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枫糖尿症1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惠秦 谷为岳 +3 位作者 侯新琳 高洁 周丛乐 姜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13d,因“纳差9d,喉中痰鸣1d”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我院)儿科。患儿系足月儿,G1P2,因“初产臀位”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450g。生后4d无明显诱因出现喂养困难,偶有呛奶,未予重视,喂养困难渐加重。入我院...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13d,因“纳差9d,喉中痰鸣1d”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我院)儿科。患儿系足月儿,G1P2,因“初产臀位”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450g。生后4d无明显诱因出现喂养困难,偶有呛奶,未予重视,喂养困难渐加重。入我院前1d出现喉中痰鸣、吐沫,呛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糖尿症 新生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喂养困难 病例报告 出生体重 足月儿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的神经生物学特点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景伟 蔡哲 +10 位作者 周忠蜀 张岚 舒峻 潘琳 黄小杰 徐波 向青 贺春 徐杨 高艳 崔晓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70-1073,1086,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MTS分析法、BrdU掺人法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荧光染色.探讨体外培养hAMCs的增殖活性。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AMCs中间充质细胞标记(STRO-1、Vimentin)...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MTS分析法、BrdU掺人法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荧光染色.探讨体外培养hAMCs的增殖活性。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AMCs中间充质细胞标记(STRO-1、Vimentin)、神经干细胞标记蛋白(Nestin、PSA-NCAM)、神经细胞标记蛋白(β-tubulin-Ⅲ、TH)和神经分化相关蛋白(math-1、mash-1)的表达。结果:MTS分析法显示hAMCs在接种后第6-8天增殖速度最快,第8-24天活细胞数基本保持稳定;BrdU和PCNA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体外培养hAMCs中具有大量BrdU和PCNA阳性细胞存在;体外培养的hAM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STRO-1和Vimentin,也表达神经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和PSA-NCAM,同时还可见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β-tubulin-Ⅲ和TH,以及神经元分化相关蛋白math-1和mash-1的表达;体外培养hAMCs中存在有TH/BrdU和β-tubulin-Ⅲ/BrdU双阳性细胞。结论:体外培养的hAM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蛋白,同时具有增殖活性:hAMCs表达神经元分化相关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 神经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帕金森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蔡哲 周忠蜀 +11 位作者 向青 胡景伟 潘琳 张岚 舒峻 徐波 梁妍 左萍萍 贺春 徐杨 高艳 崔晓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18-321,I0002,F0003,共6页
目的评价人羊膜组织来源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脑移植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治疗观察。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发生相关标记物Vimentin、STRO-1、nestin、CD133、... 目的评价人羊膜组织来源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脑移植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治疗观察。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发生相关标记物Vimentin、STRO-1、nestin、CD133、β-tubulin、TH、DAT、Ngn2和mash-1抗体,鉴定在hAMCs中的表达;RT-PCR检测神经干细胞标记物Vimentin及nestin mRNA在hAMCs的表达。C57BL/6小鼠MPTP(i.p.)建立PD模型,将hAMCs移植到右侧纹状体内。通过自发运动和转杆实验以及抗人线粒体和TH抗体在脑纹状体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评价hAMCs对PD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经神经细胞培养基诱导培养后的hAM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上述所有与神经发生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hAMCs移植后的PD小鼠自发运动次数增加(P<0.05),转杆时间延长(P<0.05)。结论hAMCs经体外诱导培养后具有神经细胞特性,移植到PD模型小鼠纹状体内能够改善MPTP所致的运动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 脑移植 帕金森病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低氧缺血性脑损伤对脑组织病理形态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凌 蔡哲 +5 位作者 周忠蜀 潘琳 舒峻 张可华 杨煜光 李鸿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7-50,I0008,I0009,共6页
目的改进新生大鼠低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模型的制作方法,观察低氧缺血对脑组织病理形态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5)、假手术组(n=8)和HIBI模型组(n=19),HIBI模型制作中省去了经典Rice法中的麻醉步骤和动物... 目的改进新生大鼠低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模型的制作方法,观察低氧缺血对脑组织病理形态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5)、假手术组(n=8)和HIBI模型组(n=19),HIBI模型制作中省去了经典Rice法中的麻醉步骤和动物手术后休息时间,观察HIBI后大鼠体重增长情况,行为能力表现以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比较HIBI制模后3 d假手术组及HIBI组鼠脑匀浆beta-NGF和human-NT3的变化。结果 (1)HIBI模型组体重增长明显落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2)HIBI组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异常:84%翻身不能,63%肌肉颤动和/或头颤,抽搐者占42%,死亡率为21%。制模后3 d HIBI模型组大鼠的行为障碍和异常运动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制模当日(P<0.01);(3)HE染色可见HIBI模型组大鼠左侧大脑半球神经元损伤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4)制模后3 d鼠脑匀浆human-NT3含量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β-NGF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制作的新生大鼠HIBI模型更符合临床新生儿HIBI的自然病程。HIBI早期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增加在神经保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新生 大鼠 神经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京市儿童川崎病6年流行病学资料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鲁炜慧 杜忠东 +7 位作者 赵地 杜军保 鲁珊 阎宗荣 衣京梅 候安存 周忠蜀 丁国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56-361,共6页
目的川崎病(KD)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部分患儿为不完全性KD临床表现,本文拟对KD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的ESR、CRP、PLT、血浆白蛋白(ALB)、ALT、Hb和WBC进行分析,探讨各项实验室指标异常协助临床诊断的意义及与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抵抗的... 目的川崎病(KD)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部分患儿为不完全性KD临床表现,本文拟对KD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的ESR、CRP、PLT、血浆白蛋白(ALB)、ALT、Hb和WBC进行分析,探讨各项实验室指标异常协助临床诊断的意义及与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抵抗的关系。方法根据KD的诊断标准,对北京小儿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45家医院2000至2005年收治的急性期KD患儿的实验室资料进行汇总,将各指标同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抵抗行Pearson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KD患儿1 745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有1 335例进入分析,其中男868例,女467例。本组患儿ESR、CRP、PLT和WBC增高,ALB减低和Hb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96.0%、90.0%、92.2%和80.4%,45.7%和48.8%。Hb降低的发生率在不同的年龄组中存在明显差异,ALB和Hb降低与冠状动脉损害有相关性(P(0.05),CRP、ALB、ALT、Hb和WBC计数与IVIG抵抗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ALB、Hb降低与冠状动脉损害有相关性,CRP升高、Hb降低、ALT和WBC升高与IVIG抵抗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KD急性期ESR增快、CRP升高、外周血PLT、WBC计数增高的发生率均>90%,可协助KD急性期临床诊断。对于ALB和Hb降低的KD患儿应注意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对于CRP、ALT、WBC升高和Hb降低的患儿应注意出现IVIG抵抗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实验室检查 冠状动脉损害 IVIG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