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变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华 杨杰孚 +6 位作者 张传宝 包承鑫 褚德发 钟优 李宏义 张瑞生 刘德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临床特点 独立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患者 心血管事件 国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检测HBsAg阴性、抗HBc阳性献血者血液中HBV DNA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叶贤林 刘晓红 +3 位作者 马兰 张红 李活 曾劲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1-244,240,共5页
目的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献血者血液进行经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风险评估,为完善HBV血液筛查模式及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献血者血液常规检测阴性的标本进行8×... 目的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献血者血液进行经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风险评估,为完善HBV血液筛查模式及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献血者血液常规检测阴性的标本进行8×45μL汇集,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混样核酸检测HBVDNA。对血液常规筛查和混样核酸检测合格的标本,进行随机乙型肝炎血清学5项标志物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获得的HBsAg阴性、混样HBVDNA阴性、抗HBc阳性的标本,进一步采用单份样本(720μL)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并定量分析。结果混样标本共检测12552份,检出HBsAg阴性、HBVDNA阳性标本2份,阳性率为0.02%。随机筛查混样核酸检测阴性标本614份,检出抗HBc阳性标本320份,对此320份标本进行单份核酸检测,检出阳性标本1份,阳性率为0.31%。结论HBsAg阴性、抗HBc阳性献血者血液存在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应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血液HBVDNA能大大提高血液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献血者 核酸扩增技术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肝炎病毒 乙型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改变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华 杨杰孚 +8 位作者 张传宝 包承鑫 胡云建 褚德发 钟优 李宏义 张瑞生 刘德平 曾学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血浆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活性、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活性、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等高凝状态指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血浆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活性、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活性、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等高凝状态指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探讨慢性心衰患者中凝血系统激活状态以及炎症反应。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慢性心衰患者(心衰患者根据是否有心房颤动分为两组:心衰1组为无心房颤动者,心衰2组为合并有心房颤动者)、心功能正常的心脏病患者(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TF活性和TFPI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血浆Fg、用免疫浊度法测定hs-CRP。结果:慢性心衰患者各组TF活性、TFPI活性、D-二聚体、Fg水平显著高于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P< 0.05-0.01)。慢性心衰患者各组中hs-CRP也显著高于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心衰1组和心衰2组之间TF活性、TFPI活性、D-二聚体、Fg、hs-CRP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衰患者中TF活性与LVEF负相关(r=-0.38,P<0.05),Fg水平与hs-CRP正相关(r=0.37,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中存在凝血系统的激活,TF促凝活性明显增加,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并且左心室收缩功能越低的患者中TF促凝活性越高。慢性心衰患者中hs-CRP显著升高提示心衰中存在炎症反应,并且与高凝状态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全自动血液病毒核酸筛查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叶贤林 孙淑君 +4 位作者 容莹 李活 许晓绚 张红 古醒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供血者全自动核酸检测的方法(国产),探讨在我国血液筛查中引进全自动核酸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血液基础上,采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进行血样汇集(8人份),提取样本核酸,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实时荧光PCR)...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供血者全自动核酸检测的方法(国产),探讨在我国血液筛查中引进全自动核酸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血液基础上,采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进行血样汇集(8人份),提取样本核酸,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实时荧光PCR)在ABI 7300上进行扩增和检测,并用国际标准核酸质控品考评检出限量,对阳性供血者追踪检测。结果经考评及常规应用,该系统全自动汇集及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检测95%的检出限量,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 RNA分别为35.9IU/mL、147.7 IU/mL、66.1 IU/mL,95%可信区间分别为[21.9~124.8]、[93.3~386.4]和[38.8~235.3]。对60 112份样本共7 514汇集池进行检测分析,HBV DNA阳性12份,阳性比例为1:5 009,其中6份为抗HBc阳性;HCV RNA阳性1份,比例为1:60 112;未检出HIV-1 RNA阳性。对7例HBV DNA阳性者进行追踪,发现4例发生了血清转换现象。结论我国产全自动血液核酸筛查系统可应用于血液HBV DNA、HCV RNA和HIVRNA的筛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筛查 输血传播病毒 核酸扩增技术 供血者 输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