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医药创新研究的前沿 被引量:3
1
作者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3-14,共2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对医药研究起着支撑作用,是进行医药研究的必备工具之一。本文阐述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医药研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医药研究的历史中所做出的贡献。最后,对疾病动物模型在医药创新研究中应用的前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人类疾病 模型 动物 医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和技术要点 被引量:16
2
作者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97,共4页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分两条路径进行,一是行政管理路径,由单位授权的部门管理;二是兽医技术路径,是通过兽医巡检管理。两条路径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覆盖生物安全所有环节。由于动物感染实验的活动越来越多,用于病原性研究的动物...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分两条路径进行,一是行政管理路径,由单位授权的部门管理;二是兽医技术路径,是通过兽医巡检管理。两条路径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覆盖生物安全所有环节。由于动物感染实验的活动越来越多,用于病原性研究的动物种类跨度也越来越大,远远超过经典"实验动物"的种类,比如蝙蝠、野鸟、蜱虫和各种患病的源头动物,动物实验生物安全问题伴随而来,使得实验室管理和技术要求难度加大,有时甚至觉得无从管理。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中,往往发现管理责任和技术要求主体不十分清楚。该文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供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生物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接种量荧光素酶标记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的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小颖 马元武 +1 位作者 张旭 张连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4-17,I0003,共5页
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比较四种剂量荧光素酶标记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情况,为光学标记肿瘤模型的药物筛选或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导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 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比较四种剂量荧光素酶标记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情况,为光学标记肿瘤模型的药物筛选或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荧光素酶作为报告基因导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标记细胞稀释成1×107细胞/mL,2×107细胞/mL,5×107细胞/mL和1×108细胞/mL四种剂量,取0.1 mL接种于BALB/c小鼠右侧第二对乳腺脂肪垫内,制作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比较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肺转移情况。结果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细胞克隆,在致瘤性方面和亲代细胞无明显差别,四种剂量细胞接种BALB/c小鼠后,均有肿瘤生长,接种第28天时,四种剂量接种的原位移植瘤大小没有明显差别,但接种两个高剂量肿瘤细胞的小鼠组各有2只小鼠死亡;接种后31 d,发现四种剂量接种的原位移植瘤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随着观察天数的增加,转移程度逐渐严重,接种后42 d,小鼠陆续发生死亡。结论根据转移和死亡情况,确定接种1×106个细胞/只不仅肺转移明显,而且存活时间一般超过45 d,比高剂量接种存活时间长,为最佳肺转移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T1小鼠乳腺癌细胞株 荧光素酶 肺转移 肿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酶标的人肝癌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生物发光成像和PET-CT成像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小颖 高凯 +1 位作者 董伟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0-13,F0002,79,共6页
目的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建立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及小鼠肝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发光和小动物PET-CT成像的比较。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人肝癌细胞BEL-7402,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 目的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建立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及小鼠肝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发光和小动物PET-CT成像的比较。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人肝癌细胞BEL-7402,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BALB/cA-nu裸鼠肝门静脉接种5×105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活体荧光成像和小动物PET-CT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Luc的人肝癌细胞株,将其接种到裸鼠体内,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发现能够成瘤,小动物PET-CT影像观察发现小鼠肝脏边缘对18 F-FDG有高摄取区域。结论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成功建立了原位肝癌裸鼠模型,小动物活体成像结合小动物PET-CT技术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生长转移机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 肿瘤模型 荧光素酶 生物发光成像 小动物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运动在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姚璐 张缨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75-81,共7页
跑台在实验动物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建立运动模型以及探究运动对生理和病理的作用,以促进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运动疗法在疾病康复中合理有效的应用等,同时也是研究运动与代谢,运动与心脑血管病等的研究... 跑台在实验动物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建立运动模型以及探究运动对生理和病理的作用,以促进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运动疗法在疾病康复中合理有效的应用等,同时也是研究运动与代谢,运动与心脑血管病等的研究工具。本文对动物跑台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利用跑台进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 运动模型 心血管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中药单体对APPswe/PSΔE9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袁树民 王冬梅 +4 位作者 高凯 董伟 曹兴水 秦川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1-36,共6页
目的利用APPswe/PSΔE9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探索治疗痴呆有效的中药单体。方法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选定12种中药单体,加入鼠粮中对APPswe/PSΔE9双转基因小鼠在5月龄开始进行治疗,以安理申作为阳性药对照,4周后进行水迷宫实验,... 目的利用APPswe/PSΔE9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探索治疗痴呆有效的中药单体。方法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选定12种中药单体,加入鼠粮中对APPswe/PSΔE9双转基因小鼠在5月龄开始进行治疗,以安理申作为阳性药对照,4周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并与安慰剂组小鼠进行比较。结果在水迷宫实验中,与安慰剂组相比,吴茱萸碱能够显著缩短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显著增加穿过原平台区的次数。结论吴茱萸碱能够显著改善APPswe/PSΔE9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药单体 吴茱萸碱 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邓巍 鲍琳琳 +5 位作者 Nicole Vidal 符鹏 何启亚 方华 秦川 卢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8,I0001,I0002,共10页
目的调查比较HIV-1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流行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高危因素传播的情况以及传播链的鉴定。方法我们与海南省CDC及西双版纳州CDC合作在其境内开展了HIV血清学调查,筛查了海南省(1991~2006)及西双版纳州(1996~20... 目的调查比较HIV-1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流行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高危因素传播的情况以及传播链的鉴定。方法我们与海南省CDC及西双版纳州CDC合作在其境内开展了HIV血清学调查,筛查了海南省(1991~2006)及西双版纳州(1996~2005)高危人群志愿者血清样本。在本次两地调查中,我们通过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对已诊断的HIV感染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来分析其中的主要流行亚群以及结合个案追踪进行传播链的鉴定。结果我们共筛查了海南省499725人,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23例(0.1%),以注射器吸毒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69.2%、经性接触传播占19.3%、供血和使用血液/血液制品感染占3.3%、母婴传播占0.8%、不详占7.7%)。然而,在西双版纳州筛查中发现了较海南省高20倍的检出率:在25390受检人中,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01例(2%)并以异性性传播为主(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占77.3%、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21.1%、经同性性接触传播占0.4%、母婴传播占1.2%)。在海南省抽样的83人中,以CRF01--AE重组亚型(70人,84.3%)为主要病毒亚型,其他病毒亚型包括B’亚型(8人)、C亚型(2人)、CRF08-BC重组亚型(1人)、B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CRF01-AE/B’重组亚型。同样,在版纳抽样的44人中,也以CRF01-AE重组亚型(27人,61.3%)为主要病毒亚型,其他病毒亚型包括CRF08-BC重组亚型(15人)、G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B/C重组亚型。在海南省抽样中有66人(79.5%)分布于4个大小不同的传播群,传播群1(59人)较大(奠基效应),属于CRF01-AE重组亚型,传播群2、3、4则较小,分别为3、2、2人,分别属于CRF01-AE重组亚型、C亚型和B’亚型。相反,在版纳抽样中有18人(40.9%)分布于8个较小的传播群(每群平均含2.25感染个体)。在海南省抽样中怀疑的6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4对,2对被拒绝。在版纳抽样中怀疑的8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5对,2对被拒绝,1对无法分析,此外还新发现了3对异性性接触传播群。结论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和分析对于追溯艾滋病流行的源头和地区性预防策略的制定有着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分子流行病学 海南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内眦静脉丛注射与尾静脉注射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霆 李枫棣 +1 位作者 邓巍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对小鼠内眦静脉丛注射与尾静脉注射进行比较。方法对4—6周的BALB/c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其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操作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小鼠内眦静脉对于刚刚开始操作的实验人员来说更容易上手;小鼠尾静脉注射相比内眦静脉注... 目的对小鼠内眦静脉丛注射与尾静脉注射进行比较。方法对4—6周的BALB/c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其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操作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小鼠内眦静脉对于刚刚开始操作的实验人员来说更容易上手;小鼠尾静脉注射相比内眦静脉注射难度稍高,且实验之前需多次训练方可熟练操作。结论小鼠内眦静脉注射是一种操更简便,且成功率更高的小鼠静脉注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内眦静脉丛注射 尾静脉注射 难易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1990和Capan-2红色荧光标记胰腺癌移植肿瘤模型的建立和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小颖 苏卫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2-14,34,79,80,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人胰腺癌细胞系,为体内监测肿瘤的早期生长及抗肿瘤药物的药效评价建立一种新的肿瘤动物模型。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介导chickenβ-actin-RFP-NEO转染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和Capan-2,经梯度浓度G41...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人胰腺癌细胞系,为体内监测肿瘤的早期生长及抗肿瘤药物的药效评价建立一种新的肿瘤动物模型。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介导chickenβ-actin-RFP-NEO转染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和Capan-2,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BALB/cA-nu裸鼠皮下接种1×106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RFP的两种不同的人胰腺癌细胞株,将其接种到裸鼠体内可成瘤,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了肿瘤的生长动态过程,并且SW1990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较Capan-2细胞快。结论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胰腺癌细胞建立的裸鼠肿瘤模型为胰腺癌的研究和相关药物筛选提供了可进行荧光影像活体、动态分析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胰腺癌细胞 红色荧光蛋白 活体荧光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SIVmac239病毒与T细胞介导两种方式感染内皮细胞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丹 丛喆 +2 位作者 徐珮 薛婧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0,共6页
目的比较游离病毒感染与T细胞介导的感染方式对SIV感染内皮细胞的影响,探索SIVmac239感染内皮细胞的主要途径,从而为SIV入侵血脑屏障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游离SIV病毒直接感染内皮细胞和SIV感染的CEMx174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 目的比较游离病毒感染与T细胞介导的感染方式对SIV感染内皮细胞的影响,探索SIVmac239感染内皮细胞的主要途径,从而为SIV入侵血脑屏障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游离SIV病毒直接感染内皮细胞和SIV感染的CEMx174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的两种方式,通过巢式PCR、间接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ting以及ELISA检测内皮细胞的感染程度。结果两种感染方式都能在内皮细胞内检测到前病毒DNA,感染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时,内皮细胞内前病毒DNA含量,SIV P27蛋白表达量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27含量远高于游离病毒直接感染的方式。结论细胞介导的感染方式相较于游离病毒直接感染方式对内皮细胞的感染能力更强,可能是SIV病毒入侵血脑屏障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V 艾滋病脑病 内皮细胞 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被引量:15
11
作者 林树柱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80-86,共7页
宠物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宿主和传播媒介,由于传统宠物、另类宠物和进口宠物的增多,宠物来源的感染性疾病有了高发的趋势。本文总结了狗、猫、啮齿类、鸟类、鱼和爬行类宠物可能带有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引发的疾病和传播途径。并概括... 宠物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宿主和传播媒介,由于传统宠物、另类宠物和进口宠物的增多,宠物来源的感染性疾病有了高发的趋势。本文总结了狗、猫、啮齿类、鸟类、鱼和爬行类宠物可能带有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引发的疾病和传播途径。并概括了防控宠物源性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 病原 人兽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倩 刘江宁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6,共5页
全世界有近2.4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尽管已有HBV疫苗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产生,但乙肝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使得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受到局限。本综述按照现有HBV动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全世界有近2.4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尽管已有HBV疫苗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产生,但乙肝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使得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受到局限。本综述按照现有HBV动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种模型病原学和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应用的区别,以期为科研人员在今后的HBV研究中更好的利用相关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动物模型 病原学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HSV-1及猴B病毒相关抗体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乔红伟 佟巍 +3 位作者 蒋虹 丛喆 王卫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57-60,87,共5页
目的以人单纯疱疹病毒(HSV-1)做为抗原,利用空斑法和IFA法比较猴BV和人HSV-1阳性血清两种不同血清的中和能力的差异,建立一种实用、准确、可靠的病毒毒力的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将HSV-1病毒悬液作连续的10倍稀释,取1 mL接种于已经长成... 目的以人单纯疱疹病毒(HSV-1)做为抗原,利用空斑法和IFA法比较猴BV和人HSV-1阳性血清两种不同血清的中和能力的差异,建立一种实用、准确、可靠的病毒毒力的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将HSV-1病毒悬液作连续的10倍稀释,取1 mL接种于已经长成单层的Vero-E6细胞上,用1%甲基纤维素覆盖,待其出现蚀斑后计数,算出病毒悬液中每毫升所含蚀斑单位,即滴定出HSV-1的TC ID50。同时,用免疫荧光方法(IFA)对猴和人疱疹阳性血清进行滴定,得到其血清的效价。其次,用滴定出的病毒液分别与两种阳性血清体外中和后,接种到单层的Vero-E6细胞上,用1%甲基纤维素覆盖,待其出现蚀斑后计数。最后,计算出其蚀斑减少率。结果用1%甲基纤维素作覆盖层的蚀斑数量平均为10-5PFU,能形成115-116个/mL蚀斑,形状呈黍米大小的规则圆形,其蚀斑边缘清晰。IFA滴定的人HSV-1阳性血清与猴BV阳性血清的中和抗体均为1∶80。人HSV-1和猴BV两种阳性血清的空斑减少率均为100%。结论确定了利用1%甲基纤维素做为覆盖层可得到清晰可靠的蚀斑,由此方法检测到用人HSV-1可以代替猴B病毒,筛查猴B病毒抗体。且为将来进行药物筛选和中和实验中利用病毒空斑法建立方便、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疱疹病毒1型 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空斑减少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乳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转移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小颖 马元武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4,I0001-I0002,共6页
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比较三株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乳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转移情况,为研究肿瘤转移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以及活体分析方法。方法以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作为报告基因导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66c14和4TO7中,经G418... 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比较三株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乳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转移情况,为研究肿瘤转移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以及活体分析方法。方法以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作为报告基因导入小鼠乳腺癌细胞4T1、66c14和4TO7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标记细胞稀释成1×107cells/mL,取0.1 mL进行乳腺原位及尾静脉接种BALB/c小鼠,制作小鼠乳腺原位和尾静脉移植瘤模型,比较三株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细胞克隆,将Luc标记的4T1、66c14、4TO7细胞对BALB/c小鼠乳腺原位接种后7 d,均有肿瘤生长,接种后28 d,4T1细胞乳腺原位移植瘤最大,66c14细胞瘤体次之,4TO7细胞瘤体最小;接种后35 d,三株细胞乳腺原位移植瘤大小较一致,但4T1和66c14原位移植瘤均发生转移,其中4T1细胞较66c14细胞转移严重,而4TO7细胞未见转移;接种后42 d,三株细胞乳腺原位移植瘤大小无明显差别,而4T1和66c14细胞随天数的增加,移植瘤转移程度逐渐严重,4T1较66c14细胞转移更严重,呈广泛性转移,4TO7细胞仍未见转移。将Luc标记的4T1、66c14、4TO7细胞对BALB/c小鼠尾静脉接种后7 d,小动物活体成像发现小鼠肺部均能检测到荧光,其中4T1细胞接种的小鼠肺部荧光信号最强,且小鼠陆续死亡;4TO7细胞接种小鼠肺部荧光信号次之;66c14细胞接种小鼠肺部荧光信号最弱。尾静脉接种后14 d,4TO7和66c14细胞随着观察天数的增加,转移程度逐渐严重,4TO7细胞接种小鼠肺部荧光信号较66c14细胞强且小鼠陆续死亡。结论乳腺原位自发转移模型较尾静脉转移模型更真实反应了肿瘤细胞在体的转移特性,且能完整地呈现肿瘤转移的全过程,可作为研究肿瘤转移的最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T1小鼠乳腺癌细胞株 4TO7小鼠乳腺癌细胞株 66c14小鼠乳腺癌细胞株 荧光素酶 乳腺癌肿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宫颈癌细胞Hela移植模型肿瘤生长的荧光分析和卡尺测量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小颖 马春梅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5-18,I0002,I0003,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人宫颈癌细胞系,建立移植瘤模型并比较移植模型肿瘤生长的荧光分析和卡尺测量的优缺点。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介导chickenβ-actin-GFP-NEO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绿...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人宫颈癌细胞系,建立移植瘤模型并比较移植模型肿瘤生长的荧光分析和卡尺测量的优缺点。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介导chickenβ-actin-GFP-NEO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BALB/cA-nu裸鼠皮下接种1×106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利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和游标卡尺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GFP的人宫颈癌细胞株,将其接种到裸鼠体内可成瘤。活体荧光成像观察发现,1至3周随着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平均荧光光子数逐渐增加;4周时随着肿瘤出现明显坏死,平均荧光光子数呈现下降趋势,而游标卡尺测量结果显示肿瘤在4至5周仍然不断的增大。结论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在人宫颈癌细胞Hela中长期稳定表达,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建立的裸鼠肿瘤模型可以为人宫颈癌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客观定量评价活的肿瘤细胞在动物体内的生长情况,而不是肿瘤体积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宫颈癌细胞 裸小鼠 活体荧光成像系统 游标卡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准备对裸鼠移植瘤模型microPET 显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丽娜 高凯 +3 位作者 李小颖 梁颖 张连峰 吴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57-62,69,F0003,共8页
目的 探讨实验动物准备条件对18 F-FDG microPET 裸鼠移植瘤模型显像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实验动物准备条件.方法 36 只人表皮样癌细胞A431 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 组(6 只/组);A 组:无禁食、室温(20 ~22)℃、无麻醉(注射1... 目的 探讨实验动物准备条件对18 F-FDG microPET 裸鼠移植瘤模型显像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实验动物准备条件.方法 36 只人表皮样癌细胞A431 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 组(6 只/组);A 组:无禁食、室温(20 ~22)℃、无麻醉(注射18 F-FDG 后60 min 清醒状态)、尾静脉注射18 F-FDG;B 组:禁食(6 ~8)h、加温(30 ~32)℃、麻醉(吸入2%异氟烷麻醉)、尾静脉注射18 F-FDG;C 组:无禁食、加温、麻醉、尾静脉注射18 F-FDG;D组:禁食、室温、麻醉、尾静脉注射18 F-FDG;E 组:禁食、加温、无麻醉、尾静脉注射18 F-FDG;F 组:禁食、加温、麻醉、腹腔注射18 F-FDG.注射18 F-FDG 约1 h 后,行microPET 显像,测量皮下移植瘤、颈部肌肉、棕色脂肪、脑、肝脏、肾脏、心脏、哈氏腺最大每克组织摄取率(%ID/gmax ).扫描前裸鼠均测血糖.结果 (1)B 组、C 组、F 组裸鼠的血糖水平与肿瘤摄取之间均呈直线负相关.(2)棕色脂肪:A 组摄取最高(8.03 ±1.29),B 组摄取降低71.98%(P =0.000).颈部肌肉:A 组摄取最高(16.07 ±5.20),B 组摄取降低最多达81.84%(P =0.000).各组脑、心脏、肝脏、肾脏、哈氏腺摄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 组皮下移植瘤/组织或器官的摄取率最低.B 组移植瘤/颈部肌肉,移植瘤/肝脏,移植瘤/棕色脂肪的摄取率较A 组分别升高6.50 倍、1.29 倍、4.76 倍(P 均<0.05),肿瘤与组织或器官的图像对比度明显改善.(4)第1 次microPET 显像,尾静脉注射与腹腔注射皮下移植瘤摄取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364).第2 次microPET 显像,腹腔注射腹腔可见不同程度显像剂浓聚,其他正常组织、器官及皮下移植瘤的摄取均减低.腹腔注射方式,两次皮下移植瘤的摄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5).结论实验动物准备明显影响18 F-FDG 在裸鼠正常组织的分布及皮下移植瘤的摄取.禁食、加温、麻醉及尾静脉注射方式,可以改善肿瘤对18 F-FDG 的摄取,保证图像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裸鼠 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摄影术 小动物 实验动物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SIV p27抗原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光 王卫 +3 位作者 丛喆 蒋虹 陈霆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6-30,共5页
目的由于检测SIV p27抗原试剂盒来源困难,有时不稳定,鉴于HIV-1 p24与SIVp27有较强的交叉抗原,本研究比较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SIV p27抗原得出的结果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 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 目的由于检测SIV p27抗原试剂盒来源困难,有时不稳定,鉴于HIV-1 p24与SIVp27有较强的交叉抗原,本研究比较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SIV p27抗原得出的结果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 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定性和定量检测样品中SIV p27抗原,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 HIV-1 p24和SIV p27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SIV p27抗原的灵敏度分别是150 pg/mL和62.5 pg/mL。两种试剂盒检测病毒液和血浆中SIV p27抗原的定性结果一致。定量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病毒液的直线回归决定系数R2=0.857,直线相关系数r=0.926,P<0.01,直线正相关程度较高;血浆的直线回归决定系数R2=0.512,直线相关系数r=0.716,P<0.05,直线正相关程度较低。结论 HIV-1 p24 ELISA试剂盒能够替代SIVp27 ELISA试剂盒定性检测病毒液和血浆中SIV p27抗原,但只能定量检测病毒液中SIV p27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p24 SIV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尾实验实时检测分析处理系统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秀萍 张晓萌 +2 位作者 卢聪 李翊华 刘新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66-71,共6页
目的建立悬尾实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系统方法结合计算机、机械工程和实验动物行为学,研制悬尾实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系统。应用动物实验进行运动阈值确认和数据准确性验证,并用抗抑郁阳性药丙咪嗪和帕罗西汀进行不动时间和"功"... 目的建立悬尾实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系统方法结合计算机、机械工程和实验动物行为学,研制悬尾实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系统。应用动物实验进行运动阈值确认和数据准确性验证,并用抗抑郁阳性药丙咪嗪和帕罗西汀进行不动时间和"功"指标的验证。结果悬尾测试箱由8个悬尾箱组成。采用四周封闭、顶面开放的形式。通过旋转固定手柄,调节横梁高度,实现多样本同时悬挂。8个传感器固定于横梁两侧,分别对应8个悬尾箱。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经过增益调整、滤波处理送至采集传输盒。采集传输盒采集输出信号,数字化后送往PC机。动物的运动时间、不动时间及功值可实时显示。运动阈值为26.8时,人机相关系数最大,为0.94。应用本系统,与对照组比较,帕罗西汀和丙咪嗪可显著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P<0.01),帕罗西汀还可显著增加小鼠"功"值(P<0.01),即增强小鼠悬尾的挣扎强度。结论悬尾实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系统实现了悬尾实验的自动化,客观性强,重复性好,可推广应用于抗抑郁药物的筛选和抑郁症病理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尾实验 实时监测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实验动物微生物国家标准 被引量:8
19
作者 魏强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共3页
1994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监测等级》颁布实施以来已经跨越20年,使得微生物监测工作有了依据,在促进我国实验动物质量提高,满足科学研究需要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国标本身在伴随着实验动物整体发... 1994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监测等级》颁布实施以来已经跨越20年,使得微生物监测工作有了依据,在促进我国实验动物质量提高,满足科学研究需要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国标本身在伴随着实验动物整体发展而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诸如定位问题、等级问题、检测频率问题等等。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供大家思考,以便集思广益,为配合国家十三五和中长远科技发展计划,修订更科学、更严谨、更适用的微生物标准做好前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微生物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用猴脑脊液采集技术方法的创新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霆 丛喆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49-50,79,共3页
脑脊液在艾滋病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脑脊液的检测逐步成为SIV/SHIV感染猴模型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指标。传统的采集方法不易学习和掌握。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优化了脑脊液的采集方法,优化后的方法明显缩短穿刺时间,显著提高成功率。
关键词 脑脊液 脑脊液采集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