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 Piwil2表达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红丽 冯定庆 +4 位作者 凌斌 尤青叶 李兵 伍娇娇 赵婷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采用shRNA沉默Piwil2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宫颈癌细胞株增殖和衰老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技术和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转Sh-piwil2宫颈癌细胞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 目的采用shRNA沉默Piwil2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宫颈癌细胞株增殖和衰老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技术和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转Sh-piwil2宫颈癌细胞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沉默效果。采用细胞增殖实验、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周期和细胞衰老等实验观察沉默Piwil2表达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建立稳定转染Sh-piwil2宫颈癌细胞株,与对照组相比,沉默Piwil2表达后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5),同时沉默Piwil2后细胞衰老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沉默Piwil2基因可发挥抗宫颈癌作用,推测Piwil2基因可作为宫颈癌临床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SHRNA Piwil2 细胞增殖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帕金森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蔡哲 周忠蜀 +11 位作者 向青 胡景伟 潘琳 张岚 舒峻 徐波 梁妍 左萍萍 贺春 徐杨 高艳 崔晓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18-321,I0002,F0003,共6页
目的评价人羊膜组织来源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脑移植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治疗观察。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发生相关标记物Vimentin、STRO-1、nestin、CD133、... 目的评价人羊膜组织来源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脑移植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治疗观察。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发生相关标记物Vimentin、STRO-1、nestin、CD133、β-tubulin、TH、DAT、Ngn2和mash-1抗体,鉴定在hAMCs中的表达;RT-PCR检测神经干细胞标记物Vimentin及nestin mRNA在hAMCs的表达。C57BL/6小鼠MPTP(i.p.)建立PD模型,将hAMCs移植到右侧纹状体内。通过自发运动和转杆实验以及抗人线粒体和TH抗体在脑纹状体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评价hAMCs对PD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经神经细胞培养基诱导培养后的hAM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上述所有与神经发生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hAMCs移植后的PD小鼠自发运动次数增加(P<0.05),转杆时间延长(P<0.05)。结论hAMCs经体外诱导培养后具有神经细胞特性,移植到PD模型小鼠纹状体内能够改善MPTP所致的运动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 脑移植 帕金森病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的神经生物学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景伟 蔡哲 +10 位作者 周忠蜀 张岚 舒峻 潘琳 黄小杰 徐波 向青 贺春 徐杨 高艳 崔晓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70-1073,1086,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MTS分析法、BrdU掺人法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荧光染色.探讨体外培养hAMCs的增殖活性。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AMCs中间充质细胞标记(STRO-1、Vimentin)...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MTS分析法、BrdU掺人法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荧光染色.探讨体外培养hAMCs的增殖活性。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AMCs中间充质细胞标记(STRO-1、Vimentin)、神经干细胞标记蛋白(Nestin、PSA-NCAM)、神经细胞标记蛋白(β-tubulin-Ⅲ、TH)和神经分化相关蛋白(math-1、mash-1)的表达。结果:MTS分析法显示hAMCs在接种后第6-8天增殖速度最快,第8-24天活细胞数基本保持稳定;BrdU和PCNA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体外培养hAMCs中具有大量BrdU和PCNA阳性细胞存在;体外培养的hAM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STRO-1和Vimentin,也表达神经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和PSA-NCAM,同时还可见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β-tubulin-Ⅲ和TH,以及神经元分化相关蛋白math-1和mash-1的表达;体外培养hAMCs中存在有TH/BrdU和β-tubulin-Ⅲ/BrdU双阳性细胞。结论:体外培养的hAM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蛋白,同时具有增殖活性:hAMCs表达神经元分化相关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 神经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娇影 卞美璐 +2 位作者 马莉 陈颖 刘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5-347,共3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已被证明是宫颈癌的直接病因,Woodman等研究发现其归因危险性达到90%以上。有研究证明,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受体β2在宫颈癌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红丽 冯定庆 凌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06-2508,共3页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癌症之一。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于常伴有复发或转移的晚期宫颈癌,手术常不能根治,而且晚期宫颈癌对化疗或放疗具有抵抗性.通常预后不良。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维甲酸受体β2 靶向治疗 晚期宫颈癌 女性生殖系统 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预后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促进子宫颈癌细胞衰老的发生
6
作者 尤青叶 冯定庆 +4 位作者 凌斌 张红丽 李兵 伍娇娇 赵婷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子宫颈癌细胞衰老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VPA组、ATRA组、VPA+ATRA组,采用3 mmol/L VPA、1μmol/L ATRA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子宫颈癌He La及Si Ha细胞,对照组仅加...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子宫颈癌细胞衰老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VPA组、ATRA组、VPA+ATRA组,采用3 mmol/L VPA、1μmol/L ATRA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子宫颈癌He La及Si Ha细胞,对照组仅加溶媒;采用Cell Titer96AQueous法检测细胞增殖;β-半乳糖苷酶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P63、h TERT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VPA对He La及Si Ha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与ATRA联合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P<0.05);β-半乳糖苷酶染色显示,VPA+ATRA组衰老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对照组及VPA组、ATR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和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VPA单独和联合ATRA可上调P16、P63的表达,降低h TERT的表达,且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及对照组(P<0.05)。结论 VPA联合ATRA可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上调P16和P63的表达,下调h TERT的表达,可能是其诱导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丙戊酸 维甲酸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