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北京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 被引量:20
1
作者 艾效曼 陶凤蓉 +3 位作者 宣天芝 许宏涛 陈东科 胡云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了解2008年我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irby-Bauer法对我院2008年临床分离菌2538株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456株(18.0%)、大肠埃希菌336株(13.2%)和... 目的了解2008年我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irby-Bauer法对我院2008年临床分离菌2538株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456株(18.0%)、大肠埃希菌336株(13.2%)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18株(11.0%);革兰阳性球菌中,金葡菌280株(11.0%)、肠球菌属163株(6.4%)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42株(5.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β溶血性链球菌中未见青霉素耐药菌株。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株占15.4%。MRSA和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CNS的76.7%(215/280)和69.0%(98/142)。发现5株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18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52.7%,肺炎克雷伯菌为24.8%,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已分别检出2.0%(9/456)和13.0%(17/131)的泛耐药菌株。结论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我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北京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9
2
作者 艾效曼 陶凤蓉 +2 位作者 陈东科 许宏涛 胡云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了解2009年北京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Kirby-Bauer法,对该院2009年全年分离的1 983株临床分离菌作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细菌构成比中,前3位革兰阴性杆菌分... 目的了解2009年北京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Kirby-Bauer法,对该院2009年全年分离的1 983株临床分离菌作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细菌构成比中,前3位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467株(23.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85株(14.4%)和大肠埃希菌195株(9.8%);革兰阳性球菌中,前3位分别为金葡菌286株(14.4%)、肠球菌属68株(3.4%)和肺炎链球菌45株(2.3%)。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β溶血链球菌未见青霉素耐药菌株;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检测率为8.2%。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为78.3%(224/286)和65.3%(17/26)。发现5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53.3%,克雷伯菌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为34.2%,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中已分别出现了2.6%(12/467)和21.4%(27/126)的泛耐药菌株。结论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该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北京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云建 艾效曼 +3 位作者 宣天芝 陶凤蓉 许宏涛 陈东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了解2005年北京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Kirby-Bauer法,对我院2005年全年分离的1225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WHONET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临床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数量多于革兰... 目的了解2005年北京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Kirby-Bauer法,对我院2005年全年分离的1225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WHONET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临床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数量多于革兰阳性球菌。细菌构成比中,前3位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6.3%)、大肠埃希菌(14.6%)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3%);在革兰阳性球菌中,前3位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7%)、金葡菌(6.9%)和粪肠球菌(2.7%)。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β-溶血链球菌未见青霉素耐药菌株。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13%。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为78.6%和33.0%。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为VanB型。大肠埃希菌ESBLs产酶率为30.2%,肺炎克雷伯菌为12.3%,发现1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中介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已出现多重耐药株。结论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我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许宏涛 张秀珍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了解近3年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产酶情况及I类整合子在耐药基因播散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检测MIC;改良三维法对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应用PCR技术检测I类整合子,并通过测序分析其所携带耐药基因。结果铜... 目的了解近3年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产酶情况及I类整合子在耐药基因播散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检测MIC;改良三维法对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应用PCR技术检测I类整合子,并通过测序分析其所携带耐药基因。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上升,细菌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I类整合子阳性率为42.4%,所携带耐药基因包括aadB,aadA2,aac6II和PSE1。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比例不断上升,这与细菌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及整合子可介导耐药基因横向播散相关,临床医师务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和本单位耐药监测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酶 整合子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杨菁菁 艾效曼 +6 位作者 胡云建 居阳 李小丹 王丹丹 李燕明 郭岩斐 孙铁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t,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以相应方法分别检测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常见β内酰胺酶的表达,膜孔蛋白OprD的缺失,及耐药结节分化家族(RND)主... 目的探讨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t,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以相应方法分别检测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常见β内酰胺酶的表达,膜孔蛋白OprD的缺失,及耐药结节分化家族(RND)主动外排系统的激活。结果 20株PDR铜绿假单胞菌中,可检出的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16株(80%):产AmpCs酶菌株16株(80%),其中产超广谱AmpCs酶(extended-spectrum AmpCβ-lactamases,ESACs)12株(60%),产ES-BLs菌株14株(70%),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1株(5%);膜孔蛋白OprD呈不同程度缺失的菌株11株(55%);主动外排系统中MexA-MexB-OprM、MexC-MexD-OprJ、MexE-MexF-OprN、MexX-MexY-OprM呈过度激活的菌株分别为5株(25%)、3株(15%)、4株(20%)、1株(5%)。65%PDR铜绿假单胞菌存在2种或2种以上耐药机制,以高产β内酰胺酶合并膜孔蛋白OprD缺失最多见。结论高产AmpCs和(或)ESBLs,合并膜孔蛋白OprD的缺失或主动外排泵的激活,是PDR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hnarin 2008年度报告:华北地区革兰阳性菌临床感染特征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许宏涛 艾效曼 +3 位作者 陶凤蓉 陈东科 胡云建 张秀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97-502,共6页
目的调查华北地区细菌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在统一方案和统一标准前提下,收集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和山西5个地区临床分离革兰阳性菌药物敏感性结果,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自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 目的调查华北地区细菌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在统一方案和统一标准前提下,收集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和山西5个地区临床分离革兰阳性菌药物敏感性结果,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自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集革兰阳性菌11630株,包括葡萄球菌属7551株,肠球菌2933株,链球菌867株,其它革兰阳性菌28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CNS)的比例分别为62.8%和81.5%。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为38.8%。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6%和6.4%。结论革兰阳性菌耐药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临床应采取积极措施,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NARIN 华北地区 革兰阳性菌 耐药监测 200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许宏涛 陶凤蓉 +4 位作者 梁玉珍 王国新 邹艳玲 胡云建 张秀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3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用PCR及测序法研究拓扑异构酶Ⅱ和Ⅳ的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同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MIC和加入羰基氢氯苯腙(CCCP)后的MIC,以确定存在外排机制。结... 目的研究3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用PCR及测序法研究拓扑异构酶Ⅱ和Ⅳ的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同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MIC和加入羰基氢氯苯腙(CCCP)后的MIC,以确定存在外排机制。结果菌株中23株(76.7%)有gyrA突变,主要为Thr-83→Ile,第87位突变3株;10株(33.3%)parC基因突变,其中5株为Ser-87→Leu,3株第91位突变;gyrB和parE突变较少见。CCCP能显著降低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MIC。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两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和外排泵机制是铜绿假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喹诺酮类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范芸 常乃柏 +4 位作者 胡云建 艾效曼 徐少全 李江涛 顾惜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55-1458,共4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体外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抗生素应用提供参考。留取2001-2005年化疗患者院内感染血、痰、尿等的非重复标本,体外分离、鉴定菌株,以Kie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发现,5... 本研究旨在了解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体外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抗生素应用提供参考。留取2001-2005年化疗患者院内感染血、痰、尿等的非重复标本,体外分离、鉴定菌株,以Kie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发现,5年来血液病房的检出细菌以G-杆菌多见,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G+球菌及真菌近年比例缓慢上升,主要为肠球菌属和念珠菌属;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耐药菌株近年检出较多,大多数G-杆菌对半合成青霉素耐药,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仍高度敏感。结论:化疗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主要为G-菌,但G+菌、真菌以及耐药菌株检出增加,其原因可能与大量广谱抗生素应用及医院交叉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血液肿瘤病房 医院感染 细菌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改变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华 杨杰孚 +8 位作者 张传宝 包承鑫 胡云建 褚德发 钟优 李宏义 张瑞生 刘德平 曾学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血浆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活性、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活性、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等高凝状态指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血浆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活性、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活性、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等高凝状态指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探讨慢性心衰患者中凝血系统激活状态以及炎症反应。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慢性心衰患者(心衰患者根据是否有心房颤动分为两组:心衰1组为无心房颤动者,心衰2组为合并有心房颤动者)、心功能正常的心脏病患者(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TF活性和TFPI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血浆Fg、用免疫浊度法测定hs-CRP。结果:慢性心衰患者各组TF活性、TFPI活性、D-二聚体、Fg水平显著高于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P< 0.05-0.01)。慢性心衰患者各组中hs-CRP也显著高于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心衰1组和心衰2组之间TF活性、TFPI活性、D-二聚体、Fg、hs-CRP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衰患者中TF活性与LVEF负相关(r=-0.38,P<0.05),Fg水平与hs-CRP正相关(r=0.37,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中存在凝血系统的激活,TF促凝活性明显增加,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并且左心室收缩功能越低的患者中TF促凝活性越高。慢性心衰患者中hs-CRP显著升高提示心衰中存在炎症反应,并且与高凝状态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玫瑰单胞菌的临床分离、鉴定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冬玲 龙一飞 +5 位作者 陈东科 屈平华 陈茶 蓝锴 房承才 叶大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32-3334,共3页
目的:对2011-2013年我院收集的5株来源临床的玫瑰单胞菌进行分析,探讨玫瑰单胞菌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生化鉴定、API 20NE、Vitek系统GN卡、Rap ID NF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该5株菌进行鉴定,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玫瑰单... 目的:对2011-2013年我院收集的5株来源临床的玫瑰单胞菌进行分析,探讨玫瑰单胞菌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生化鉴定、API 20NE、Vitek系统GN卡、Rap ID NF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该5株菌进行鉴定,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玫瑰单胞菌不在API 20NE和Vitek鉴定的数据库范围内;Rap ID NF数据库涵盖了玫瑰单胞菌,但仅2株正确鉴定为玫瑰单胞菌属。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5株菌分别鉴定为黏液玫瑰单胞菌(3株)、吉氏玫瑰单胞菌(1株)和河口玫瑰单胞菌(1株)。药敏结果显示,5株菌对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均敏感,对单环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类等抗菌药物呈现广泛耐药。结论:16S rRNA基因测序是玫瑰单胞菌最佳的临床鉴定方法,玫瑰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呈现耐药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单胞菌 16S RRNA基因 序列分析 药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菁菁 孙铁英 胡云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7-362,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杀菌能力,寻求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方法收集20株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PDRPA,进行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MCBT),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 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杀菌能力,寻求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方法收集20株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PDRPA,进行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MCBT),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PDRPA对多黏菌素B单药最敏感;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他啶、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活性增强最显著(P<0.05);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头孢他啶与氨曲南、头孢他啶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表现出对部分菌株抗菌活性增强。结论对PDRPA进行个体化的MCBT可能有助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PDRPA的选择。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或两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血管高危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肌钙蛋白T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晖 王萌 +3 位作者 肖路延 周淑珍 段宏军 左明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监测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变化对老年心血管高危患者围术期安全性的意义。方法接受腹部手术全身麻醉的老年心血管高危患者52例,按术后cTnT监测结果分为2组:cTnT阴性组24例(46.2%),cTnT阳性组(≥0.01μg/L)28例(53.8%),回顾性... 目的探讨监测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变化对老年心血管高危患者围术期安全性的意义。方法接受腹部手术全身麻醉的老年心血管高危患者52例,按术后cTnT监测结果分为2组:cTnT阴性组24例(46.2%),cTnT阳性组(≥0.01μg/L)28例(53.8%),回顾性分析围术期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49例(94.2%)患者术后48 h内出现心电图变化,其中新发窦性心动过速47例(90.4%),新发心房颤动10例(19.2%),窦性心动过缓2例(3.8%),心肌梗死2例(3.8%)。cTnT阴性组术后48 h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20例(83.3%),窦性心动过缓1例(4.2%),心房颤动1例(4.2%);cTnT阳性组术后48 h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27例(96.4%),窦性心动过缓1例(3.6%),心房颤动9例(32.1%),其中心肌梗死2例(7.1%)。结论老年冠心病或有冠心病风险的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率高,发生心肌损伤的患者围术期更易发生心房颤动和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肌钙蛋白 非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细菌室要充分发挥细菌涂片的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秀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关键词 室验室检查 细菌学涂片 显微镜检查 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凝血有关5项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蓬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8-738,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测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蓬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尿蛋白指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与不同病程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挑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84例,根据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按照患病时间进行分组,分别测定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 目的探讨不同血尿蛋白指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与不同病程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挑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84例,根据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按照患病时间进行分组,分别测定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浓度,分析预测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结果在1级及A组高血压患者中,尿β2-MG检测高于正常值的比率最高(P<0.05),随着血压级别增加,病程延长,上述4项指标每级均较前一级和每组均较前一组显著增高(P<0.05)。在3级及C组患者中,才有BUN,CRE的显著变化。结论血尿β2-MG,mALB,NAG是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较早期指标,对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和部位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尿素氮 肾小球滤过率 高血压 肾性 诊断试验 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0年某院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辰蕊 陈东科 +4 位作者 戎建荣 李亚楠 周永年 栗子洋 董怡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2,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本院近3年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探讨其临床分布及相关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分离的33株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系统(美国Bruker,MicroflexLT/... 目的通过研究本院近3年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探讨其临床分布及相关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分离的33株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系统(美国Bruker,MicroflexLT/SH)进行细菌鉴定,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选。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_(IMP)、bla_(KPC)、bla_(NDM)、bla_(VIM)和bla_(OXA-48))。对所有菌株进行MLST分型和同源性分析。质粒接合转移实验研究耐药质粒的传播。结果22株阴沟肠杆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11株仅对厄他培南耐药。其中16株阴沟肠杆菌产_(NDM)-1,4株产_(NDM)-5,2株产IPM-1,1株菌同时产_(NDM)-1和_(KPC)-2。11株仅对厄他培南耐药阴沟肠杆菌中有两株检出bla_(NDM)-1、两株检出bla_(KPC)-2基因。MLST分型主要流行株为ST418型。质粒接合转移实验有14株转移成功。结论本院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从2017年逐年增加,2020年出现暴发流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以bla_(NDM)为主,ST418型菌株占多数。耐药基因可通过质粒水平传播,所以加强临床耐药菌株筛检及控制对临床抗感染治疗作用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碳青霉烯酶 基因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