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MES 2014 蔡司精品呈现
1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08-108,共1页
DuraMax高精度宽温带车间型扫描测量机 DuraMax综合了蔡司顶级测量技术,在放宽温度、湿度、气源、地基条件要求的同时实现高精度的测馈要求,是一款适用于现代工厂和实验室的真正的通用型三坐标测量机。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机 精品 测量技术 地基条件 高精度 通用型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FIB-SEM双束系统图像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端方 张海刚 +5 位作者 孙巍 朱建鹏 王贤浩 邱婷婷 王英 杨明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23,共13页
由FIB与SEM结合而成的双束系统拥有高精度微纳加工能力的同时也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成像功能。在微纳尺度下使用双目立体视觉进行三维重建对指导微纳材料加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FIB-SEM双束系统图像三维重建方... 由FIB与SEM结合而成的双束系统拥有高精度微纳加工能力的同时也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成像功能。在微纳尺度下使用双目立体视觉进行三维重建对指导微纳材料加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FIB-SEM双束系统图像三维重建方案:利用双目视觉结合图像处理技术测量出样品表面的深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微纳样品表面深度信息的精准度,为SEM图像三维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FIB-SEM系统的精细加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SEM双束系统 三维重建 双目立体视觉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分水岭算法的扫描电镜图像标定
3
作者 朱建鹏 王英 +3 位作者 孙巍 端方 王贤浩 杨明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28,共5页
针对不同探测器模式下扫描电镜图像特征复杂且易受阴影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分水岭算法的扫描电镜图像标定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滤波、梯度变换等预处理流程减少噪声影响,同时保留真实信息;然后,针对分水岭标记存在的阴影干扰问题... 针对不同探测器模式下扫描电镜图像特征复杂且易受阴影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分水岭算法的扫描电镜图像标定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滤波、梯度变换等预处理流程减少噪声影响,同时保留真实信息;然后,针对分水岭标记存在的阴影干扰问题,采用自适应改进方法,使得标记的获取更具普适性,可适用于不同的探测器模式。棋盘格样品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InLens和SE2探测器模式下表现良好,并在综合评价指标上明显优于其他标定方法。将标定结果按照参考标尺与人工测量数据进行对比,两者相对误差在7%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变换 扫描电镜 微观分析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的高阶煤孔裂隙结构综合表征和分析 被引量:64
4
作者 王刚 沈俊男 +3 位作者 褚翔宇 曹春杰 江成浩 周晓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74-2080,共7页
为有效研究煤的孔裂隙结构特征,实现对煤的孔裂隙结构的定性定量表征和分析。以内蒙古巴彦高勒煤矿311102运输巷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基于ZEISS Xradia510 Versa X射线显微镜扫描得到的CT数据,结合三维可视化软件AVIZO中内置数学算法,提出... 为有效研究煤的孔裂隙结构特征,实现对煤的孔裂隙结构的定性定量表征和分析。以内蒙古巴彦高勒煤矿311102运输巷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基于ZEISS Xradia510 Versa X射线显微镜扫描得到的CT数据,结合三维可视化软件AVIZO中内置数学算法,提出了煤的孔裂隙结构定量表征的方法,并建立了煤的三维孔裂隙结构模型和具有拓扑结构的孔隙网络简化模型。通过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巴彦高勒煤矿煤样的孔裂隙微观参数——孔径大小、孔体积、孔隙率、配位数、喉道长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在微米的尺度下,内蒙古巴彦高勒煤矿的煤样以大孔为主,并伴有网状的割理裂隙,有效孔隙率为10.34%,通过孔隙网络模型统计出的孔隙数为12 834,喉道数为432及其他的微观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煤 CT 三维重建 孔裂隙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层切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雪飞 庄毅 +5 位作者 唐毓婧 李姗姗 时文 张雷 刘明 周江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89,共9页
采用无损高分辨率X射线成像(显微X-CT)技术对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物以及复合材料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层间剪切强度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三维重构展现了机织物的层-层正交角联锁的微观结构,观察到机织物内部的单丝扭转、挤压现象... 采用无损高分辨率X射线成像(显微X-CT)技术对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物以及复合材料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层间剪切强度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三维重构展现了机织物的层-层正交角联锁的微观结构,观察到机织物内部的单丝扭转、挤压现象;依据机织复合材料中孔隙和高密度杂质在三维空间的分布,计算了其相应的占比。结果表明:层间剪切实验后的机织复合材料虽然宏观形貌保持了良好的完整性,但内部存在孔隙变形、分层、纤维弯曲、片层断裂等现象;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结构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层间力学性能,内部的缺陷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无损高分辨X射线成像技术是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部复杂结构特性的有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正交角联锁 复合材料 机织结构 缺陷 显微CT 层间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辅助中国偏远基层社区老年人青光眼筛查对医疗费用和医保基金的影响:基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卫生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肖璇 何运臻 陈宁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1-820,共10页
目的预测中国偏远基层地区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人群人工智能(AI)辅助筛查对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方法纳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19395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借鉴浙江温州青光眼人群筛查的卫生经济学模型,将PACG按... 目的预测中国偏远基层地区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人群人工智能(AI)辅助筛查对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方法纳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19395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借鉴浙江温州青光眼人群筛查的卫生经济学模型,将PACG按照严重程度分为原发性房角关闭可疑状态、原发性房角关闭、PACG、单眼致盲和双眼致盲5个状态,并结合青光眼相关文献提供的流行病学、转移概率和治疗依从性、筛查和转诊依从性、AI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县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2019年医疗费用数据和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对卫生经济学模型进行调整,拟合昌江县PACG患者在AI辅助筛查与无筛查2种方案下未来15年内的健康转归、医疗费用与医保基金支出情况。结果以无筛查方案为对照,实施AI辅助PACG筛查,未来15年内可延缓患者疾病进展,减少PACG患者134例和盲患者9例,分别占43%和50%。在AI辅助筛查方案下,阳性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短期内将引起医疗费用和医保基金支出过快增长,超过同时期无筛查方案下的费用。从第3年开始,医保基金支出将由增长扭转为下降,控费效应显现,从第10年开始,医疗费用同样发生由增长变为下降的转折。而在无筛查方案下,由于大量PACG患者进展至晚期,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并于第14年将超过筛查方案的医疗费用。结论卫生经济学分析预测PACG人群AI辅助筛查在中国偏远基层地区不仅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而且可延缓疾病进展,长期可节省医疗费用与医保基金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筛查 卫生经济学 人工智能 基层社区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花粉自发荧光特征与荧光成像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乔飞 江雪飞 张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55-2359,共5页
以西瓜的花粉为材料,研究西瓜花粉自发荧光的光谱特征、荧光强度,并结合结构照明显微技术优化花粉自发荧光成像方法。结果表明:西瓜花粉的自发荧光在蓝色波段最强;新鲜花粉在储藏过程中荧光强度变化不大;西瓜花粉的自发荧光主要位于花... 以西瓜的花粉为材料,研究西瓜花粉自发荧光的光谱特征、荧光强度,并结合结构照明显微技术优化花粉自发荧光成像方法。结果表明:西瓜花粉的自发荧光在蓝色波段最强;新鲜花粉在储藏过程中荧光强度变化不大;西瓜花粉的自发荧光主要位于花粉外壁网纹上;分别用苯胺蓝、Calcofluor white、碘化丙啶、吖啶橙对西瓜花粉染色后,花粉的其他部位在不同荧光通道下也可以呈现荧光。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不仅可用于分析西瓜花粉的大小、形态、外壁纹理、萌发孔、萌发沟等形态特征,还可以反映花粉表面荧光物质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西瓜 荧光 染色 结构照明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技术制备超薄TEM样品—X^2样品台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贾佳琦 邢远 +1 位作者 史为 贾志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聚焦离子束技术在制备TEM样品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通传统的制样减薄方法存在远端薄区极易弯曲和薄区厚度不均匀的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使用Zeiss公司的X2样品台采取交叉减薄的方法制备一个具有均匀的极薄的TEM样品。本文... 聚焦离子束技术在制备TEM样品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通传统的制样减薄方法存在远端薄区极易弯曲和薄区厚度不均匀的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使用Zeiss公司的X2样品台采取交叉减薄的方法制备一个具有均匀的极薄的TEM样品。本文主要介绍X2样品台的工作原理和交叉减薄的实验过程,并分析了该方法在制备TEM样品时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其独特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 TEM样品制备 X2样品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