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氯化镉对裸鼠皮下移植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线粒体酶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艳玲
杜海英
+4 位作者
金明华
刘晓梅
张龙
李鹏
孙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研究氯化镉对裸鼠皮下移植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线粒体乳酸脱氢酶(LDH)、ATP酶活性的影响,阐明氯化镉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阳性对照...
目的:研究氯化镉对裸鼠皮下移植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线粒体乳酸脱氢酶(LDH)、ATP酶活性的影响,阐明氯化镉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氯化镉0.5、1.0和2.0mg.kg-1(氯化镉组),10d后测定荷瘤体积、脏器指数和血清ALT、AST水平及荷瘤组织线粒体LDH、ATP酶的活性。结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氯化镉0.5、1.0和2.0mg.kg-1组肿瘤抑制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脏器指数变化不明显,其中氯化镉各剂量组肾脏指数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氯化镉各剂量组ALT水平及LDH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0.5和1.0mg.kg-1组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1.0和2.0mg.kg-1组Ca2+-Mg2+-ATPase活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和2.0mg.kg-1组Na+-K+-ATPase活性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镉可能干扰线粒体能量代谢,并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镉
肝肿瘤
乳酸脱氢酶
ATP酶
小鼠
近交BAL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暴露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进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林晓君
赵甲亭
+2 位作者
郭晨
宋慧东
陈汉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医用及工业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效应评价及其潜在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纳米生物学及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拟探讨氨基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amino-modified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
医用及工业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效应评价及其潜在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纳米生物学及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拟探讨氨基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amino-modified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1周后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小鼠肝脏功能及疾病进展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合成生物相容性好的NH_(2)-Fe_(3)O_(4) NP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等技术表征其表面形貌结构、粒径分布、zeta电位、水合粒径等物理化学性质。接着,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给药组(对照组)、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1周正常小鼠组(暴露组)、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ethionine-and choline-deficient,MCD)诱导组(NASH模型组)、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NASH模型小鼠1周暴露组(NASH模型暴露组)。研究结果表明,NH_(2)-Fe_(3)O_(4) NPs暴露正常健康小鼠,引起小鼠轻微的肝损伤;NH_(2)-Fe_(3)O_(4) NPs暴露NASH模型小鼠,引起肝脏铁沉积并加重MCD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如提高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激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介导的肝脏脂肪从头合成代谢,引起肝脏脂滴沉积和氧化应激,加剧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促进肝脏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综上,本研究发现,相比正常健康小鼠,NH_(2)-Fe_(3)O_(4) NPs暴露加重MCD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反应、肝纤维化和肝脏损伤,加速NASH小鼠疾病进展。本研究结果将为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特别是对NASH这一患病群体的生物学效应与安全性评价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脏毒性
肝脏脂肪变性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氯化镉对裸鼠皮下移植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线粒体酶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艳玲
杜海英
金明华
刘晓梅
张龙
李鹏
孙志伟
机构
吉林大学公共
卫生
学院
卫生
毒理学
教研室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
卫生
与家庭医学学院
卫生毒理学与卫生化学学系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
基金
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课题(2008Z030)
文摘
目的:研究氯化镉对裸鼠皮下移植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线粒体乳酸脱氢酶(LDH)、ATP酶活性的影响,阐明氯化镉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氯化镉0.5、1.0和2.0mg.kg-1(氯化镉组),10d后测定荷瘤体积、脏器指数和血清ALT、AST水平及荷瘤组织线粒体LDH、ATP酶的活性。结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氯化镉0.5、1.0和2.0mg.kg-1组肿瘤抑制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脏器指数变化不明显,其中氯化镉各剂量组肾脏指数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氯化镉各剂量组ALT水平及LDH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0.5和1.0mg.kg-1组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1.0和2.0mg.kg-1组Ca2+-Mg2+-ATPase活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和2.0mg.kg-1组Na+-K+-ATPase活性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镉可能干扰线粒体能量代谢,并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肿瘤生长。
关键词
氯化镉
肝肿瘤
乳酸脱氢酶
ATP酶
小鼠
近交BALB/C
Keywords
cadmium chloride
liver neoplasms
lactate dehydrogenase
andenosinetri phosphatase
mice
inbred BALB/C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暴露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进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林晓君
赵甲亭
郭晨
宋慧东
陈汉清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十二医院
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
临床医学与创新转化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卫生毒理学与卫生化学学系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1370)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A1515010415)
+2 种基金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06010061)
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21-2023年)
广州市卫生健康科技重大项目(2021A031003)。
文摘
医用及工业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效应评价及其潜在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纳米生物学及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拟探讨氨基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amino-modified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1周后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小鼠肝脏功能及疾病进展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合成生物相容性好的NH_(2)-Fe_(3)O_(4) NP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等技术表征其表面形貌结构、粒径分布、zeta电位、水合粒径等物理化学性质。接着,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给药组(对照组)、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1周正常小鼠组(暴露组)、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ethionine-and choline-deficient,MCD)诱导组(NASH模型组)、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NASH模型小鼠1周暴露组(NASH模型暴露组)。研究结果表明,NH_(2)-Fe_(3)O_(4) NPs暴露正常健康小鼠,引起小鼠轻微的肝损伤;NH_(2)-Fe_(3)O_(4) NPs暴露NASH模型小鼠,引起肝脏铁沉积并加重MCD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如提高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激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介导的肝脏脂肪从头合成代谢,引起肝脏脂滴沉积和氧化应激,加剧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促进肝脏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综上,本研究发现,相比正常健康小鼠,NH_(2)-Fe_(3)O_(4) NPs暴露加重MCD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反应、肝纤维化和肝脏损伤,加速NASH小鼠疾病进展。本研究结果将为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特别是对NASH这一患病群体的生物学效应与安全性评价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支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脏毒性
肝脏脂肪变性
肝纤维化
Keywords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hepatotoxicity
hepatic steatosis
hepatic fibrosis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氯化镉对裸鼠皮下移植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线粒体酶的影响
徐艳玲
杜海英
金明华
刘晓梅
张龙
李鹏
孙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暴露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进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林晓君
赵甲亭
郭晨
宋慧东
陈汉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