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生部北京医院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成药处方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高素强 赵展荣 贺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6期1336-1337,共2页
目的提高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方法对4802张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处方进行中、西医处方类别、排序统计,并对1308张干部处方中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门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处方4802张,占中成药处方总数... 目的提高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方法对4802张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处方进行中、西医处方类别、排序统计,并对1308张干部处方中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门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处方4802张,占中成药处方总数的20·15%。西医应用中药处方3619张,占整个心血管用药处方的75·37%,是中医处方的3倍。西医处方不合理用药表现为:同类药物多种并开、大处方重复开药、诊断与用药不符、药物之间产生拮抗作用及处方质量问题。结论西医应用心血管中成药不合理处方较多,建议加强对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中成药 处方 药物 卫生部北京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伤寒论》中药物用量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晔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目的根据易学的象数关系理论探讨《伤寒论》中用药与功效的关系。方法采用《伤寒论》原文中的剂量用数和后人对每个药物在不同方中功效的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配对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量与效关系的研究。结果药物剂量用数与汗、... 目的根据易学的象数关系理论探讨《伤寒论》中用药与功效的关系。方法采用《伤寒论》原文中的剂量用数和后人对每个药物在不同方中功效的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配对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量与效关系的研究。结果药物剂量用数与汗、吐、下、和、温、消、清、补8种功效虽有相关,但不能用数来完全解释功效。结论探讨出一种研究《伤寒论》用药规律的方法 ,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象数关系 量效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辅仁教授验方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史学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26-1027,共2页
目的观察李辅仁教授验方——射干平喘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疗效。方法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感染得到控制,并停止使用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制剂、激素、利尿剂及停止吸氧后,连续服射干平喘汤4周,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液... 目的观察李辅仁教授验方——射干平喘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疗效。方法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感染得到控制,并停止使用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制剂、激素、利尿剂及停止吸氧后,连续服射干平喘汤4周,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液黏度、动脉血气PaCO2及PaO2、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肺功能等指标。结果射干平喘汤治疗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PaCO2、PaO2、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肺功能等明显改善。结论射干平喘汤治疗稳定期肺心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射干平喘汤 血液流变学 血气分析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溃疡病及慢性胃炎证治初探
4
作者 刘沈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1年第5期13-14,共2页
老年溃疡病的发病率低于青壮年,其中近半数初发于青壮年。老年溃疡病患者有典型的既往史,但其临床表现有显著差异,如胃脘痛轻,病程短,出血或穿孔较多见等。据Brochleharst’s分析,认为60岁以上老年溃疡病虽占胃溃疡总发病数的10~15%,但... 老年溃疡病的发病率低于青壮年,其中近半数初发于青壮年。老年溃疡病患者有典型的既往史,但其临床表现有显著差异,如胃脘痛轻,病程短,出血或穿孔较多见等。据Brochleharst’s分析,认为60岁以上老年溃疡病虽占胃溃疡总发病数的10~15%,但其死亡率却占溃疡病死亡总数的33~80%。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老年溃疡病,对降低溃疡病的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慢性胃炎多发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差异亦大。患此病者每有胃脘痛或脘腹胀满不适,且伴有恶心、泛酸、呕吐或食欲不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胃阴不足 胃阴虚 脾胃虚寒 脾阳虚 寒热夹杂 老年 溃疡病 肝胃不和 脏腑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