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热化瘀方对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BDNF、GDNF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胡跃强 唐农 +4 位作者 刘泰 刘尊敬 毕方方 胡玉英 范立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67-2469,I0018,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内BDNF、GDNF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清热化瘀方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模型并制备清热化瘀方血清,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BDNF、GDNF蛋白在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大鼠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内BDNF、GDNF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清热化瘀方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模型并制备清热化瘀方血清,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BDNF、GDNF蛋白在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缺氧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内出现BDNF、GDNF表达,清热化瘀方血清干预后能够促进二者的表达(P<0.05或0.01)。结论:清热化瘀方血清可上调GDNF、BDNF在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内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缺氧损伤 清热化瘀方 GDNF 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脑缺血事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邵自强 赵雪梅 +2 位作者 焦劲松 薛爽 汪仁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43-1544,共2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脑缺血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9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ASP组,52例)和对照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脑缺血事件和脑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ASP组共有49例完成实验,3例中途退...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脑缺血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9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ASP组,52例)和对照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脑缺血事件和脑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ASP组共有49例完成实验,3例中途退出;对照组50例完成试验,7例中途退出。阿司匹林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4.28%(7/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6.102,P<0.01);治疗组脑出血发生率为2.04%(1/49),对照组为4.00%(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0.436,P>0.05)。结论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脑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脑出血的再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脑出血 中风后遗症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 被引量:23
3
作者 胡立斌 刘瑞宏 +2 位作者 张思迅 田朝晖 叶志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成像(3DDSA)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方法69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常规DSA和3DDSA检查。常规DSA后进行旋转DSA检查,对旋转DSA采集的数据进行容积三维重建。由2位工作经验丰富的阅片者采用双盲法对...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成像(3DDSA)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方法69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常规DSA和3DDSA检查。常规DSA后进行旋转DSA检查,对旋转DSA采集的数据进行容积三维重建。由2位工作经验丰富的阅片者采用双盲法对2DDSA和3DDSA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常规DSA诊断阳性病例65例(阳性率94.20%),3DDSA诊断阳性病例62例(阳性率为89.86%)。在常规DSA和3DDSA中,分别有44例(67.69%)阳性病例和62例(100%)阳性病例病变周围血管关系显示清晰满意。结论3DDSA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血管及其与相邻血管间的关系,尤其对血管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颈性眩晕 被引量:92
4
作者 薛爽 王国相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97-300,共4页
关键词 颈性眩晕 病因 病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成像分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微微 黄勇华 +5 位作者 马志刚 刘建国 刘莹 刘纬 秦伟 张茁6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显示的亚型分布情况,使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加准确的病因学和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4个区6家医院2004年接诊的6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情况及影像学... 目的研究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显示的亚型分布情况,使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加准确的病因学和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4个区6家医院2004年接诊的6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情况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北京市五家医院急性脑梗死的亚型构成为:腔隙性脑梗死46.5%,小梗死38.1%,中梗死9.4%,大梗死6.0%。结论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的分布以腔隙性脑梗死为多发,提示小动脉病变是北京市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病理改变。根据影像学的分型法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分型、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血管意外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Huntington病家系临床特征及CAG重复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广娜 包新华 +6 位作者 卢红梅 张晶晶 马一楠 顾卫红 熊晖 秦炯 吴希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Huntington病(Huntington disease,HD)的临床和遗传特征。方法:对收集的2个中国汉族HD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基因扫描方法对其中9例家系成员的IT15基因的三核苷酸重复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Huntington病(Huntington disease,HD)的临床和遗传特征。方法:对收集的2个中国汉族HD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基因扫描方法对其中9例家系成员的IT15基因的三核苷酸重复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在两个家系中确诊了6例患者(男女均有发病),患者IT15基因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致病CAG重复拷贝数介于4078次。两个家系中子代较父代发病年龄提前,家系2中可见发病年龄与CAG重复拷贝数呈负相关。6例患者中有1例为少年型HD,其临床表现明显不同于成人型,以肌张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结论:HD是一种由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的神经变性病,存在遗传早现现象;少年型HD的临床表现不同于成人型,CAG重复拷贝数与发病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NTINGTON病 基因 三核苷酸重复 早现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志勇 焦劲松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605-609,共5页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少见的后循环血管变异性疾病.虽然该病尚处于临床研究和探索阶段,但据文献报道其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因此,我们需对该病有清楚的认识,并予以足够的重视.现结合文献...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少见的后循环血管变异性疾病.虽然该病尚处于临床研究和探索阶段,但据文献报道其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因此,我们需对该病有清楚的认识,并予以足够的重视.现结合文献对该病目前研究的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诊断显像 综述文献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两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伟赫 李小璇 焦劲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602-3605,共4页
背景重症肌无力(MG)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典型表现为骨骼肌群波动性和易疲劳性的肌无力症状,不典型MG易被误诊,延误治疗时机。目的加强对不典型MG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对2例MG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以及误... 背景重症肌无力(MG)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典型表现为骨骼肌群波动性和易疲劳性的肌无力症状,不典型MG易被误诊,延误治疗时机。目的加强对不典型MG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对2例MG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以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病例1,72岁女性,表现为急性起病的多组脑干症状,伴体位性眩晕和排尿异常,病初被误诊为后循环进展性卒中或高颈段脊髓病变,最终结合患者单纤维肌电图Jitter波增宽伴传导阻滞,胸部CT提示胸腺增生,溴吡斯的明及丙种球蛋白免疫治疗有效,诊断为MG;病例2,27岁男性,表现为面部感觉异常等多组颅神经支配区受累症状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多次被误诊为多颅神经炎,最终结合血清RyR抗体和Titin抗体阳性,单纤维肌电图Jitter波增宽伴传导阻滞,胸部CT及病理提示B3型胸腺瘤,诊断为MG。结论 MG肌无力以外的症状表现多样,值得临床医生关注,对这种不典型表现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MG发病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误诊 胸腺瘤 神经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前后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2
9
作者 薛爽 魏坤 +4 位作者 杨丽红 朱秀静 姚雪燕 刘玮 王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11期803-807,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后脑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临床转归。方法2002年9月至2006年4月发病3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符合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后脑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临床转归。方法2002年9月至2006年4月发病3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符合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NINDS)溶栓入选标准,用rt-PA0.9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90mg)溶栓治疗。同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于患者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24h、3d、2周和1个月分别监测其病变血管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18例患者进行了脑血液动力学监测。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65±9)岁。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r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6~16分,平均(11.4±2.8)分。溶栓前TCD检查TIBI0级1例,1级3例,2级8例,3级3例,4级2例(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5级1例(腔隙性脑梗死)。从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2~3h,平均(2.80±0.20)h。闭塞动脉在溶栓过程中再通2例,溶栓后1h内再通1例,24h内再通4例,溶栓再通4h后再闭塞1例,其余无变化。溶栓前与溶栓后24h、3d、2周、1个月的NIHSS评分及TIBI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NIHSS评分与TIBI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溶栓前后脑血液动力学改变与神经功能变化明显相关,脑血液动力学监测有助于深入了解卒中的发病机制和溶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超声检查 多谱勒 经颅 血液动力学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内嗅皮质和内侧颞叶萎缩的阿尔茨海默病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旭东 焦劲松 Jibiki Itsuki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痛(AD)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D)患者内嗅皮质和内侧颞叶萎缩(MTA)的关系。方法选择轻中度AD患者18例(AD组),aMC1患者1 7例(aMCI组)。认知功能通过长谷川痴呆量表修订版(HDS-R)和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痛(AD)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D)患者内嗅皮质和内侧颞叶萎缩(MTA)的关系。方法选择轻中度AD患者18例(AD组),aMC1患者1 7例(aMCI组)。认知功能通过长谷川痴呆量表修订版(HDS-R)和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评价。通过基于体素的AD特异性局部分析系统的Z评分来评价内嗅皮质的萎缩程度。同时视觉评分系统对MTA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AD组HDS R评分明显低于aMCI组,ADAS-cog和MTA评分明显高于aMCI组(P<0.01)。AD组Z评分与MTA评分呈正相关(P<0.01)。aMCI组Z评分与年龄、MTA评分呈正相关(P<0.01),MTA评分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 aMCI患者中,内嗅皮质萎缩与认知功能改变相关;而AD患者中;MTA更可能的与认知功能相关。MTA评分比Z评分能更有效地区别aMCI和AD患者。在aMCI阶段,内嗅皮质萎缩起了主要的作用;而AD阶段海马等结构作用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嗅通路 遗忘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131I-间碘苄胍心肌显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丽 杨团峰 +7 位作者 程敏 李原 王茜 焦劲松 顾卫红 王康 金淼 郭淮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研究背景131I-间碘苄胍(131I-MIBG)可被心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摄取,是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显像剂。本研究采用131I-MIBG心肌显像方法,探讨多系统萎缩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方法共12例符合2008年第2版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和7例... 研究背景131I-间碘苄胍(131I-MIBG)可被心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摄取,是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显像剂。本研究采用131I-MIBG心肌显像方法,探讨多系统萎缩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方法共12例符合2008年第2版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和7例正常对照者,通过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价量表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价,静脉注射131I-MIBG 3 mCi后于不同测量时间点(15 min、4 h和24 h)采集胸部前位平面像,计算131I-MIBG心肌摄取率。结果注射131I-MIBG后15 min和4 h,多系统萎缩组患者131I-MIBG心肌摄取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5 min:1.90±0.41对2.38±0.32,P=0.017;4 h:1.96±0.63对2.60±0.55,P=0.039)。结论多系统萎缩组患者131I-MIBG心肌摄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多系统萎缩可以发生心脏交感神经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交感神经系统 ^131I-间碘苄胍(非MeSH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预处理后CHOP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跃强 唐农 +4 位作者 董少龙 刘尊敬 祝美珍 胡玉英 范立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y protein,CHOP)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 group,SO)、脑缺血再灌注组(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y protein,CHOP)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 group,SO)、脑缺血再灌注组(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rain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BIP)3组,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 h、1 d、2 d、3 d其4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CHOP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①MCAO组12 h CHOPmRNA表达达高峰(142.92±7.46,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BIP组缺血各时间点其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12 h:157.7±8.37;24 h:167.54±8.99;2 d:178.16±9.25;3 d:186.85±9.82,P<0.05)。②MCAO组CHOP蛋白表达于缺血再灌注后12 h开始明显上升,24 h达高峰,2 d后表达开始减弱(1.674±0.136,P<0.01);BIP组较MCAO组CHOP表达明显降低(12 h:1.453±0.128;24 h:1.605±0.132;2 d:1.485±0.129;3 d:1.279±0.115,P<0.05,P<0.01)。③MCAO组12 h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增加(34.6%±11.5%),1 d时达到高峰(48.2%±12.4%),以后时间点逐渐下降;BIP组各个时间点神经元凋亡发生率较MCAO组显著降低(12 h:25.3%±9.0%;24 h:36.4%±10.9%;2 d:30.8%±11.2%;3 d:22.5%±8.7%,P<0.05,P<0.01)。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CHOP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C/EBP同源蛋白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薛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关键词 脑动脉 狭窄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超声在检测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亚男 魏坤 薛爽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4期307-311,共5页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与脑血管及外周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对高危人群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的研究发现,主动脉弓的粥样硬化斑块也是卒中的栓子来源之一。
关键词 脑梗死 超声 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志勇 薛爽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4期325-330,共6页
目前,弓上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和心脏是被公认的脑栓塞的主要来源,但仍有资料显示近1/3的脑栓塞栓子来源不明,提示着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栓塞来源。随着各种影像学手段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尤其是经食道超声的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者发现主... 目前,弓上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和心脏是被公认的脑栓塞的主要来源,但仍有资料显示近1/3的脑栓塞栓子来源不明,提示着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栓塞来源。随着各种影像学手段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尤其是经食道超声的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者发现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aorticarch atheroma,AAA)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本文旨在结合文献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二者相关性及诊治方面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与卒中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缺血性卒中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 粥样硬化性斑块 经食道超声 脑栓塞 颅外动脉 栓子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丹涛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6期463-465,共3页
1990年Bowler、Erkinjuntti和Hachinski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v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概念,此后国内外围绕VCI做了大量的工作。2006年Stroke杂志公布了VCI的概念及临床评估方法[1]。2011年2月,《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0年Bowler、Erkinjuntti和Hachinski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v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概念,此后国内外围绕VCI做了大量的工作。2006年Stroke杂志公布了VCI的概念及临床评估方法[1]。2011年2月,《中华神经科杂志》刊登了中国的VCI诊治指南[2]。2011年7月Stroke杂志发表了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基于临床前、神经病理、生理、神经影像及流行病学研究制定的VCI诊治指南:定义了VCI概念、提出了VCI诊断标准及VCI的防治策略[3]。本文结合国内外指南及VCI的研究进展就其诊断标准、防治及临床易混淆问题做简要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诊断标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后生长停滞与DNA损害可诱导基因34表达的变化
17
作者 胡跃强 唐农 +4 位作者 董少龙 刘尊敬 祝美珍 胡玉英 陈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brain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B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生长停滞与DNA损害可诱导基因34(GADD34)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BIP组,每组40只,后2组行大脑中...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brain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B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生长停滞与DNA损害可诱导基因34(GADD34)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BIP组,每组40只,后2组行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模后,各组于再缺血后12 h、1、2和3 d 4个时间点观察,每个时间点10只。采用2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原位杂交法检测GADD3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GADD34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12 h GADD34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达高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但1、2和3 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BIP组GADD34 mRNA及蛋白表达各时间点均较脑缺血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BIP可诱导GADD34mRNA及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缺血预处理 DNA损伤 基因表达 RNA 信使 原位杂交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小脑出血的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一例
18
作者 张志勇 焦劲松 +2 位作者 薛爽 刘尊敬 田朝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603-604,共2页
患者男,63岁.因头晕、行走不稳伴言语不清3 d,加重2 d,于2008年11月就诊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体检:血压为165/105 mm Hg,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双眼侧视时可见细小的水平眼震,右肢共济运动差,其余未见异常.急诊行头部CT,提示左... 患者男,63岁.因头晕、行走不稳伴言语不清3 d,加重2 d,于2008年11月就诊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体检:血压为165/105 mm Hg,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双眼侧视时可见细小的水平眼震,右肢共济运动差,其余未见异常.急诊行头部CT,提示左侧小脑高密度影(图1),当时诊断为"小脑少量出血",给予脱水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未改善,当晚出现存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右侧面部与在侧肢体麻木,无肢体尤力.次日再次体检:血压为135/75 mm Hg,意识清楚,构音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脑出血 椎-基动脉扩张延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斑块—需要重视的卒中栓子来源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爽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4期255-260,共6页
缺血性卒中是由多组不同病因所导致的临床综合症,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的血管损伤部位和卒中的危险因素。对每例患者需要做出病因诊断和风险评估以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二级预防措施,其中病因学诊断是关键。... 缺血性卒中是由多组不同病因所导致的临床综合症,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的血管损伤部位和卒中的危险因素。对每例患者需要做出病因诊断和风险评估以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二级预防措施,其中病因学诊断是关键。需要完成一系列相关检查才有可能确定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脑梗死 栓塞和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脑血液动力学监测一例
20
作者 薛爽 桂德超 +2 位作者 魏坤 姚雪燕 朱秀静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1期51-53,共3页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69岁,因'突然失语、左侧肢体无力15 min'来院,经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后于2006年11月收入院.……
关键词 血栓溶解术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经颅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