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寰椎测量及其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的研究 被引量:251
1
作者 谭明生 张光铂 +5 位作者 李子荣 王慧敏 移平 韦竤宇 杨峰 梁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提供国人寰椎的数据 ,探讨经寰椎后弓侧块 (类似椎弓根 )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用游标卡尺对 5 0例干燥寰椎标本进行测量。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 5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钢板内固定 ,术... 目的 :提供国人寰椎的数据 ,探讨经寰椎后弓侧块 (类似椎弓根 )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用游标卡尺对 5 0例干燥寰椎标本进行测量。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 5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钢板内固定 ,术中用卡尺和量角器测量寰椎后弓进钉点及进钉方向 ,术后在X光片和CT片上测量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通道。结果 :测量得出寰椎后弓、侧块、椎动脉沟、后弓进钉点、后弓侧块螺钉通道的轴线长度及进钉方向等参数。临床 5例 10枚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均准确置入寰椎内 ,无穿破骨皮质或损伤神经血管病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测量 螺钉固定 脊椎疾病 手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的CT测量 被引量:160
2
作者 谭明生 王慧敏 +5 位作者 张光铂 移平 梁立 韦宏宇 杨峰 李子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提供国人寰椎CT测量的数据,探讨寰椎经后弓侧块行螺钉置钉的可行性。方法:采用50具寰椎骨标本,对经寰椎后弓侧块的螺钉固定通道进行多个切面的CT断层扫描并测量。结果:将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mm的矢状面与后弓下缘上方2mm处的... 目的:提供国人寰椎CT测量的数据,探讨寰椎经后弓侧块行螺钉置钉的可行性。方法:采用50具寰椎骨标本,对经寰椎后弓侧块的螺钉固定通道进行多个切面的CT断层扫描并测量。结果:将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mm的矢状面与后弓下缘上方2mm处的水平面的交线在后弓后方的投影点确定为进钉点;进钉方向保持与冠状面垂直,在矢状面上钉尖向头侧倾斜约5°,是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较理想的置钉通道。结论:寰椎具备行经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后弓 侧块 螺钉固定 CT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疏通法行颈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谭明生 张光铂 +4 位作者 移平 王慧敏 韦宏宇 杨峰 李子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05-410,共6页
目的:通过解剖学测量及临床应用探讨'管道疏通法'(dredging pipe method,DPM)对提高颈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成功率、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1)颈椎骨测量:成人C3~C7干燥骨42套,共210块椎骨,在实体及CT片上,测量椎... 目的:通过解剖学测量及临床应用探讨'管道疏通法'(dredging pipe method,DPM)对提高颈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成功率、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1)颈椎骨测量:成人C3~C7干燥骨42套,共210块椎骨,在实体及CT片上,测量椎骨的相关参数;(2)临床应用:颈椎失稳症患者32例,术前x线、CT测量,参照标本及患者影像测量数据和管道疏通器自动寻迹的原理,个体化设计各椎节的置钉方案.在直视下显露椎弓根管口及其管腔,确定置钉方向和位置,扩孔攻丝置钉.术后观察对比相应指标,评价置钉的位置、方向.结果:(1)与DPM相关的国人颈椎实体测量数据与CT测量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6.67%(28/420)椎弓根的宽度小于4mm;(2)32例患者共置入颈椎弓根钉146枚,术后CT复查96枚钉,其中5枚螺钉穿破椎弓根骨皮质,成功率94.8%.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病例.结论:(1)术前影像学测量结果可作为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采用DPM置钉技术实施经颈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具有直视下操作、置钉准确率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2)解剖学测量表明,极少部分人(6.67%)的C3~C7的椎弓根宽度不适宜做椎弓根钉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疏通法 颈椎弓根螺钉置入 椎弓根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寰齿“半关节”的研制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谭明生 张光铂 +6 位作者 韦竑宇 移平 王慧敏 杨峰 梁立 王云亭 李子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01-604,共4页
目的 :研 制能 替 代横 韧带 功 能的 人工 寰 齿“半 关 节”,探讨 其 可行 性。方 法:测 量 65 例寰 枢椎 干 燥骨 标本的相 关 参 数 ,包 括 寰 椎前 弓 宽 度 、寰 椎 前弓 与 侧 块 相连 处 厚 度 和高 度 、侧块 高 、宽 及 长 ... 目的 :研 制能 替 代横 韧带 功 能的 人工 寰 齿“半 关 节”,探讨 其 可行 性。方 法:测 量 65 例寰 枢椎 干 燥骨 标本的相 关 参 数 ,包 括 寰 椎前 弓 宽 度 、寰 椎 前弓 与 侧 块 相连 处 厚 度 和高 度 、侧块 高 、宽 及 长 度 ;齿 状 突 高度 、横 径 、前后径 及齿 状 突横 韧带 压 迹高 度等 。根 据 解剖 学测 量 设计 出能 维 持寰 齿关 节 稳定 的人 工 假体 (由 带有 半 圆形 关节面的 钩状 钢 板及 2 枚 螺 钉组 成),并 在 5 具仿 真 人颈 椎模 型 和 3 具成 人 尸体 标本 上 进行 模拟 人 工寰 齿 “半 关 节 ”置入 手术 ,以 替代 横 韧带 功能 。 结果 :寰 椎前 弓 与侧 块相 连 处厚 度为 3.6±1.2m m ,侧块 高 度 为 12.6±1.6m m ,侧块宽度 为 14.2±1.4m m ,齿状 突 前后 径为 10.8±1.0m m ,齿 状 突横 韧带 压 迹高 度为 7.2±1.2m m 。模拟 手术 在 安置 过程中钩 状钢 板 未进 入寰 椎 真性 椎管 ,螺 钉未 穿 破侧 块。人 工寰 齿“半关 节”增加 了 寰枢 椎稳 定 性且 保留 了 其旋 转功能。 结论 :人 工寰 齿 “半 关节 ”置 入术 是一 种 既能 重建 C1 ̄C2 稳定 性 ,又能 保 留 C1 ̄C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块 人工 齿状突 寰椎 韧带 关节面 寰枢椎 维持 宽度 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振堂 李中实 +5 位作者 刘朝晖 王卫国 陈瀛 赵景鑫 石东平 杨连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率。方法:2005年3月~2006年1月对北京市12个区县、73所医疗卫生监控点学校的57581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凸普查,首先由学校校医或疾病控制中心的体检医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初步体格检查,再由骨...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率。方法:2005年3月~2006年1月对北京市12个区县、73所医疗卫生监控点学校的57581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凸普查,首先由学校校医或疾病控制中心的体检医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初步体格检查,再由骨科医师对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进行复查;对医师检查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到医院行X线摄片检查。结果:共检出脊柱侧凸患者64例(Cobb角≥10°),患病率为0.11%。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59例,占92.19%,女性52例,男性7例,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χ2=36.147,P<0.001);先天性脊柱侧凸4例,神经肌肉源性脊柱侧凸1例。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率为0.11%,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对青少年进行脊柱侧凸普查可以早期发现、及时矫治,对防治脊柱侧凸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患病率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 被引量:57
6
作者 刘尚礼 李卫平 +5 位作者 李远景 李青 王素伟 陈忠良 张光铂 何杰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方法 :对广州、韶关、中山、珠海等市城乡的 875 4 6名 7~ 18岁在校学生应用三检法 (体检、波纹照相、X线照片 )进行脊柱侧凸患病率普查 ,并测量其身高、坐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数据。受检者的脊... 目的 :了解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方法 :对广州、韶关、中山、珠海等市城乡的 875 4 6名 7~ 18岁在校学生应用三检法 (体检、波纹照相、X线照片 )进行脊柱侧凸患病率普查 ,并测量其身高、坐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数据。受检者的脊柱照片采用Coob法进行测量 ,Coob角≥ 10°者诊断为脊柱侧凸。结果 :经三检诊断为脊柱侧凸者6 5 3人 ,脊柱侧凸患病率为 7 5‰ ,其中男性患病率 6 1‰ ,女性患病率 9 0‰ ,男 /女 =1/ 1 4 8。特发性脊柱侧凸6 33人 ,占 96 9%。结论 :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中有较高的患病率 ,应大力提倡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普查工作 ,提高我国青少年保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患病率 青少年 调查报告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后鸡褪黑素变化与脊柱侧凸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中实 康宇宁 +2 位作者 刘成刚 张念非 李子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93-295,299,共4页
目的:通过强光照射抑制鸡褪黑素的分泌,诱导与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相类似的脊柱侧凸畸形,以探讨褪黑素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关系.方法:30只1d龄雏鸡,置于24h持续强光照射的环境中,另外10只相同的小鸡置于普通光照环境中,光照时间为7Am至7Pm.... 目的:通过强光照射抑制鸡褪黑素的分泌,诱导与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相类似的脊柱侧凸畸形,以探讨褪黑素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关系.方法:30只1d龄雏鸡,置于24h持续强光照射的环境中,另外10只相同的小鸡置于普通光照环境中,光照时间为7Am至7Pm.从第2周开始,每周给小鸡摄脊柱片观察,另外在第4周2Am及2Pm时取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褪黑素水平,第6周时将小鸡处死.结果:①实验组实验结束时存活的25只中有7只出现了脊柱侧凸,发生率为(7/25)28%,Cobb角10°~14°;对照组鸡均未出现脊柱畸形.②4周时对照组鸡2Pm和2Am时血清褪黑素水平分别为51.02±3.74pg/ml和193.84±12.25pg/ml,表现出明显的昼低夜高的节律性分泌特征.③实验组鸡无论脊柱侧凸发生与否,2Am和2Pm时血清褪黑素水平分别为49.98±2.42pg/ml和50.60±3.15pg/ml,其节律性分泌特征消失.结论:昼夜持续强光照射可以抑制鸡褪黑素的分泌,使其丧失昼夜节律性分泌,并可诱导与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相似的鸡脊柱侧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褪黑素 脊柱侧凸 实验研究 松果体 昼夜节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寰枢椎脱位的治疗选择与手术适应证 被引量:42
8
作者 谭明生 张光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手术适应证 手术治疗 神经功能障碍 颈椎旋转 先天畸形 关节功能 骨关节面 解剖结构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枕颈融合术在上颈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谭明生 蒋欣 +4 位作者 移平 韦竑宇 杨峰 梁立 邹海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枕颈融合手术在上颈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2年6月至2006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枕骨板障螺钉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枕颈固定系统治疗11例上颈椎手术后因上颈椎不稳、残留颈髓压迫或肿瘤复发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其中9例患者... 目的:探讨改良枕颈融合手术在上颈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2年6月至2006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枕骨板障螺钉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枕颈固定系统治疗11例上颈椎手术后因上颈椎不稳、残留颈髓压迫或肿瘤复发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其中9例患者获得随访,原发疾病包括先天性枕颈融合畸形3例,上颈椎肿瘤2例,上颈椎结核2例,颅底凹陷2例。术前和术后神经功能评价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根据术后当时以及随访时的X线片评价融合情况。结果: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随访7~28个月,平均25个月,9例患者均获得了骨性融合,无断钉以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枕骨板障螺钉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组成的枕颈固定器具有坚强的固定作用,是对常规枕颈融合手术的一种补充,适用于上颈段病变因第1次手术后导致上颈椎不稳、残留颈髓压迫需再次手术者,尤其适用于枕骨缺损、颅底骨质薄和骨质疏松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融合术 上颈椎 翻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地区颈肩痛病人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发病率调查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中实 张光铂 +7 位作者 绳厚福 温树正 齐明 朱庆三 孙正义 谭远超 张念非 李子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85-286,共2页
关键词 颈肩痛 颈椎后纵韧带 骨化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慧敏 谭明生 张光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临床研究 脊柱退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加强脊髓损伤修复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廖维宏 张光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17-519,共3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修复 神经元再生 轴突导向 神经元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5
13
作者 张光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45-647,共3页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诊断 神经压迫 脊髓压迫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名称的讨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文 王义生 +4 位作者 党耕町 朱悦 任龙喜 李中实 张光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1-245,共5页
关于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的名称,目前有十余种称谓,很不统一,同样的术式,不同的名称,难于做到准确的医学统计,也很不利于教学及学术交流。故对这一常见病的最常用手术名称实有进一步推敲的必要。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专家,谈谈他们... 关于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的名称,目前有十余种称谓,很不统一,同样的术式,不同的名称,难于做到准确的医学统计,也很不利于教学及学术交流。故对这一常见病的最常用手术名称实有进一步推敲的必要。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专家,谈谈他们对该手术命名的观点,以期改变目前的混乱现象,达到规范和统一该手术名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名称 后路手术 医学统计 学术交流 混乱现象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脊柱内固定的应用与植骨融合 被引量:93
15
作者 张光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25-325,共1页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 植骨融合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光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25-326,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 治疗 辩证施治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欣 谭明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侧块 寰椎 螺钉固定 研究进展 简介 撰写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对耐多药脊柱结核的认识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光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01-801,共1页
1993年WHO向全球发出“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的警告,2009年4月WHO在“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卫生部长会议”上再一次向全球发出警告:结核病已卷土重来,耐药性结核已在全球蔓延,成为全球的“定时炸弹”。WHO在关于耐药结核... 1993年WHO向全球发出“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的警告,2009年4月WHO在“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卫生部长会议”上再一次向全球发出警告:结核病已卷土重来,耐药性结核已在全球蔓延,成为全球的“定时炸弹”。WHO在关于耐药结核病通报中指出:“在一般人群中耐药情况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耐多药结核病已经开始使世界不安了。更糟糕的是,它还将继续迅速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病 脊柱结核 卫生部长会议 耐药结核病 WHO 紧急状态 耐药情况 一般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整块切除骨盆环重建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欣 韦竑宇 +2 位作者 Yuichiro Morishita Hymanson Henry Jeffrey C.Wang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骶骨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anta Monica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中心收治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8例,男5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30~72岁,平均46岁。术前腰骶... 目的:探讨骶骨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anta Monica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中心收治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8例,男5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30~72岁,平均46岁。术前腰骶部CT扫描和MRI检查证实肿瘤均累及S1,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术中结扎髂内动脉、髂腰动脉和骶正中动脉,显微镜下将肿瘤组织连同整块骶骨完整切除,用骨盆环假体重建腰骶髂关节稳定性。术后采用Toronto Extremity Salvage Score(TES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中失血量800~2500ml,平均1200ml,手术时间490~720min,平均600min。病理学诊断:骨巨细胞瘤ⅡB期5例,Ⅲ期3例。术后卧床6~14d,平均10d,无1例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出院时患者均能不借助拐杖行走,恢复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所有患者随访28~64个月,平均43个月,TESS评分由术前平均56.38分提高到73.25分。1例患者(Ⅲ期)术后18个月发生肺转移,接受肺叶切除,同时行放疗,随访至40个月时仍然存活;其余7例患者至末次随访时均存活,没有发现局部复发。结论:骶骨肿瘤累及S1时可行骶骨全切以提高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改善预后;采用骨盆环假体重建稳定性术后可早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 重建 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痛患者MRI上各节段腰椎间盘退变形式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蒋欣 Yuiehiro Morishita +1 位作者 Hymanson Henry Jeffrey C.Wang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45-849,共5页
目的:探讨腰痛患者MRI上各节段腰椎间盘退变形式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共529例就诊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anta Monica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中心的腰痛伴或不伴有腿痛患者(男191例,女338例)的腰椎MRI资料,根据患者年... 目的:探讨腰痛患者MRI上各节段腰椎间盘退变形式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共529例就诊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anta Monica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中心的腰痛伴或不伴有腿痛患者(男191例,女338例)的腰椎MRI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5组,≤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及≥60岁组。按Pfirrmann′s分级系统对每例患者腰椎各节段的椎间盘(L1/2~L5/S1)退变程度进行分级,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其退变模式。结果:71例(13.4%)患者L1/2~L5/S1椎间盘退变程度表现为1-1-1-1-1,为正常椎间盘,是所有组合中最常见的。低年龄组发生严重退变(4级)的几率最低,L1/2、L2/3、L3/4椎间盘退变程度较L4/5、L5/S1低;1-1-1-1-1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而1-1-1-1-2和1-1-1-1-3与之相反,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升高。40岁以前,1-1-1-1-1的发生率最高;在40~49岁年龄组中,1-1-1-1-3的发生几率最高,为7.6%,而超过50岁,3-3-3-3-3发生的几率最高。单节段退变发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而所有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结论:在腰痛患者中,腰椎单一节段退变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减小,而所有节段退变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变 腰痛 MRI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