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汉族人群24种CYP2C19新突变体的体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传保 戴大鹏 +5 位作者 蔡杰 耿培武 王双虎 王豪 胡国新 蔡剑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28-433,共6页
目的以S-美芬妥英为探针药,体外分析24种汉族人群CYP2C19新变异体的酶学活性。方法以野生型CYP2C19 c DNA为模板,通过定点诱变方法获得24种CYP2C19新变异体和典型变异体CYP2C19.3的c DNA,利用Bac-toBac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目的以S-美芬妥英为探针药,体外分析24种汉族人群CYP2C19新变异体的酶学活性。方法以野生型CYP2C19 c DNA为模板,通过定点诱变方法获得24种CYP2C19新变异体和典型变异体CYP2C19.3的c DNA,利用Bac-toBac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试剂盒,获得高表达各型CYP2C19变异体的昆虫微粒体。Western blot法进行CYP2C19蛋白定量。以S-美芬妥英为探针底物药,体外测定不同药物浓度下各型CYP2C19变异体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和米氏常数Km,评价新突变类型对CYP2C19体外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利用昆虫表达系统,成功获得高表达典型变异体CYP2C19.3和24种CYP2C19新变异体的昆虫微粒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变异体CYP2C19.3和35FS无正常CYP2C19酶的表达,与野生型相比,变异体CYP2C19.29和T130M表达量明显下降,其余变异体蛋白表达量与野生型接近。体外代谢实验结果显示,变异体L16F针对S-美芬妥英的体外清除率(Vmax/Km)较野生型升高,T130M的活性与野生型相似,其余各突变型的清除率均低于野生型。其中,突变体CYP2C19.3、35FS和R124Q对于该底物药无代谢活性。结论新发现的24种CYP2C19基因变异大多可引起酶体外药代活性显著降低,提示携带此类基因突变的个体服用经由CYP2C19代谢药物时,体内药物代谢速度可能会显著变慢,临床用药时需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突变体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细胞增强因子2A CAG重复序列的改变与其细胞学定位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戴大鹏 周晓阳 +2 位作者 郑君德 张铁梅 蔡剑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构建肌细胞增强因子2A(MEF2A)/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表达载体,检测其在Hela和293T细胞中的表达,探讨MEF2A第11号外显子CAG三联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改变与其细胞学定位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法扩增野生型MEF2A基因全长cDNA序列,以及... 目的构建肌细胞增强因子2A(MEF2A)/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表达载体,检测其在Hela和293T细胞中的表达,探讨MEF2A第11号外显子CAG三联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改变与其细胞学定位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法扩增野生型MEF2A基因全长cDNA序列,以及其他含4~15个CAG三联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变异型MEF2A全长cDNA序列;将上述12种MEF2A全长cDNA序列分别克隆入带有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l,构建MEF2A野生型融合表达质粒pEGFP-MEF2A、变异型融合表达质粒pEGFP-MEF2A-CAGr;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以上质粒转染到Hela和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GFP蛋白的表达。结果构建成功与GFP融合的野生型及变异型MEF2A蛋白表达质粒共12种用于细胞学定位功能研究,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上述12种MEF2A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 MEF2A第11号外显子CAG三联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改变不会影响其细胞内的定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肌细胞 细胞学 质粒 转染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大黄酸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 10肾组织TNF-α、IL-6、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甄永占 胡刚 +4 位作者 赵毓芳 李冉 章广玲 朱丽华 林雅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研究赖氨大黄酸(RHL)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 10)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调控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7月龄SAMP 10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不同剂量的RHL组,另选抗快速... 目的研究赖氨大黄酸(RHL)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 10)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调控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7月龄SAMP 10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不同剂量的RHL组,另选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 1)6只作为青年对照,给药时间6周。采用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肾组织TNF-α、IL-6、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RHL治疗对SAMP10小鼠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SAMR 1组比较,SAMP 10小鼠肾组织有节段性肾小球萎缩、硬化和炎细胞浸润,而RHL(25mg/kg和50mg/kg)治疗能阻断这一病理进程。另外,RHL治疗能抑制SAMP 10小鼠肾组织TNF-α、IL-6、NF-κB和磷酸化的NF-κB蛋白过度表达(P<0.05)。结论 RHL可抑制SAMP 10小鼠肾组织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发挥肾保护作用,从而起到抗衰老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大黄酸(RHL) SAMP 10快速老化小鼠 肾小球肾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IL-6) 核因子-KB (NF-eB)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