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简介
1
作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37-137,共1页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3月5日,是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管理,并与阿尔斯通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专注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集成商。自成立30多年来,卡斯柯以每年不低于10%的年销售额投入在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的持续...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3月5日,是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管理,并与阿尔斯通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专注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集成商。自成立30多年来,卡斯柯以每年不低于10%的年销售额投入在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的持续创新上,其独创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卡斯柯模式,确保了国内外最先进技术的及时转化,促进了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迄今,卡斯柯已拥有百余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的系统技术和产品,覆盖了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创新 城市轨道交通 铁路通信信号 阿尔斯通 集成商 国际先进水平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年销售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获得北京地铁奥运保障表彰
2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年第11期65-65,共1页
伴随着第29届北京奥运会、第13届北京残奥会的圆满闭幕,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配合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圆满完成了北京地铁两个奥运的保障工作,保证了2号线、机场线、1号线、5号线、13号线、八通线信号系统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
关键词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北京奥运会 北京地铁 保障工作 表彰 地铁运营 平稳运行 系统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斯柯技术专家解读地铁列车无人驾驶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程贻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I0007-I0008,共2页
地铁无人驾驶技术,作为目前欧美新建和改造线路的首选方案,在安全、效率和成本上均具有较大的优势。我国的北京机场线和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也都采用了无人驾驶技术。
关键词 无人驾驶技术 地铁列车 技术专家 解读 上海轨道交通 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斯柯践行西部开发战略助力藏区铁路交通
4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近日,卡斯柯携手阿尔斯通与青藏铁路公司达成合作,将负责青藏线格尔木至拉萨段扩能改造工程。这是继拉日(拉萨-日喀则)铁路后,卡斯柯在中国西部参与的又一条极具战略意义的铁路主干线项目。
关键词 铁路交通 西部开发战略 藏区 扩能改造工程 铁路公司 中国西部 青藏线 格尔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大数据智能运维平台设计方案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冲 黄蒙涛 艾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6-329,共4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维护管理包括设备监测、生产组织、信息管理等业务,每种业务都包含一个或多个业务系统,各业务系统建设年限不一,且同一线路的不同业务系统在功能上有叠加或重复,因此需建设具备数据集成化及大数据分析功能...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维护管理包括设备监测、生产组织、信息管理等业务,每种业务都包含一个或多个业务系统,各业务系统建设年限不一,且同一线路的不同业务系统在功能上有叠加或重复,因此需建设具备数据集成化及大数据分析功能的信号系统大数据智能运维平台。[方法]结合信号系统维保业务现状和信号系统数据特点,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采用数据分层方法,构建了信号系统大数据智能运维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整体架构;阐述了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3个子平台的设计方案。[结果及结论]信号系统大数据智能运维平台已在郑州地铁线路中心试点应用。该平台实现了: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施工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的数据汇聚和数据统一存储;生产计划、检维修记录、检查问题、故障记录、监测报警、电气特性、设备台账等业务数据的关联分析;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多维度数据应用,如关键信号设备质量的量化评分及重点检维修任务质量的量化评分。该平台的应用,可减少信号系统数据冗余,降低信号设备信息维护的复杂性,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维护人员查阅数据的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大数据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车辆段信号系统改造的联锁接口方案 被引量:5
6
作者 靳国锋 张代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37,共5页
[目的]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达到一定运营年限后,需要对其信号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应制定车辆段联锁接口方案,以实现新旧车辆段室内外信号设备的平稳过渡和无扰切换。[方法]以我国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信号系统改造工程为案例进行研究,介... [目的]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达到一定运营年限后,需要对其信号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应制定车辆段联锁接口方案,以实现新旧车辆段室内外信号设备的平稳过渡和无扰切换。[方法]以我国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信号系统改造工程为案例进行研究,介绍了改造后新车辆段与改造前既有正线车站、既有试车线的接口方式,以及新车辆段与新正线车站、新试车线的接口方式。阐述了该改造工程新车辆段与既有正线车站的接口布置方案。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既有车辆段信号改造过程中新旧车辆段联锁系统的倒接方案及其实施方式、特点和风险。[结果及结论]通过实施该联锁接口改造方案,可分阶段地实现改造前后车辆段与正线车站、试车线接口连接方式的转换,确保接口连接转换的平稳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段 既有线信号改造 联锁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与3号线贯通运营信号系统改造关键技术方案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冬冬 周祎 +1 位作者 施宇锋 唐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6-359,共4页
[目的]为实现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与3号线贯通运营,需根据线路特点和运营需求定制专属的信号系统改造技术方案,以实现“一线一案”的技术目标。[方法]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无人驾驶制式升级改造的技术关键点,结合苏州轨道交通11号... [目的]为实现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与3号线贯通运营,需根据线路特点和运营需求定制专属的信号系统改造技术方案,以实现“一线一案”的技术目标。[方法]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无人驾驶制式升级改造的技术关键点,结合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与3号线贯通运营信号系统改造方案,从车站改造、控制中心贯通、网络兼容等方面阐述了信号系统改造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创新点。[结果及结论]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为国内首条由GOA2(半自动化列车运行)升级为GOA4(无人干预列车运行)的线路,信号系统改造完成后,3号线运营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同时实现了11号线与3号线两线信号系统的全面兼容和无扰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贯通运营 控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北翟路停车场信号系统改造倒接方案 被引量:2
8
作者 储海平 孙克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目的]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北翟路停车场从联锁制式升级改造为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制式,具有夜间调试施工时间短、倒接设备多、安全要求高的特点。为满足信号系统改造调试的需求,有必要研究信号系统改造倒接方案。[方法]详细阐述了... [目的]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北翟路停车场从联锁制式升级改造为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制式,具有夜间调试施工时间短、倒接设备多、安全要求高的特点。为满足信号系统改造调试的需求,有必要研究信号系统改造倒接方案。[方法]详细阐述了信号机、计轴设备、道岔转辙机及通信网络设备的倒接方案,着重论述了既有库线的复用道岔转辙机倒接流程、室内通信网络设备倒接内容及轨旁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倒接内容。[结果及结论]在非调试期间,所有新增的列车兼调车信号机、计轴设备均需要断电处理。采用铁路信号AX系列继电器作为大直流道岔的倒接设备。SDH(同步数字体系)设备不能直接拆除,新设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只能作为SDH设备的子网络设备接入骨干网络中,并保持到既有的SDH通信网络全部改造完成,再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接入改造后的正线通信网络中。既有的轨旁无线点接入设备可以分批接入新信号设备室,不需要全部一次性倒切,减小了施工的难度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改造 信号系统倒接 设备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CS2+ATO信号系统的市域铁路区间自动折返方案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勇 王松林 +1 位作者 马海波 魏建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1-344,共4页
[目的]采用CTCS2+ATO(第二级中国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列车自动运行)信号系统的市域铁路,在公交化运营场景下,当发生故障或临时运营计划调整时,存在列车在区间折返的需求,为提高市域铁路列车区间折返作业安全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列车区... [目的]采用CTCS2+ATO(第二级中国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列车自动运行)信号系统的市域铁路,在公交化运营场景下,当发生故障或临时运营计划调整时,存在列车在区间折返的需求,为提高市域铁路列车区间折返作业安全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列车区间自动折返方案。[方法]采用优化既有CTCS2+ATO信号系统局部电路配线、接口通信协议、软件控制逻辑的方法,独立控制区间折返区域轨道电路发码方向,利用计算机联锁、列控中心、调度集中各系统之间既有接口通信协议的预留字段增加折返进路标识,优化区间轨道电路编码逻辑、应答器布置及报文发送逻辑,增加正常进路/折返进路、区间方向、列车不同区域多场景组合轨道电路发码防护控制逻辑,实现市域铁路信号系统区间自动折返。并从普遍适应性、运营效率、运营安全等方面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及结论]该优化方案在上海市域铁路机场线工程项目的首次应用结果,以及采用部分真实现场数据对该优化方案进行仿真的结果,均表明该区间自动折返方案满足一般市域铁路3 min运营追踪间隔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列车控制系统 区间自动折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贯通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宏强 华嘉叶 +2 位作者 包佳伟 李佳昊 袁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1-55,62,共6页
[目的]以锡澄线(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与既有无锡地铁1号线贯通工程为基础,研究信号系统贯通设计方案。[方法]结合未来存在的拆分需求,从贯通以及拆分对运营线路影响最低的原则出发,介绍了贯通线路信号系统整体设计架构和信号系统贯... [目的]以锡澄线(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与既有无锡地铁1号线贯通工程为基础,研究信号系统贯通设计方案。[方法]结合未来存在的拆分需求,从贯通以及拆分对运营线路影响最低的原则出发,介绍了贯通线路信号系统整体设计架构和信号系统贯通方案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SDH(同步数字体系)组网技术与工业交换机骨干网的贯通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更高的冗余度保证运营网络可靠性;LTE(长期演进)与WLAN(无线局域网)的贯通设计方案,该方案可通过合理切换区设置保证车地通信平滑稳定切换;两线不同限速(120 km/h和80 km/h)列车车载系统配置原则,采用该原则可保障列车在共线区域的运行调整能力和高速列车的系统能力,以及接口站信号系统边界设计和新旧计轴系统的兼容性设计。[结果及结论]解决了同一信号系统列车在不同限速等级线路上运行以及不同车地通信制式互通的难点,提供了便于拆分的预留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城际轨道交通 贯通运营 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系统延寿需求的设备健康度综合评估方法与实践
11
作者 季庆华 赵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8-302,共5页
[目的]常规的设备健康度评估方法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需要研究一种适用安全苛求的信号系统的设备健康度评估方法,旨在控制全生命周期成本,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并解决目前大部分城市地铁建设资金紧张的痛点问题。[方法]从几种常规设备健康... [目的]常规的设备健康度评估方法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需要研究一种适用安全苛求的信号系统的设备健康度评估方法,旨在控制全生命周期成本,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并解决目前大部分城市地铁建设资金紧张的痛点问题。[方法]从几种常规设备健康度评估方法入手,构建了一种综合评估模型(从年均返修率数据角度评估设备历史状态表现,设备设计理论寿命与实际在线服役时间评估使用年限,现场调研实际工况和实验室抽样检测结果评估设备当前状态等多维度);综合以上多维度信息,制定了针对信号系统安全设备的综合评估方法。[结果及结论]通过将该评估方法进行实践应用,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形成实际评估结论和对应的维护建议,验证了该设备健康度综合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实现了基于延寿需求对信号系统的深度体检,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预防性维护措施;提出了后续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方面的改进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息系统 设备健康度 综合评估 预防性维护 延寿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电能力的行车动态卡控方法
12
作者 刘瑞娟 林立 何绪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0-333,338,共5页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牵引供电设施支持列车运行的数量具有上限。当前续列车故障或者繁忙线路列车追踪密度过高时,可能导致供电臂负荷电流过大而引起电力开关跳闸,从而严重影响运营。传统的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无法智能化掌握...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牵引供电设施支持列车运行的数量具有上限。当前续列车故障或者繁忙线路列车追踪密度过高时,可能导致供电臂负荷电流过大而引起电力开关跳闸,从而严重影响运营。传统的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无法智能化掌握供电系统的实时运行情况,需研究供电能力和行车的关系以实现行车动态卡控。[方法]基于供电臂供电能力分析以及列车运行曲线,提出一种行车动态卡控方法。通过对信号、供电、车辆和轨道等多专业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并结合大数据电流曲线预测模型,实现对供电负载能力的动态监测与预测。将预测的电流曲线与列车ATO(列车自动运行)运行曲线有机结合,实时调整进入当前供电臂运行的列车数,实现动态卡控列车运行。该方法在深圳地铁16号线上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及结论]基于供电能力的行车卡控方法通过预测列车所需取流动态调整列车运行,可有效避免因行车导致过负荷引起的供电系统跳闸故障,在保证运营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线路运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臂 供电能力 行车动态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时间同步方案
13
作者 黄柒光 梁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06,211,共5页
[目的]时间同步是保证信号系统中各子系统协同联动的基础,其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营准点率和运行安全性,也是实现列车全自动驾驶的基础。因此,需对列车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的同步方案进行研究。[方法]介绍了时间同步设备在信号系统中的作用... [目的]时间同步是保证信号系统中各子系统协同联动的基础,其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营准点率和运行安全性,也是实现列车全自动驾驶的基础。因此,需对列车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的同步方案进行研究。[方法]介绍了时间同步设备在信号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一种信号系统时间同步方案,并对所提信号系统时间同步方案进行了说明。[结果及结论]所提时间同步方案为:信号系统的通信前置机通过网络从时钟系统获取统一时间源,且仅由通信前置机的主机提供时间服务;应用服务器作为客户端同步通信前置机的主机,且仅应用服务器主机作为服务端,为下一层设备提供时间服务;网关服务器和各终端设备同步应用服务器主机的时间,网关服务器主机作为时钟源为下一层设备提供时间服务;ATC(列车自动控制)车载设备和DCS(数据通信子系统)设备作为客户端,同步网关服务器主机的时间。所提方案对信号系统内部与外部采用不同的同步方式,避免外部时钟跳变导致内部信号系统跳变,确保了设备的时间同步精度,其时间同步精度可达毫秒级,保障了列车全自动运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EMD方法的加速度计信号处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钱莉 徐国平 +1 位作者 陈文元 杨宁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05-1609,共5页
由于MEMS加速度计的特点及其广泛的应用,将加速度计运用到输入终端系统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受加速度计自身和系统数据采集电路受环境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采集到的信号往往叠加了大量的噪声信号,因此必须对实际采集的加速度信号... 由于MEMS加速度计的特点及其广泛的应用,将加速度计运用到输入终端系统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受加速度计自身和系统数据采集电路受环境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采集到的信号往往叠加了大量的噪声信号,因此必须对实际采集的加速度信号进行滤波去噪处理以确保输入系统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EMD方法的混合滤波处理策略:针对EMD方法的缺陷,引入了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小波包变换,并结合S-G滤波器对加速度计信号进行了滤波处理。同时采用Al-lan方差(白噪声、零偏不稳定性和量化误差)对滤波结果进行分析并验证了该混合EMD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MEMS加速度计 EMD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小波包变换 S-G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信号系统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诚 徐瑞华 邢艳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年第12期54-58,共5页
介绍了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综合信号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及系统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信号子系统的结构及系统功能。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基于无线通信的无人驾驶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这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将使机场轨道交通... 介绍了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综合信号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及系统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信号子系统的结构及系统功能。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基于无线通信的无人驾驶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这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将使机场轨道交通成为国内第一条完全无人驾驶的线路。机场线信号系统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信号传送稳定可靠,列车间的安全防护距离更短,列车运营可以进一步缩短发车间隔,提高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动保护 列车自动控制 列车自动监控 列车自动运行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维护支持系统的仿真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庭梁 张兵建 赵时旻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6-88,92,共4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信号维护支持系统是对列车运行控制设备进行集中监测和维护管理,是保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系统。针对维护支持系统的仿真测试需求,基于系统允许的宽恕次数,设计出一种随机筛选调度方法,解决了仿真测...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信号维护支持系统是对列车运行控制设备进行集中监测和维护管理,是保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系统。针对维护支持系统的仿真测试需求,基于系统允许的宽恕次数,设计出一种随机筛选调度方法,解决了仿真测试环境常见的性能瓶颈问题。通过实际性能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维护支持系统 仿真测试 随机筛选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虚拟编组安全防护的等效轨迹时间偏差方法
17
作者 常鸣 王维旸 +1 位作者 欧冬秀 崔科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0-350,共11页
列车虚拟编组技术通过灵活的编队运行方式实现运能与客流的匹配,其原理是基于相对制动距离原则缩短编队内列车的运行间隔。线路坡度使得列车制动过程为变减速度运动,导致安全间隔防护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而既有方法处理该过程存在过于简... 列车虚拟编组技术通过灵活的编队运行方式实现运能与客流的匹配,其原理是基于相对制动距离原则缩短编队内列车的运行间隔。线路坡度使得列车制动过程为变减速度运动,导致安全间隔防护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而既有方法处理该过程存在过于简化、缺乏工程可实施性的问题,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等效轨迹时间偏差的安全防护方法。该方法将编队内列车的实际运行轨迹转换为恒定坡度加速度运行的等效轨迹,并推导出转换前后两种轨迹的时间偏差上下界。基于对等效轨迹时间偏差的分析,将虚拟编组列车的安全防护转换为对领航列车通过某位置的最晚时间是否早于跟随列车通过该位置的最早时间的判断,从而既简化了运算,又能够处理前后列车的变减速度运动过程。选取某实际线路数据,通过仿真计算不同位置、不同速度时列车的等效坡度减速度和时间偏差,结果表明采用等效轨迹时间偏差的计算方法能够监控虚拟编组列车的安全运行间隔,能够处理线路坡度、列车运行阻力、制动力特性,以及前后车性能差异造成的减速度变化,具备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编组 虚拟编组 等效轨迹 时间偏差 安全制动模型 列车自动控制 列车自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信号优先策略下现代有轨电车站间协调能耗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欧冬秀 闫黄 阳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28,32,共6页
为了降低半独立路权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运行的能耗,基于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行特性和线路特征,提出了半独立路权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区段划分方法;并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列车运行模式,推算出了单区段现代有轨电车能耗优化速度曲线。在沿线交... 为了降低半独立路权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运行的能耗,基于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行特性和线路特征,提出了半独立路权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区段划分方法;并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列车运行模式,推算出了单区段现代有轨电车能耗优化速度曲线。在沿线交叉口已经考虑被动信号优先配时策略的基础上,以区段运行时间、距离、限速及交叉口信号状态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站间协调控制的现代有轨电车全线能耗优化模型。选取国内某城市实际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为例,对比分析仿真速度曲线与模型求解速度曲线,结果显示该能耗优化速度曲线能有效降低现代有轨电车运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被动信号优先 站间协调 交叉口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列车控制系统移动授权
19
作者 冉梦强 滕昌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5-210,共6页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日益剧增的客运量对行车间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优化信息传输过程、缩短行车间隔、满足更高的运营需求,有必要分析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在计算移动授权时所采用的车-地通信方式的局限性,研...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日益剧增的客运量对行车间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优化信息传输过程、缩短行车间隔、满足更高的运营需求,有必要分析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在计算移动授权时所采用的车-地通信方式的局限性,研究新的优化移动授权方法。[方法]介绍了移动授权的定义及其计算原理,并分析了CBTC系统与TACS(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的区别;提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列车间隔控制方法,建立了考虑相对速度的移动授权计算模型,从模型层面优化移动授权。以深圳地铁3号线梨园站站后交替折返为例,分别在CBTC系统和TACS下,采用MATLAB软件对所提移动授权优化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及结论]当道岔限速为35 km/h时,TACS的站后单线折返时间间隔比CBTC系统的站后单线折返时间间隔缩短了34 s,显著提高了行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控制 移动授权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接车分区控制的京沪高铁车站通过能力分析及优化
20
作者 杨伊帆 杨儒冬 +1 位作者 吕彪 费振豪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86-2896,共11页
京沪高铁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的标杆,开通以来已经成为行车密度最大的高铁线路之一,高峰时段大型车站的通过能力已接近饱和,成为制约线路或区段通过能力的主要瓶颈。为提升京沪高铁通过能力,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京南站... 京沪高铁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的标杆,开通以来已经成为行车密度最大的高铁线路之一,高峰时段大型车站的通过能力已接近饱和,成为制约线路或区段通过能力的主要瓶颈。为提升京沪高铁通过能力,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京南站京沪场不同通过类型列车到达间隔的计算分析,提出预接车分区控制思想,基于系统工程思想将接近区段与车站视为整体,通过在接近区段设置预接车信号机以压缩列车到达追踪间隔;通过改变预接车分区长度和划分关键道岔节点,建立预接车分区优化模型,比较不同预接车分区长度下的列车追踪间隔和分区占用时间关系,确定瓶颈分区的所在位置;通过设计进路占用时间推算算法对进路集合中不同车次序列的组合对比它们预接车前后的接车占用总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以一接近、二接近和三接近分区进行预接车作业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到达追踪间隔,其中一接近预接车对到达追踪间隔的压缩效果最为显著,通过能力瓶颈随预接车分区距离的增加逐渐从进站信号分区向咽喉分区转移,车次序列进行预接车作业的接车占用总时间对比预接车前有较大的提升,相同时间周期内车站的通过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研究结果对拓展车站分区理论模型及改进高铁线路大型车站通过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站通过能力 预接车分区控制 预接车信号机 分区优化模型 到达追踪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