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国本位”到“世界会通”:黄文山文化建设思想之发展历程
1
作者 肖文明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9,238,239,共12页
作为民国时期最具系统性的文化学家,黄文山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对于文化建设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伴随着时局之变化与自身理论之发展,其文化建设思想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在20世纪30年代,他坚持“中国本位论”,反驳“全盘西化论”... 作为民国时期最具系统性的文化学家,黄文山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对于文化建设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伴随着时局之变化与自身理论之发展,其文化建设思想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在20世纪30年代,他坚持“中国本位论”,反驳“全盘西化论”与“中体西用论”,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为根本原则,追求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建设。经历战争之冲击与理论思想之发展,20世纪40年代后的黄文山基于文化形态学的理论,将世界文化区分为冥观文化、实感文化与中庸文化。他对实感文化之典范现代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度的反思,认为实感文化处于衰弱之中,基于中道法则进而融会东西方文化而产生的“世界会通”文化,将是克服世界性的文化危机之出路。黄文山的文化建设思想轨迹展现了一位卓越文化学家的深厚学识、家国情怀及世界视野,其留下的思想遗产无论是对当代中国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抑或处于危机与不确定性之中的当代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本位论” “全盘西化论” 文化形态学 实感文化 文化建设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古典世界 传承文明精神
2
作者 陈建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7,共4页
2024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希望中山大学“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 教育改革发展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人才培养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古典世界 中山大学 传承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合规任务对酒店员工退缩行为的影响机制: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朋波 陈涛 +3 位作者 黄子欣 敖霞 高静 赵新元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8,共20页
不合规任务在酒店企业中的普遍性,以及对员工的消极影响已得到初步验证。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探讨不合规任务对酒店员工绩效表现的影响,缺乏对员工消极工作行为及其整合性作用机制的关注。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不合规任务在酒店企业中的普遍性,以及对员工的消极影响已得到初步验证。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探讨不合规任务对酒店员工绩效表现的影响,缺乏对员工消极工作行为及其整合性作用机制的关注。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通过411份酒店一线员工4个时点的有效问卷数据,构建了不合规任务对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探讨了员工学习目标导向的多路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合规任务对工作退缩行为存在正向影响;工作意义感与和谐型激情在不合规任务与工作退缩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学习目标导向分别削弱了不合规任务对工作意义感的负向影响,以及不合规任务对和谐型激情的负向影响,进而负向调节整个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合规任务对酒店员工消极行为的多路径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对酒店等旅游企业应对不合规任务的负面影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规任务 工作退缩行为 学习目标导向 工作意义感 和谐型激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大夫之学”视野下的曾国藩“奇偶互用”说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曾国藩在奠定“士大夫之学”学术规模的过程中,根植《易传·系辞》的宇宙观和张载的辩证观,依据韩愈“孔墨相用”说而提出“奇偶互用”说。相较清中叶以来“奇偶相生”“奇偶相杂迭用”“骈散相成”“奇偶相间”“奇偶相参错综”等... 曾国藩在奠定“士大夫之学”学术规模的过程中,根植《易传·系辞》的宇宙观和张载的辩证观,依据韩愈“孔墨相用”说而提出“奇偶互用”说。相较清中叶以来“奇偶相生”“奇偶相杂迭用”“骈散相成”“奇偶相间”“奇偶相参错综”等说,“奇偶互用”说确立“奇”为本位、以“奇”兼“偶”的体用关系,主要从行气运辞、天授人事的角度记述奇偶,重塑韩愈古文在学术分途中的连接作用与在文体演变中的典范价值。该说完善并发展了姚鼐“文分阴阳”说,试图纠正桐城理论阴阳分判、偏于阳刚,而创作失之阴柔的流弊。曾国藩大胆接受富有争议的“孔墨相用”说,体现了其在晚清大变局中,借助韩愈归本经子、博学于文的“大贤君子之道”,复兴修己治人、经世致用的大人之学的淑世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晚清 士大夫之学 骈散合一论 韩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苞、李绂异同与清代古文理论的嬗递
5
作者 林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223,共11页
方苞、李绂是康熙后期至乾隆前期齐名的两大古文宗师。方、李论文继承清初古文“返雅崇正”的基本取向,强调古文的载道功能,主张取法唐宋大家,以倡言“文禁”完成对晚明文风的系统批判,为古文达于“雅正”提供具体的方案。与此同时,二... 方苞、李绂是康熙后期至乾隆前期齐名的两大古文宗师。方、李论文继承清初古文“返雅崇正”的基本取向,强调古文的载道功能,主张取法唐宋大家,以倡言“文禁”完成对晚明文风的系统批判,为古文达于“雅正”提供具体的方案。与此同时,二人又围绕比喻、叠句、援引古事、减字、换字等修辞技法是否应入“文禁”等问题有过直接争论,表现出对唐宋大家师法和古文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不同认知。他们的论争在清代中期产生了重要回响,方苞无疑拥有众多的仿效者,但李绂关于文例的见解实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同,原因是进入清中叶,汉学家重视考据的声音日益影响“雅正”内涵的具体走向,导致古文理论走向的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苞 李绂 雅正 文禁 清代古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国的政治神学:维吉尔与古罗马的虔敬观念
6
作者 王承教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不仅通过塑造“虔敬的埃涅阿斯”(pius Aeneas)形象,将“虔敬”(pietas)定义为尽心尽力履行对父母家人、祖国和诸神的责任与义务的状态,还通过狄多与埃涅埃斯之间的争吵,反映出另外一种仅指向父母家人和国家的虔敬...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不仅通过塑造“虔敬的埃涅阿斯”(pius Aeneas)形象,将“虔敬”(pietas)定义为尽心尽力履行对父母家人、祖国和诸神的责任与义务的状态,还通过狄多与埃涅埃斯之间的争吵,反映出另外一种仅指向父母家人和国家的虔敬观念,前者可谓之曰“埃涅阿斯式虔敬”,后者可谓之曰“狄多式虔敬”。观念史研究表明,从一个纯粹人伦意义上的观念开始,到奥古斯都时代最终演变为一个兼具人伦和宗教意义的观念,古罗马人的虔敬观念经历了从“狄多式虔敬”到“埃涅阿斯式虔敬”的发展。在西塞罗《论共和国》的斯基皮奥之梦里,随着罗马传统的诸神被替换为斯多亚意义上的天神,埃涅阿斯式虔敬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鲍卢斯式虔敬”。“埃涅阿斯式虔敬”和“鲍卢斯式虔敬”这类富含宗教意义的虔敬观念不仅是终结帝国内战、促进罗马社会团结、奠定罗马社会和政治秩序的礼法手段,更是帝国扩张和帝国统治背后的政治神学基础,因而被维吉尔塑造成了古罗马民族身份认同的核心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吉尔 《埃涅阿斯纪》 虔敬 政治神学 西塞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52
7
作者 杨怀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6,共3页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和高校也在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本文力图从就业服务理念、就业服务过程、就业服务方式、就业指导队伍、就业信息服务、就业导向的教学支持等六个方面系...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和高校也在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本文力图从就业服务理念、就业服务过程、就业服务方式、就业指导队伍、就业信息服务、就业导向的教学支持等六个方面系统分析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以期对我国高校借鉴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宝贵经验、解决当前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大学生 就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学质量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关联性 被引量:24
8
作者 谢庆良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92,共2页
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学质量与学习兴趣两者既有共性特征,也有各自的个性特征。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是切实做到“三个结合”:教与学结合;内与外结合;输与导结合。
关键词 大学生 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国的方式研究中国用西方的方式研究西方 被引量:8
9
作者 甘阳 王钦 《现代中文学刊》 2009年第5期4-11,共8页
王钦(以下简称“王”):甘阳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就从刚刚结束的第三期“通识教育讲习班”谈起吧。我发现这次选择的阅读篇目中有章太炎的《馗书》和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您这些年来和刘小枫老师一... 王钦(以下简称“王”):甘阳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就从刚刚结束的第三期“通识教育讲习班”谈起吧。我发现这次选择的阅读篇目中有章太炎的《馗书》和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您这些年来和刘小枫老师一起提倡“重新阅读西方”,以及重新理解中西方的经典文本,做了很多工作;那么,这次“通识教育讲习班”选择了一些按照年代可以归为近现代著述的文本,其背后的用意是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 通识教育 经典文本 讲习班 “王” 梁漱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异化及其对策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子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随着高校网络的普遍应用,大学生的网络人格随之产生。网络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大学生,并以其虚拟性、隐匿性和自由性异化大学生的网络人格,文章分析了网络人格异化的种种表现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人格 异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怀祥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7-89,共3页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社会支持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分析了社会支持与职业获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两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推广的读者荣誉制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佳 涂佳琪 杨新涯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96,共6页
读者荣誉制度能直接刺激读者参与阅读活动,对解决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经典阅读推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阐释了荣誉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文献调研获取了读者荣誉制度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探索阅读推广的读者荣誉制度体系架构,提... 读者荣誉制度能直接刺激读者参与阅读活动,对解决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经典阅读推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阐释了荣誉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文献调研获取了读者荣誉制度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探索阅读推广的读者荣誉制度体系架构,提出制定合理的荣誉激励体系、重视荣誉机制实施效果、致力构建长期荣誉机制形成稳定的核心读者群等荣誉制度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阅读 阅读推广 荣誉制度 推广绩效 智慧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尔歌队与古希腊悲剧——《悲剧的诞生》第7、8节绎读 被引量:5
13
作者 凌曦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40,共7页
针对德国古典学界的历史—实证主义倾向,尼采提出古典语文学家必须审美地接近古代经典,以便发现"理想的古代"。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细读其中第7、8节论萨提尔歌队与悲剧起源的部分,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尼采... 针对德国古典学界的历史—实证主义倾向,尼采提出古典语文学家必须审美地接近古代经典,以便发现"理想的古代"。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细读其中第7、8节论萨提尔歌队与悲剧起源的部分,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尼采的此一古典学思想,而且也为反思古典语文学和美学的目的及方法提供启发性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悲剧的诞生》 萨提尔歌队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燕芳 康遍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127-129,共3页
当今时代是一个超越时空、资源共享的E时代。成长在E时代的大学生个性张扬、与时俱进,渴望他人关注,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平等性、双向性、现实性和即时性的新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要求,初步构建E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模式,提出... 当今时代是一个超越时空、资源共享的E时代。成长在E时代的大学生个性张扬、与时俱进,渴望他人关注,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平等性、双向性、现实性和即时性的新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要求,初步构建E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模式,提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共情、注重互动、注重细节、注重累进,以交往实践为基础,在主体间的共同参与、理解、交流中逐步实现主体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奠基于情感秩序的法律——亚当·斯密法哲学与中国儒家法律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建峰 陈探宇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情感哲学。他在同情共感的基础上,以无偏观察者的方法对法律制度进行了论证,形成了首尾一贯的自然法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国儒家法律思想同样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主张国法不离... 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情感哲学。他在同情共感的基础上,以无偏观察者的方法对法律制度进行了论证,形成了首尾一贯的自然法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国儒家法律思想同样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主张国法不离人情,以此发展出了重视情理的思想体系,并极大地影响了司法实践。儒家的"仁"与斯密的"同情共感"高度相似,但斯密的无偏观察者预设的三方结构,集中体现了英国的自然正义原则,而儒家则相对较为缺乏此种构建,由此反映了中西方法律的若干重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同情共感 儒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校友服务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范式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杨新涯 向晴 王莹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37,共6页
在我国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向社会开放。通过调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的开展情况,认为根据馆藏特色、读者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对象应以校友为核心,并总结出... 在我国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向社会开放。通过调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的开展情况,认为根据馆藏特色、读者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对象应以校友为核心,并总结出校友服务范式,旨在引导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时将校友作为主要对象,切实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以启发更多图书馆找到适合自身的社会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校友服务 社会服务 高校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勇敢与知识:对柏拉图对话《拉克斯》的解读 被引量:5
17
作者 董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9,共6页
柏拉图的作品《拉克斯》描述的主要是发生在苏格拉底、拉克斯和尼基阿斯之间的一场对话,话题主要围绕"什么是勇敢"展开。在苏格拉底的引导和反诘中,拉克斯和尼基阿斯的观点都遭遇到了困难或自相矛盾。对话结束时,他们对勇敢... 柏拉图的作品《拉克斯》描述的主要是发生在苏格拉底、拉克斯和尼基阿斯之间的一场对话,话题主要围绕"什么是勇敢"展开。在苏格拉底的引导和反诘中,拉克斯和尼基阿斯的观点都遭遇到了困难或自相矛盾。对话结束时,他们对勇敢的定义没有结果。苏格拉底与他们双方的对话揭示出他们各自观点的缺陷,暗示了知识必须与构成行动力的非认知因素相结合才能达成勇敢的美德,而这意味着某种灵魂的秩序。作为灵魂秩序的勇敢并不完全是可教的。对那些以伪知识兜售勇敢的人,《拉克斯》暴露了他们的荒唐之处,同时也喻示了自己关于勇敢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拉克斯》 勇敢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四维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庆良 沈爱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3,共2页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已将其定为"质量工程"加以建设。本文从管理、责任、教师、学风等四个方面探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提高质量 四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王工夫论的结构差异——兼谈朱陆之争 被引量:7
19
作者 傅锡洪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7,177,共8页
朱子和阳明的工夫论分别是理学和心学工夫论的代表。随着近年来学界对朱王工夫论研究的深入推进,从整体结构入手对朱王工夫论进行全面比较,就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变得必要。朱子不凭借本心,而诉诸知觉以穷理,又以居敬为穷理的保证,由格物... 朱子和阳明的工夫论分别是理学和心学工夫论的代表。随着近年来学界对朱王工夫论研究的深入推进,从整体结构入手对朱王工夫论进行全面比较,就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变得必要。朱子不凭借本心,而诉诸知觉以穷理,又以居敬为穷理的保证,由格物致知而层层推及诚正修齐治平,其倡导的工夫是二元八目非本体工夫。阳明则围绕本心开展为善去恶工夫,并由有所着意进至无所着意,其倡导的工夫是一元两层本体工夫。因理学和心学无法为自身工夫路径提供唯一性的辩护,故双方难以避免地发生争论;因双方在主要凭借因素上存在分歧,故难以相互化约;因双方均能解决为善去恶问题,故难以分出胜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八目非本体工夫 一元两层本体工夫 朱陆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大叙事的探寻与中国中心观的再思考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文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7,177,共7页
中国研究领域存在某种碎片化的趋向,故对宏大叙事的探寻仍有必要。柯文曾梳理几种主要的诠释中国近代史的理论模式,即冲击—反应观、现代化模式、帝国主义模式和中国中心观模式,它们可以被视为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最重要的几种宏大叙事... 中国研究领域存在某种碎片化的趋向,故对宏大叙事的探寻仍有必要。柯文曾梳理几种主要的诠释中国近代史的理论模式,即冲击—反应观、现代化模式、帝国主义模式和中国中心观模式,它们可以被视为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最重要的几种宏大叙事。尽管柯文强调中国中心观模式相比于前三种模式的优胜处,但它也可能带来以下问题:未能真正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太过贬低外在因素的推动作用;未足够重视历史的断裂性;有丧失全国性视野的危险;较为忽略历史分析中的思想文化向度。与之相对,一种充分接纳冲击—反应观、现代化模式和帝国主义模式的有益成分的中国中心观将是一种更为健全的中国中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大叙事 中国中心观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