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评价 被引量:200
1
作者 欧阳志云 刘建国 +2 位作者 肖寒 谭迎春 张和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69-1874,共6页
生物的生境是指生物生活繁衍的场所 ,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构成。近几个世纪以来 ,物种绝灭的速度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最重要的原因是生物生境的人为破坏。对保护生物的生境评价 ,是分析这些物种种群减少、濒危原因的重要手段 ,还能为制... 生物的生境是指生物生活繁衍的场所 ,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构成。近几个世纪以来 ,物种绝灭的速度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最重要的原因是生物生境的人为破坏。对保护生物的生境评价 ,是分析这些物种种群减少、濒危原因的重要手段 ,还能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对策提供依据。根据大熊猫生境分布特点提出了大熊猫生境结构理论模型 ,将影响卧龙大熊猫生境质量的因素分为物理环境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探讨了生境评价的程序与卧龙大熊猫生境评价准则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空间模拟方法分析了卧龙大熊猫生境质量。在人类活动影响下 ,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适宜大熊猫生存的生境面积有 5 75 97.3 hm2 ,其中最适生境面积为 62 5 6.1 hm2 ,主要分布在海拔 2 3 0 0~ 2 8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评价 大熊猫 地理信息系统 卧龙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恢复过程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欧阳志云 李振新 +4 位作者 刘建国 安力 张和民 谭迎春 周世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840-1849,共10页
保护与恢复生境是有效保护大熊猫的重要途径 ,通过样方调查法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 (Ailuropodamelanoleuca)恢复生境的群落结构特征 ,共调查了原始生境、2 0世纪 2 0~ 3 0年代砍伐后自然恢复生境、40~ 5 0年代砍伐后自然恢复... 保护与恢复生境是有效保护大熊猫的重要途径 ,通过样方调查法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 (Ailuropodamelanoleuca)恢复生境的群落结构特征 ,共调查了原始生境、2 0世纪 2 0~ 3 0年代砍伐后自然恢复生境、40~ 5 0年代砍伐后自然恢复生境、70年代以后自然恢复生境以及 60~ 70年代人工林等 5个生境类型 ,2 1个样方。研究结果表明 :各生境类型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植株数 (高度 >5 m)、乔木层的平均胸径和最大平均胸径 ,以及大熊猫的生境成熟度都存在显著差异 ,竹子的生物量及更新能力也有一定差异。人工林与原始生境的群落相似性低于其他自然恢复生境与原始生境的群落相似性。研究发现 ,大熊猫生境恢复包括大熊猫可食竹类资源的恢复以及生境群落结构的恢复。可食竹类资源恢复所需时间相对较短 ,仅需约 2 0~ 3 0 a;生境的植物群落结构的恢复则要长的多 ,一般恢复时间 5 0 a左右才能成为大熊猫的适宜生境 ,恢复时间为 70~ 80 a的生境与原始生境的群落结构已十分接近。通过人工造林恢复生境 ,无论从竹子资源的恢复 ,还是从植物群落结构的恢复方面 ,均不是一种有效地恢复大熊猫生境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生境恢复过程 群落结构特征 样方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华西箭竹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春花 周小平 王小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123,共11页
测量75株标准竹,建立各龄级华西箭竹地上生物量、地上各构件生物量关于基径和高度的一元和二元回归方程。运用二元幂函数回归方程,结合野外样线样方法的调查结果,得出卧龙邓生野牛沟区域有竹地华西箭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干物质基础)为:200... 测量75株标准竹,建立各龄级华西箭竹地上生物量、地上各构件生物量关于基径和高度的一元和二元回归方程。运用二元幂函数回归方程,结合野外样线样方法的调查结果,得出卧龙邓生野牛沟区域有竹地华西箭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干物质基础)为:2005年春10.32t·hm-2,2005年冬10.56t·hm-2,2006年春12.68t·hm-2,3次调查间无显著差异。2005年冬,回归法和称重法算得的生物量除当年生外,无显著差异。2006年春与2005年冬之间相比,各龄级华西箭竹单位面积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各地上构件生物量除多年生杆外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箭竹 地上生物量 基径 高度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地震灾后植被恢复主要植物种选择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鄢武先 张小平 +4 位作者 邓东周 魏宗华 尤继勇 杨晓军 徐海斌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32-36,共5页
本文结合卧龙自然保护区地震灾后生态植被恢复作业设计工作,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地震灾后损毁林地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了岩质坡面、土质坡面、土石混合坡面和斑块状零星地块等4大类的立地特征,通过损毁林地立地特征和地带性植物生物学特性之... 本文结合卧龙自然保护区地震灾后生态植被恢复作业设计工作,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地震灾后损毁林地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了岩质坡面、土质坡面、土石混合坡面和斑块状零星地块等4大类的立地特征,通过损毁林地立地特征和地带性植物生物学特性之间的耦合,研究提出了适宜卧龙自然保护区地震灾后植被恢复的主要植物有60余种,其中,乔木树种23种,灌木15种,竹类9种、草本9种,藤本5种,可为卧龙地震灾后植被恢复和大熊猫栖息地修复的植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 地震灾害 植被恢复 植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一鬣羚死亡原因剖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才武 瞿春茂 +6 位作者 金森燕 何永果 杨乾 杨波 王承东 刘世才 李德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为调查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卧龙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季都会有野生鬣羚死亡的原因,作者对2015年1月6日卧龙自然保护区内1死亡的野生鬣羚进行病理、细菌、寄生虫病原等实验室诊断。根据实验室诊断结果,并综合分析野生鬣羚的生存环境,其死亡原... 为调查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卧龙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季都会有野生鬣羚死亡的原因,作者对2015年1月6日卧龙自然保护区内1死亡的野生鬣羚进行病理、细菌、寄生虫病原等实验室诊断。根据实验室诊断结果,并综合分析野生鬣羚的生存环境,其死亡原因为: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影响,鬣羚野外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采食不足;且长期感染体表寄生虫疥螨,造成营养物质代谢障碍,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机体,引起全身多器官发生实质性病变而死亡。本研究结果为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对鬣羚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了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鬣羚 地震 疥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小形啮齿类生态地理分布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毅 胡锦矗 +1 位作者 李洪成 瞿明成 《四川动物》 CSCD 1992年第4期23-24,共2页
本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小形啮齿类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形啮齿类在捕获的小形兽类中占绝对优势;各植被带中小形啮齿类相对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植被带小形啮齿类的数量比例和种类组成有差异。
关键词 小形啮齿类 生态地理分布 啮齿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邓其祥 余志伟 +1 位作者 李洪成 葛有清 《四川动物》 CSCD 1989年第1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两栖动物 卧龙保护区 爬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环境及种群分布规律 被引量:3
8
作者 文冠一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1-73,共3页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环境及种群分布规律文冠一(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分布区域狭窄。本文对大熊猫在卧龙的栖息环境及种群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拟对大熊...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环境及种群分布规律文冠一(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分布区域狭窄。本文对大熊猫在卧龙的栖息环境及种群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拟对大熊猫的保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1大熊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栖息环境 种群分布 卧龙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英昌 蔡绪慎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1-54,共4页
卧龙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护对策杨英昌,蔡绪慎(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区,邛崃山系之东南坡,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区内山高坡陡,地形复杂,相对海拔悬殊,生态类型多样,生... 卧龙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护对策杨英昌,蔡绪慎(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区,邛崃山系之东南坡,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区内山高坡陡,地形复杂,相对海拔悬殊,生态类型多样,生物种类丰富,濒危物种较多.是西南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燃烧性分析
10
作者 蔡绪慎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15,共2页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岷江上游,以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的,是一个广谱基因库。自然保护区不允许发生森林火灾,即使是森林火警也不应发生。过去的十多年,卧龙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这就使人们产生一种卧龙不会发生森林火...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岷江上游,以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的,是一个广谱基因库。自然保护区不允许发生森林火灾,即使是森林火警也不应发生。过去的十多年,卧龙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这就使人们产生一种卧龙不会发生森林火灾的错觉,防火意识逐步淡化。本文通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可燃物特性、火环境特点及火源动向的分析,认为卧龙的森林具有易燃的特点,火源和火环境也具备,发生森林火灾的潜在可能性是存在的。这对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防火工作,防止发生森林火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森林可燃物特点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可燃物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 森林火灾 卧龙自然保护区 森林火警 燃烧性 防火意识 岷江上游 林火蔓延 火险期 火险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2013年大熊猫主食竹监测分析报告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明冲 杨晓军 +3 位作者 张清宇 管晓 唐浩 杨森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45-47,共3页
卧龙自然保护区在大熊猫活动区域设定固定的竹子样方,定期进行监测,不仅掌握了野生大熊猫的活动及其主要食物的生长情况,也通过限制放牧、地震后植被恢复,高山农户生态搬迁等措施保护原始森林,恢复和扩大大熊猫栖息地,使大熊猫主食竹得... 卧龙自然保护区在大熊猫活动区域设定固定的竹子样方,定期进行监测,不仅掌握了野生大熊猫的活动及其主要食物的生长情况,也通过限制放牧、地震后植被恢复,高山农户生态搬迁等措施保护原始森林,恢复和扩大大熊猫栖息地,使大熊猫主食竹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主食竹 固定样线 监测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竹类微量元素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付其如 温玉田 +3 位作者 王安群 黄钧诚 彭厚志 王静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3-94,共12页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种——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e)、峨眉玉山竹(Yushania chungii)的叶、笋—幼竹、一年秆、二年秆、根、鞭共256例...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种——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e)、峨眉玉山竹(Yushania chungii)的叶、笋—幼竹、一年秆、二年秆、根、鞭共256例中的铜、锌、锰、铁、钙、镁、钾等七种元素含量。找到了微量元素含量与竹类、竹龄、竹株部位、竹的生长环境(海拔高度、季节)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类 微量元素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病虫害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光润 景河铭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4-67,共4页
通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病虫害的调查,主要病害15种,虫害11种,蜱螨1种。本文分析了病虫害发生原因,并结合保护区特点,提出防治建议。 卧龙自然保护区现有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马氏落叶松(L.Mastersiana Rehd.e... 通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病虫害的调查,主要病害15种,虫害11种,蜱螨1种。本文分析了病虫害发生原因,并结合保护区特点,提出防治建议。 卧龙自然保护区现有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马氏落叶松(L.Mastersiana Rehd.et Wils.)、波氏落叶松(L.potaninii Batalin)、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油松(P.tabulaeformis Carr.)、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ex Otto et Dietr.)、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 Maxim.)等人工幼林70000余亩。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 自然保护区 人工林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莉 苟世兴 +4 位作者 王永跃 叶平 张巨意 刘明冲 李行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5期133-135,共3页
将现代信息系统引入卧龙自然保护区后,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建设直接服务于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监控、森林防火、科研保护、政务管理、社区共管、公众教育与宣传、生态旅游等各项工作。由于信息系统的"高、大、... 将现代信息系统引入卧龙自然保护区后,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建设直接服务于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监控、森林防火、科研保护、政务管理、社区共管、公众教育与宣传、生态旅游等各项工作。由于信息系统的"高、大、上"和脆弱性特点,保护区的信息化建设仍然需要加强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 信息系统 监控 政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退耕还竹成效调查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明冲 周世强 +2 位作者 黄金燕 谭伟红 明浩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80-81,共2页
在自然保护区境内大面积退耕还竹,必须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并根据调查结果来选择竹种,确定栽种方式和科学的施肥管理。
关键词 大熊猫主食竹 栽培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初探——以卧龙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明冲 刘红豆 +4 位作者 张清宇 唐浩 王敏 叶平 邹晓燕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90-93,50,共5页
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山村城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如何解决消费迅速增长与经济发展缓慢的矛盾以及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已成为保护区社会稳定的大事。顺应国家生态保护政策,引进市场经济规则,可成为化解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长远之计。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城镇化 经济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多功能自然保护区
17
作者 杨英昌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6-78,共3页
卧龙多功能自然保护区杨英昌(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卧龙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酉缘山区,位于终年冰雪封冻的四姑娘山脚下,区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景观奇特、森林茂密,风光秀丽,珍稀濒危物种繁多,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在众... 卧龙多功能自然保护区杨英昌(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卧龙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酉缘山区,位于终年冰雪封冻的四姑娘山脚下,区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景观奇特、森林茂密,风光秀丽,珍稀濒危物种繁多,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在众多的动植物种类中,尤以大熊猫驰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山 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旅游 休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黎明 张强 +3 位作者 李兴贵 胡大明 陈旭 罗秀海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9,共6页
通过对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参与式调查与评估,确定了白水河生态旅游的可行的优先区域,比选出本区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提出了白水河生态旅游“以大熊猫栖息地探秘、观鸟、生态教育与体验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定... 通过对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参与式调查与评估,确定了白水河生态旅游的可行的优先区域,比选出本区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提出了白水河生态旅游“以大熊猫栖息地探秘、观鸟、生态教育与体验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定位,以及“飞来的大熊猫原生栖息地”等形象定位,以及生态旅游活动布局,价格策略、营销策略、管理策略等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人保护区 生态旅游 发展 战略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经济观点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价值、系统结构及管理原则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世强 《生态经济》 1988年第S1期74-74,共1页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将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海涂等各种生态系统类型及自然历史遗迹划出一定面积,设置机构保护管理,进行科学研究的景观地域,它随着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生态危机而兴起。在重视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将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海涂等各种生态系统类型及自然历史遗迹划出一定面积,设置机构保护管理,进行科学研究的景观地域,它随着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生态危机而兴起。在重视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强调生态效益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经济观 保护管理 管理原则 生态经济系统 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 生态危机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应规范旅游行为
20
作者 周世强 《生态经济》 CSSCI 2000年第12期60-60,15,共2页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旅游行为 生态旅游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