.05);CYP3A5^*3突变纯合子(^*3^*3)患者的他克莫司C/D明显高于CYP3A5野生型(^*1^*1)和CYP3A5突变杂合子(^*1^*3)基因型患者(P〈0.05)。要达到相同的目标血药浓度,CYP3A4^*1G的^*1^*1G和^*1G^*1G患者比^*1^*1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他克莫司,CYP3A5^*3的^*1^*1和^*1^*3患者比^*3^*3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他克莫司。结论: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的他克莫司C/D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细胞色素P-450 CYP3A 肾移植 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捐献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根 张毅 +6 位作者 彭贵主 王彦峰 叶少军 周大为 薛承彪 王志梁 叶启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ese donation after citizens’death,CDCD)发生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38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 目的探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ese donation after citizens’death,CDCD)发生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38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21例发生DGF(DGF组),117例移植肾功能稳定(immediate graft function,IGF)为IFG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logistic模型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DGF发生率为15.2%(21/138),单因素分析显示DGF的预后因素包括受者术前血透时间≥12个月(P=0.024)、脑出血死亡供者(P=0.020)、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P=0.013)、热缺血时间≥15 min(P=0.041)、冷缺血时间≥12 h(P=0.025)及供者经历心肺复苏(P=0.001)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OR=7.138,95%CI:1.418~35.937,P=0.017)、供者心肺复苏(OR=30.207,95%CI:3.653~111.778,P=0.001)及热缺血时间≥15 min(OR=7.762,95%CI:1.953~30.845,P=0.004)是DGF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供者经历心肺复苏及热缺血时间≥15 min是导致CDCD发生DGF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肾移植 肾功能延迟恢复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的诊治体会(附6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明英姿 周威 +3 位作者 刘洪 叶少军 邵明杰 叶啟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的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2001年至2013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2 000余例肾移植患者中6例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的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2001年至2013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2 000余例肾移植患者中6例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5例因反复髂外动脉出血切除移植肾,其中2例患者行自体大隐静脉逆转替代髂外动脉术,2例患者行双侧股动脉血管搭桥术,1例直接行髂外动脉修补术;另1例患者因髂外动脉真菌包块切除了移植肾及所累及处的髂外动脉,动脉缺损处用尸体髂动脉行原位搭桥术。6例患者中除1例髂外动脉修补术后死亡外,其余5例患者均存活。结论:血管替代法及动脉搭桥法是抢救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患者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动脉血管并发症 髂外动脉 血管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家属决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育玮 邓云龙 +1 位作者 叶啟发 黄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2,共3页
2010年3月起我国开始推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试点工作。通过对51例潜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案例进行开放式访谈,探讨协调介入时机和环境、协调员专业水平、家属对脑死亡及捐献流程信息的了解、家庭组成、传统文化对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针对... 2010年3月起我国开始推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试点工作。通过对51例潜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案例进行开放式访谈,探讨协调介入时机和环境、协调员专业水平、家属对脑死亡及捐献流程信息的了解、家庭组成、传统文化对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针对性提出提高器官捐献数量和捐献率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家属决定 协调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质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倩雯 叶啟发 +2 位作者 明英姿 牛英 李晓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国际规范性器官移植的供体主要来源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 er citizen's death)。近年国际国内有关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脏质量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量降低术后早期原发性无功能、肝功能延迟性恢复等相关并发症的新... 国际规范性器官移植的供体主要来源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 er citizen's death)。近年国际国内有关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脏质量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量降低术后早期原发性无功能、肝功能延迟性恢复等相关并发症的新疗法涌现。脑死亡捐献(donation a er brain death,DBD)及心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 er cardiac death,DCD)成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脏的基础,DBD与DCD供体肝移植并发症及其预后成为新的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肝移植 心死亡捐献 脑死亡捐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COS单抗与小剂量环孢素A联用对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赵于军 黄祖发 +2 位作者 成柯 朱晒红 叶启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抗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ilator,ICOS)单克隆抗体与小剂量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联用对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后移植物生存质量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同基... 目的:探讨抗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ilator,ICOS)单克隆抗体与小剂量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联用对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后移植物生存质量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同基因移植对照组和同种异基因移植试验组,其中试验组根据术后处理不同又分为安慰剂组、常规剂量CsA组、抗-ICOS-单抗组、小剂量CsA组和抗-ICOS-单抗联合小剂量CsA组,观察各组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及移植心组织病理学变化,对移植心长期存活(>100d)的受体,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结果:单独使用不同剂量CsA者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延长(P<0.05);抗-ICOS-单抗联用小剂量CsA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单用小剂量CsA组明显延长(P<0.05);与安慰剂组相比,单用抗-ICOS-单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心长期存活受体中,与常规剂量CsA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移植心慢性排斥损伤明显减轻,而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抗ICOS单抗加小剂量CsA联合免疫治疗,可有效延长大鼠移植心存活时间和减轻慢性排斥反应,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高水平表达与诱导移植耐受、抑制慢性排斥反应有重要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环孢素A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激酶在移植后糖尿病中的潜在调节作用
8
作者 明英姿 Richard M.Kream +2 位作者 George B.Stefano 庄权 郁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6-338,共3页
肝移植术后受体易出现高血糖,进而可能导致移植后糖尿病(PTDM)。PTDM受体脂肪组织中正常糖酵解途径会受到显著的抑制,致使3磷酸甘油(G3P)只能由称为甘油新生的逆向糖酵途径生成。G3P生成不足可导致游离脂肪酸过多进入血液循环进而促进... 肝移植术后受体易出现高血糖,进而可能导致移植后糖尿病(PTDM)。PTDM受体脂肪组织中正常糖酵解途径会受到显著的抑制,致使3磷酸甘油(G3P)只能由称为甘油新生的逆向糖酵途径生成。G3P生成不足可导致游离脂肪酸过多进入血液循环进而促进糖尿病(如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从供肝脂肪性肝病与PTDM的关系、甘油激酶(GK)在PTDM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激酶 器官移植 移植后糖尿病 3磷酸甘油 线粒体 肝脏 脂肪细胞 甘油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对实体器官移植钙神经蛋白抑制剂处置的影响
9
作者 李定云 朱利军 叶启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8-1022,F0003,共6页
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s)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和环孢素(cyclosporine A,Cs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术后的2种基础免疫抑制剂,具有治疗指数窄,药物代谢动力学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如何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来... 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s)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和环孢素(cyclosporine A,Cs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术后的2种基础免疫抑制剂,具有治疗指数窄,药物代谢动力学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如何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来制定FK506和CsA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其疗效达到最佳而毒副作用降至最低,是临床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通过研究编码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以及药物靶分子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对CNIs处置的影响,为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条有益的临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钙神经蛋白抑制剂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及其在器官移植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牛英 叶启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缺血后处理的概念自2002年提出后,此后5年间的研究证实其可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极为有效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大部分与缺血预处理类似,但仍有其独有的特点。再灌注损伤在器官移植术中不可避免,减轻再灌注损伤程度可促进移植器官功... 缺血后处理的概念自2002年提出后,此后5年间的研究证实其可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极为有效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大部分与缺血预处理类似,但仍有其独有的特点。再灌注损伤在器官移植术中不可避免,减轻再灌注损伤程度可促进移植器官功能的迅速恢复。相对于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有望在器官移植术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前景。深入了解缺血后处理对器官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特点及机制,将有利于推动其在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损伤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XR激动剂GW4064改善他克莫司诱导的移植术后糖尿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豪 李玲 +2 位作者 夏志平 叶啟发 彭贵主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66-472,共7页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诱导的移植术后糖尿病在小鼠肾脏中相关糖代谢基因的表达及法尼酯X受体(FXR)激活调节葡萄糖代谢的相关机制。方法:用他克莫司和他克莫司+FXR激动剂(GW4064)分别处理HK-2细胞系并设置对照组,72 h以后检测细胞中FXR、小...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诱导的移植术后糖尿病在小鼠肾脏中相关糖代谢基因的表达及法尼酯X受体(FXR)激活调节葡萄糖代谢的相关机制。方法:用他克莫司和他克莫司+FXR激动剂(GW4064)分别处理HK-2细胞系并设置对照组,72 h以后检测细胞中FXR、小异二聚体伴侣-1(SHP-1)、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的基因表达水平。用他克莫司和他克莫司+FXR激动剂分别将C57BL/6J雄性小鼠灌胃12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小鼠体重和血糖变化;动物处理后,分别检测FXR、SHP-1、PEPCK、GLUT2等基因的表达。结果:在细胞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他克莫司治疗组的FXR、SHP-1、GLUT2基因表达下降(P<0.05),PEPCK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在动物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他克莫司治疗组的血糖值明显增高(P<0.05),他克莫司+FXR激动剂联合干预组的血糖值显著下降(P<0.05),小鼠肾脏的FXR、SHP-1、GLUT2基因表达上调(P<0.05),PEPCK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FXR激动剂能够改善他克莫司诱导移植术后糖代谢异常。因此,FXR可能是防治移植术后糖尿病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酯X受体 移植术后糖尿病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尼酯X受体翻译后修饰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兆丰 李玲 +2 位作者 那淑芳 乐江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92-1298,共7页
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一种由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参与调控胆汁酸、脂肪、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FXR活性受到多种翻译后修饰方式的调控。常见FXR翻译后修饰方式包括O-糖基化、磷酸化、乙酰化、SUMO化和... 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一种由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参与调控胆汁酸、脂肪、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FXR活性受到多种翻译后修饰方式的调控。常见FXR翻译后修饰方式包括O-糖基化、磷酸化、乙酰化、SUMO化和甲基化等,这些翻译后修饰方式可能影响FXR结合DNA和配体、异源二聚化和亚细胞定位等功能,可能特异性调控下游基因转录表达。不同翻译后修饰可导致FXR稳定性及生物学功能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拟对近5年FXR的翻译后修饰方式及参与疾病调控的机制作一综述,探讨翻译后修饰方式对FXR生理学功能的影响,为以FXR为靶点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酯受体 O-糖基化 磷酸化 乙酰化 SUMO化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捐献器官获取质量管理与控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律 范晓礼 叶啟发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9,共9页
器官移植是二十世纪以来有效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器官捐献作为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提升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是促进捐献器官转化、改善器官移植预后的关键。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在捐献器官... 器官移植是二十世纪以来有效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器官捐献作为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提升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是促进捐献器官转化、改善器官移植预后的关键。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在捐献器官获取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提出了系列政策和标准,并取得了积极成果。本文通过探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有关概念、国际捐献器官获取质量管理先进策略及模式,研究器官获取组织、捐献者、捐献器官质控举措,以期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捐献器官获取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推进捐献器官获取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 器官获取组织(OPO) 质量管理 管理模式 质量控制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急性尿潴留发生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一川 何乐业 +5 位作者 龙智 孙晓辉 王国民 裴夏明 钟狂飚 叶啟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AUR)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4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有无AUR发生的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AUR的患者为164例(29.9%),不伴有AUR的患者为384例(70.1%...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AUR)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4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有无AUR发生的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AUR的患者为164例(29.9%),不伴有AUR的患者为384例(70.1%)。两组患者的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移行区体积、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游总比及PSA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病程和移行区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PSS、残余尿量、tPSA与AUR发生呈正相关,Qmax与AUR发生呈负相关。结论:发生AUR的BPH患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年龄较大、IPSS值高、Qmax减少、前列腺体积增大、血清PSA升高及残余尿增多等,其中IPSS、残余尿量、tPSA及Qmax可作为预测AUR发生的主要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急性尿储留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的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类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慧佳 李玲 +5 位作者 魏婉慧 徐千 时玉颖 乐江 王彦峰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713-720,共8页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受体,为配体依赖性蛋白。LXR作为体内激素和营养信号的整合者,主要通过调控脂质和糖类等途径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参与Ⅱ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多种常见代谢疾病的发...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受体,为配体依赖性蛋白。LXR作为体内激素和营养信号的整合者,主要通过调控脂质和糖类等途径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参与Ⅱ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多种常见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证明,多个LXR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代谢类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LXR参与代谢性疾病的病理机制、探究LXR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有利于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代谢类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实现早期发现和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提高代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LXR参与代谢途径和其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X受体 代谢性疾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千 李玲 +5 位作者 魏婉慧 赵慧佳 时玉颖 乐江 王彦峰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180-1188,共9页
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由配体激活、维持机体稳态的一种转录因子。作为一种多功能核受体,入核后与视黄醛衍生物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形成异质二聚体,与反向重复序列-1(inverted repeat-1,IR1)结合调节靶基... 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由配体激活、维持机体稳态的一种转录因子。作为一种多功能核受体,入核后与视黄醛衍生物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形成异质二聚体,与反向重复序列-1(inverted repeat-1,IR1)结合调节靶基因表达。其靶基因涉及脂肪酸、胆汁酸、葡萄糖代谢,进而决定了FXR与胆汁淤积、糖尿病、高血压、脂质紊乱等代谢性疾病的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多个FXR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rs56163822与糖代谢紊乱相关,rs35724和rs10860603会影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本文拟就近年来FXR参与代谢途径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为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几率评估及提前干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酯X受体 基因多态性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R1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个体化治疗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玲 赵慧佳 +7 位作者 陈彬尧 刘晓红 孙功鹏 郝卓文 范志鹏 乐江 吴建国 叶啟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9期1053-1059,共7页
CYP2R1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的成员,作为维生素D的25-羟化酶,负责将维生素D羟基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5-OH-D),影响活性激素1,25(OH)2D的生成。CYP2R1突变会引发维生素D依赖型佝偻病1B型,且CYP2R1的多态性与25-OH-D水平显著相关,尤... CYP2R1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的成员,作为维生素D的25-羟化酶,负责将维生素D羟基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5-OH-D),影响活性激素1,25(OH)2D的生成。CYP2R1突变会引发维生素D依赖型佝偻病1B型,且CYP2R1的多态性与25-OH-D水平显著相关,尤其是rs10741657。CYP2R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对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显著影响。CYP2R1通过调节基因功能,从而调节免疫反应,影响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多态性与多种癌症的风险相关,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研究CYP2R1基因多态性有利于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改变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癌症、佝偻病、1型糖尿病等疾病的认识,促进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本文拟就近五年CYP2R1参与的代谢途径和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R1 遗传多态性 维生素D缺乏 1型糖尿病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程 张惠文 容鹏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160,共8页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是一种锚附着在细胞膜表面的癌胚蛋白质,在肝细胞癌中过表达。GPC3可以作为肝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肝癌病人的血清GPC3水平对于预后评估存在重要价值。此外,肝癌细胞中GPC3具有免疫反应性,可以作...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是一种锚附着在细胞膜表面的癌胚蛋白质,在肝细胞癌中过表达。GPC3可以作为肝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肝癌病人的血清GPC3水平对于预后评估存在重要价值。此外,肝癌细胞中GPC3具有免疫反应性,可以作为治疗靶点,有关靶向GPC3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已经展开。本文简述了GPC3的结构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回顾了靶向GPC3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结果,并总结了GPC3相关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新的抗GPC3抗体正在研发,它们与其它靶向药物联用的临床试验正在展开;有关GPC3靶向的TRAB、GPC3疫苗和GPC3基于嵌合抗原受体(CAR)-T疗法的研究正在进行。我们认为,靶向GPC3治疗肝细胞癌的方案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期待更多的研究聚焦于此,为靶向GPC3疗法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靶向治疗 T细胞重定向抗体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坏死: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新靶点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晓璟 明英姿 +2 位作者 牛英 刘倩雯 叶啟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5-770,共6页
程序性坏死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在凋亡通路抑制条件下,死亡受体与配体结合可调控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具备典型的坏死样形态学特征,可触发显著的炎症反应。含死亡域的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3在程序... 程序性坏死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在凋亡通路抑制条件下,死亡受体与配体结合可调控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具备典型的坏死样形态学特征,可触发显著的炎症反应。含死亡域的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3在程序性坏死的调节中发挥特异性激酶作用,且可被坏死性抑制剂特异性抑制。程序性坏死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关注,研究已发现其在心、肾、脑组织及视网膜等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作为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3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中的重要靶点:法尼酯X受体(FXR)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晓红 李玲 +6 位作者 齐振华 陈彬尧 赵慧佳 郝卓文 乐江 叶啟发 吴建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955-960,共6页
法尼酯X受体(FXR)是一种可以被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通过调控CYP7A1等靶基因的表达,影响脂质在肝脏、小肠等重要器官的各种代谢过程。本文拟就近几年来探究FXR在脂质合成、氧化、吸收及转运环节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进而FXR有望成为治... 法尼酯X受体(FXR)是一种可以被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通过调控CYP7A1等靶基因的表达,影响脂质在肝脏、小肠等重要器官的各种代谢过程。本文拟就近几年来探究FXR在脂质合成、氧化、吸收及转运环节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进而FXR有望成为治疗脂肪肝、高甘油三酯血症等疾病的药物靶点,为预防和治疗临床上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酯X受体 脂质合成 脂质氧化 脂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